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僑畫家陸志徳抗疫主題畫展在武漢舉行 今向湖北省博物館贈畫

2020-12-27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昨天是「中國醫師節」。當天上午,來自上海的「生命至上——奧地利華僑畫家陸志徳抗疫主題畫展」,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開幕。展出的28幅作品均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奧文化交流中心主席、上海市政協書畫院特聘畫師畫家陸志德創作完成。展出作品重溫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抗疫歲月,致敬白衣天使的大愛無疆。今天上午,陸志徳還向湖北省博物館捐贈了畫作。

圖說:開幕剪彩。 本文圖片均由主辦單位提供

2020年伊始,一場始料未及的新冠病毒肆虐江城,全國各地響應黨中央號召支援武漢、支援湖北,演繹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感慨於醫務人員的奮不顧身,海外華人華僑為武漢加油、捐款捐物,以及社會各界的齊心抗疫,目前定居上海的陸志德用3個月時間,以鋼筆作畫,創作出一批謳歌抗疫鬥爭的藝術作品。作品分為4個系列:「逆行者」醫務人員奔赴抗疫前線;國外華人、華僑為抗疫鬥爭貢獻力量;復工、經濟復甦;大愛無疆,中外相互支援,共同抗疫。

據陸志德介紹,選擇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展出,是因為這家醫院及其醫務人員全程參與了抗疫戰鬥,本身就是抗疫戰場,在這裡展出抗疫作品更有意義。

圖說:武漢市民參觀展覽。

自2月14日軍隊援鄂醫療隊進駐支援以來,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團隊工作重心轉向軍民協作,提供強大的後勤保障和病友服務,先後進入汙染區作業400多人次、完成維修維保任務近2000個、轉運醫廢150餘噸、供應各類防護物資及醫用設備耗材400萬件......截至4月5日全院患者清零,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累計收治患者2060人,收治量僅次於火神山醫院與金銀潭醫院,在武漢市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中位列第三,參戰全體醫護人員實現「零感染」。

完成新冠收治任務後,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經過嚴格消殺已恢復正常運營。

圖說:陸志徳向湖北省博物館捐贈畫作。

在昨天舉行的開幕儀式上,播放了陸志德的紀錄片《生命至上》。專程趕到武漢的上海援鄂老兵、剛剛當選2020上海最美退役軍人的孫業忠致辭,他深情回顧了疫情期間,帶領一批退役軍人,星夜兼程向武漢緊急捐贈價值30萬元蔬菜、水果等食品的難忘經歷。陸志德、孫業忠分別向湖北省僑聯、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贈畫,向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湖北省圖書館贈送了書籍。

「生命至上——奧地利華僑畫家陸志徳抗疫主題畫展」由湖北省僑聯支持,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湖北中韜華益企業服務集團、上海市湫光美術館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國學聯誼會、上海市聖碧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南勤倉儲有限公司承辦。畫展將持續至9月2日結束, 之後還將到全國各地巡展。

