疫情對法國旅遊和航空業深度打擊浮現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法國經濟形勢觀察研究所日前發布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正對法國的旅遊業、航空業等部門造成深度打擊,將對法國的經濟模式帶來深遠影響。

該研究所經濟學家哈維·譚波(XAVIER TIMBOU)指出,疫情對法國的優勢部門,如旅遊業、航空業等造成了正面打擊,直接導致法國外貿出現了降級式下滑。實質上更是對法國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衝擊。

據統計,法國航空業2019年出口規模達650億歐元,貿易盈餘超300億歐元,而截至2020年10月,一年期的出口額已驟降至400億歐元,盈餘減少至190億歐元。同時,法國旅遊業2019年收入達570億歐元,盈餘達110億歐元,但在2020年的前十個月中,收入銳減至220億歐元,盈餘也驟降至34億歐元。另外,疫情在各領域帶來的區域阻隔與全球化供應鏈的臨時性失能,也使外國直接投資幾乎停擺。

多重負面衝擊疊加使法國多年引以為傲的、以優勢產業為引領的經濟發展模式頻遭挑戰,產業與資源優勢重組、經濟重心轉型及拓展新增長點等政策規劃已勢在必行。

法國經濟學界擔心,疫情衝擊下損失的市場份額在未來數年內將無法得到有效填補,法蘭西銀行經濟學家對此態度尤為消極,認為近年來法國外貿部門失衡加劇,出口規模整體比進口少3%。據此節奏,2020年至2023年,出口規模將僅佔進口的90%至92%,旅遊業、航空業等明星部門將受疫情的長期性影響。

