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半球的英語世界裡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短語「The Dog Days Of Summer」,直譯為「夏天的狗日」,但是很明顯,這既不能一目了然地表達出真實的意思、也毫無藝術性。
在成熟的漢語翻譯中,它有一個更為廣大漢語世界所熟知的名字——「三伏天」。
中國農曆中被稱為「三伏天」的日子,是一年的夏天最熱最潮溼的那幾天。
三伏天出現在二十四節氣之中的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因為三伏天過後就是涼爽的秋季,所以三伏天裡埋「伏」著秋天的寒意。
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而農曆與陽曆的換算並不一致,所以三伏天的日期並不固定。
2020年的三伏天於陽曆7月16日開始,至8月24日結束,分初伏、中伏、末伏,共計40天。
太陽直射北半球,白天時間長,夜時時間短,所以受得來自太陽的熱量更多、自然也就更熱了。
而在英語中為什麼會將三伏天與狗聯繫起來,那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看來,當夏季最悶熱的時候,天狼星是整個星空最亮的恆星,所以他們認為這酷熱和潮溼是天狼星帶來的。
天狼星
In fact,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e summer sky, Sirius, wa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Dog Star. Even today, many people refer to Sirius as Canis Majoris, which is Latin for the Greater Dog.
譯:事實上,夏季天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也被稱為狗星。即使在今天,許多人把天狼星稱為「大犬」,拉丁語是「大狗」的意思。
那麼這個「夏季的狗日」對你家的狗又意味著什麼呢?
那就是熱、那就是非常容易中暑!因為這一名稱後來也被解釋為:熱到連狗都要瘋的日子。
那麼夏季如何防護自己家的狗狗安全?
詳情可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夏季養狗安全:如何發現和預防狗狗中暑 易中暑的狗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