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何意

2021-01-19 歷史釀的酒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的開篇第一句。宋代的朱熹對此評價很高,認為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南懷瑾解讀論語時,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認為這裡的「學」,不僅僅指書籍上的知識,還包括為人處世的道理。知己難求,志同道合的人,就像是遠方而來的人,南懷瑾認為,這裡的「遠」不僅僅指空間上的遠。

《論語》中另一句應用廣泛的句子,便是「以德報怨」,以德報怨的意思是不去記恨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然而原文中,孔子卻不是主張「以德報怨」的,而是主張"以直報怨」

原文如下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問孔子:「用恩德來報答別人給的怨恨,可以嗎?」。孔子回答道:「那麼該用什麼來報答別人給的恩德呢?所以,應該用正直來報答別人給的怨恨,用恩德來報答別人給的恩德。」

「以德報怨」和「以直抱怨」,一字之差,意思卻千差萬別。「以直報怨」,可以理解為,不用去對有負於你給你帶來怨恨的人客氣過頭了,而是用講原則,講公道的方法,來對待他們。

《論語》中還有一句,叫「君子德風,小人德草」,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原文如下: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向孔子詢問道:「如果殺掉所有壞人,這樣成就普天之下的好人,怎麼樣?」

孔子回答道:「不可以,主政怎麼可以用殺戮呢!你用心向善,人們也會用心向善的。君子的德行,就好比是風,小人的德行,就好比是草,風吹過,草必然會隨風倒的。」

注意理解這句話中的君子、小人、有道、無道。這裡的君子和小人,是以當時的社會地位區分的,而不是道德層面來區分,上層統治稱為君子,平民百姓稱為小人。如今所說的君子,是這句話中的「有道」,如今所說的小人,則是這句話中的「無道」

