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蕒菜,別名取麻菜、苦買菜、苦麻子、甜苣等。屬菊科植物,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人們常在春季採摘幼苗或幼嫩莖葉洗淨後炒食或生拌吃。
苣蕒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80釐米。有長匍匐莖,橫走地下,繁殖力極強。莖直立,通常不分枝,下部常帶紫色,光滑無毛。葉灰綠色,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5 ~ 20釐米,基部漸窄成柄,邊緣有牙齒或缺刻:莖上部葉較小,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無柄,基部耳狀抱莖。頭狀花序黃色,由80多朵舌狀小花組成,直徑約2.5釐米。瘦果無喙,扁平,冠毛白色。
生長于田間、路旁,溝邊或村舍附近。3~5月間拔取幼苗或嫩莖葉,洗淨,開水燙後,炒食,也可直接蘸醬生吃。味微苦,但別有風味,脆嫩可口。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胡蘿蔔素4.36毫克,維生素B, 0.27毫克,維生素C33毫克。還含有17種胺基酸,其中精氨酸、組氨酸和穀氨酸含量最高,佔其胺基酸總含量的43%。另外,還含有銅鎂、鋅、蒲公醇、甘露醇等。
苣蕒菜莖葉皆人藥,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祛淤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也是消暑保健的佳品,常食苣蕒菜可以清熱去火。苣蕒菜常用於治療癤腫毒,腸炎,痢疾,產後淤i血等症。
苣蕒菜與其他食物配伍,還有非常有效的食療作用。
一、 蒜茸苣蕒菜
主料: 苣蕒菜500克。
調料: 蒜茸、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作: 將苣蕒菜嫩莖葉去雜洗淨,入沸水鍋內煮透,撈出用清水洗去苦味,擠幹水分,切段放盤內,加入調料拌勻即成。
功效: 苣蕒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補虛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細菌性痢疾,喉炎,虛咳,脫肛、白帶多等病症。
二、苣蕒菜雞蛋湯
主料: 苣莢菜150克,雞蛋100克。
調料: 精鹽味精蔥花、麻油各適量。
製作:將苣蕒菜去雜洗淨出,入沸水鍋煮透,撈出擠幹水分、切段,鍋內加適量清湯,調好口味,投人苣莢菜淋人雞蛋液,開鍋點入調料即成。
功效: 苣蕒菜和雞蛋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兩者相配具有清熱解毒補虛止咳 ,滋陰潤燥及養血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