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松(左二)正在競釣比賽中。
劉松松奪得四海釣魚江南休閒垂釣基地釣魚達人垂釣嘉年華拋竿組亞軍。
競釣比賽吸引眾多愛好者參加。
本報記者 張黎麗 實習生 朱貝兒
江蘇擁有數百萬釣魚人,熱愛競技釣魚的人不在少數,「魚米之鄉」的蘇州更是藏龍臥虎。今年,江蘇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釣魚比賽在常熟南湖第一莊舉行,共有來自全省的13支隊伍、192名釣魚運動愛好者參加。在賽場上,記者見到了此次比賽的大牌選手,來自蘇州的特級競釣大師劉松松。
三種長度兩種硬度共6支魚竿,對於一名特級競釣大師來說,這個裝備可謂十分簡單。但從一名草根晉升至特級競釣大師,劉松松只花了不到三年的時間,這是大大的「不簡單」。曾經投資失敗,人生陷入低谷,他用手中的魚竿把一切的不如意拋去,換回了成功的喜悅。劉松松說,是魚竿為他釣出了人生之路。
興趣愛好變成職業
2016年正式進入職業競釣比賽圈
劉松松出生於1986年,繼承了母親的經商天分,在二十多歲時,便已經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也在此時接觸到了釣魚。「剛開始,釣魚只是閒暇之餘的休閒活動。接觸多了,愈發覺得有意思。」2016年,劉松松正式進入職業競釣比賽圈,釣魚從一個興趣愛好逐漸轉變為一項熱愛的「職業」。
「剛踏入競釣的一年時間裡,我可能只有1個月在蘇州陪伴家人,剩下的11個月都在全國各地徵戰。」說起那時的生活,劉松松調侃,每天不是在釣魚就是在去釣魚的路上。因為與家人疏於交流、陪伴,劉松松和家人之間也產生了摩擦,家人一度極力反對他繼續釣魚。期間,一次投資的失敗,更令劉松松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事業的失敗,家人的不支持,人生似乎陷入了谷底,但是劉松松並不服輸。「通過大量的訓練和比賽,成績有了明顯提高,獲得名次後也獲得了可觀的獎金。我發現,原來,釣魚這個愛好也可以帶來收入。」之後,他開始投入更多的精力、物力在釣魚上。競釣運動,開始為劉松鬆開創了一段新的人生。
為了更快地提升自己,劉松松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用心記下每一場試釣的心得。每次比賽前,他都會前往比賽場地進行試釣,摸清魚情,對魚的大小、投放年限等各個方面做細緻了解,以便有針對性地準備餌料、調整線組。比賽中,無論是面對天氣的變化還是各種突發情形,他都能沉著冷靜地應對,自信且迅速地作出判斷。2016年,初入競釣圈的劉松松僅有200積分,當年拿下10個冠軍,成為準三級大師。2017年,劉松松又拿下10個冠軍,在當年成功從三級大師步入二級大師的行列。
2018年榮登一級競釣大師積分榜第一
成為中國最年輕特級競釣大師
12月的湖北鄂州,氣溫驟降到了零度,但是就在這樣的天氣裡,2018年「中國釣魚大師明星賽鄂州站」開賽了。來自蘇州崑山的劉松松在這次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成功奪冠,一躍登頂2018年中國現役競釣大師等級積分排行榜。這是劉松松競釣生涯中至關重要的一場比賽,他說:「如果說,釣魚帶我走進了一段新的人生,那麼,這場比賽可以說是奠定了我的人生之路。」
在2018年中國釣魚大師明星賽鄂州站之前,劉松松就以6120分排在了全國競釣大師積分榜的首位。
只要在這場比賽中再拿下400分,獲得比賽的前八,他就能以6520分的總積分躋身中國特級競釣大師的行列。「帶著目標的比賽,壓力也格外大。」劉松松提前一周到達比賽場地,試釣摸索,把所有能準備的東西全部準備完善,將壓力化作動力。他說:「打好比賽的第一要素是充分的準備,第二是運氣,因為誰也說不準魚的情況。」
比賽前兩輪中,劉松松順利晉級24強,但伴隨著氣溫的持續下降,魚口越來越弱。第三輪,劉松松以0.1kg 的微弱優勢成功進入八強。自此,劉松松在2018年的目標已經完成,在全國一級競釣大師的積分排行榜上排名第一,與同級別處於第二名的競釣大師的總積分拉開1000多分。隨後,他越戰越勇,在實力的支撐與運氣的加持下,斬獲冠軍。1986年出生的劉松松,也一舉躍升成了中國最年輕的特級競釣大師。
計劃向釣魚講師方向發展
引導釣魚愛好者樹立正確釣魚觀
多年的練習和高強度的比賽,也在劉松松身體上留下了印記,比賽中時常需要吃止疼片、貼膏藥來維持良好的競技狀態。走在這條少有人成功的競釣之路上,劉松松感悟頗多。釣魚,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項全民健身運動,擁有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不僅可以強健身體,還可以磨鍊情操、培養耐心、修身養性。簡單點說,釣魚是一種享受大自然的休閒運動。但是,真正走進釣魚賽場,開始競釣之路,卻是艱難的。「這條路很難走,我把它走下來了,所以非常了解這其中的困難。」劉松松表示,除非對釣魚有絕對的熱愛、絕對的鑽研,做到腦子裡全是魚,了解魚勝過了解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
秋深水冷魚越來越難釣怎麼辦?手竿如何釣翹嘴?餌料線組如何搭配……如今的劉松松,在往返於全國各個賽場的同時,經常在自媒體平臺傳授釣魚技巧。他告訴記者,未來他計劃向釣魚講師和技術顧問的方向發展,為廣大的釣魚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引導釣魚愛好者樹立正確的釣魚觀。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