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在休整駐地為17名援外抗疫醫療專家舉行了返穗歡迎儀式,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祝生及各派員單位領導出席了歡迎儀式。
陳祝生表示,衷心感謝抗疫醫療專家組為援外工作作出的突出貢獻。抗疫醫療專家組不計勞苦,不畏危險,敬業優質高效地完成了國家交給的任務,贏得了受援國政府、民眾的高度讚揚,展現了廣東醫生的良好國際形象。「你們是國家的英雄,也是廣東的驕傲。」
▲陳祝生講話
「跋涉千裡,遠程抗疫,木棉花開,英雄歸來!」儀式上,省人民醫院、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省中醫院和華大基因的相關負責人對英雄的歸來表示了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指示精神的行動中,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選派的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3名輪換專家、中國赴馬來西亞抗疫醫療專家組8名專家和援塞爾維亞建立「火眼」實驗室的6名華大基因技術組專家,分別在異國度過了44天、16天和22天的抗疫之旅,圓滿完成任務,於5月3日平安回到廣州。
傳播中國抗疫經驗和廣東做法
援塞、援馬抗疫醫療專家組分別於3月21日和4月18日赴受援國執行抗疫援助任務。期間,兩個抗疫醫療專家組開展了大量的實地走訪、學術交流、專業講座、現場互動、視頻連線等工作,充分調研了解當地疫情現狀,因地制宜地向受援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方面的好建議、好辦法,為受援國醫務人員和社區防控人員提供了專業培訓,對我駐外使領館、中資企業人員、留學生和華人華僑等進行了抗疫科普教育,受到了受援國政府、專家和普通民眾的高度肯定和廣泛讚譽,很好的傳播了抗擊疫情的中國經驗和廣東做法。
▲中國專家組到達塞爾維亞首都機場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郭禹標教授、急診科熊豔教授是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他們於3月21日從廣州出發,將「四早四集中」「四抗四平衡」等中國經驗、廣東做法帶去了塞國,助力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率政府官員到機場迎接了抗疫醫療專家組,並與專家一一碰肘以示歡迎。
一個多月來,郭禹標、熊豔等專家走訪了當地多家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及公共衛生狀況。他們隨身攜帶著一個小U盤,每到一處便將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感控實踐課件、英文版防治指南和規範、個人防護培訓視頻分享給當地醫護人員,受到了塞方熱捧。
▲抗疫醫療專家組與門診醫生分享中國經驗,解答關鍵技術問題
他們還建議塞方及時篩查、發現和隔離患者,提升社區門診等機構的篩查能力和主動性,大力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做好傳染源管理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時,抗疫醫療專家組還對患者收治醫院進行嚴格分類,指導當地利用高水平醫院收治危重症患者。
獲塞「保衛國家」最高榮譽獎章
此外,華大基因6名專家12天建成「火眼」實驗室,解決了塞爾維亞核酸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助推了塞方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應塞爾維亞政府要求,目前仍有6名專家堅守在當地抗疫一線,這是此次疫情期間中國政府派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中在國外工作時間最久的一支隊伍。
對於中國專家的貢獻,當地民眾十分感激。一名老人在社區裡遇見了巡查中的抗疫醫療專家組,稱讚道:「你們是英雄!
抗疫醫療專家組回國前,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總理布爾納比奇分別會見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感謝他們為塞國抗疫工作辛勤付出,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向抗疫醫療專家組頒發了「保衛國家」最高榮譽獎章。
▲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獲頒「保衛國家」最高榮譽獎章
「開33場疫情工作視頻會,做15次培訓,會診10多名病人,帶去中醫抗疫方案,留下6大條9小條抗疫建議,繼續為馬來西亞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這是8位援馬來西亞醫療專家16天的工作成果。
「病毒無國界,中華有大愛!」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援外抗疫醫療專家的到來給各國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勇氣和力量,中國專家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很好作用,中國的抗疫經驗也增強了世界的抗疫信心!
關於專家組的更多報導,請閱>>《援助塞爾維亞首日,廣東專家首先做了這事》《接力援塞!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3名廣東專家再出發》《中醫方案獲馬來西亞點讚!6條「中國經驗」,助力遏制疫情蔓延》
記者|陳樂
編輯|尹蓁 責編|黎曉心
通訊員|粵衛信、彭福祥、梁嘉韻
廣東衛生在線全媒體團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