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公務員離退居「六都」之首 被指與柯文哲作風有關

2021-01-11 觀察者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今年以來臺灣出現一波公務員離退潮。臺灣「考試委員」趙麗雲憂心明年將爆公務人員退休潮,恐加深退撫基金財務壓力。10月8日,臺灣「銓敘部長」張哲琛表示,臺灣從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的支領人數來看,臺北市今年前8個月的退休人數確實增加較多、將近兩成。

臺北市公務員離退居「六都」之首,被指與臺北新首長柯文哲的作風有關。對此,有公務人員稱,新市府上任後,團隊「信任感」受到很大打擊。也有人認為很大原因在於專業不被尊重,成就感下降。

圖/中時電子報

日前,趙麗雲在臺「考試院」會曾提出警訊,因公務員退撫制度改革方案不明朗,加上明年「大選」後的政治情勢,恐讓公務員大量離退,不僅衝擊退撫基金,也影響臺當局穩定運作。

臺「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昨天審查2016年度「考試院」和所屬部門預算,國民黨「立委」顏寬恆質詢時指出,今年1月到8月,「中央機關」退休人數較去年增加480人、增長率15%,臺北市政府更增加105人、增長率19%。

國民黨「立委」呂學樟質詢時也提到,臺北市政府申請退休人數是「六都」之冠,外調問題也嚴重,是否因為臺北市長柯文哲個人因素?張哲琛對此僅表示,臺北市今年的退休人數確實有增加。

張哲琛指出,部分「直轄市」新首長上任後,有新作風和新領導方式,部分公務員可能因不適應,達到退休條件就會申請退休,也有不少臺北市政府公務員申請外調到其他縣市。

張哲琛還呼籲各「直轄市長」,公務人員培育不易,公務推動要仰賴這些經驗豐富的公務員。公務員一年之內調動兩次或兩次以上是非常異常,未來將有明確規範。

不過,他也強調,最近三年臺灣整體公務人員退休人數未大幅增加,還在合理範圍,「銓敘部」會持續留意和分析各地公務人員異動情形。

根據臺「銓敘部」統計,近3年全臺灣公務人員退休人數為2012年10527人、2013年9816人、2014年9679人。今年至8月止為7696人。

面對臺北市府浮現退休潮,一名市府公務員稱,新市府上任後,團隊「信任感」受到很大打擊,常常覺得沒有被視為團隊一員。該公務員以加班費被砍為例表示,市府原意可能是要防堵浮報、溢領,事實上大部分公務員並不會浮報;尤其是當他們因業務繁重加班,以補休取代加班費後,不但錢領不到、就連假也休不到,讓人覺得市府在小事上斤斤計較,有不被尊重的感覺。

一位局處主管則表示,許多同仁會出現「能退則退」的想法,很大原因在於專業不被尊重。屆退休年資的公務員,大多在業務上經營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各有其專業。但現在因LINE等各種反映意見的管道變多,溝通過程中不但花心力,最後仍很難達成共識。一再妥協之下,工作成就感自然會下降,也比較容易覺得累。

對此,柯文哲在10月8日回應稱,轉換新首長或政黨輪替的前半年,離職人數會比較多,這應該是可預期的。他看過數字,包括調當局或提早退休,真的比較多,但應該一陣子就會穩定。

事實上,針對臺北市公務員離退現象,早在今年上半年時,就有媒體不斷報導,並對柯文哲的行政作風提出疑問。

今年3月,臺灣《聯合報》稱臺北市政府出現公務員離職潮,有一位臺北市府公務員羅列離職七大原因,如「莫名其妙的會議越來越多」、「只尊重符合民意的專業」、「砍加班、通勤費」、「對基層不信任」等,此事引起了熱烈的爭議。該文中還稱,工作量暴增,又不準請加班費,累積補休太多休不完,以及柯有時講話太快,講得跟事實不符等,都會讓公務員想離開。

