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野地裡,能看到好多半米高的,技丫上頂著眾多白色小綿球一樣的植物,小孩們摘來,對著它吹,滿天飛舞,很是好玩。都認為這是蒲公英,看來是蒲公英太出名了。
苣蕒(qǔ mǎi)菜,菊科一年生草本,山坡草地、溼地水旁都能遇到,黃色的花與白色的冠毛,容易錯認為蒲公英,不過認錯了也沒關係,都是菊科藥性上也差不幾,嫩苗都是可以做菜吃的。以下我拍了些近距離的圖片,見過了就認識了,以後遇見時就不要再錯過了哦。
苣蕒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溼、消腫排膿、法瘀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對治療貧血病和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
花語:
特性:無毒,微苦,嫩苗可以食用
治急性咽炎:鮮苣蕒菜菜30克,燈芯草3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拍攝地:廣東深圳
行走戶外,偶遇奇花異草,熟悉的一見倍感親切,它們不奢求讚美,不在乎鄙夷,只要還有一滴甘露,生命本來的過程就要充分演繹。關注微信公眾號:植影記錄,一同關注植物的大千世界。
苣蕒菜:存放1086
1、對葉榕,果實誘人可惜不能當水果吃
2、錦繡莧,葉片色彩多樣,觀賞食用兩不誤
3、巴西野牡丹,超凡脫俗異域風情
4、鴛鴦茉莉,花開一樹兩色,芳香濃烈
5、黃鵪菜,是一味很易找到的野菜
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