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致敬,李小龍這部動作片,開創了功夫喜劇的先河,堪稱經典

2020-12-22 電影七Mr

港片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將「功夫」在全世界發揚光大。

早期,有關德興、石堅等人主演的《黃飛鴻》系列,為香港功夫片打下了最初的基石。

後來,在打鬥風格上,功夫片的表現形式開始轉型,使得「真功夫」漸漸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孕育出了一代武學宗師、電影明星——李小龍

在李小龍的功夫片中,武打場面自然是一個非常很重要的賣點。

但是他對於喜劇元素的嘗試,催生出了功夫喜劇這一類型片的誕生。

在1971年《唐山大兄》以小搏大,斬獲319萬的票房,打破各種票房紀錄的同時,李小龍也成功打響名聲。

於是第二年,又順勢推出了《精武門》,又一次刷新了票房記錄。

而作為李小龍生前,唯一的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也是他經典4部半中唯一的喜劇片。

周星馳致敬,李小龍這部動作片,開創了功夫喜劇的先河,堪稱經典:

猛龍過江》丨The Way of the Dragon

48年前,李小龍第一次當導演,拍了這部功夫喜劇,成就了一段傳奇。

《猛龍過江》公映時盛況空前,以至於出動警力控制人潮,有些劇院被迫叫停。

結果,電影還是以王者的姿態,打破了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

即使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有著勢不可擋的魅力,堪稱功夫片中的經典。

01「李小龍」IP的形成

當年,李小龍在好萊塢受挫後,有意回到香港發展。

沒想到,消息還沒有傳出去,各大電影公司已經通過電話,向給他拋出橄欖枝。

其中就包括了邵氏,業界人稱東方好萊塢。

但最終,李小龍每部以1.5萬美元的片酬,跟嘉禾籤了兩部電影。

《唐山大兄》作為李小龍回港的首部作品,嘉禾的投資並不高,導演吳家驤的名氣也很一般,在技術上存在著諸多硬傷。

但電影在問世之後,達到了一鳴驚人的效果,李小龍順勢登上了香港影壇功夫巨星的位置。

在片中,他所展示的那段「凌空三連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是嘉禾加大了一倍的預算,順勢給李小龍量身打造了第二部作品《精武門》。

沒想到,電影比《唐山大兄》引起了更大的轟動,還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

隨著事業上的成功,李小龍和嘉禾的矛盾也越來越多,甚至鬧得不可開交,最終分道揚鑣。

事實證明,李小龍離開嘉禾,照樣能夠成功。

他自組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猛龍過江》,電影上映後斬獲530萬的票房。

但這部電影的票房大賣,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演員開始掌控電影拍攝的走向2.打戲開始越來越真實

在嘉禾時期,李小龍便開始在片場大展拳腳,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兄》就有著很強李小龍的個人風格在裡面。

