苣蕒菜

2021-02-22 延邊州健康管理協會

苣蕒菜,別名取麻菜、苦買菜、苦麻子、甜苣等。屬菊科植物,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人們常在春季採摘幼苗或幼嫩莖葉洗淨後炒食或生拌吃。

苣蕒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80釐米。有長匍匐莖,橫走地下,繁殖力極強。莖直立,通常不分枝,下部常帶紫色,光滑無毛。葉灰綠色,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5 ~ 20釐米,基部漸窄成柄,邊緣有牙齒或缺刻:莖上部葉較小,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無柄,基部耳狀抱莖。頭狀花序黃色,由80多朵舌狀小花組成,直徑約2.5釐米。瘦果無喙,扁平,冠毛白色。

生長于田間、路旁,溝邊或村舍附近。3~5月間拔取幼苗或嫩莖葉,洗淨,開水燙後,炒食,也可直接蘸醬生吃。味微苦,但別有風味,脆嫩可口。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胡蘿蔔素4.36毫克,維生素B, 0.27毫克,維生素C33毫克。還含有17種胺基酸,其中精氨酸、組氨酸和穀氨酸含量最高,佔其胺基酸總含量的43%。另外,還含有銅鎂、鋅、蒲公醇、甘露醇等。

苣蕒菜莖葉皆人藥,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祛淤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也是消暑保健的佳品,常食苣蕒菜可以清熱去火。苣蕒菜常用於治療癤腫毒,腸炎,痢疾,產後淤i血等症。

苣蕒菜與其他食物配伍,還有非常有效的食療作用。


一、 蒜茸苣蕒菜

主料:  苣蕒菜500克。

調料:  蒜茸、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作:  將苣蕒菜嫩莖葉去雜洗淨,入沸水鍋內煮透,撈出用清水洗去苦味,擠幹水分,切段放盤內,加入調料拌勻即成。

功效:  苣蕒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清熱解毒,補虛止咳的功效。適用於細菌性痢疾,喉炎,虛咳,脫肛、白帶多等病症。

二、苣蕒菜雞蛋湯

主料:  苣莢菜150克,雞蛋100克。

調料:  精鹽味精蔥花、麻油各適量。

製作:將苣蕒菜去雜洗淨出,入沸水鍋煮透,撈出擠幹水分、切段,鍋內加適量清湯,調好口味,投人苣莢菜淋人雞蛋液,開鍋點入調料即成。

功效:  苣蕒菜和雞蛋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兩者相配具有清熱解毒補虛止咳 ,滋陰潤燥及養血等功效。

相關焦點

  • 中藥百科 苣蕒菜
    苣蕒菜,為桔梗目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莖直立,高30~80釐米。地下根狀莖匍匐,多數鬚根著生。
  • 野菜新品種——沈農紅苣蕒菜
    常食含苣蕒菜的食品可防治多種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症以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苣蕒菜為營養價值較高的野生蔬菜,據測定,每千克幹品中含蛋白質21.72g、脂肪66.5g、碳水化合物206.6g、灰分191.8g、胺基酸183.6g。隨著人們對野菜的需求日益提高,苣蕒菜已悄然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珍品。
  • 綠色科普丨苣蕒菜的功效與作用
    苣蕒菜乙醇提取物可有效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腫脹、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蹠腫脹、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冰醋酸致小鼠扭體,即苣蕒菜具有良好的抗炎、鎮痛作用。苣蕒菜中的槲皮素可通過舒張血管、清除活性氧(ROS)、調節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凋亡和增殖等途徑使其發揮降血壓作用。
  • 深山裡的野菜之苣蕒菜——清熱解毒、涼血利溼
    苣蕒菜又名徐徐菜、敗醬草(北方地區名),黑龍江地區又名小薊,山東地區稱作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主要分布於我國西北、華北、東北等地,系野生於海拔200米—2300米的荒山坡地、海灘、路旁等地。能食用,東北食用多為蘸醬;西北食用多為包子、餃子餡,拌麵或加工酸菜;華北食用多為涼拌、和面蒸食。別名別名苦菜、敗醬草、小薊、苦苣菜、取麻菜。
  • 苣蕒菜,一味很易遇見又易錯過的草藥
    苣蕒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溼、消腫排膿、法瘀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對治療貧血病和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苣蕒菜:存放10861、對葉榕,果實誘人可惜不能當水果吃2、錦繡莧,葉片色彩多樣,觀賞食用兩不誤3、巴西野牡丹,超凡脫俗異域風情
  • 教你認識大薊,苦苣菜,苣蕒菜,續斷菊,蒲公英,小薊 ---
    水煎內服癰瘡和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等),與白酒同煮治療產婦急性乳腺炎。常食含苦苣菜的食品可防治多種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症以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這3種胺基酸都對浸潤性肝炎有一定療效。精氨酸還具有消除疲勞,提高性功能的作用;穀氨酸能在體內與血氨結合,形成對機體有益的穀氨醯胺,解除組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氨的有害作用,並參加腦組織代謝,使腦機能活躍。苣蕒菜還含有鐵、銅、鎂、鋅、鈣、錳等多種元素。其中鈣鋅含量分別是菠菜的3倍、5倍,是芹菜的2.7倍、20倍。而鈣鋅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尤其是兒童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
  • 苦蕒菜、苦苣菜、苣蕒菜、北敗醬到底哪個是哪個的別名?相互的區別?
    在網上查了很多圖片,越看越糊塗,就用excel畫了一個表格,把每一項特徵都填進去,再慢慢對比總結,最後的答案如下: 北敗醬是苦苣菜幼苗的乾燥品,是中藥名,不是植物中文名,先排除在外。 為行文方便,把前三種植物編號:1是苦蕒菜,2是苦苣菜,3是苣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