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胸悶、心慌,這是不是心臟病?要做什麼檢查?

2020-12-23 騰訊網

隨著工作壓力增加,社會節奏加快,很多年輕人平常會出現胸悶、心慌的症狀。胸悶、心慌是比較主觀的症狀感覺。但這些症狀是否就說明你的心臟不好,或者有心臟疾病呢?需要怎麼判斷怎麼檢查?來看看今天的內容,有幫助!

一、先要了解這兩大症狀

1、什麼是胸悶

胸悶是一種主觀感覺,即呼吸費力或氣不夠用。重者覺得難受,似乎被石頭壓住胸膛,甚至發生呼吸困難,可伴隨其他症狀如壓迫感、心悸、喘、灼熱感、冒冷汗、噁心、嘔吐等。

2、什麼是心慌

心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心悸,是由於人們主觀感覺上對心臟跳動的一種不適感覺。心跳一旦失去固有的規律,人就會不舒服,也就是常說的「心慌」。它可能是疾病的徵兆,也可能是正常生理反應。

二、怎麼判斷是否是心臟病?

1、發作是否有誘因

如果誘因是受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影響,人體中樞神經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症狀。這種多半是心理因素導致,也是目前年輕人最多的情況。

如果跟活動相關活動時出現,休息就能緩解,有抽菸、喝酒、熬夜習慣,並且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情況那一定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2、發作是否頻繁有規律

如果只是偶爾發作,沒有明顯規律,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多半是可以自己好轉的。

如果發作有規律,發作頻繁那就一定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幫助判斷。

3、症狀是否加重

非心臟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胸悶、心慌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休息後可能就會好轉,而心臟病患者活動量大時會加重不適。

三、需要做什麼檢查?

1、常規心電圖

即靜息心電圖,是最常用的無創檢查方法。這種檢查方式在患者症狀發生時,檢出率比較高。但如果錯過發作期進行檢查,可能顯示為正常心電圖。

2、動態心電圖

動態心電圖是通過動態心電圖儀在患者日常生活狀態下連續24小時或更長時間記錄其心電活動的全過程,並藉助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以發現在常規體表心電圖檢查時不易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為臨床診斷、治療及判斷療效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

3、心臟超聲

心臟B超(超聲心動圖檢查)主要檢查心臟的形態學有沒有什麼異常,以及心功能是否正常,特別對先天性心臟病是首選的檢查方法。對於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診斷具有獨到之處。

4、其他檢查

胸悶要看下有沒有肺部疾病通常需要檢查下胸片、胸部CT,心慌也可能是因為其他疾病導致常見的有貧血、甲亢、感染(需要檢查下血常規、甲狀腺功能等)。

因此,看了今天的內容,相信廣大年輕人群對胸悶和心慌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己初步判斷是否是心臟病,然後再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以及做哪些檢查。如果只是偶爾有胸悶、心慌不舒服,症狀不重跟心情有關可以先觀察下,如果發作頻繁有規律,症狀加重還是要到醫院看看醫生,幫助檢查判斷清楚。

(文章來源:有來醫生)