隨著名聲越來越大,李小龍逐漸對劇組全權掌控,這在此前的電影中前所未見。

從演員到導演,從主演到武術指導,李小龍幾乎包辦了《猛龍過江》絕大多數的工作。

其次,《猛龍過江》最獨特之處,莫過於裡面的打戲逼真。

李小龍充分發揮了他的動作電影理念,模糊了真人和角色的邊界。

電影中的武打戲,甚至會讓觀眾感覺,是他和演員來真的。

02最具代表性的功夫片

拍攝《猛龍過江》的時候,李小龍遠赴歐洲取景,這在香港電影史上是第一次。

電影的故事相對比較簡單,主要講述李小龍飾演的唐龍,受親友之託前往義大利的一家唐人餐館,幫助老闆對付黑社會分子威脅的問題。

影片的開頭,便極具中國特色,背景是一條龍。

在開篇短短6分鐘裡,從《猛龍過江》這部電影裡,你可以看到李小龍有趣搞笑的一面。

沒有過多的臺詞,只靠演員的神態和肢體動作,就把一個外鄉人展現的淋漓盡致。

李小龍第一次將喜劇和動作相結合,開創了功夫喜劇的先河。

而陳清華飾演的苗可秀,一直都是李小龍電影裡的御用女主角。

兩人這一對銀幕上的金童玉女組合,現實中的年齡相差21歲。

從《唐山大兄》的客串,到《精武門》裡搖身一變成為主演,苗可秀溫柔可人的形象,一直是電影的一大看點。

據說,兩人在合作的期間,李小龍對她一直關懷有加。戲中是情侶,戲外還傳出過緋聞。

這麼多年來,苗可秀一直不結婚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是她放不下李小龍。

最後,還是要說回這部戲裡,被影迷們津津樂道的打鬥場景。

在《猛龍過江》裡,為了增加影片的看點,李小龍請來了曾獲得過國際空手道冠軍的羅禮士、羅伯華爾作為對手。

據說,在最後的終極決戰裡,兩人被安排到古羅馬競技場進行真實的格鬥,全程採用長鏡頭實拍,幾乎看不出有任何弄虛作假的成分。

03電影幕後的故事

李小龍的電影除了武打戲外,音樂也是電影的一大加成。

顧嘉輝作為李小龍御用配樂師,從《唐山大兄》到《精武門》再到《猛龍過江》,他的音樂給李小龍的功夫,賦予了一種猶如藝術般的旋律。

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Dragon Theme》,為李小龍的一生定下了傳奇的基調。

在現實留存的很多影像資料裡,李小龍出拳的速度和力度都非常強,比較賞心悅目。

但是,有不少人對李小龍的功夫持懷疑的態度。

認為他本人,是被觀眾過度神話了。

對此,甄子丹和成龍都評價過李小龍,說他的武術功底是真材實料。

在《精武英雄》有一場戲,李小龍用腿把人給踢飛,完全是力量的體現。

但是能打過他的人,在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畢竟那些職業拳擊手,或者是世界格鬥冠軍不會專門找一個拍電影的人來挑戰。

時隔多年,世界有不少武術大師回憶起李小龍,都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

拋開那些基於李小龍「功夫電影巨星」的外在表象,他的思想、他的生活、他的夢想、他的武術生涯、他的人生追求,有多少人真正了解?

李小龍的32年,在我的心中,就是一段不朽的東方傳奇!

