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歸屬之謎,日語的特殊性如何揭示日本人的特殊起源?

2021-01-10 國史拾遺

通過語言學來分析人類歷史是一個重要的方式,因為人類的語言都是從簡單到複雜不斷發展的,一旦幾種語言在淺層特徵上有相同特徵,那麼可以判斷這些語言是從同一種語言發展出來的,即這幾個民族在遠古屬於同一民族。

比如漢語和藏語、緬甸語是親戚,這幾種語言很多是孤立語,有聲調,單音節詞根佔多數;有量詞,以虛詞和語序作為表達語法意義。後來經過研究發現,大約5000-7000年前,在今天甘肅青海一帶的原始漢藏民族出現分化,一支東進參與了漢民族的形成;一支進入青藏高原,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了藏族;還有一支經過橫斷山脈南下,進入緬甸,成為緬甸人。

現在在語言學中,把有親緣關係的語言稱為「語系」,通過分析語言所屬的語系,可以判斷該民族的起源。

語系分布地圖,除了日語外,朝鮮語也有爭議,不過朝鮮語的阿爾泰語系特點比較重

不過,這世界上有一種常用語言是除外的,這種語言非常複雜,至今都無法判斷語系,這也使得該民族的起源成為人類學中一個著名的課題,這就是日語。

日語屬於哪個語系呢?這個還真不確定,因為日語實在是太複雜了,很多語系的特點都有。

當然,不能確定語系不代表不能分析其特點,做出假說。關於日語如何分類有不同說法。

明治時代末期,日本部分學者提出「日語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說法,其根據是古代的日語(和語)的首個音節不會出現r音(流音)、日語有元音和諧律等理由。因此,甚至在日本也流行過一陣「圖蘭主義」。

但是,這些特點是孤立的,完全難以證明日語和被認為屬於阿爾泰語系的各種具體語言之間相互存在親屬關係。因此,古代日語的上述特徵只能證明日語在類型上屬「阿爾泰型」的語言,而不能證明更多。

也有人認為日語屬於南島語系,因為它們認為日語在音韻體系和詞彙上有類似之處,然而詞例並不充足,也有很多例子只是推斷,並不確定。而且這種觀點並不受到主流接受,因為找不到音韻演化的有規律性關係。

甚至有人認為日語和達羅毗荼語系之間存在關係,但承認這一觀點的學者較少。大野晉認為日語在詞彙、語法方面和泰米爾語有共同點。

日語當然也從中國學來了很多東西,但底層特徵是不會變得

那日語是不是和漢語是親戚呢?畢竟日本文明是從中國學來的嘛。日語和漢語當然有聯繫,日語音韻中的拗音等就是來自於漢語,此外日語模仿古代漢語書面語的文法、語法的行為,使得人們在日語文法、語法和文體上都能看見漢語對日語的影響。

但是,日語和漢語基本不可能是「親戚」,持有這種觀點(即日語屬於「漢藏語系」)的人非常少,日語身上漢語的特徵完全是之後有意學過來的,在底層特徵上日語和漢語差太遠了。漢語是孤立語,而日語是黏著語。而且日語的基礎詞彙和漢語完全不對應。

為什麼日語這麼複雜?其實這隱含著的事實是:日本人的起源很複雜!

日本列島在地理上處於距離人類起源地(非洲)最遠的地方,所以日本出現人類歷史很晚,非洲人到達亞歐大陸,一路東進,之後才到日本。

但問題是,這些人是什麼時候到的日本呢?