相關焦點

  • 胸悶氣短是心臟病麼?腿發軟摔一跤差點癱瘓是腿腳問題?一轉頭就...
    生活報8月19日訊胸悶氣短就是心臟病麼?腿發軟摔一跤差點癱瘓是腿腳問題?一轉頭就頭暈……這些可能都是頸椎出了問題。周海純表示,近些年在臨床上,年輕人患頸椎病的越來越多,工作勞累和長時間的空調環境再加上睡眠姿勢不當就會造成落枕,而反覆的落枕 就會演變成慢性頸椎病。
  • 總是有「心慌」的感覺,是不是患了心臟病,什麼原因能引起呢?
    有很多人問華子,總能感覺到自己「心慌」,能感覺到心臟「砰砰」亂跳,有的人同時還有頭暈、乏力、氣短的症狀,是不是得了心臟病,應該吃點什麼藥?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去醫院的話要做些什麼檢查呢?
  • 胸悶、心悸等問題上門?或是缺血性心臟病作怪,建議及時做檢查
    缺血性心臟病也是很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但是這一疾病並不是單純的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主要就是因為心肌功能出現異常,心肌沒有辦法正常的收縮和舒張,導致心臟供血功能出現異常而形成的一種疾病。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都會下降,缺血性心臟病是一種後天性心臟病,這一疾病大多數見於老年人。
  • 長期胸悶、氣短、心慌,或是受5種情況影響,早知覺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會突然出現呼吸不順暢,心跳加速,同時還會出現胸悶氣短情況,這不但給大家的工作學習生活造成困擾,而且也會讓大家心裡有健康負擔。雖然胸悶氣短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但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並且它有可能是某些疾病來臨的前兆。有胸悶氣短心慌症狀,你有可能是受這些因素影響,不可小覷:胸悶氣短、心慌等症狀都是心血管類疾病的常見病症,比方說心肌炎、冠心病、心衰或者高血壓等。
  • 常感胸悶心慌?如果有這5種症狀,可能不是心臟病而是「心病」 |...
    圖說:崔松醫生演示,按摩內關穴有助於靜心凝神   【新民晚報·新民網】疫情期間,您是否有時會胸悶、心慌?   1,當你發生胸悶心慌時,自測脈搏還是很整齊。   2,往往在安靜休息時發生,運動、勞累反而不發。   3,同時伴有手麻、手抖,臉紅、口乾、出汗等症狀。   4,還會出現多種全身不適,比如頭暈乏力、胃口不好、尿頻尿急等。   5,經常失眠、多夢。   「當然,最後的結論需要到醫院檢查後確認。」
  • 心臟病是老年人專屬?別天真了,這幾種心臟病,年輕人更多發
    那麼,有什麼心臟疾病是年輕人特別注意的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外科張曉慎(專家預約)主任通過一個真實病例給年輕人敲響警鐘。陳女士這類病例不在少數,疾病初期沒有對問題產生足夠重視,如果當初及早治療房間隔缺損,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後面的心臟感染,瓣膜也不會因感染而被侵蝕了。這些心臟病 年輕人多發!張曉慎主任提醒,部分心臟疾病多發於年輕人,如果得到足夠重視,及早治療,通常治療效果都很好。
  • 心慌、胸悶、總嘆氣,這些可以解決
    這是柳永的《雨霖鈴》的下闕。字裡行間,愁緒滿懷,絲絲入扣。我們中國人,從來都是這樣情感細膩、委婉含蓄。有了心事,放在心裡,諱莫如深,只是在夜闌人靜之時,悄悄拿出來,品一品滋味。什麼病?動不動就胸悶、心悸、心慌,人也變得煩躁不安,心前區也隱隱地悶痛。胸悶難受的時候,她就習慣性地嘆氣。這個人到醫院去了,檢查得知是心肌缺血,確診為冠心病。確診後,她情緒十分低落。想不到,自己晉升不成,卻落下了心臟病。
  • 頸椎病會不會出現頭暈、手麻、胸悶氣短、心慌等症狀?
    最近,張女士一直認為自己的胸悶,背痛和呼吸急促是由心臟病和胃病引起的。她服用了「錯誤藥」已有20多年了。 56歲的市民張女士最近終於在醫院找到了根本原因。
  • 什麼症狀說明心臟不好 心臟病可能被它們觸發
    3.年輕人最常見的猝死原因是致死性心律失常、冠狀動脈疾病、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是與遺傳相關的,患者心肌比正常人增厚很多,這類患者在檢查心臟超聲和心電圖時都有特異性改變,可以早期識別。       臨床發現,冠心病發病趨年輕化,目前國內有明顯升高的趨勢,這部分人也是潛在的猝死人群。為什麼心臟疾病會找上年輕人呢?
  • 這5種是引起胸悶氣短的常見原因
    胸悶氣短,尤其胸悶是心絞痛常見的一種表現。沒每次持續2-15分鐘,多於活動勞累運動等等後加重,休息後可逐漸緩解。當胸悶持續不緩解,有可能就已經發生了心肌梗死,需要馬上撥打120!具體胸悶氣短是不是心絞痛,除了我們要根據症狀進一步詳細診斷,還得結合心電圖、運動試驗,甚或CT或造影檢查。
  • 濟南神康案例分享|心慌胸悶總查不出毛病?你可能患上焦慮症了
    10年前李大哥有時會突然出現心慌胸悶、渾身哆嗦等問題,上來那陣感覺自己快要不行了,好在持續10多分鐘後能自行緩解。這下可把他嚇得不輕,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所以,李大哥很注重健康,每年都會體檢。李大哥隨即在醫院做了各項檢查,但令他感到詫異的是,體檢結果顯示身體未見明顯異常。
  • 心臟病都有哪些早期表現?這5種表現小心心臟病
