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雙中心」建設助力金堂縣域急診急救能力再提升

2020-12-23 金臺資訊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始建於1944年,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是縣域內集醫療、預防保健、科教研於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擔負著全縣近百萬人口並輻射中江、青白江區、廣漢等毗鄰區/縣的疾病防治工作。國家衛計委國家重點扶持500家縣級醫院之一,2016年6月由華西醫院以「在線 在位」模式領辦,醫院各項發展步入快車道。

為有效建立急性胸痛/卒中患者區域協同救治體系,作為縣域醫療衛生龍頭醫院,醫院將「雙中心」納入黨委工作計劃並作為院長工程全力推進,2017年8月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明確提出「舉全院之力創建國家級胸痛中心」的建設目標,2018年12月醫院通過國家胸痛中心總部認證,成功創建國家基層版胸痛中心,成為四川省第32家獲得認證的醫院。繼成功創建胸痛中心後,2019年4月,醫院全面啟動卒中防治中心創建工作,並於2020年6月順利通過國家腦防委專家現場驗收,初步構建起「院前 院內」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程管理的急診急救體系。

一、中心創建情況

(一)管理端:主動作為,謀劃「雙中心」創建

1.建立運行保障機制。醫院將「雙中心」創建作為院長工程,成立了以院長為主任,常務副院長為副主任的「雙中心」委員會,出臺全力支持認證承諾書,構建中心創建組織架構,通過多次召開工作協調會、推進會,給予「雙中心」建設人力、設備和財政等全方位的資源保障,確保中心建設規範化運行。

2.建立制度流程規範。「雙中心」委員會出臺了《時鐘統一管理》《先救治後收費機制》等制度36個,累計優化流程24項。在全院範圍內安裝了統一時間的電波鐘,制定胸痛/卒中患者救治診療時間記錄表,精準時間管控。

3.指引標識全覆蓋。為全面優化胸痛/卒中患者院內救治路線,在院內外各點位設置「胸痛/卒中患者優先」標識,更好引導胸痛/卒中患者救治。

4.同質醫療廣覆蓋。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籤署患者救治戰略協議,暢通轉診通道,及時參加高級中心舉辦的各類論壇培訓。通過綠色通道,實時協作、無縫對接、遠程會診等,實現技術、流程、經驗分享。發揮承上啟下作用,推動胸痛高危人群篩查和早防早治宣傳走進社區,覆蓋更多人群。

5.整合資源促協同。「雙中心」委員會主導與金堂縣120急救中心、11家縣內網絡醫療機構籤署合作協議,建立了金堂縣胸痛中心微信群,24小時在線及時解答網絡醫療機構胸痛患者的救治問題,給出專業指導意見,促成建立縣域標準救治流程有效整合縣域醫療資源,構築救治黃金圈。

(二)醫護端:為胸痛/卒中患者構建保駕護航的生命通道

1.核心科室是主戰場。作為核心科室的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依託華西醫院,特別是聘請崔凱軍、袁強、鄢波和胡發雲教授為學科主任,在醫療總監、科主任的帶領下,主導成立了24小時在線的胸痛/卒中中心建設群,增設了溶栓病房,推動了縣域第一例心/腦血管介入手術的開展。

急診科設置胸痛診斷室、觀察室及搶救室,對急性胸痛病人一律加蓋「胸痛/卒中綠色通道」專用章.「雙中心」委員會調任心血管內科專業副主任為急診科主任,將流程制度上牆入心,強化症狀識別,完善優化細節,規範救治流程,把好「一級質控—接診醫師填報」關,全方位確保胸痛/卒中患者救治的專業性、規範性、準確性。

同時「雙中心」委員會還將重症監護室、呼吸科等相關臨床科室及放射科、超聲科等輔助檢查科室納入組織構架,實驗醫學科持續優化縮短TAT時間,放射科推動改進影像原始圖片院內共享系統,實行24小時CTA檢查,有效縮短救治時間,推動形成快速一體化的胸痛/卒中中心體系。