4月,時值柯文哲上任百日之際,《聯合報》再稱臺北市府又有一波離職。除工作繁重的「都發局」和「捷運局」,具專業背景的中、高階公務員陸續請辭或退休,其他市府局處也有公僕出走,外界相信與新主管的行事風格有關。

據當時數據顯示,柯上任不到百日,有200多人的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處」曾在3天就走掉20多人,年初至今約40多人告老退休。很多人離職不諱言是「不習慣」柯文哲個人施政風格,面對市府員工不斷「逃離」,柯文哲對外仍堅稱不會更改作風。

5月,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柯文哲針對市府離職一事發言稱,數字是會說話的,統計數據來看離職人數沒去年多同期多。並說長官交付工作就先做,做了後有問題再補人,動作才比較快,否則市政速度會變慢。

當時媒體聯訪詢問臺北市府1至3月離職人員多,最高是「警察局」、「工務局」為季軍,其中「工務局公園處」就有92位技工離職,內部說是因為有些人不習慣柯效率太高?

柯文哲表示,經查數據顯示市府去年同期是534人離職,今年則是486人,也沒有增加,這就很麻煩,大家看到好像很多人離職,太辛苦了,但去年同期離職的人更多,所以提供資料就可以澄清,這個也還好。

7月,《聯合報》再稱,臺灣新科地方首長就職,外界多關心政務官人事。據臺北市府人事處統計,柯文哲上任截至6月底止,市府員工申退369人,調離府外共439人,總計808人。與前任郝龍斌市府相比,前年底到去年6月底有654人離退。

不過,除了臺北市外,臺中市政府各機關扣除人事、主計、政風與警察單位,共有205個科長職缺,去年底迄今共有72人調動,幅度達三成五。府內人士質疑,大幅調整易引發人心惶惶,會衝擊行政效率。備受前臺中市長胡志強信任的前副秘書長廖靜芝,林佳龍團隊上任後先降調為參議,在市府9樓「冷凍庫」整整一個月無公文可批,最後主動求去。

(觀察者網綜合《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中時電子報》、中新網等消息)

