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現場,摘下兩項行業大獎的青島,進行了城市會展發展的專題推介。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胡相洋 通訊員 尚政濤 文/圖
繼榮膺「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名城」和「中國最具影響力會展目的地」等榮譽稱號之後,日前,在閉幕不久的第十三屆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上,青島再獲「2020中國最具創新力會獎目的地」和「2020中國最具特色會獎目的地」兩項行業大獎。
除這兩個獎項外,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山東港中旅國際會展公司、青島恆華中瑞國際會展公司等還分別榮獲「中國最具競爭力會獎強區」「中國最具品牌價值國際會議中心」「中國最具創新力會議展覽服務公司」等榮譽獎項。
疫情壓力之下,會展業在上半年基本「無戰事」,處於「停擺」狀態,而下半年的市場競爭卻異常激烈。基於這樣的形勢,青島會展城市影響力、區域會展管理機構、專業會展場館及專業會展公司卻日益得到業界認可,截至目前,全年全市共舉辦較大規模的會議、展覽、節慶活動300餘場,促成意向投資超千億元,這再一次證明了青島這座城市的服務能級。
閃亮業績的背後,是青島在「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這一宏偉藍圖下,發起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的精準定位;良好的市場口碑,則源於青島加快建設東北亞會展名城的銳意進取和開拓創新。
青島會展「高地再起高峰」
日前,第十三屆會議產業大會(CMIC2020)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這個以「重塑·共進」為主題的會議與獎勵旅遊產業年度盛會,重點討論疫情下行業的重構與發展,未來城市會獎產業布局的重點與革新等議題,為行業發展破除迷霧,尋找轉型的道路和生存下去的能力。
青島,又一次不負眾望。
在這場大會上,已經享有「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中國十佳會展名城」等榮譽的青島,再次斬獲「2020中國最具創新力會獎目的地」和「2020中國最具特色會獎目的地」兩項行業大獎。西海岸新區、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山東港中旅國際會展公司、青島恆華中瑞國際會展公司等還分別榮獲「中國最具競爭力會獎強區」「中國最具品牌價值國際會議中心」「中國最具創新力會議展覽服務公司」等榮譽獎項。
屬於青島的「高光時刻」,不僅僅是這些榮譽的取得,市貿促會關於青島城市會展發展的專題推介,以及正在打造「會展之濱」城市名片的西海岸新區的主題發言,則進一步將青島建設東北亞會展名城的聲音傳遞得更遠。
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厚植會展發展沃土。「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成功舉辦,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這一宏偉藍圖,為青島放大了發展坐標,開闊了發展格局,為我們進一步發揮會展平臺作用,加快建設東北亞會展名城,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會上,青島市貿促會會長初連玉圍繞青島城市概況、青島會展比較優勢和青島會展發展機遇三個方面,介紹了青島的會展政策和營商環境,引起與會嘉賓強烈反響。
現場氛圍的融洽,源於國家戰略疊加下的青島城市形象,而點位的聚焦,則是疫情之下,青島會展業發展的「高地再起高峰」。
據介紹,上半年的展會基本在「雲」上進行,直到6月份,青島才在疫情的「陰霾」下開啟第一個線下大型專業品牌展——中國原料藥展,而這已算是國內最早重啟會展的城市之一。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特色,之後,一大批時尚會展活動陸續開展。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舉辦較大規模的會議、展覽、節慶活動300餘場,展示面積約310萬平方米,已經超過去年一年的辦展場次。
值得一提的是,這300餘場展會,促成意向投資超千億元,為構建「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了積極作用。
多管齊下收穫「一路繁花」
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我市會展業造成了很大衝擊,事不避難,關鍵是怎麼及時把準市場「脈搏」,化危為機,將損失補上來。善於下「先手棋」的青島,在積極「對衝」疫情衝擊上,不斷做文章。
3月,市貿促會制定下發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會展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這也是今年國內最早出臺的專門會展政策之一。《意見》降低了展會補貼門檻,提高了補助額度,9月之前舉辦的符合支持條件的項目將在年內兌現補助,有18個規模展會因此受益,受到企業高度評價。