2.全流程演練是法寶。「雙中心」委員會聯合120急救中心開展實戰演練,有效檢驗、改進急性胸痛患者從呼救、轉運、檢查、治療等各個環節與流程,推動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的無縫連接。

3.分層級培訓是常態。對院領導班子、核心科室、醫技科室、行政後勤進行了理論培訓及心肺復甦技能的培訓,強化症狀識別,促進全院幹部職工樹立「為胸痛/卒中病人的呼救「的意識,全員「掌握心肺復甦技能」的能力。

4.持續改進是核心。為讓胸痛/卒中患者更快找到胸痛/卒中中心,醫院不斷增補各類引導指示標識;為提升對急性胸痛/卒中的認知,中心創建團隊「化整為零」深入科室、鄉鎮衛生院、社區去宣講培訓;為給急性胸痛/卒中患者更好的診療方案,醫院經歷了「首選轉運PCI」到「首選溶栓,次選轉運PCI」的救治策略的持續改進。

(三)患者端:普知識強識別重預防

1.急診急救強識別。中心建設團隊多次走進學校、社區開展健康宣教,強化群眾對早期胸痛症狀的識別,並現場教授心肺復甦技能。

2.健康宣教重預防。中心建設團隊還通過義診、健康講座等形式,加強群眾對胸痛疾病的認識及自救能力,有效減少患方所致的救治時間延長現象。定期隨訪出院病人,對其進行預防保健、用藥諮詢、康復指導等綜合服務。

二、中心建設成效

(一)胸痛中心建設成效。累計救治胸痛患者2017例,ACS、NSTEMI患者的救治數量持續增加,D2N、FMC—首份心電圖等關鍵時間節點指標持續改進,與靜脈溶栓相結合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項目推進成效顯著,縣域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由20%減低到7%,心肌梗死轉診率由70%降低為10%,再灌注率由10%升高到80%,根據循證醫學死亡率估算每年減少死亡病人約10人,減少因心肌梗塞致殘病人約30人,累計為醫院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600萬。

(二)卒中防治中心建設成效。累計救治腦梗死患者1220例,DNT呈逐年下降趨勢,開展全腦血管造影術156例,取栓術20餘臺、支架植入術30餘臺,腦血管介入手術的開展極大提高了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患者愈後,目前累計為醫院創造經濟效益四百餘萬元,同時帶動我院影像科MRA/CTA的開展,取得良好經濟及社會效益。

「雙中心」建設有效降低了縣域急性胸痛/卒中患者降低致死率致殘率,促進急性胸痛/卒中患者救治流程化、模塊化、標準化、區域化。下一步醫院將持續推動區域胸痛/卒中中心聯盟建設,匯聚合力,進一步提高胸痛/卒中診治能力,完善本區域的胸痛/卒中急救地圖,努力打造區域胸痛/卒中中心示範標杆,為建設健康金堂作貢獻。(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供稿 案例號:183204566)