相關焦點

  • 臺「六都」市長任期將屆滿,民調顯示:侯滿意度居冠 柯文哲墊底
    據中評社報導 本屆「六都」「直轄市長」的任期即將滿兩年,根據臺媒昨天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施政滿意度以77%居冠,桃園市長鄭文燦70%居次;臺南市長黃偉哲58%第三。而「六都」市長中滿意度最低的是臺北市長柯文哲的35%,也是唯一滿意度低於不滿意度39%的「直轄市長」,可能不利於未來柯文哲卸任後的政治能量。民調也顯示,52%桃園市民不支持桃園市長鄭文燦辭職去擔任「行政院院長」,只有18%表示支持。
  • 臺灣選舉之「六都」爭霸戰:藍綠死磕臺北臺中
    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綠兩大黨都以贏得「六都」為選戰重點。根據島內2014年最新人口統計,「六都」共有16,060,226人,佔全臺總人口數(23,382,948人)的68.6%。「六都」選戰,不僅被視為2014年這場選戰的勝負杆位,也被認為是2016年「大選」的前哨戰,直接關係著島內政治氣候的變遷。那麼,「六都」選戰的看點到底有哪些呢?
  • 臺「六都」市長任期即將屆滿,民調顯示:侯滿意度居冠 柯文哲墊底
    TVBS民調進行「六都」市長滿意度調查  據中評社報導 本屆「六都」「直轄市長」的任期即將滿兩年,根據臺媒昨天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施政滿意度以77%居冠,桃園市長鄭文燦70%居次;臺南市長黃偉哲
  • 臺北市「年長照護」「六都」墊底,議員轟柯對不起長者
    @銳看臺灣報導 臺北市內湖區無照安養中心,上周燒死3條無辜長者的性命,也燒起市府長照一把火,根據臺當局衛生福利機構一份2019年地方衛生機關業務考評成績單中發現,北市「年長照護」是「六都」最後一名,議員陳怡君痛批,柯文哲漠視長者健康照護,取消敬老金,又在「長照」成績爛到天差地遠
  • 臺灣「六都」新市長財產大公開:「存款王」柯文哲、「地產王」鄭文燦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島內六大「直轄市」市長誕生後,他們的財產情況受到關注。臺「監察院」廉政專刊的資料顯示,臺北市長柯文哲可以說是6人中的「存款王」,桃園市長鄭文燦擁有的不動產最多,可以說是「地產王」。
  • 2018 朱立倫打敗柯文哲「光復臺北」?
    從此,國民黨一蹶不振,最後輸掉了2016。且看,陳水扁在臺北市長任上積蓄政治能量,最後幹掉了一黨獨大的國民黨。隨後,馬英九又在臺北市長任上展現政治光彩,又重新從民進黨手中奪回了「執政權」。而2014年「世家公子」連勝文被「白衣素人」柯文哲擊敗,國民黨也最終大權旁落。
  • 要當臺北市長的醫生柯文哲:四年前救連勝文,今天打敗連勝文
    11月29日,國民黨在九合一大選中,不得不「拱手」將下一任臺北市長席位,送給了今年2月剛剛暫停臺大醫院創傷部主任工作的無黨籍人士。 20年前,陳水扁成為臺灣首個民選臺北市長,後來,馬英九從綠營奪回臺北,然後,郝龍斌守住了臺北。這一次,國民黨對臺北長達16年來的控制也將暫時畫上一個句號。
  • 記者會同桌 昔日互有好感的柯文哲陳菊幾無互動
    高雄市長陳菊與臺北市長柯文哲同席。中國臺灣網7月28日訊 臺灣「六都電競爭霸戰」預定於7月31日至9月17日在臺灣的六個都市舉開戰,來自臺灣各地的好手將會從第一階段的六都選拔賽中進行激烈對決,27日下午在圓山飯店舉行比賽啟動記者會。臺北市長柯文哲和高雄市長陳菊雖在活動上被安排在同桌,但兩人互動卻是相當冷。
  • 臺學者拋國民黨「六都」夢幻名單:蔣萬安戰臺北,朱立倫江啟臣攻南部
    江啟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鈕則勳在臺灣中時撰文說,日前媒體公布了十大最具潛力的政治人物排行榜,就藍軍來說,新北市長侯友宜拔頭籌、蔣萬安排第三,蔣雖輸給鄭文燦,但分別贏賴清德、朱立倫及柯文哲;這份民調除了點燃了民進黨內接班較勁外
  • 柯文哲自曝曾「亂當」臺北市長 選民還會對他的「直白」買帳嗎?
    ,身兼姚文智競選總幹事的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表示,姚文智最大優勢就是年輕有創意,姚文智將會推出「讓人民有感的政策,凸顯國民黨參選人丁守中及臺北市長柯文哲的陳舊與保守」。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參與藝人邰智源的網絡節目,揭開臺北市長一天行程的神秘面紗。節目中,邰智源跟著柯文哲一起坐公交車,談到當初要從醫界轉戰政壇,柯文哲笑稱是因為「走投無路」。
  • 柯文哲今晚宣布由黃珊珊選2022年臺北市長?
    據臺媒報導 新冠疫情再起,臺灣各縣市也紛紛取消跨年活動,改為線上直播,但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早決定北市的跨年活動將如期舉行,僅將原預定入場8萬人次限制,下修為4萬人次,成全臺「六都唯一」照辦跨年活動縣市。網友大酸柯就是愛賭,但若賭輸了就跟美國總統川普如今的處境一樣。
