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0日訊 12月8日上午,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聯泓新科,股票代碼:003022)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交易。據悉,聯泓新科此次公開發行數量為14,736萬股,發行價格為11.46元/股,掛牌當日股價頂格上漲44%報16.5元/股。截至12月10日收盤,聯泓新科已收穫3個漲停板,市值超過200億元。
據招股書顯示,IPO前,聯泓集團持有聯泓新科60.44%股權,國科控股持股29.5%,國科控股還持有聯泓集團的唯一股東聯想控股29.04%的股份;此次發行後,聯泓集團持有聯泓新科51.77%股權,國科控股持股25.27%。
2017、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聯泓新科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5519.72萬元、2.29億元、5.32億元和4.23億元,連續保持高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影響,國內連續化生產工業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收入和利潤大幅下滑,其中國內石油和化工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近六成。而聯泓新科在此次疫情危機中保持了生產和經營的穩定,其2020年上半年利潤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時還陸續推出了針對建築行業和農化行業的高端聚醚新品,顯示出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聚焦新材料賽道發展勢頭強勁
大賽道孕育強企業。近年來,新材料領域熱點頻出,推動不少優秀企業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
聯泓新科近年來的快速成長,與其所在的新材料賽道強勁的發展勢頭密不可分。據2020年11月7日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年度報告2019》統計,近年來,我國新材料產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張,從2011年的0.8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57萬億元。
在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新材料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基建、新能源、智能化、信息技術等各方面的支撐作用愈加凸顯。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新材料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分析,得益於需求提升帶動、政策支持及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大力投入,我國新材料產業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內將處於高速發展期,預計到2025年產業規模將發展到8萬億元。市場空間未來十分可期。
走高端差異化路線多個產品市場份額領先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相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聚烯烴等高分子材料和環氧乙烷衍生物等特種精細材料,均存在高端產品不足、低端產品過剩的結構性問題,不同牌號的產品利潤差別明顯,而且我國部分高端新材料產品進口依賴度居高不下。
在先進高分子材料和特種精細材料領域,聯泓新科布局的EVA、PP、EO及EOD等產品,可以廣泛應用於光伏、線纜、鞋材、塑料、日化、紡織、建築、路橋、汽車、皮革、塗料、農化、金屬加工等領域。而近年來聯泓新科利潤的快速增長,與其產品結構中高端產品佔比較高不無關係。
據介紹,在聯泓新科EVA產品中,高VA含量的EVA產品佔比達到了100%。據金聯創資訊統計,2019年,聯泓新科在國內EVA電纜料的市場份額排名行業第一。而在聚丙烯薄壁注塑市場,聯泓新科2019年佔據了國內約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在特種精細材料方向,聯泓新科的表現亦可謂多點發力。在日化、紡織領域,聯泓新科已成為國內特種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主流供應商,獲得了立白、納愛斯、藍月亮等下遊頭部企業的認可;在金屬加工、農藥和塗料領域,特種聚醚、綠色環保農藥乳化分散劑和水性塗料乳化劑等多種產品實現進口替代;在建築領域,自主研發的降粘型和早強型減水劑產品成功應用於超高建築、橋梁、地鐵管片等特殊建築施工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路橋領域,主打混凝土外加劑、建築工程填縫膠(料)、橋梁建設孔道壓漿劑(料)等系列產品,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提升運營 持續增強盈利能力
對於大型工業企業來說,運營水平是決定其盈利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據招股書信息顯示,聯泓新科目前運行有甲醇制烯烴(DMT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丙烯(PP)、環氧乙烷(EO)、環氧乙烷衍生物(EOD)等多套裝置,均採用了國際一流的工藝技術。其中,DMTO裝置採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共同開發的DMTO工藝,烯烴分離採用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自主開發的技術,是國內首套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百萬噸級甲醇制烯烴-烯烴分離一體化裝置。
從招股書中披露的部分裝置運營情況來看,聯泓新科生產運營水平處於行業領先水平。以DMTO裝置甲醇單耗為例,其通過使用新型催化劑、技術創新等方式持續降低甲醇單耗,從2017年的3.13t/t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2.88t/t。據業內人士分析,這一甲醇單耗數據在國內同類DMTO裝置中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對於每年百萬噸級的甲醇加工量來說,持續降低甲醇單耗是其盈利能力不斷提升的有力支撐。而此次聯泓新科募投項目中的10萬噸/年副產碳四碳五綜合利用及烯烴分離系統配套技術改造項目同樣受到了國內同類DMTO裝置企業的關注。通過烯烴催化裂解(OCC技術),DMTO裝置常見的副產品碳四、碳五,可以轉化成附加值更高的乙烯和丙烯,進一步降低裝置甲醇單耗、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創新驅動,不斷打造新增長極
創新能力,是新材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企業不斷打造新增長極的內驅動力。
截至2020年7月30日,聯泓新科已獲得授權專利42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3項,主持、參與修制訂國家和行業標準13項,先後承擔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和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建成了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特種精細化學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高水平創新平臺。在特種精細材料領域,聯泓新材料已研發出100餘種牌號的烷氧基化系列產品,成功實現產業化產品達80餘個,並在高端化、差異化的烷氧基化上下遊延伸產品和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
2017年5月,聯泓新科獲得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戰略投資。在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聯泓新科於2018年1月牽頭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聯盟」,並擔任理事長單位,中科院20餘家相關院所擔任理事單位。聯盟通過「3+1」的運作模式,即「聯盟+平臺+基金」和1支專業化成果轉化運營團隊,構建了「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協同創新體系。而這一協同創新體系,也將給聯泓新科帶來創新資源「近水樓臺」的優勢。
聯泓新科董事長鄭月明在近日的訪談中表示,聯泓做新材料不是蹭概念,而是真正要為企業賦予新材料屬性,順勢而為。據鄭月明介紹,聯泓的戰略1.0階段主要做「高端Me too」,瞄準的是進口依存度大的產品,在提升企業運營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同時,積累了大量優質創新資源;上市後的戰略2.0階段,聯泓新科將牢牢抓住我國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歷史性機遇,堅持「創新驅動+運營提升」的發展模式,沿著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方向,發揮已有資源優勢,加快打造在新材料若干細分領域領先的產業集群,致力於成為新材料領域的卓越企業,努力為客戶、為員工、為股東、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