古代日本列島和大陸實際上並不是完全分離的,在距今約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日本才與大陸完全脫離,在這之前,日本和大陸之間是有「陸橋」存在的。

所以,最初的日本人應該是通過這些連接處從大陸到的日本。

這一批最古老的日本人被稱為「繩文人」,這「繩文人」具體是哪些部族的後代並不清楚,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率領的研究團隊解構了一具女性繩文人遺骸的DNA,推定繩文人大約從3.8萬年至1.8萬年前從亞洲大陸去到日本,並與中國漢人有著共同祖先。不過,這只能說明有部分繩文人是源於中國大陸。

那麼,是否也有一批人是從南島過來的呢?或者從西伯利亞等地來的呢?這也不知道,比如人類學的研究顯示繩文人並不是單一族群,Ishida等人在2009年指出大部分的繩文人似乎與青銅時期的南部西伯利亞人相似。但九州、四國、本州南部某些地區的繩文人則與東亞人相似。

日本部分人的體毛很茂盛,和東亞其它民族差異顯著,這便是繩文人特徵的遺傳。

有些日本人的特徵和繩文人相似

這批日本人並沒有建立先進的文明,因為和大陸脫節,所以他們長期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現代日本文明是由彌生人建立的,彌生人從哪裡來的這倒是確定: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一般認為彌生人是來自江南吳越地方的水稻農民,以及來自齊國(今中國山東省)、朝鮮半島等地,這些人是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3世紀到日本的,帶來了水稻耕作、金屬器具等先進的生產方式。

彌生人徵服了繩文人(日本傳說中神武天皇東徵等就是對這一段歷史的隱喻),建立了日本文明,雖然總體來說,彌生人佔了優勢,但是從血統和文明來說,繩文人的特徵當然也融入了進去。

有些人可能想:那簡單啊,既然彌生人佔據了優勢,那他們的文化自然是強勢文化了,日語自然源於他們的語言嘍。既然來自大陸,那自然和大陸有關。日語當然應該和漢語同源。

這麼想就太簡單了,彌生人到日本的時候,漢文明根本沒擴張到東南沿海,而從大陸南方去日本的這批人說的更不是漢語。部分彌生人可能是說一種南亞語系或壯侗語族語言,因他們的農業用語似乎有南方語言成分,彌生人在從東亞大陸南部遷移到日本之前與南島有聯繫,這表明日本語系的最終來源可能包括東亞大陸南部。有類型學的證據表明原始日語可能是單音節的,SVO語法和孤立語言,這些特點也是南亞語系語言的特點。

再融合之前繩文人的語言特點,這麼多語言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複雜的日語。有些人是從北方庫頁島這些地方進入的日本,這些人的語言可能就有阿爾泰語系的特點;而從南方,經過琉球到日本的,可能就有些南島或者南亞語系的特點。