相關焦點

  • 著名畫家何水法一日一畫,向抗「疫」勇士致敬為武漢加油
    著名畫家何水法有感而發,幾乎是一天一畫的速度,創作了多幅作品。他說:「白衣戰士在抗疫一線,我們只能用心用情用手中的筆,來鼓舞人心,向前線的勇士致敬。」2月15日武漢下了一場雪,何水法創作了《傲骨凌風鬥冰雪》,頌白衣勇士之不屈精神一花一草總關情。何水法日日關心著疫情動態,每每心中感慨,就下筆繪之。
  • 周末來丹灶文化發展中心看抗疫聯展
    「疫」聯展的延續,將線上抗疫畫展搬到線下,弘揚抗疫精神也是一份報紙的責任;二來,曾在丹灶留有足跡的葛洪在《肘後備急方》記載用艾葉煙燻防治瘟疫,因而在葛洪煉丹地舉辦抗疫畫展,也展示出特殊的含義。 據悉,今年2月初,廣州日報佛山全媒體傳播中心向廣佛兩地畫家徵集抗「疫」藝術作品,共收到來自兩地52位畫家共80餘份繪畫作品,並於2月8日推出廣佛「疫」線|Feng味佛山·廣佛畫家作品聯展,與藝術家一起用線上展出的方式,
  • 舒勇每日一畫《致敬戰「疫」英雄》主題畫展亮相深圳
    12月12日,《講好中國故事—致敬戰「疫」英雄》主題作品展在深圳國風藝術館拉開了序幕,本次展會由深圳創意十二月組委會、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湖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主辦,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指導。
  • 90後畫家用3000張抗疫照片拼成一幅畫……湖北美術界抗擊疫情美術...
    記者萬建輝 攝長江網12月17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趙啟龍)今年大年初一,家住武昌水果湖的90後畫家楊倩便投入到抗疫志願工作之中,她到社區醫院接送醫護人員,幫隔離酒店採購物資,一直忙到今年5月份。12月17日,「同心戰『疫』——2020湖北省美術界抗擊疫情美術作品展覽」在湖北省圖書館開幕,楊倩用3000張抗疫主題照片拼成的巨幅美術作品《致敬英雄》,吸引了眾多觀展者和媒體矚目。
  • 上海歷史博物館收藏《華山十年田學森油畫展》資料
    主辦方中國畫報協會夏徵農民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寶龍美術館向上海歷史博物館王毅研究員贈交畫展全部資料
  • 「戰疫·記憶—威海市漫畫家協會抗疫漫畫作品展」在威海市博物館...
    「戰疫·記憶—威海市漫畫家協會抗疫漫畫作品展」在威海市博物館隆重開幕。李強致辭  支援湖北醫護人員雷小娟、田靜、王春燕,威海市漫畫家協會主席李強分別向威海市博物館捐贈了抗疫日記和畫作手稿,威海市博物館館長邵毅為他們頒發了收藏證書。
  • 古稀老人「寶鼎」贈武漢 被湖北省博物館永久珍藏
    水母網12月1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曉陽 通訊員 於國慶 高海洋 攝影報導)今年在全國支持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正酣時,煙臺晚報在3月14日的第5版,刊登了《煙臺古稀老人攜子制「寶鼎」贈武漢》的報導,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 阿里巴巴向湖北省博物館捐贈39件抗疫實物
    近日,阿里巴巴向湖北省博物館捐贈39件抗疫實物,其中,馬雲給援鄂醫護人員送的特殊外賣附帶的暖心卡片,阿里雲開發的健康碼碼引擎的第一行代碼、達摩院新冠肺炎CT影像輔助診斷AI產品等作為抗疫物證均在收藏之列。
  • 華僑企業家周金華捐資抗「疫」:為了生我養我的故鄉
    (抗擊新冠肺炎)華僑企業家周金華捐資抗「疫」:為了生我養我的故鄉  中新社北京2月11日電 題:華僑企業家周金華捐資抗「疫」:為了生我養我的故鄉  作者 馬秀秀  「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電話那頭,塞席爾華僑企業家、塞中商務貿易促進會會長周金華略顯羞澀。
  • 武漢美術館今恢復開放,用圖像慰藉心靈尋找記憶
    一周前,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美術館也恢復開放了部分展廳。湖北美術館有「中國姿態·第五屆中國雕塑展」「百年縱橫——20世紀湖北美術文獻展」「周虹:解析與跳轉」等3個展覽在舉辦。今年,隨著武漢在疫情後「重啟」,展覽也從線上回到了展廳,共有70多幅作品參展。然而,這次展覽中一幅紙上水彩《黃鶴樓雄姿》(2009)的繪者,知名水彩畫家、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壽祥卻因為感染新冠肺炎於2月13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逝世,得年62周歲,黃鶴樓前的都市晚風永遠停留在了畫紙上。
  • 以「藝」戰「疫」!50件抗疫主題書畫作品亮相樂山市中區文化館
    四川新聞網消息(蒲曉君)用文藝送心願,用翰墨現愛心,用書畫援抗疫。12月8日,「庚子抗疫•樂山大佛畫院美術作品展」在樂山市中區文化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12月14日,展覽期間將免費向市民開放。開幕式本次展覽共計展出書畫作品88件,其中50件作品直接切入抗疫主題。其中寫意畫、人物畫、漫畫、篆書、草書、行書等一應俱全。來自樂山大佛畫院的書畫家們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或再現抗擊疫情過程中的工作場景,或描繪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跡,或記錄下抗疫英雄們的形象,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全區、全市、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抗疫的感人歷史畫卷。