    所以疼痛是心臟病最早的信號,但不能單純根據部位判斷,而是發作特點,2-15分鐘,多於活動、運動、勞累、勞動、寒冷、激動後發生;緩解後跟健康人一樣。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排除心臟病。還有一部分疼痛可以初步排除心臟病,比如針刺樣針尖大小的疼痛;一兩秒鐘的疼痛;按壓以後才會疼痛,呼吸以後才會疼痛。大部分情況不屬於心臟病。
  • 胸悶氣短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怎麼處理?
    今天的專家門診,來了一位52歲的中年婦女,主訴是胸悶氣短。她就是忽然之間會感覺胸口特別悶,好像呼吸不到氧氣了,整個人開始心慌、頭暈,非常難受。往往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都是非常突然的,讓人措手不及。胸悶氣短在臨床上就是一個臨床症狀,會有好多原因導致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原因會導致!
  • 胸悶、心慌是心臟病犯了?專家教你分辨心臟功能失調
    【環球網報導】疫情期間可能您有時候會有胸悶、心慌,除了考慮心臟本身疾病之外,該要考慮心理應激的身體反應,如果你是一個不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人,身體反應會更嚴重。第一,當你發生胸悶心慌時,測一下脈搏還是很整齊的。第二,症狀往往在安靜休息時多發,運動、勞累時反而不發。第三,症狀發生時同時伴有手麻、手抖、口乾、多汗等症狀。第四,除了心臟還會有全身不舒服,比如頭暈、乏力、胃口不好,尿頻尿急等等。第五,經常性失眠和多夢。當然也存在器質性問題和功能性問題共存的現象,最後要到醫院確認。
  • 注意,這些心臟病偏愛年輕人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張曉慎指出,心臟疾病雖高發於老年人,但也有「偏愛」年輕人的類型,一旦發現症狀要及時治療,避免變成「大問題」。  「心臟疾病是老年人的高發疾病,但它並不專屬於老年人,有些類型的疾病在年輕人的發病率不比老年人低。」張曉慎指出,由於年輕人全身器官處於最佳狀態,在疾病早期往往因為代償能力強,因此症狀不明顯或能耐受。
  • 專家支招談「心事」:疫情期間胸悶、心慌,怎麼辦?
    人民網上海3月15日電(董志雯)疫情期間,是不是有時會出現胸悶、心慌?除了考慮心臟疾病外,還應考慮心理應激的身體反應。如果你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情緒的人,那這種身體反應會更嚴重。嘴巴上不說,身體很誠實,會用「不舒服」幫你說出來。那怎樣才能分辨到底是器質性疾病,還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功能性失調呢?
  • 心臟不適,胸悶心悸,但心電圖、彩超卻未見異常,這是什麼原因?
    導語:現在社會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因此很多人都會覺得心臟不舒服,有時甚至會出現胸悶,氣短的情況。但是我們在前往醫院檢查時,心電圖和彩超卻未見異常。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出現這種情況時,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心臟是不是出現了病變。但我們畢竟不是醫生,不可以給自己治療,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還是要及時前往醫院做相關的心臟檢查。常規的心臟檢查不外乎心電圖和心臟彩超,這兩種心臟檢查也被用於診斷心臟病。1、心電圖但是心電圖的檢查時間比較短,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超過兩分鐘。
  • 胸悶氣短是怎麼回事,預防小秘訣
    很多人這樣說:「心慌不是病」你認同嗎? 開什麼國際玩笑,有個患者這樣說道:「感到心慌、氣短、呼吸困難,嚴重時都感到要不行了,幾次三番命懸一線,不敢一人出門、不敢獨處一室,甚至不敢坐電梯、坐飛機。」
  • 擔心……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不是心臟病?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需不需要做手術?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內心的世界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心動還是心痛?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
  • 擔心…體檢報告上的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不是心臟病?
    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總是備受重視當體檢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竇性心律不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惶恐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臟病?需不需要做手術?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內心的世界看看「竇性心律不齊」到底是心動還是心痛? 什麼是竇性心律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