相關焦點

  • 「致敬狂魔」周星馳:對李小龍復刻到極致,《功夫》融合多種經典
    細數周星馳電影中那些致敬的鏡頭。 這段話事實上是致敬了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的經典橋段 周星馳在《審死官》中被遊街示眾時的造型,顯然出自《沉默的羔羊》中,漢尼拔的經典形象。
  • 15年過去了,這部周星馳巔峰之作為何仍令人念念不忘?
    「特效」和+「動作」是《功夫》主要的兩大賣點,再加上周星馳賴以成名的無釐頭元素,本片在上映之前就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眾所周知,星爺是李小龍的鐵桿粉絲,也是香港李小龍會會長,他在金像獎上說過,因為李小龍,自己立志成為一個演員。他也在《功夫》之前的幾乎所有電影裡,都致敬或模仿了李小龍的電影。
  • 在《長江七號》這部電影中,致敬了許多的經典,只有致敬並無抄襲
    下班或者放假後,總會去看上那麼一兩部,不論是最新上映的院線大片,亦或是經典老電影。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在《長江七號》這部電影中,致敬的那些經典電影及歌曲。在2008年,一部由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科幻喜劇《長江七號》上映,一舉拿下香港票房年度冠軍,在大陸也拿下了2億多的票房,這部電影的定位是給小孩子觀看的科幻喜劇,整部電影也是圍繞著劇中的小孩所拍攝的,電影中的小演員,每一個都人小鬼大,其實,這部電影播出後,很多人都覺著,這部電影脫離了周星馳本身的喜劇定位,很多人也對這部電影褒貶不一,本人其實非常喜歡這部電影,裡面的人物特色鮮明
  • 盤點5部經典中國功夫電影,每一部都值得一看,你最喜歡哪部?
    功夫是中國特有的符號,就像美國的超級英雄,日本的動漫一樣享譽全世界。今天我就來為大家盤點五部非常經典的功夫電影,不知道你都看過嗎?首先第一部是李小龍的《龍爭虎鬥》,作為華人演藝圈最早揚名世界的「功夫巨星」,李小龍的一生對於中華武術向世界的傳播,做出了常人無法企及,所有人都難以超越的貢獻。李小龍功夫電影之一《龍爭虎鬥》,是1973年嘉禾影業和華納影業聯合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
  • 除了陳百祥,還有今年的金像獎影帝,周星馳這部喜劇,藏龍臥虎
    其後幾乎所有崇拜李小龍的功夫明星,都拍攝過致敬這部經典電影的作品。成龍有《新精武門(1976)》;李連杰有《精武英雄》;甄子丹有劇版《精武門》和《精武風雲·陳真》。眾所周知以無釐頭喜劇見長的周星馳,一直以李小龍的死忠粉自居,他的《少林足球》和《功夫》都帶著強烈的李小龍元素。
  • 香港電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十部功夫動作電影,你看過了幾部?
    李小龍瞬間就登上了香港影壇天王的位置,此片可以看作是李小龍在功夫影壇的奠基之作。李小龍在片中所展示的凌厲腿法令觀眾一朝折服,他用真功夫在銀幕上踢出的「李三腳」(凌空連續踢三腳),被觀眾驚為天人。功夫電影就要靠真功夫來演繹,李小龍身體力行地為功夫電影下了全新的定義。
  • 《功夫》裡的周星馳不僅致敬經典,也致敬自己丨夜問
    答案:「what are you prepared to do」對應《鐵面無私》;「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對應《蜘蛛俠》;「還踢球」對應《功夫足球》。2004年,周星馳自導自演的電影《功夫》上映。電影講述了1940年代的上海,周星馳飾演的街頭混混阿星為了能出人頭地,盯上了黑道勢力「斧頭幫」,想借之大名成就大業。在他對「豬籠城寨」居民敲詐的過程中,卻引來真的「斧頭幫」。「豬籠城寨」原本藏龍臥虎,許多居民都身懷絕技,居住在此只是為了遠離江湖紛爭,不想被捲入爭端。在經歷一番正邪較量、身體和精神的折磨後,阿星逐漸領悟功夫的真諦。
  • 周星馳的六部巔峰之作,《功夫》墊底,第一實至名歸
    作為中國的「查理·卓別林」,周星馳可以說是中國華語影壇的標誌性人物之一。他獨具風格的無釐頭式喜劇風格,開創了中國喜劇電影的先河。《功夫》《功夫》由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是一部超級耐看的電影。其中略顯浮誇的特效與詼諧幽默的鏡頭,充滿著周氏喜劇濃濃的色彩,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電影。
  • 喜歡周星馳就好,請不要過度解讀,尤其是《功夫》
    周星馳致敬李小龍周星馳是李小龍的鐵粉這事,想必很多觀眾都知道,因為周星馳本人對此非常驕傲,在他的很多電影裡,周星馳都不止一次的致敬過李小龍,甚至連《食神》中做飯的那場戲都不例外,更不用說《武狀元蘇乞兒》這類功夫喜劇電影。
  • 動作片衰落,周星馳一人力挽狂瀾?老外眼裡比李連杰作品強的喜劇
    今天從動作片的角度說說周星馳的喜劇《功夫》的厲害之處,本片是憑什麼讓老外著迷的。《銀河護衛隊》導演詹姆斯·古恩曾在網上分享了自己心目中最佳電影名單,其中動作類型裡不少國產動作片如徐克的《青蛇》,李連杰主演的《方世玉》,其中排名第一的作品讓人有點讓人意外,是「喜劇之王」周星馳的《功夫》。
  • 周星馳的動作電影:這次咱們打《太極》