儒家所講「仁」、「義」、「道」、「德」。其中「德」分為五德,為「溫良恭儉讓」,孔子反對殺戮,便是仁和德的體現。

相關焦點

  • 《論語》:「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這句話原文出自《論語·顏淵》,在這一篇裡,季康子同學向孔子老師請教了三個問題,都是問政方面的道理,原文如下: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幾千來被誤解的「以德報怨」,《論語》中的原本意思到底是什麼?
    人們常說的「以德報怨」,就是典型地一種對孔子思想的歪曲。「以德報怨」一直以來被很多人作為「寬容」之舉而大加提倡,認為其根據源於《論語》,因而被認作為孔子的主張,這其實是實用主義對《論語》原文的斷章取義的結果。「以德報怨」這句話的確出於《論語》,但卻並非孔子的主張。《論語·憲問》載:「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有人就問我「以德報怨」的意思。接著問,「以德報怨」這句話,是不是孔子說的。我說不是呀,ms是伍子胥說的。 於是雙方就「以德報怨」「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等一系列文獻展開了瞌叨。  二)以德報怨 中國人傳統受的文化,叫做「以德報怨」。
  • 以直報怨,才可以德報德
    報怨以德。----老子《道德經》      有為、無為,有事業、沒事業,有味、無味,大和小,多和少,怨恨嫉妒都是因為有更好的事物來比較。     總會有一些執拗者會拿出這段老子的話來扳回在孔子那裡的敗局。可真的如此?以德報怨出處共兩處,第一處是孔子在論語中與弟子的對話。第二處便是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中的這一段。
  • 被砍傷的陶勇醫生恢復出診,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穿上法律防護服,不讓下一個陶勇受傷3月28日,在被患者家屬砍傷兩個多月後,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第一次以直播的形式出現在公眾視野。回顧自己的受傷和搶救經歷,他形容如同「鬼門關裡走了一遭」。但是他也表示,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希望康復後能返回工作崗位。
  • 論語起名全集:大富大貴的寶寶名,哪一個才是你心中的白月光?
    中國人取名素有「文論語,武周易」的說法。20世紀偉大的幾何學家,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名字就出自《論語·學而》:「吾日三省吾身」。 一、《論語》中大富大貴的寶寶名1. 周子出自《論語·為政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論語》被誤解最多的8句話,99%的人不知道!
    多數人將這句話作為君子之道,常被後人當作誠信的美德來讚揚,但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硜硜然小人哉」。 真相:子貢問孔子,「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 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有人說,孔子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把女性與小人一般看待,這句話也讓孔子背上了歧視女性的罵名。其實不然。 真相:這段話的原文是,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論語》晨讀,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任老師講得很細緻周到了,對君子、小人概念的辨析和梳理很清晰了。下面我冒昧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請任老師和各位老師指正。[抱拳]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錢穆先生和清代劉寶楠解讀此章時,均明確指出,《論語》每提到的「君子」和「小人」對舉,往往有兩個意義,或以位言,或以德言。二人均認為此章乃以德言,不以位分。君子以忠信待人,其道公;小人以阿黨相親,其道私。
  • 君子與小人的區別是什麼?《論語》給出十大標準,句句是至理名言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出自《論語·裡仁》,意思是君子行事必辨其是非,小人行事必計其利害。(同義句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出自《論語·憲問》。)「君子有畏,小人無畏」,出自《論語·季氏》,原句是「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意思是君子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的人,敬畏聖人的教誨,而小人卻無所畏懼,不敬畏天命,不尊重德行高的人,甚至輕侮聖人的教誨。
  •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也許,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會不顯得德廉價吧!
  • 報怨以德和以直報怨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論語》憲問篇第十四中,提到了孔子對「報怨以德」的看法,其中有學生問「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從文字上看,似乎老子與孔子觀點相左,實際上兩者對於「德」字所賦的含義不同,所指的不是同一個目標,所論的不是相同內容,因而也就不能簡單對比。老子所論之德屬天道層次,孔子之德屬於社會行為之術,層次不同。其句中的「德」的含義不同。
  • 《論語》中君子與小人的十大本質區別,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論語·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開闊,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第二,價值觀不同。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出自《論語·裡仁》,意思是君子行事必辨其是非,小人行事必計其利害。(同義句是「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出自《論語·憲問》。)
  • 你對於《中庸》中的,中庸之道與君子常體是如何理解的
    《中庸》是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相傳戰國時期是孔子之孫子思所著,反映了孔子思想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其意義和影響不亞於《論語》。《中庸》一書中提出了大量的概念,如天命、性、教、道、慎獨,情,已發未發、中和、大本,在中、時中、用中、費隱、忠恕、鬼神、五達道、三達德、知行、九經、擇善固執、誠、致曲、仁義禮智等等,使得後世儒生都不得不傾注大量心血來注釋和詮釋這些概念,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論辯。中庸思想是指天地萬物運行的內在規律,是一種君子修養的至高境界。
  • 《論語》|君子也有困境,面對窮途末路,君子與小人有何區別
    子路同學對孔子一向忠心耿耿,看到這種情景十分著急,心中有些不高興,就向孔子說出的自己的困惑:「老師,您平常鼓勵我們做君子,君子不應該是通達的嗎?難道也會窮途末路嗎?」子路的困惑並非沒有道理,他提出了一個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德與福的關係問題。
  •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懷土是什麼意思,小人為什麼懷土?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出自《論語·裡仁篇》,楊伯峻先生在他的《論語譯註》中解釋道:「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這個解釋僅從字面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更深層次地理解就不那麼準確了,道德和鄉土,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是不能類比的。
  • 《論語》晨讀,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外在的坦蕩以內裡的坦蕩為基礎 何光順:那種光明和親切,先被君子的形象所感染,就是君子之德風,這是一種典型的「象」的思維,在後世成為中國意象思維的早期人格寫照了黃裕生:內在修為乃在於學,崔老師所說的上達 何光順:嗯嗯,
  • 陶勇醫生事件: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在經歷了這次生死大事後,陶醫生說他能「活」過來也是靠著患者所給予的正能量。像崔某這樣的人只是少數人,他並沒有對所有患者失去信心。尚在恢復中的他,開始做醫患之間的溝通,並寫詩、和地方政府協同合作,呼籲患者放下焦慮,相信醫生。他說他變得膽小了,我不信。
  • 俗語:「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有才無德是小人如果一個人,很有才華,但是沒有道德約束,很容易行小人之事。這樣的人越有才華,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有德無才是君子就是說有德無才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才華橫溢,但他們為人正直,可為謙謙君子,能促進社會道德風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