相關焦點

  • 獨家|中國縣域醫院能力建設與發展報告(一):湖南篇
    《關於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末,要力爭使我國90%的縣醫院、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縣中醫醫院綜合能力建設基本標準要求,50%的縣醫院、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縣中醫醫院綜合能力建設推薦標準要求。
  • 化州市人民醫院全力建設國內一流高水平縣域醫療中心
    化州市人民醫院成立於192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康復、預防、保健於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是廣東省普通高等醫學院臨床教學醫院、化州市120急救中心、化州市危重孕產婦及兒童救治中心。化州市人民醫院院長張晟(左三)代表化州市人民醫院領取2020第二屆中國縣域大會組委會授予化州市人民醫院的「全國醫共體建設示範獎」。
  • 2020年基層醫院護士急救能力提升培訓班暨靜脈治療安全管理新進展...
    11月20日,以「責任、擔當、精準、安全」為主題的2020年基層醫院護士急救能力提升培訓班暨靜脈治療安全管理新進展培訓班在留芳賓館拉開帷幕。長沙市第一醫院院長劉激揚出席會議,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共200餘人參加培訓,開班儀式由長沙市第一醫院副院長胡立強主持。
  • 2020中國·金堂成渝雙城鐵人三項公開賽在金堂縣鳴鑼開賽
    人民網成都10月26日電 (王波)「全民健身 活力中國」「TREKamp;老車迷杯」2020中國·金堂成渝雙城鐵人三項公開賽於25日在成都市金堂縣鐵人三項賽場開幕。本次比賽是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成渝兩地聯手舉辦的首場國家級鐵人三項比賽。
  •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一行赴金堂縣洽談合作
    為響應成都市委「東進「戰略部署,助力淮州新城建設,5月8日,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姚凱,黨委副書記、院長熊宗輝,黨委委員、副院長劉呂高,學院領導馬雄一行赴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就金堂職中託管、學院東校區籌建等校地合作事宜進行洽談。金堂縣委書記、淮州新城黨工委書記辜學斌,金堂縣委副書記、淮州新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刁義,金堂縣委辦,縣教育局等相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
  • 一所縣級醫院急救中心的變遷
    錢秀琳是臨猗縣醫療集團急救中心原主任,作為一名縣域的急救醫生,她親眼目睹了急救事業的巨大變化,親身經歷了從急診室,到急診科,再到急救中心的發展歷程。每當回想起這些,她總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急救工作逐漸邁入正軌上世紀70年代初,縣人民醫院急診專業有護士沒醫生,直到1984年才成立急診室,當時僅有醫護人員6人,醫療器械就只有一個氧氣筒,一輛救護車還兼醫院的公務用車,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得以更有效的救治,促使急救工作逐漸邁入正軌。
  • 新泰市人民醫院院長張傳軍被推選為山東省縣域醫院聯盟主席
    本次會議以「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暨2020年縣級醫院院長年會」為主題,邀請省內外醫療衛生領域權威專家和聯盟成員200餘人,共話縣級醫院醫療服務綜合能力建設、醫保支付改革、縣級醫院績效改革、智慧醫院建設、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等工作。據悉,張傳軍院長被推選為山東省縣域醫院聯盟主席。
  • 寧鄉市人民醫院:智慧急診舞滄浪,文化建院擊中流
    市人民醫院牽頭構建1+5+N的急救網絡,急救中心實現城區10分鐘、鄉鎮30分鐘的黃金急救圈,打造創新型區域一體化急診急救體系。成立急診急救胸痛、腦卒中、腫瘤防治、創傷等五大中心,打造全市規模最大的公立健康管理中心,將醫院的規模擴張向質量型轉型,尤其是區域一體化急診急救體系建設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多次肯定,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國縣級醫院同仁們的參觀與交流。」
  • 鑫中天,助力金堂鐵三賽
    在成都市金堂縣鐵人三項賽場開幕。賽事由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四川省體育局、重慶市體育局聯合主辦,成都市體育局和金堂縣人民政府共同承辦。2012年以來,金堂成功舉辦2屆鐵人三項亞洲杯賽、6屆鐵人三項世界盃賽,今年是連續第9年辦賽。國家體育總局、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和四川省、成都市、重慶市合川區、江蘇省崑山市、貴州省湄潭縣、青海省尖扎縣有關領導,以及金堂縣、淮州新城管委會相關領導出席開幕式。
  • 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榮獲「縣域醫院發展突破獎」
    19日晚,在致敬齊魯「縣」行者頒獎盛典中,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劉春榮獲「縣域醫院發展突破獎」,並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峰會和論壇。會議期間,劉春向與會人員分享了題為《強化黨建引領 築牢健康防線 後疫情時期應急能力提升的建設與實踐》的工作經驗。