  • 海上知名畫家顧寶興藝術作品展開幕 展出包括抗疫題材畫作數十件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民建上海市委會員、海上知名畫家顧寶興藝術作品展「詩酒畫年——顧馬藝術作品展」,20日在二軒文化藝術空間開幕。今年上半年,顧寶興曾創作了10多幅頌揚馳援武漢的上海一線醫護人員水墨畫,本次展覽展出了包括部分抗疫題材畫作在內的駿馬、山水、花卉以及書法作品數十件。
  • 山東臨清陶玉潔抗疫麵塑藝術作品被湖北武漢革命博物館永久珍藏!
    在湖北武漢革命博物館舉辦的「以藝傳情——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抗疫藝術作品展」上,來自山東聊城臨清市的一組反映武漢及全國新冠肺炎抗疫成果的麵塑非遺盆景景觀藝術作品,引起了國內外眾多參觀者極大的興趣和共鳴。這組價值十幾萬元,並被湖北武漢革命博物館永久珍藏、且首次對外展出的麵塑非遺系列作品,是由中國麵塑盆景景觀藝術發明人、山東省著名麵塑非遺藝術傳承人、聊城臨清籍藝術家陶玉潔親手創作,並無償捐獻的。陶玉潔表示:「這幾幅糸列作品,可以說傾注了我很大的心血,在五十多天的疫情自我隔離、不分晝夜的創作時間裡,克服了連自己都難以想像的一些困難。最終完成時,人也瘦了五六斤。」
  • 中國政府抗疫醫療專家組在賴索托、安哥拉的抗疫之旅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溫荷克10月21日電 今年中秋節,來自湖北武漢同濟醫院的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陳韜和其他9名同樣來自武漢的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在非洲國家賴索托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節日。為幫助賴索托、安哥拉應對新冠疫情,中國政府向兩國派遣了抗疫醫療專家組。
  • 八十九歲國之巨匠藝術家朱曜奎將作品無償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
    2020年9月7日上午,在武漢盛世收藏藝術館隆重舉行了「國之巨匠·大美術家朱曜奎湖北省博物館/武漢晴川閣大禹文化博物館捐贈儀式暨盛世收藏合作籤約儀式」。當天活動吸引了省市文博界、藝術界及廣大的書畫藝術愛好者數百人到場,見證了大美術家朱曜奎教授在荊楚大地上開啟他「為國育才、美育強國」的新篇章。
  • 綜述:因地制宜 授人以漁——中國政府抗疫醫療專家組在賴索托...
    新華社溫荷克10月21日電 綜述:因地制宜 授人以漁——中國政府抗疫醫療專家組在賴索托、安哥拉的抗疫之旅  新華社記者吳長偉  今年中秋節,來自湖北武漢同濟醫院的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陳韜和其他9名同樣來自武漢的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在非洲國家賴索托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節日。
  • 武漢「網紅窗簾」被湖北博物館永久收藏,主人獲贈證書和新窗簾
    經歷風吹雨打的窗簾窗簾之所以成為網紅,並非是窗簾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因為事發地是在武漢,當時武漢屬於疫情的重災區,千千萬萬的網民看到窗戶長時間沒人關,都很擔心房主的安危,這背後是千萬網民對房主的牽掛然而這件事並沒有結束,5月17日這天,湖北省博物館工作人員將「網紅窗簾」取下,作為抗擊新冠肺炎特展物件永久收藏。預計在今年的9月,您會在湖北博物館遇見它。
  • 上海博物館恢復開放 感受中日文化交流的動人畫卷
    來源:海外網上海博物館「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現場上海博物館供圖唐招提寺藏「金龜舍利塔」上海博物館供圖3月13日起,受疫情影響閉館近50天的上海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記者通過上海博物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進行分時段預約後趕往上博。出示預約碼,驗證「隨申碼」綠碼,在入口處刷過身份證後,記者來到博物館二樓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展覽現場。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恢復開館後,大部分觀眾都是奔著這個展而來。
  • 眾志成城、以 「藝」 抗疫一一北京城市山水畫研究會在行動
    北京城市山水畫研究會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北京城市山水畫研究會積極發揮文藝作品的感召作用,多次組織畫家、書法家拿起畫筆以藝抗疫,創作了一系列書畫作品,通過網絡平臺、等渠道將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精神傳達給人民群眾,宣傳了科學防控知識,歌頌了一線醫護人員,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數英雄逆風而行的最美中國人,用無畏和堅守保護中華兒女平安
  • 著名畫家梁巖藝術館入駐武漢客廳,愛畫的可去現場交流
    21日,著名畫家梁巖工作室暨梁巖藝術館亮相武漢客廳。名家藝術館進駐武漢客廳,將吸引更多藝術家來此築巢,為湖北書畫愛好者、書畫藝術家們搭建一個藝術交流觀摩的平臺,讓藝術走進生活,走進百姓。梁巖代表作《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