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濟形勢觀察研究所日前發布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正對法國的旅遊業、航空業等部門造成深度打擊,將對法國的經濟模式帶來深遠影響。
該研究所經濟學家哈維·譚波(XAVIER TIMBOU)指出,疫情對法國的優勢部門,如旅遊業、航空業等造成了正面打擊,直接導致法國外貿出現了降級式下滑。實質上更是對法國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衝擊。
據統計,法國航空業2019年出口規模達650億歐元,貿易盈餘超300億歐元,而截至2020年10月,一年期的出口額已驟降至400億歐元,盈餘減少至190億歐元。同時,法國旅遊業2019年收入達570億歐元,盈餘達110億歐元,但在2020年的前十個月中,收入銳減至220億歐元,盈餘也驟降至34億歐元。另外,疫情在各領域帶來的區域阻隔與全球化供應鏈的臨時性失能,也使外國直接投資幾乎停擺。
多重負面衝擊疊加使法國多年引以為傲的、以優勢產業為引領的經濟發展模式頻遭挑戰,產業與資源優勢重組、經濟重心轉型及拓展新增長點等政策規劃已勢在必行。
法國經濟學界擔心,疫情衝擊下損失的市場份額在未來數年內將無法得到有效填補,法蘭西銀行經濟學家對此態度尤為消極,認為近年來法國外貿部門失衡加劇,出口規模整體比進口少3%。據此節奏,2020年至2023年,出口規模將僅佔進口的90%至92%,旅遊業、航空業等明星部門將受疫情的長期性影響。
專家認為,法國外貿出口主要面向歐洲,其三大貿易夥伴,西班牙、義大利及英國每年從法國吸收的出口量佔法總量的20%,但由於這三大客戶國當前已成為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國家,直接造成法國遭受巨大損失,並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承壓,加大與更為依賴亞洲市場的德國的差距。在此背景下,法國政府正積極立足大規模刺激計劃,期拓展新增長點填補航空業等疲軟期留下的外貿空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鴻濤 錢通)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