專家認為,法國外貿出口主要面向歐洲,其三大貿易夥伴,西班牙、義大利及英國每年從法國吸收的出口量佔法總量的20%,但由於這三大客戶國當前已成為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國家,直接造成法國遭受巨大損失,並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承壓,加大與更為依賴亞洲市場的德國的差距。在此背景下,法國政府正積極立足大規模刺激計劃,期拓展新增長點填補航空業等疲軟期留下的外貿空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鴻濤 錢通)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疫情讓中東航空業滑入至暗時刻
    持續近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很大打擊。國際航空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給人員流動帶來的巨大影響,使2020全球航空活動比去年減少了56%,航空業全年虧損預計將達1185億美元。截至今年10月,全球已有46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公司。
  • 觀察|疫情讓中東航空業滑入至暗時刻
    特約撰稿 曹笑笑持續近一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很大打擊。國際航空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給人員流動帶來的巨大影響,使2020全球航空活動比去年減少了56%,航空業全年虧損預計將達1185億美元。
  • 萬億航空業塌陷:全球的機場、航司和飛機製造商,咬著牙接受疫情的...
    空客和波音作為飛機供應鏈上的雙雄,他們總共的銷售額達到了1000億美元。對於整個航空航天業來說,這一數字可能是6000億美元。再加上像Booking Holdings、Expedia和Trip.com這樣的旅遊公司,僅上市公司在正常時期的年收入就達到1.3萬億美元左右,支撐著新冠疫情之前的市值,這個市值在疫情前還在上升。
  • 全球航空業困頓 對股市油市產生聯動效應...
    本身因墜機事件就身陷困境的波音,因疫情引發的全球航空業停頓而遭受了又一致命打擊。波音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暗示,短期內波音破產的概率高於30%。波音只是全球航空業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航空業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困境。國際知名航空業智庫亞太航空中心在一份聲明中更是警告稱,全球相當一部分航空公司將在5月底之前面臨破產的風險。
  • 新一波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 航空業能否熬過2020年的寒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新一波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航空業能否熬過2020年的寒冬?作者:高雅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航空業還能熬過這個寒冬嗎?「冬季對旅遊行業來說總是很艱難,但這一回將更加殘酷。」旅遊諮詢公司ThePCAgency的執行長查爾斯(PaulCharles)說,「裁員和虧損將是值得同情的普遍現象,但我擔心的是,封鎖時容易,重啟時難。」的確,在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國家陸續重回封鎖狀態後,歐洲主要航空公司正在削減年底的運力計劃。
  • 香港航空業的大嶼山困局-虎嗅網
    疫情之下,幾乎壟斷香港航空業的巨頭國泰航空如今舉步維艱。機場吞吐量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標準,而越來越多城市群的形成對民用機場的質量和數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經濟學家周其仁去年5月就曾在採訪中表示,長三角地區每個城市中的機場都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在這些節點之間,人、資金、信息、貨物等來來往往,帶動著長三角一體化。
  • 7500億歐元,歐洲航空業能否迎來復甦?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復甦計劃不僅通過支持疫情後經濟復甦,而且通過對未來的投資,將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變成了機遇:歐洲綠色協議和數位化將促進就業和增長,確保社會的韌性和環境的健康狀態。這是歐洲共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的行動力必須足以戰勝所面臨的挑戰。藉助「歐盟新生代」,我們將交出一份雄心勃勃的答卷。」「歐盟新生代」計劃包含三個重點內容。
  • 瑞士航空業受疫情影響嚴重
    雖然季節性因素是航班量減少的一部分原因,但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可以看出,航班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許多國家為應對新冠疫情採取了嚴格措施。 機場官網每日更新的航班統計數據顯示,瑞士最大的機場蘇黎世機場在11月只有2653架飛機起飛,比十月份少了三分之一,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3%,航班運行情況離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還差很遠。數據顯示,自夏季以來的航班下降趨勢仍在繼續。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新冠肺炎大流行給航空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業績進行修訂。國際航協預測行業嚴重虧損將持續到2021年。根據航協的最新數據,預計2020年淨虧損1185億美元,超過6月份預測結果,預計2021年淨虧損為387億美元。
  • 損失2500億,疫情衝擊美國航空業比911事件還猛!俄媒:中方受益
    新冠疫情加上懸而未決的國家援助,正在摧毀一個搖搖欲墜的美國航空業。而俄羅斯今日俄羅斯網站認為,中國商飛可能會受益,航空工業未來可能將由亞洲公司和客戶決定和控制。在上世紀50-60年代,西方航空業被認為是超級明星的行業。對許多人來說,成為一名飛行員或空姐是一份無與倫比的夢寐以求的工作。因為報酬豐厚,總是飛往陽光明媚的氣候或充滿異國情調的目的地。
  • 跌入業績低谷 全球航空業苦撐危局
    原標題:跌入業績低谷 全球航空業苦撐危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出行需求銳減,航空業今年業績預計將迎來最低谷。為應對行業危機,一些國家出臺了援助計劃,部分企業則依靠裁員和降薪苦撐危局。
  • 全球航空業受新冠疫情衝擊,三大航空聯盟做出一罕見舉動
    媒體報導,多個國家因新冠肺炎疫情出臺旅行限制措施,衝擊全球航空業。上周末以來,西班牙實施為期15天的「封城」舉措、美國將旅行限制擴展至英國和愛爾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要求所有入境人員必須自我隔離……路透社報導,包括上述舉措在內的政策使得全球航空業前景更為黯淡。
  •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
    圖片來源 美國廣播公司航空業上一次受到如此巨大的衝擊,是在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圖片來源 美國彭博社綜合編譯 袁野幾乎空載的大型噴氣式客機抵達空蕩蕩的機場。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航空業受到了巨大衝擊。在美國,航空類股票3月5日大幅下跌,投資者擔心未來數月出現航班取消、銷售額下降和服務縮水等情況。包括美國聯合航空、捷藍航空和德國漢莎航空在內的航空公司不斷宣布關閉航線。有行業貿易組織稱,今年,新冠病毒可能使全球航空公司的收入減少630億到1130億美元。
  • 美國航空業怎麼樣了 前四大航司巨額虧損高達100多億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將航空行業捲入前所未有的動蕩期,疫情的肆虐迫使人們停止外出旅行和工作,航空企業顯然成為這場「黑天鵝」事件影響下的重災區。與航空業關係緊密的其他行業仍然處於蕭條之中。美國旅遊協會會長羅歇·道指出,目前旅遊業失業率高達51%,遠超1933年大蕭條最糟糕時期全國整體25%的失業率。旅遊業的蕭條打擊了航空服務需求。今年春天,美國航空運輸量銳減達95%。美國航空和西南航空今年4月至6月合計載客數為1540萬人次,遠遠不能與去年同期的9800多萬人次相比較。
  • 受疫情打擊,法國自動售賣機「轉行」賣菜
    【環球時報記者 潘 亮】新冠疫情嚴重打擊了法國零售行業,但自動售貨機卻獲得意外機遇。據法國24電視臺9日報導,原先在鬧市、辦公大樓出售穀物棒、巧克力等小零食的自動售貨機正在佔領法國的高速公路和田間地頭。對於想直購農產品的消費者來說,自動售貨機提供了一種能在遵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下滿足購物需求的新模式。
  • 東航推3322元半年周末隨心飛,消費者吐槽買不到,疫情之下航空業
    東航推3322元半年周末隨心飛,消費者吐槽買不到,疫情之下航空業自救眾生相疫情影響下,航空行業收到衝擊不小,更有分析指出,疫情反覆下,行業虧損或還將延續。2東航推隨心飛「一舉多得」航空公司活動、優惠頻出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受到嚴重打擊。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今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比2019年下降50%。其中,亞太地區首先受到疫情衝擊,預計損失也是最大的,全年虧損恐達到290億美元。
  • Cirium洞察:新冠肺炎對航空業的影響
    ) 數據視覺化計劃聚焦自2020年1月1日以來到現在中國國內航班和往返中國的國際航班的數據,視覺化呈現計劃航班、實際執飛航班,以及未能按計劃執飛航班等數據,從而準確反映和揭示新冠肺炎 (COVID-19)對此帶來的影響及對全球航空業的影響
  • 又一航空巨頭申請破產保護,全球航空業損失數千億,都撐不下去了
    在疫情橫掃全球的狀態下,很多國家因為出臺各種限制措施的狀態下,航空業遭受重創逐漸加重,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破產或者申請破產保護了。目前南美航空集團的股東包括智利的Cueto家族和達美航空,南美航空集團拉塔姆航空公司是由智利航空和巴西天馬航空TAM Airlines合併成立的,是現在拉丁美洲最大的航空公司。
  • 民航局再向一外航發出熔斷指令 航空業什麼時候恢復?
    民航局要求,該公司應做好後續航班旅客安撫和機票退改等服務工作。  航空業什麼時候恢復?  新冠肺炎疫情對航空業造成了巨大打擊,在後疫情時代,航空業應該何去何從?11月18日至19日,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召開,來自全球民航業的30位行業大咖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消失中的商務客,回不去的航空業
    最近,一直很關注對商務出行對航空業影響的分析,也在思考這對於航空業到底意味的什麼。這種新的工作習慣和模式將在更長的時間裡深刻改變商務旅遊的特點和客源構成。一點思考本次疫情對航空業的打擊目前所造成的損失在如此艱難的狀況下,部分商務出行永久的消失無疑為未來的航空業雪上加霜。無論接受與否,我們都只能適應疫情及科技對生活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