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郭晗,女,1997年10月出生,家住宿豫區曹集鄉孫莊村。2014年9月入伍,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女護旗手,班長。2016年9月晉升下士軍銜。2018年12月被儀仗大隊評為「2018年度十佳優秀儀仗兵」。2019年3月因執行任務出色受部隊嘉獎一次。
宿遷網訊(記者 吳泉)7月31日下午,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伊萬・杜克・馬克斯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現場接受中外元首檢閱,儀仗大隊士兵們軍容齊整,完美展示了中國國家形象和中國軍人的風採,其中一位英姿颯爽的女儀仗兵,就是來自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鄉的郭晗。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如花的年紀,郭晗和戰友們選擇穿上軍裝,鏗鏘前行,她們瀟灑挺拔的身姿早已是受閱場上最美的風景。每次被問及參軍的感受,郭晗總是自豪地說:「很慶幸,我的青春裡有穿軍裝的樣子!」
保留大學學籍,應徵報名參軍
1997年10月,郭晗出生於宿豫區曹集鄉孫莊村,是獨生女。問起她參軍入伍的初衷,郭晗微笑著對記者說,參軍入伍不僅僅是她的夢想,還是她爸爸的一個心願。
原來,郭晗的爸爸郭嚴堂20歲入伍,在部隊各方面表現良好,他也曾加倍努力準備報考軍校,想要實現人生抱負,但因超齡而無法如願,最終退役回鄉。當年的那些事,郭嚴堂至今仍心存遺憾。隨著女兒漸漸長大,郭嚴堂有意引導她立志從軍,到部隊裡鍛鍊。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徐春玲的鼎力支持。
優秀是一種習慣。在郭嚴堂看來,部隊的管理模式可以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所以在郭晗很小的時候,郭嚴堂就為她制定了嚴格的規定。每天早上,郭晗起床都要自己疊被子、物品擺放要整齊;吃飯時不許講話、不能浪費,養成就餐好習慣;進行有限度的體能訓練,坐立行走等儀表方面也要像個軍人。
在爸爸的嚴格引導和精心呵護下,郭晗一天天長大成人,從小學到高中,每一個階段都學習良好、品質優秀。2014年9月,郭晗成為宿遷學院的一名大一新生。緊接著,宿遷學院按照安排及時向在校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下發了徵兵通知,鼓勵他們參軍入伍。「生命裡能有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懊悔。」爸爸的話語時刻縈繞在耳邊,郭晗當即決定:響應國家號召,暫時保留大學學籍,應徵報名參軍。
郭晗身材高挑、性格開朗,各方面表現優異,最終通過了體檢和政審,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第一批面向全國徵招的女兵。
歷經艱辛訓練,從容接受檢閱
夢想照進現實。郭晗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其實她當時並不知道入伍後的去向,臨行前才得知自己被選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這一消息讓她非常興奮。
懷著激動的心情到達北京,郭晗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然而,入伍後的高強度訓練卻讓這個「95後」獨生女一度吃不消。郭晗告訴記者:「新兵集訓一般為期3個月,但儀仗兵要經過至少8個月的訓練才能走上檢閱場。」
身姿綽約、容貌端莊,踢起正步來剛勁有力,相信不少人對於儀仗大隊女兵有著這樣的印象。然而風採背後,這些年輕姑娘們卻也經歷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郭晗回憶說,剛到儀仗大隊某訓練基地時,高強度的訓練已經讓她一時難以應付,而乾燥的氣候更令她時常感到身體不適。
軍人意味著永不退縮。訓練中,郭晗和其他女兵想盡各種辦法克服困難。她反覆練習踢腿、擺臂、壓膝蓋……用千遍萬遍的練習改掉不規範的動作。由於女兵和男兵要一起編入方隊,身材相對嬌小的女兵必須跟上男兵的步伐和間距,確保隊形規範整齊。
訓練強度大還能咬牙堅持,但對女兵們來說,最大的挑戰還是女性力量上的先天不足。「我們的槍和儀仗隊男兵用的鋼槍是一樣的,託著它做動作對於剛入伍的女孩來說非常吃力,每天因為練習託槍,胳膊都抬不起來。」郭晗說,為了加強自己的體能,她和戰友們除了保持正常的訓練外,還在訓練間隙擠時間加強上肢力量訓練。平時踢正步時,腿上還要綁上沙袋,一天下來,訓練服早已被汗水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