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風】於「食」中汲力,揚「儉」之燈火

2020-12-23 澎湃新聞

【北嶽風】於「食」中汲力,揚「儉」之燈火

2020-12-18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信奉「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對食物的熱愛與講究讓我們創造出了令人驚豔的各色小吃和八大菜系。但舌尖上的美味不應只攪動味蕾,更應觸動我們內心對每粒糧食的珍惜與敬畏。

細撫歷史紀年,節約糧食一直是一種為人頌揚的美德。君可見,司馬光「以儉為榮,以奢侈為恥」,認為飯能果腹足矣;君可見,陶侃惜谷,流芳百世,對糧食的敬重讓他倍受愛戴;君可見,皇帝請客,四菜一湯,朱元璋的勤儉在青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再看如今浪潮,糧食豐收連年報捷,但勤儉節約不可丟失。俗語有云「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畢竟,「萬噸油裝不滿漏砂鍋」。糧食是用來享用的,不是用來浪費的。溫飽不忘饑寒,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也許有同學會說:「我國穀物自給率超95%,稻穀、小麥完全自給,我浪費一點算不了什麼。」可是,親愛的同學,你可知道,我國糧食同時也存在不可忽視的結構性短缺問題,全球仍有許多地區面臨棘手的溫飽問題?再者,據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萬噸,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就高達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舌尖上的浪費」,你還能說「浪費一點不算什麼嗎」?

糧食得之不易,它是無數人的奮鬥成果,節約糧食,就是對種糧者智慧和汗水的尊重。「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看一看九十歲高齡的袁隆平依然奔波在稻田裡的身影,想一想廣大農民辛勤勞作時的汗水和豐收時的喜悅,我們沒有權利,也沒有理由讓糧食從舌尖溜走。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勤儉之風吹遍神州大地。一些餐廳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倡導文明就餐,有的家長叮囑孩子吃光碗裡每一粒米。然而,不可否認,一些浪費現象依舊存在,節約糧食需每個人參與。作為時代新青年的我們,應始終對糧食保持一顆敬畏之心,為共建節約社會奉獻綿薄之力。

於「食」中汲力,揚「儉」之燈火。讓我們堅守天地「糧」心,警世「糧」言,持續奮鬥,砥礪前行!