  • 柯文哲今晚將宣布由黃珊珊參選2022臺北市長?
    據臺媒報導 新冠疫情再起,臺灣各縣市也紛紛取消跨年活動,改為線上直播,但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早決定北市的跨年活動將如期舉行,僅將原預定入場8萬人次限制,下修為4萬人次,成全臺「六都唯一」照辦跨年活動縣市。網友大酸柯就是愛賭,但若賭輸了就跟美國總統川普如今的處境一樣。
  • 臺北市長柯文哲公開羞辱下屬紀錄大盤點(圖)
    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柯文哲罵北捷總經理「不要睜眼說瞎話」,還揮手叫他下臺回座位。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長柯文哲屢次在公開場合指責局處首長,讓不少人顏面掃地,現在為了解決臺北交通黑暗期,昨日(3日)竟語出驚人:「我再開除幾個局長,就會改善!」
  • 國民黨「六都」夢幻名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日前媒體公布了島內十大最具潛力的政治人物排行榜,就藍軍來說,新北市長侯友宜拔頭籌,蔣萬安排第三,蔣雖輸給桃園市長鄭文燦,但分別贏賴清德、朱立倫及柯文哲;這份民調除了點燃了民進黨內「接班」較勁外,也暗示了藍軍在2022年「六都」選舉中,將以侯友宜及蔣萬安掛帥出戰,若國民黨能在人選鋪排過程中具戰略宏觀及創意,穩住既有盤面的話,挑戰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未必全然沒有機會
  • 2017柯文哲:看的不只是臺北
    2018地方選舉腳步逼近,各路好手都關注自己選區選情,力拼連任的柯文哲卻注意其他縣市選民對他的看法,明顯透露整個選戰策略,已從臺北市長格局擴大到臺灣地區領導人格局,因為「他看的不只是臺北」。如果以人民的福祉為目標,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同追求兩岸人民更美好之未來,現在面臨的一些僵局是可以克服的。
  • 2022臺北市長選舉,柯文哲或是 「關鍵力量 」
    所以說,柯文哲的民眾黨成為左右2022年臺北市長選情的「關鍵力量」。民眾黨在臺北完全可待價而沽!臺媒日前傳出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決定參選2022年臺北市長,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人說,蔣萬安出戰,國民黨將重奪臺北市執政權。
  • 最新民調臺灣「六都」爭霸:藍2 綠3 無黨籍1
    根據東森新聞雲民調中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國民黨在「六都」之中成功奪回臺中市,也讓「六都」板塊中民進黨、國民黨、無黨籍的勢力消長由4誜1誜1轉變為3誜2誜1。  根據調查結果,在臺北市長選情部分,柯文哲支持度42.4%、國民黨參選人丁守中30.9%;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45.2%、民進黨參選人蘇貞昌24.2%;桃園市長選情,現任市長鄭文燦50.7%,國民黨參選人陳學聖
  • 折騰一年多,臺北爛尾工程「大巨蛋」繼續建,柯文哲在想什麼
    「大巨蛋案」大事記 2004年,臺灣地區有關部門選出「臺北巨蛋聯盟」作為相關BOT案(建設—經營—轉讓)的最優申請人。經過核准,臺北市政府於2006年10月同遠雄集團籤訂了BOT合約,並於2011年6月核發建設執照。
  • 臺灣「六都」市長最新網絡聲量出爐 第一名是這大咖
    來源:臺海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島內「六都」首長最新網絡聲量排行出爐,以臺北市長柯文哲網絡聲量最高;第二名是高雄市長陳其邁,佔6人新聞聲量中的29.36%;第三名則是臺南市長黃偉哲。臉書粉專「聲量看政治」調查9月以來三個月的「六都」首長最新網絡聲量指出,柯文哲聲量雖然聲量已不如2018年的高峰,但仍居佔6人新聞聲量的35.82%。原因為11月時,柯文哲對蔡當局猛攻美豬議題,讓柯撿到不少子彈,但近期的明倫社宅議題,讓柯文哲再度失分,一來一往,柯的全臺聲量持續下探中。
  • 2020全臺六都購房比出爐:桃園市5.4%稱霸|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
    2020 年臺灣房市回暖,房仲業者統計有關資料,顯示近5 年六都家戶購屋比,2020 年桃園市以5.4% 傲視六都,房價高掛的臺北市家戶購屋比也達2.94%,表示每百戶就有近3 戶買房,六都中僅臺南市小幅下跌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