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一下,讓我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中華傳統文化#在《論語》裡有這樣一段話: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子禽向子貢問道,夫子每次到一個國家,必定要了解那個國家的政事,是要求了解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道:夫子是靠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些態度獲得的,夫子了解各國政事,與別人了解各國政事有不同之處吧?
其實這段話就點明了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五個字溫良恭儉讓,是儒家最先提出來的。接下來我將和大家一起剖析了解這五種美德。
首先『溫』就是溫和,心平氣和的意思。我們很多朋友去飯店吃飯,上菜稍微慢點立馬拍桌子大聲吆喝,開個車上路,遇到堵車就指爹罵娘,這種態度是不對的。我們在生活中對人對事一定要以溫和的態度去對待,不要動不動急脾氣就上來了,隨意亂發脾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弄不好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所謂『良』就是善良的意思,這個範圍就廣了,助人為樂是一種善良,勸人改過也是一種善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也是一種善良。善良的人為別人送去了希望和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善良的人,總是帶給別人一種沐浴春風的感覺,讓人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感動,走到任何地方就像太陽,送去溫暖驅走寒意。
所謂『恭』就是恭敬的意思,這個範圍也很廣,包括你去任何場合,穿著不能太隨便,一定要端莊恭敬,和別人包括長輩說話不能太輕浮,這也是一種恭敬,見了長輩或者老師要主動上前問好,這是一種恭敬,在家裡不隨便頂撞父母等等,我們都可以理解為恭敬。
所謂『儉』就是簡單儉樸的意思,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一種簡單淡泊的處世態度,過去老百姓當中流傳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也是一種簡樸的生活態度。今天物質生活空前的繁榮,我們選擇的餘地更多了,誘惑我們的也多了,想要做到簡單,淡泊,儉樸太難了。但是從長遠看,一個家庭要想基業長青,一個人一生要想有所建樹,一定要守住『儉』字,去除一些不必要東西,活的簡單一點,樸素一點,你才能集中精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所謂『讓』就是謙讓謙卑的意思,公交車上主動讓座是一種謙讓,取得一點成就不驕傲自滿也是一種謙讓,把好事主動讓給別人是一種謙讓,有好處主動與別人分享,這也是一種謙讓。老子提出一個觀點『上善若水』,其實水最大的優點就是謙卑謙讓,別人不願幹的事它全乾了,而且默默無聞,把自己隱藏起來。
所以說孔子提出的溫良恭儉讓,這五種美德,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因為真理永遠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是一個被信任的人,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才能永遠的生存下去。
文字難免有疏漏之處,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為盼,請留下您的精彩點評,參與話題與我互動。
點個讚鼓勵一下吧,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文字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深深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