永寧中學 王鑫迪

來源:曲陽教育

編 輯:楊旭晴

初 審:楊曉寧

終 審:王 靖

主辦單位:中共曲陽縣委網信辦

原標題:《【北嶽風】於「食」中汲力,揚「儉」之燈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儉則約,儉生廉,儉為立身之德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認為,節儉自持,是富裕安康的前提條件之一。孔子講究禮儀,但是強調以節儉為本,「禮,與其奢也,寧儉。」墨家更進一步地提出為人為政都要節用:「聖人之所儉節也,小人之所淫佚也。儉節則昌,淫佚則亡。」還提出了適度消費的理念,倡導在衣食住行中加以貫徹。秦漢以後,人們普遍接受儒、墨兩家的觀點,二十四史中對於能夠節儉的人物大加稱讚,隨處可見。
  • 五德之美:溫良恭儉讓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和子貢為孔子的弟子,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
  • 北嶽,北嶽,你在哪裡?
    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別的山嶽確鑿無疑,唯獨北嶽恆山,有古今之分。提到北嶽恆山,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山西省渾源縣境內建有懸空寺的那座北方名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的北嶽恆山,也就是現在說的古北嶽恆山,確在古代定州境內,其主峰是大茂山。
  • 所謂君子之風,就是溫良恭儉讓
    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子禽向子貢問道,夫子每次到一個國家,必定要了解那個國家的政事,是要求了解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道:夫子是靠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些態度獲得的,夫子了解各國政事,與別人了解各國政事有不同之處吧?
  • 真正的北嶽恆山位於河北,擁有北嶽之名長達上千年!
    北嶽恆山我們都知道,作為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然而可能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這個恆山卻並不是一直以來的恆山,是在清朝時期改了名的。提起北嶽恆山,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渾源境內的恆山。
  • 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民以食為天 食以儉為先
    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民以食為天 食以儉為先 2020-10-15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天下奇觀》北嶽恆山十八景.
    恆山以自取景色美而著稱,歷來有恆山18景之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恆山後,把在恆山的見聞錄入《徐霞客遊記》中。古人由此讚嘆恆山"危峰過雁來秋色,萬裡黃沙散夕陽。"邊關要塞,古城峰煙。恆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這是恆山的五嶽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並且將古代關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   氣勢壯觀,風景如畫。
  • 嶽擎於北;坤載唯恆——楹聯同題:北嶽恆山 劉太品主評
    簡評:聯語以兩個五言句中自對的分句起筆後,一片神行,使上聯寫出北嶽的地理、關塞之險要,下聯寫出恆山歷史文化之源遠流長,聯語瀟灑豪邁,渾然一體。尤其領字在章法布局中的巧妙使用,更回味無窮,亦堪表率! 2.張亞娟  河北曲陽承大嶽威名,一懷開畫軸,欣看飛泉界道,古樹侵雲。
  • 字裡行間|儉以養廉:非儉無以養廉 非廉無以養德
    關於儉與廉的關係,清代學者張鑑的《淺近錄》中記錄了這樣一則故事:宋高宗時期,大臣孫樊進宮朝見皇帝,當兩人談到有關官吏如何做到公正廉明的問題時,宋高宗問:「何以生公?」孫樊回答說:「廉生公。」皇帝又問:「何以生廉?」孫樊答曰:「儉生廉。」儉與廉,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密不可分。儉為廉之根,廉為儉之果。持儉,方能守廉、興廉;為官清正廉明,其生活中也一定節約儉樸。
  • 大美山西 北嶽恆山
    該山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人稱北嶽,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嶽、紫嶽」,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揚名海外。  1982年,恆山以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曾名常山、恆宗、元嶽、紫嶽。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 關於北嶽有爭議?
    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別的山嶽確鑿無疑,唯獨北嶽恆山,有古今之分。提到北嶽恆山,很多人都會馬上想到山西省渾源縣境內建有懸空寺的那座北方名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的北嶽恆山,也就是現在說的古北嶽恆山,確在古代定州境內,其主峰是大茂山。
  • 主題黨日|「學家風 興作風 揚清風」
    家運與國運相牽,家風同國風相連。支部書記:李元輪致西田各莊法庭黨支部全體幹警: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中華文化的生命力不斷增強,以家風興作風、揚清風、振國風,築牢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根基
  • 勤字當頭、儉字打底,這個傳家寶不能丟
    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儉,美德也;禁奢崇儉,美政也。」於個人和家庭而言,節儉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於國家而言,節儉是夯實執政根基的基石。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我們都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發出的「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的殷殷告誡;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要始終不忘「足國之道,節用裕民」,始終堅持勤字當頭、儉字打底,做到勤儉傳家、尚儉治國。
  • 聚焦清廉之島、帆船之都品牌融合 開展「樹清廉之風 揚理想之帆...
    樹清廉之風揚理想之帆8月15日上午,青島奧帆中心手持清廉之島、帆船周·海洋節宣傳旗的志願者吸引著遊人的目光。一場由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六紀檢監察組和市體育局聯合組織的「樹清廉之風 揚理想之帆」主題公益志願活動正在進行。看到青島的廉政文化,參與青島國際帆船周·青島國際海洋節。
  • 航拍——北嶽恆山下的懸空寺
    著名的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的大同盆地東南沿,恆山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其西北山麓下的唐峪河河谷平原上,矗立著古老的渾源縣縣城永安鎮。三山五嶽中的北嶽恆山,就在渾源縣城以南10公裡處。
  • 北嶽恆山上的道教古蹟
    相傳4000多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自古為道教聖地,早在漢代就出現了道教活動。道教稱恆山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名「太乙總玄洞天」,由真人鄭子真管治。據記載,恆山在西漢初年即建有祠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至今尚存有元靈宮、北嶽寢宮、純陽宮、三清殿、會仙府等二十多處宮觀,大部分集中在玄嶽峰上。
  •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家人勞作已畢,吃飽喝足,燈火下談笑風生
    「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出自汪曾祺《冬天》。這八個字,是有預設條件的。「閒」字是指手邊的工作已告一段落,不需要再忙碌奔波;「親」字是指家人相互沒有齷齪,家中也沒有煩心之事。否則,就是「家人空座,燈火可厭」了。
  • 中華五嶽之北嶽,山西渾源的恆山是座絕塞歷史名山,號稱人天北柱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恆山是一座絕塞歷史名山,山上少有流泉飛瀑,卻隨處可見巨石奇峰、挺拔青松、崖壁廟宇,它們共同寫滿了恆山的粗獷豪放。
  • 北嶽恆山聯賞讀 韓崇文 山西大同
    北嶽橫亙塞上,地控晉冀,山勢雄險,輔佐京師。歷代文人吟詩撰聯,留下了不少佳篇。這裡介紹幾副北嶽的楹聯。    至誠感神,吾聞其語矣;    盛德在水,民無能名也。   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維夫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這裡用讚美堯的話來讚美北嶽。說北嶽的高大雄偉,簡直不知用什麼話來讚美她了。
  • 八月初十 恭賀北嶽大帝寶誕、西華帝君李祖聖誕
    中國民間和道教有五嶽大帝信仰,分別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五嶽山神。北嶽大帝,神諱:安天玄聖大帝,北嶽鬱微洞淵無極真君。居洞淵天宮。元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元世祖加封北嶽為安王大貞玄聖帝。明太祖洪武年間,詔改神號,稱北嶽恆山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