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大新聞中心訊(通訊員:萬曙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教育信息化建設關乎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十三五」以來,網絡信息中心以服務全局、融合創新、深化應用、完善機制為基本原則,以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為發展目標,堅持守正、開拓、創新,穩步推進學校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更好服務於立德樹人,在提升學校治理能力,支撐和引領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表現出強有力的動力、能力和創新力。
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信息化發展基石
五年來,對標一流高校,統籌規劃、分步推進,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學校信息化改革,全面提升信息化支撐保障能力。
構建有線、無線、5G通訊、物聯網多網融合的新一代高速、泛在校園網,覆蓋曲阜、日照兩校區的辦公、教學和公寓區,布置有線信息點2萬餘個,網絡出口實現了教育網、聯通、電信、移動多鏈路接入,總帶寬達12Gbps。2017年,引入投資1100萬元建設校園無線網,現有4200多個無線AP,為兩校區師生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網絡接入服務。支持VPN遠程訪問,積極推進IPv6網絡建設,開展IPv6創新應用研究,全面開通IPv6的解析與訪問服務,擁有2個/48和1個/32 IPv6地址段。伺服器機房建立了環境監控系統、UPS電源和柴油發電備用電源,有效保障了網絡服務穩定。
分三期建成校內雲數據平臺,實現關鍵數據曲阜、日照兩地三中心、曲阜本地雙活的異地容災備份,現有存儲空間曲阜校區640T、日照校區320T。面向全校提供虛擬主機服務,已開設虛擬主機238臺,實現全校信息基礎設施集約化管理。
建設一體化企業融合通信視頻會議系統,實現學校領導辦公室、大中小型會議室、機關部門會議室等72個重點場所跨校區、多部門互聯互通,可隨時發起多方視頻會議,外地APP參會,大大促進了政令暢通,提高了工作落實效率。
升級校園一卡通系統,部署各類校園卡關聯業務自主服務終端。建設電子校園卡,完善實體校園卡、電子校園卡、人臉識別的卡、碼、臉線上線下一體化身份識別方式,為師生門禁通行、考勤籤到(會議籤到)、繳費支付、圖書借閱、教室座位預約等提供便捷服務。根據校園安全和防疫需要,建成兩校區主要大門、研究生公寓、實驗樓等近百處支持一卡通和人臉識別的智慧門禁系統,提高校園管理智慧化水平。
推進業務系統信息化,為教學、科研、管理賦能
五年來,加快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圍繞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不斷完善信息系統布局,升級或重建了人事、科研、教務、學工、OA、財務、資產、學術報告審批、工會提案、招生輔助等系統,構建信息共享、智慧便捷的服務平臺,強化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管理工作支撐。
規範校內業務系統建設的基礎數據標準,升級校園服務總線、主數據管理平臺,建成面向全校權威數據的共享資料庫,將人事、教務、財務等基礎數據納入共享中心,為其他業務系統提供關鍵信息共享,保證「一數一源」。
升級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實現全校師生上網一個號。2018年,將原來信息門戶升級為網上服務大廳,集成人事、學工、教務、科研等50多個應用系統,全面梳理辦事「難點」,服務「堵點」,「應重構盡重構」「應線上盡線上」,整合線上辦事流程近百項,以信息化為支撐,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裡」。全面推行OA辦公自動化,優化辦事流程,實現學校收文、外出報備、用印申請等事項「一網通辦」,讓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提升服務效能。
完成科研創新服務平臺升級改造,為教師個人科研創新成果管理、科研管理人員業務管理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服務。疫情停課期間,構建了基於Shibboleth協議的電子資源校外訪問新方式——校外訪問(CARSI)途徑,方便師生非校園網環境下快速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滿足科研和學習需求,提升訪問體驗。
建成可容納160個站點的站群系統,為學校二級單位網站提供建設和運行服務,年度發布新聞2萬餘條,年均訪問量2千萬餘次,為講好曲園故事、傳播曲園好聲音、弘揚曲園正能量提供有力平臺,助力教學成果獎、科研項目申報工作。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曲阜師範大學六十五周年校慶等專題網站,及時做好相關政策、知識解讀,方便師生了解實時動態,宣傳新時代榜樣,利用新陣地壯大主流思想,努力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導向。
織密網絡防線,築牢安全屏障
五年來,進一步健全信息化工作機制,成立了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每年召開網絡安全專題會議,通報網絡安全形勢和對策。與校內各二級單位負責人籤訂《曲阜師範大學網絡安全責任書》,健全網絡安全負責人和聯絡員制度,層層壓實責任,保證工作貫徹有力、落實到位。
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全員投入、全力以赴,紮實做好各項安全防護工作。按照國家網絡安全法和地方公安部門要求,部署安裝了出口防火牆、WEB防火牆(WAF)、入侵防禦系統(IPS)、堡壘機、上網行為管理系統、日誌審計和漏洞掃描系統,全面感知校園安全態勢,堅決抵禦不良信息侵擾,對異常網絡行為進行規範管理, WAF、IPS等安全設備每日防護網絡攻擊2000次以上,及時發現二級業務系統網絡安全漏洞,3日內完成漏洞打補丁工作並上報處置報告,從被動安全邁向主動安全,全面營造清朗的學校網絡環境。
根據《網絡信息安全等級保護2.0》要求,完成學校一卡通、教務系統、信息門戶等關鍵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對薄弱環節及時進行整改。建立網絡安全通報、7*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零差錯完成關鍵時間節點的網絡安全保衛任務。
以師生為中心,不斷提升師生「獲得感」
五年來,網絡信息中心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宗旨,圓滿完成兩校區網絡運行維護管理工作以及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教代會等各類網絡直播通信保障任務,完成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申報、科研項目申報、全國大學生四六級考試、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等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保障。維護大型網絡設備25臺、各類物理伺服器81臺,虛擬伺服器152臺,數據318T、大型網絡機房2個。通過報修電話、QQ群、微信群等方式向全校教職工提供著及時、周到、貼心的服務,切實保障了全校4萬餘師生近10萬終端的網絡接入和信息服務。
為全校教職工提供軟體正版化、電子郵件、簡訊平臺等服務,升級電子郵件系統,徹底解決電子郵件收發難、存在安全風險的問題,支持通過電腦、手機等多終端收發郵件。建設統一通信平臺,通過簡訊、站內信、應用消息推送等方式,提供及時有效的通訊支持。
每年針對信息系統管理人員、新進教職工等開展網絡信息安全培訓、校園網使用技巧及網絡故障排除培訓、新進教職工始業教育培訓、校園無線網使用培訓、視頻會議系統培訓、OA系統培訓等,結合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加強網絡正面宣傳,切實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和網絡安全意識,引導、規範師生上網行為。
教育信息化工作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網絡信息中心將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開拓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務實作風,高質量完成「十三五」收官,科學謀劃好「十四五」規劃,乘勢而上開啟教育信息化新徵程,以信息化感知校情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推動教育融合創新,為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建設孔子家鄉一流大學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