不能見面怎麼辦?順勢而為,市貿促會舉辦「雲展日」活動,引導全市會展業加速轉戰雲端,實現了網絡會展爆發式發展。2020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首開我市大型會展網絡舉辦之先河,吸引1343萬人點擊觀看。之後我市幾乎所有重大會展活動都採取了「雙線」舉辦模式。金諾、海名、藍博、美博等企業都打造出了服務線下知名展會的雲展活動。
多管齊下,收穫的是「一路繁花」。
在項目招引方面,今年先後引進中國農業機械展、中國肉類工業展、亞洲工業博覽會、斯圖加特職業教育展等20多個會展活動。其中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農業展會。促成全食展科技公司、浙江鑫橋會展公司等在青設立會展企業。國際知名會展集團——法國智奧會展公司在我市設立子公司的基礎上,將籤署在青辦展一攬子合作協議。
平臺招商也取得新發展,如青島全球創投風投網絡大會「雲籤約」重點項目30個,落戶基金意向規模559億元;世界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現場籤約81個項目;中歐企業家峰會促成17個項目籤約,總投資126億元;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高峰會對接項目30個,意向總投資867億元。
堅持將群眾性會展活動辦成時尚策源地,是青島會展業發展一貫的定位與選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0青島國際啤酒節作為我國今年舉辦的第一個大型節慶活動,實現了疫情零感染、安全零事故,累計接待遊客205萬人次,消耗啤酒1266噸,舉辦國際經貿、文化演藝、體育會展等時尚活動660餘場次,其間全市各大商超、酒店住宿、餐飲等行業銷售額大幅攀升,拉動經濟回暖效果明顯。時裝周、影視周、車展、家具展、紡織展等也紛紛展示各自領域的新品、靚品,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帶來更多時尚選擇。
要素市場完善「近悅遠來」
長期浸淫在會展行業的人,或許最能捕捉到市場的風向。
中國國旅(青島)西海岸分公司總經理王邵濱從事會展行業已有15年。他說,早年全國的會展輸入地基本以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為主,「那時,青島的佔比非常少,世界500強企業在中國開一個大型會議,首先考慮的是『北上廣』這些大城市,但是最近三年,尤其是上合峰會後,形勢有了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商務旅行和重磅會議盯上了青島,一些目的地管理公司也開始把重要會展輸入地從北京、上海轉向青島,青島的會議接待呈現幾何式增長。」
從王邵濱口中「繞不開的北上廣」到「青島直接承接重要會展項目」,是近年來青島會展業最直觀的變化,但「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作為山東經濟龍頭,承擔著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等國家戰略,牽頭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力揚起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龍頭的青島,是一座青春之島,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城市中的「獨角獸」。「國家戰略的疊加,讓青島這座城市始終處於一個『熱度』中,再加上我們會展場館基礎設施先進、營商環境不斷改進,要素市場的不斷完善,吸引著人們近悅遠來。」王邵濱說。
會展發展,交通先行。據悉,青島擁有便捷通達的海陸空鐵地立體綜合交通體系,每年迎接來自五大洲的友人達一億多人次。 在空中,青島擁有166條國內航線、37條國際航線、3條港澳臺地區航線;在陸上,11條鐵路、600多公裡市域鐵路裡程構築起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網絡;在海上,青島港直達東南亞、中東、地中海、歐洲、黑海、俄羅斯、非洲、澳大利亞的航線超過60條。
另外,青島已構築起「四區一帶」大會展格局。「四區」是——嶗山、即墨、西海岸、紅島四大展覽聚集區,「一帶」是——沿海一線大型會展活動聚集帶,每個板塊都能獨立地承辦國際大型會議。特別是青島沿海一線有著成熟的高端會議產業帶,青島全市有各類酒店1.7萬多家,客房總數30萬間,其中三星級或相當於三星級以上酒店670家,大多位於沿海一線。同時,近兩年,青島還先後出臺了《關於支持會展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會展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兩個會展扶持政策,這無異於一針「強心劑」,不僅為落地青島的大型國際會議提供了吸引力,也為青島打造東北亞會展名城奠定了基礎。
一系列重大國際會展活動相繼在青島的舉辦,正在讓世界各地人民更全面、立體地感知、了解青島城市發展的脈動。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