    而這次,他即將帶著功夫電影出現,撇開單純的搞笑,更重要的是致敬他的偶像:李小龍。 周星馳主演的功夫系列電影最為經典,其中《少林足球》、《功夫》這兩部尤為經典,也讓人們津津樂道。時隔多年之後,他將再次創作一部動作電影,號稱是《功夫2.0》。
  • 看了無數遍國產凌凌漆,你或許才知道,它致敬了這麼多經典影片
    在周星馳出演的眾多影片中,《國產凌凌漆》是我心中可以排在前三的影片,對於這點,我深信不疑。《國產凌凌漆》是於1994年上映的一部喜劇動作片,由周星馳、李力持執導,周星馳、袁詠儀、羅家英等領銜主演。對於這部影片的經典程度,我想不需要我多說,在座的各位肯定比我更有發言權。周星馳的凌凌漆、袁詠儀的李香琴、羅家英的達文西、黃錦江的金槍客、陳寶蓮的冷豔女殺手等,都早已隨著歲月的變遷,成為觀眾腦海中的經典影視形象。而諸如「我希望你可以叫我的全名達文西,好的,文西」、「Dry Martini」等梗,更是直到今天,都被網友們津津樂道。
  • 喜劇之王「周星馳」的電影傳奇(2)
    許多人看周星馳的電影只想求好笑不好笑,完全把他當成了一個喜劇演員。其實在這個時候,周星馳已經在思考他的新的演繹方式了。1995年的《大話西遊》,雖然是由劉鎮偉執導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已經明顯可以看出,周星馳風格的變化。在影片中觀眾已經看不到,原來的那個玩世不恭的周星馳了。
  • 致敬周星馳《功夫》?這部網大電影,火雲邪神成了「正義化身」
    作為經典港片愛好者的小編,當然對每一部致敬經典的作品都不會錯過,很多人覺得這部網大電影在致敬周星馳《功夫》。因此,當《火雲邪神之降龍十八掌》的卡司陣容一公布(梁小龍/元秋),小編就追定了。通過電影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出這部電影是圍繞「火雲邪神」來拍的,相信大家對「火雲邪神」的熟悉感,大多來自周星馳的經典動作片《功夫》。
  • 電影《菜鳥》定檔 致敬「喜劇之王」周星馳
    據悉,該片講述了一位小人物在電影圈打拼的故事,從一個「菜鳥」蛻變成一名真正的演員,並最終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愛情,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了周星馳在1999年時的電影《喜劇之王》,對此,片方表示說,《菜鳥》不僅要致敬「喜劇之王」周星馳,更要向所有為夢想拼搏過、奮鬥過的人們!千萬投資打造最奢華場景 開闢中國新喜劇模式據悉,電影《菜鳥》為了追求視覺效果,將九成的投資全花在了製作上面。
  • 因出演周星馳的電影,讓他們都拿了獎!
    從跑小龍套開始演藝生涯的周星馳,憑藉個人的十分努力,最終開創了華語電影屬於他的「喜劇時代」。周星馳很善於挖掘喜劇人才,像是從酒吧挖掘出的李尚正,又或者是跟他的偶像李小龍十分相像的陳國坤。影片由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黃一飛在片中飾演的大師兄成為華語影史上的一個經典勵志角色,雖然有關片中「啤酒瓶」真假的問題眾說紛紜,但是不可否認這部影片給了黃一飛一個極好的展示舞臺。憑藉本片黃一飛獲得:第21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7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獎。
  • 張學友和周星馳:被唱歌耽誤的表情包影帝,被喜劇埋沒的功夫大師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周星馳靠著他無釐頭的表演風格,愛九十年代,幾乎完成了對香港喜劇片的統治。雖然周星馳僅僅憑藉《少林足球》,唯一一次捧得影帝桂冠,但這影響不了他在喜劇江湖的地位。從喜劇片跨度到動作片,這形象顛覆也太大了。但是周星星會武術,誰也擋不住是個不爭的事實。周星馳的偶像一直是李小龍,他從小就因為李小龍喜歡上了武術,天天在家裡打沙袋。等歲數大一些,他又拜了詠春名家黃淳梁為師,學習詠春拳,黃淳梁是葉問親傳,是李小龍師兄,在香港踢館百次戰無不勝。
  • 周星馳這部經典喜劇,藏了太多秘密
    直到經典喜劇《大話西遊》的出現,周星馳這個名字已經成了喜劇的最高代言人。 1994年,這部周星馳自導自演的經典喜劇《國產凌凌漆》在香港上映,對於影視發展還不成熟的內地來說,這部喜劇電影有著不可描述的「誘惑力」,時至今日它的豆瓣評分依然高達8.3分。
  • 20多年前這部香港喜劇電影全是大牌,如今再看「爛片」已成經典
    還有梁朝偉一身辣手神探的造型,周星馳更是以一副「賭聖」的造型出現,並且大玩了特異功能。可以說單從這幾個小的片段就足以讓這部劇充滿搞笑氣氛,周星馳此後也將自己的無釐頭搞笑,發揮到了極致。這也就是為何當時90年的時候王晶導演《賭俠》大賣的原因,隨後一系列的跟風之作更是讓周星馳完美地展示了無釐頭搞笑的精髓所在。
  • 功夫武俠電影90年:邵氏武俠,李小龍真功夫,徐克翻拍均成經典
    本文簡要介紹功夫武俠電影的發展歷程,並以60年代到90年代三個黃金時期為重點,闡述功夫武俠電影在不同時期呈現的特點以及取代的成就。60年代之前,武俠電影重特效和鏟強扶弱60年代之前,中國武俠電影是什麼樣,周星馳和徐浩峰曾這兩位功夫片迷用各自的作品進行了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