也正是因此,日語的語系至今不能確定。

作者:雲帆

相關焦點

  • 日語是如何起源的?
    擁有大量漢字的日語正是因為日語當中存在大量的漢字,所以說日語的出現與漢字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漢字沒有引進日本之前,其實日本是沒有自己固有的文字,這點也是現在大多數語言學家的共識。雖然日本自稱在漢字沒傳入日本之前,日本也有過所謂的「神代文字」。但是據考證這所謂的「神代文字」不過是平安時代的發音體系罷了發音體系罷了。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近現代的日本文化對中國的近現代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在相對遙遠的古代則恰好相反。古代中國因其文化先進而對周邊國家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文字方面。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
  • 日本人也用成語?常用日語成語總結
    發音:「ぼうじゃくぶじん」日語解釋:人前を気にせず、勝手に振舞う様子。中文解釋:旁若無人。◆  ◆  ◆  ◆  ◆  近期熱文(點擊即可查看)>本叔優選:要學好日語,這些新課與好書你一定用得到 | 美食 | 六款讓人垂涎三尺的日式點心|至理名言 | 日本數百年前的武將家訓|旅遊 | 漫步日本五大旅遊城市(橫濱、名古屋...)|文化 | 浴衣?和服?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內陸有一個民族能聽懂日語,日本人祖先難道是中國人?
    近日日本的地震爆料諸多,說到日本這個民族,不得不說他的起源,而對於日本的發源,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不過在我國境內,有一個少數民族能夠聽懂少部分日語,這讓日本研究者感到十分的驚奇。據考察,這個能夠聽懂少部分日語的民族叫做彝族,在我國四川涼山地區的彝族人民竟然可以聽懂少部分日語,而相對的,日本人對於彝族人民的彝族語竟然也能聽懂,不得不說這的確是十分的神奇。而通過進一步的發現,日本史學家發現四川涼山彝族的文字和日本的文字有相似之處,為此日本史學家多次前往四川涼山地區考察,想要弄清楚日本的真正起源。
  • 日語入門如何自學日語?自學日語的方法
    本文內容由日語小夥龍龍整理髮布,幫助更多學習日語的夥伴走出困境。喜歡的話,可以訂閱一發,每日分享日語乾貨、動漫、文化、歌曲等。很多人都是自學日語,如果您打算開始學習日語,但幾乎還沒什麼基礎的朋友,那您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 新手學日語如何學?初學日語有哪些建議_哆啦日語
    很多小夥伴們都特別喜歡看日劇動漫,所以對日語感興趣的也特別多,但是害怕太難往往直接就放棄了。但日語與漢語有很多相似之處,相比英語而言就會簡單很多。那麼新手如何學日語呢?初學日語又有哪些好的建議呢?一起來跟哆啦日語看看吧。一、五十音圖的掌握。
  • 初學者如何學習日語?對於日語初學者的建議
    初學者如何學習日語?對於日語初學者的建議今天日語小夥龍龍就教你如何從零基礎到日語達人!在我們開始日語學習之前當然先要做好準備工作~這裡說的就是教材的選擇!首先選擇一本好的教材這是必備的,這裡推薦《大家的日語》和《新日語基礎教程》系列,系列教材。
  • 【日語電臺】日本文化-海苔的起源與歷史
    說明:近期電臺文章可以通過微信訂閱號底部菜單【留學日語-日更·日語電臺】查看。上一期《惠方卷的由來》的電臺文章的日語注音版也可在【留學日語-日更·日語電臺】菜單中查看哦!  海苔のりの起源きげんははっきりとはしていません。
  • 日語學習_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有哪些?
    當下,日語已成為國人選擇小語種的熱門語言之一,那麼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都有哪些呢?下面將由哆啦日語小編為大家介紹。其實關於中國人學習日語的優勢,主要的還在於漢字和思維模式。字型相近不說,日語中直接取自漢語的詞和來源於日語的漢語詞都非常多,讀音接近且有一定的規律,使中國人非常容易入門。優勢三:思維模式的相近性。中國人和日本人在社會倫理等方面認識的差距,要比西方人和日本人之間的差距小很多,比方敬語,雖然中國人學習敬語的難度也非常之大,但中國人對理解敬語本身沒有什麼障礙。
  • 零基礎學習日語如何入門
    零基礎學習日語如何入門?日語入門初始,最先接觸到的就是五十音圖,五十音圖就是日語的「字母」。 日語的字母叫做假名,每個假名代表一個音節。假名有兩種書寫方式,即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用於一般書寫,片假名則用於表示外來語和特殊詞彙等。
  • 日本街頭的假漢字,為何國人沒學日語看懂一半,合起來卻不認識?
