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僧人的稱呼那麼多,龍婆、龍普、阿贊、古巴、召坤……都是啥意思?這個話題其實很多人都聊過了,我今天說個Plus版的。
泰國佛牌的師傅稱謂,龍婆、龍普、阿贊、古巴、召坤,是什麼意思?
一個泰國僧人的名號傳到國內,你聽到的可能是他的稱呼+名字,也可能是他的法階+名字,這兩個概念不是一回事。舉個例子,隔壁老王在大學裡任教,鄰居街坊打招呼可能就叫聲「王叔」,這就是個稱呼而已。但在大學裡同事們介紹他可能就是「XX學院的王教授」,法階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僧侶的稱呼比較簡單,法階就複雜一些,今天我們詳細聊下這都是怎麼回事。
稱呼
這個其實網上資料也挺多的,我也沒什麼太多新鮮的,我把屬於「法階」的都先拿掉,常見的稱呼就是下面這幾個了(中文音譯多種多樣,其實都對):
Luang Phi():「龍闢」
「闢」是比你年長的,兄長這個歲數的人。這個稱呼用於年輕僧人,相當於「師兄」。
Luang Phor():「龍婆」
「婆」是父親的意思,該稱呼用於中年的僧人,也是最常見的稱呼,相當於「師父」。
Luang Ta():「龍達」
「噠」是外公,用於年紀很大的僧人,「噠」還是眼睛的意思,所以我一直覺得這個稱呼還有有「上師、導師」的意思。
Luang Pu():「龍普」
「普」是祖父,用於稱呼老公公這個歲數,年紀很大的僧人。
Phor Than():「婆譚」
泰南地區對僧人的稱呼,意思等同於龍婆。
Ya Than():「亞譚」
泰東北部Isan地區對僧人的稱呼。
Kruba(): 「古巴/庫巴」
泰北地區對僧人的稱呼。
Ajahn():「阿贊/亞贊」
老師的意思,可用於稱呼任何地區任何年齡的僧人,也可以用來稱呼白衣黑衣的術士,或者任何領域裡你覺得有經驗的人,比如公司裡的前輩,也可以這麼叫,這個稱呼不單適用於僧人,稱呼在某一領域有所長或長輩都合適,例如你在泰國打的,你覺得這個司機懂得一些佛理然後你很認可,那麼下車後你也可以跟他道一聲阿贊謝謝,需要注意的是,此稱呼不適用於泰國皇室成員和政府人員,謹記,來泰國勿出洋相。
不同法階僧人所持有的寶扇
法階
再聊聊本文的重點——「法階」。法階即僧級,是僧團依據僧人的修為、聲望、德行、貢獻、或完成某階段學習考核的成就所評定的頭銜,即僧團中的位階制度。你聽到的召坤XX,帕古XX,這些都是法階頭銜。泰國的僧團法階體系源於斯裡蘭卡,在素可泰時期才全面完善和推行。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如緬甸,柬埔寨,寮國的南傳佛教法階體系各有不同,今天我只說我熟知的泰國的。
從剃度出家開始算的基本頭銜:
Samanera:也就是「沙彌」,意思是不足20歲,還沒有受足戒的小和尚。
Navaka:意思是20歲了,已經受足戒的真正意義的僧人。
Nissaya-muttaka:為僧5年。
Majjhima:為僧5-10年。
Thera:為僧10+年,有資格成為新僧人的戒師。
Maha Thera:為僧20+年。
寫在貝葉經上的巴利佛經
【注】當一位僧人受足戒以後,就要進行巴利文經典(1-9級)的學習考試了,下面所提到的這些頭銜就是「法階」。從低到高依次為:
Maha()「瑪哈」
完成巴利經典3級考試的僧人。關於巴利三級水平具體內容的說法不一,似乎不同時期的考核標準也不一樣。我理解這個級別的僧人是精通巴利文語法,可以進行《法句經》巴利文泰文互譯。
Phra Khru()「帕古」
類似於是教育層次「教務長」
,帕古總體來說可分三種,每一種又可以細分為諸多等級,這裡具體就不展開了:
第一種:Sanyabat()
這種帕古是皇室冊封的,沒有人數限制。
第二種:Thananukrom( )
這種帕古是由「特級Phra Rachakhanna」指定的,這個特級的Phra Rachakhanna是什麼來頭,你繼續往下看。
第三種:Prathuan()
這種帕古是由僧團推舉的,沒有人數限制。
Phra Rachakhana()
「帕拉查卡納」
這個頭銜就是眾所周知的Chao Khun 「召坤」 ,也有人翻譯成 「周冠」。召坤的總人數是有限制的,構成比較複雜,總體分兩種。第一種是由皇室冊封的「特級召坤」Phisey(),一種是由僧王指定的「普通召坤」Saman()。
Phisey()「特級召坤」
特級召坤又分為四個等級如下:
特級召坤第一級:
Chao khana rong()
一共20位,13位來自大宗派,7位來自法宗派。
特級召坤第二級:
Tham()
共45位,30位來自大宗派,15位來自法宗派。
特級召坤第三級:
Thep()
共86位,56位來自大宗派,30位來自法宗派。
特級召坤第四級:
Raj()
共189位,135位來自大宗派,54位來自法宗派。
Saman()「普通召坤」
共477位,348位來自大宗派,129位來自法宗派。普級召坤又分為四個方向:
Parian()佛法研究
Parian-equivalent()教學傳法
Vipassana()內觀禪修
Saman yok()綜合學者
Somdej Phra Rachakhana()
「崇迪帕拉查卡納」
終於看到「崇迪」二字了,能到這個級別的僧人可是鳳毛麟角的,但是這裡的僧人還不是僧王,僧王會從這個僧團中產生。這個頭銜的僧人一共8位,其中四位來自大宗派,另外四位來自法宗派。稱呼他們一定要叫Somdej Phra XXXXXXX….
Somdej Phra Sangkharaj()
「崇迪帕桑伽拉」
這位就是僧王了(也有音譯成善伽啦、山卡拉的等等),僧王是皇室認命的,只有一位而已,也是僧團的最高領袖。
由此可見出家人在佛法的修習道路上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位帕古頭銜的師傅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不過話說回來,既然法階是一種體系制度,那麼體制裡會出現的問題,在僧伽法階中也會存在,這個……各位意會吧。泰國也有很多一心修行的師傅,他們並不是在意僧級法階的頭銜(這樣的師傅還不在少數)。對於我們來說,對法階了解一下即可。至少你看師傅選佛牌的時候看到那些年紀輕輕就號稱自己是幾級帕古的僧人,或者給自己整一個什麼皇家幾級高僧頭銜的師傅,我們心裡可以立刻做個判斷,是吧。
本文由泰佛人間原創整理髮布,如轉載需註明出處。
更多泰國佛牌及泰佛文化乾貨知識,可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