  • 山東援疆醫生周榮兵的「急救中心夢」:讓疏勒人民大病不出縣
    說起疏勒縣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從「一盤散沙」到「極具戰鬥力」的變化,必須要提到一個人——山東援疆醫生、急救中心主任周榮兵。作為籌建急救中心的核心,他在進疆一周時就立下了「建設急救中心,讓疏勒群眾大病不出縣」的志向,經過300多個日夜的奮鬥,理想終於照進現實。而周榮兵並沒有功成身退的打算,反而申請了援疆續期。
  • 東進橋頭堡·投資在金堂 成都金堂2020年城市推介會隆重舉行
    5月27日,成都市金堂縣隆重舉辦「東進橋頭堡·投資在金堂」2020年金堂城市推介會。金堂縣國企、央企和省市房地產知名企業、文旅投資企業、駐縣金融機構等80餘家單位及40餘家新聞媒體出席會議。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會議邀請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以「成渝雙城經濟圈時代的金堂——金堂區域經濟和房地產價值解析」為題作專題報告,從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金堂的發展前景。按照「合理統籌、有序推進」的原則,此次推介會上還推出4大片區19宗1233畝經營性土地 。
  • 「基層動態」金鄉縣人民醫院成功舉辦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論壇
    12月4日,由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海南博鰲縣域醫療發展研究中心、金鄉縣人民醫院聯合主辦的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論壇在金鄉縣成功舉辦。論壇匯集了醫學名家、縣域醫院院長現場分享交流縣域醫院醫共體建設和發展經驗。縣衛健局副局長李衛星、院長代建軍、醫院臨床醫技負責人參加會議。
  • 北京市「院前院內急救醫療信息銜接平臺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大學...
    當患者抵達急診後,即刻開始病情處理。這樣一個模擬病例,真實再現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北京急救中心通過院前院內急救醫療信息銜接平臺,實現院前醫療急救指揮調度中心、救護車及醫院信息共享,醫院第一時間了解患者信息,實現及時預警,及時做好接診準備的緊密流程。2020年8月27日,北京市「院前院內急救醫療信息銜接平臺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舉行。
  • 歷經4年建設——金壇第一人民醫院新院落成啟用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金壇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新院落成啟用儀式。從此,該醫院每日可接待門急診患者5000人次以上。    金壇第一人民醫院創辦於1919年,是全省首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院,已創成國家三級綜合醫院。
  • 歷經4年建設——常州金壇第一人民醫院新院落成啟用
    12月12日,金壇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新院落成啟用儀式。從此,該醫院每日可接待門急診患者5000人次以上。  金壇第一人民醫院創辦於1919年,是全省首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院,已創成國家三級綜合醫院。
  • 濟寧曲阜市人民醫院榮膺全國第四屆縣域醫療榜樣力量系列評選...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近日,為加快健康縣域發展步伐,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2020中國縣域健康大會暨2020中國縣域醫院院長聯盟年會、第七屆中國縣域衛生發展論壇、第三屆縣醫院建設發展大會」在蘇州盛大開幕。
  • 急診王斌在閬中:「川」越千裡 急救無界限
    王斌,副主任醫師,浙江省天台縣人民醫院醫務部主任助理、急診科主任助理。 在參與了一例嚴重多發傷病人和一例重度有機磷中毒病人的搶救之後,他意識到當地急診科的急救理念需要改變,院前、院內的急救流程需要優化,急救技能和急危重病的識別能力急需提升。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進行急性呼吸衰竭救治應急演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郭健 通訊員 趙福財為強化醫護人員的急救意識、規範醫護配合搶救流程、提高醫護配合搶救能力,進一步提高急診重症醫學部的應急素質和醫護的整體應急反應能力,保障醫院應急救治工作順利開展,8月6日下午,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在急診病區進行了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急救演練
  • 鍛造精尖「急診兵」,市一院三環式急診醫療體系打通急救綠色通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褚思雨 通訊員 汪天嬌 周靜最繁忙、最及時、最前沿、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多……作為醫院的前沿科室,急診科是所有急診患者入院治療的必經之路,也是患者最及時得到有效診斷和救治的捷徑。作為山東省臨床重點學科,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是百年老院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