    日本街頭都是「假漢字」,中國人看懂一半,但合起來卻看不懂不過不知道大家在旅遊日本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日本的街頭經常出現一些「假漢字」,這些「假漢字」就是很多國人並沒有學過日語也大概能夠看懂一半。日本深受漢字影響,日語借鑑大量古漢字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還是要說到日語和漢字的關係。關於日語的起源其實一直都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因為很難將它歸類到一種語系之中。明治時期的時候,日本人講日語歸類到阿爾泰語系,但後來被否定了,而也有國內外專家認為是屬於達羅毘荼語系,漢藏語系,高句麗語系,但都沒有一個合適的說法。
  • 那些就是不懂日文的人也覺得「美」的日語詞彙 日語學習
    日本也有很多華美的辭藻,甚至有人認為日語是值得向世界誇耀的美麗語言。那麼外國人是如何看待日語的呢?一起來看看他們眼中那些美麗的日語吧!ナニというサッカー選手がいますが、日本に來たら「ナニ様」と呼ばれたのが面白かった」(イギリス/男性/40代前半) 「莊重而美麗,名叫『納尼』的足球選手來到日本後被稱作『納尼様』,挺有意思的。」(英國/男性/40歲出頭)日語中的敬語一直給人一種莊重而美麗的感覺。尊敬對方的這種心情,也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吧。
  • 想要和日本人交談,學好日語教材就夠了嗎?
    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要牢記大量的日語單詞,還要掌握複雜的語法結構。然而,在和日本人進行實際對話時,卻往往發現並不是掌握了單詞、語法的正確用法就能和日本人進行良好的溝通。為什麼學完日語教材後,自己的日語能力還是達不到和日本人溝通的水平呢?
  • 日本動漫中日語與現實中日語的差別在哪裡?
    這些熱愛日漫的同學當中,不乏有已經考取了日本語能力水平測試N2級證書甚至拿到N1高分的同學;但他們依然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不帶字幕的日漫對話自己能聽懂,而現實中與日本人交流卻十分吃力。以上問題的存在說明了日漫中的日語與現實中的日語其實是存在一定差別的。今天,言吉君就來幫大家盤點兩者的差異之處!
  • 如何通過看日本動漫學習日語,動漫對日語學習是否真的有效
    在開轉日語教學的過程中,諸多教師不斷加強對日本動漫的研究,很多高校也建立起以動漫為主體的日語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很大的提升,學生可以在動漫中提升語言能力和了解日本文化。在近幾年的日語教學中,將日本漫畫為基礎的試題開始出現在相關的測試環節中,由此可見,日本動漫產業對日語教育影響重大。
  • 「麼達日語」中國人學習日語有哪些優勢?
    在日語學習的過程中,經常聽到有人會這麼形容學日語「笑著走進來爬著出去」,其實相比其他語種,日語學習相對中國人而言是非常佔優勢的,不信,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了解歷史相信很多人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日語中有很多漢字呢?
  • 日語分類詞彙之人物職業篇
    :警察モデル:模特近期熱文(點擊即可查看)> 美食 | 六款讓人垂涎三尺的日式點心|至理名言 | 日本數百年前的武將家訓|旅遊 | 漫步日本五大旅遊城市(橫濱、名古屋...)|學習 |  日本47個都道府縣的讀法|學習 | 36個帶有數字的日語四字成語|文化 | 日本「三大〇〇」你都知道嗎|去北海道來一場難忘的旅行吧|戰鬥吧!追星迷妹!!——霓虹演唱會攻略|中日兩國語言中跟食物相關的6個熟語 |日本妹子平時都看哪些時尚雜誌呢?|與人分別時的常用表達及適用場合|日本房子都那麼小,他們是怎麼保持整潔的?
  • 論學日語:人為什麼要學日語?
    當初,之所以有這種觀念,我想,是因為與抗日劇裡總是有翻譯當漢奸有關,以及鬼子的惡行太眾所周知了,而把這些惡行與學日語不當地聯繫起來。人們學日語,應當破除這些荒誕的想法了。日語,只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罷了。只不過這種工具,是日本創造和主要是日本人使用的。
  • 日語乾飯現場,我是怎麼做到和日本人互飈日語不翻車的!
    其實學習日語真的沒有那麼難為什麼呢?因為國人學習日語真有優勢【學了多年英語,還不如日語讀的順暢】完全恰不了那如何乾飯呢?其實,不是你不夠努力更不是你不適合學習日語你只是沒有建立日語思維的乾飯模式缺乏純日語的學習環境無論你是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都不想因為口語差,看見人張不開口,說話吞吞吐吐、詞不達意,而被大家認為:日語很差
  • 學完日語 50 音的下一步?《捧讀》幫你輕鬆完成日語斷句
    ▲ 圖片來自:Unsplash平時我也經常看日本動漫,因此我學習日語的主要目的並非為了出國或者留學,只是單純想要多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當看見日本的產品、新聞或遊戲時,能大致了解其意思就足夠了。自學一門語言確實非常難,不過我發現了《50 音起源》和《捧讀》這兩款優秀的日語學習 App,它們幫助我完成了從假名到生詞,從對話到課文的學習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