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驚人相似的地方,比如大宋從孤兒寡母手中奪了天下,又在孤兒寡母手中失了天下。不過宋太祖雖然黃袍加身,但是善待後周柴氏家族,所以宋朝的孤兒寡母失了天下之後也沒被虧待。元朝皇帝為了讓宋恭帝避禍,還特意給他來了個佛袍加身,讓他到西藏去當高僧。到了西藏的宋恭帝在青燈黃卷下觸景生情寫下了「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的詩句,這和同樣亡於大宋的李後主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和曾相似。果不其然,宋恭帝和李後主一樣,都因為展現了自己的詩詞天賦而死於文字獄。但這相隔320年的相似用報應學的角度來說還只能算是生報,即間隔了很多生很多世的報應。那麼歷史上有沒有讓人感覺更快、更直接、更驚人的速報呢,當然有,而且有很多,首當其衝的便是唐昭宗和朱全忠。
唐朝末年,當朱全忠到了權傾天下、稱王稱霸,想遷都就遷都、想封王就封王、想殺誰就殺誰之時,篡取李唐江山對他來說已成探囊取物之勢、剩下的懸念就是怎麼篡、何時篡了。朱全忠本可學魏文帝曹丕、組織一個隆重的禪位儀式,再推讓個幾次,封唐昭宗一個好聽的爵位,最後再說句類似「天下之珍,吾與山陽共之」這樣的客氣話,如此這般篡位也算對得起唐昭宗多年來的厚愛了。可朱全忠顯然不願意,他選擇用極其暴戾、極其殘酷、極其血腥的方式篡位,他甚至連開啟殺害禪位君主先例的劉裕都不如,劉裕尚且知道要給遜位的皇帝留個顏面,賜毒酒留全屍。朱全忠竟然令人髮指到讓手下直接衝入禁宮亂砍亂殺,手下先殺盡了唐昭宗的侍女妃子,然後舉刀追著唐昭宗就砍。螻蟻尚且偷生,天子固然惜命,死前的唐昭宗求生之念極為強烈,縱使被叛賊提刀追砍亦不肯就範,他繞著禁宮大殿的柱子反覆奔跑躲避這來自朱全忠的篡位弒君之刀。天子平時養尊處優的生活在深宮大院內,哪裡跑的過行伍出身的叛賊,況且朱全忠早已布下天羅地網,縱使唐昭宗博爾特附體成了奔跑天才,又能往哪裡跑。繞著柱子跑了幾圈後,力氣逐漸用光的唐昭宗最終被叛賊擒住亂刀齊下,砍成了肉泥。
大唐天子就這樣在極其悲慘和絕望中離開了人世,而讓唐昭宗如此悲慘和絕望的正是被他賜名「全忠」的朱溫、朱溫用如此卑劣的行徑來詮釋自己的御賜姓名「全忠」二字,真是普天之下最大的諷刺。要知道大宋朝如此仁義,仁義到農民起義都鮮有發生,尚且逃不過天道輪迴、因果報應,何況罪惡滔天的大叛徒朱溫。
短短八年之後,速報便來了。大叛徒朱全忠雖然篡位篡成了梁太祖,但當年篡位弒君,對李唐後人趕盡殺絕的他,不但德不配位,而且很快就迎來了滅頂之災。朱全忠篡位稱帝後的這短短幾年,日子是如坐針氈,內憂外患從來不曾中斷。不僅江南出現了一眾稱孤道寡,想與之分庭抗禮的諸侯,中原腹地更是有李克用家族芒刺在背、如鯁在喉。這些人讓朱全忠一統天下的願望成了痴人說夢。而朱全忠特殊的喜歡自己兒媳婦的癖好更是讓自己的骨肉血親都對他有磨刀霍霍之念,最後刀磨的最快、最好、最鋒利的是次子朱友珪,朱友珪的老婆張氏長得天生麗質、丰姿綽約,自然是逃不過朱全忠的手掌,被朱全忠收入宮闈帳下。當張氏被迫在朱溫床前伺候時,探得朱友珪已無望繼承大位,不但繼承不了大位,還要被發配。這張氏可不是溫婉可人的善男信女,他就是那個年代的極惡之花,聽到如此噩耗的她很快將此消息告知了朱友珪,並與朱友珪說「老賊可以弒君篡位稱萬歲,你為何不能殺父奪權當皇帝,切記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被老爸親手送進綠帽子協會的朱友珪哪裡還有半點父子情、君臣義,當得知自己要頂著綠油油的腦袋發配邊疆後,朱友珪和他那顆綠油油的腦袋、以及他那隻氣炸的肺,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自己那把最快、最好、最鋒利的刀緊緊的握在手中,尋找一切機會砍下去、砍下去、砍下去。。。。。。
皇天除了不負苦心人之外,看來也不會辜負綠帽子協會會員。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二日,朱友珪尋到了砍下去的良機,用高官厚祿行賄,還不忘做出自己當皇帝之後保證不給大家戴綠帽子的許諾,以此來買通廷臣守衛。買通廷臣守衛後的他帶著自己手下千餘親隨趁夜殺入皇宮,直奔朱全忠寢殿。當朱全忠看到自己兒子帶著大隊人馬,拿著寒氣逼人的刀對準自己之時,竟還天真的質問道:「你如此悖逆,殺父篡位,老天爺會放過你嗎?」,朱全忠也不想想自己當年是如何篡位弒君的,如何對待李唐後裔的。接下來的一幕令人唏噓不已,「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朱全忠自然不可能是君子,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沒有選擇自我了斷、也沒有選擇不屈而死、他選擇撒腿就跑,幾乎就是複製黏貼了唐昭宗生命的最後時刻,朱全忠甚至是和唐昭宗一樣繞著柱子逃跑。歷史如此驚人的相似,確實令後人讀史至此感嘆不已。60歲的朱全忠,可能還跑不過37歲的唐昭宗,沒跑幾圈就被朱友珪的人馬追上,朱友珪和他的手下亂刀齊下將朱全忠砍成了第二個唐昭宗,我猜測朱友珪邊砍可能還邊喊,「讓你給我戴綠帽子,讓你給我戴綠帽子」。
唐昭宗在生命最後時刻的悲慘境遇一模一樣的發生在朱全忠身上,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朱全忠是被自己親兒子領著人砍死的,這就比唐昭宗又多了一層悲涼、憤懣和悽楚,畢竟朱全忠只是想把朱友珪發配邊疆,沒想過要殺兒子。讓無緣繼承大統的兒子遠離京城恐怕多少也有幾分保護的意思,當然給朱友珪這個親兒子戴綠帽子還是挺可恨的。
發生在唐昭宗和朱全忠身上的這如出一轍的「篡位、弒君、繞柱子逃跑、亂刀砍死」前後只差了8年,那麼歷史上還有沒有更快的速報呢,就等這個系列的第二集來給大家講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