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教師砍殺案兇手屍首回鄉被當做「英雄」,數百人大雪中送行出席葬禮,法國民眾氣炸:「噁心!」

2021-03-02 留學生吐槽君

在一個多月前,47歲歷史地理教授Samuel Paty因在課堂上播放了諷刺漫畫「查理周刊」一張醜化「先知」的照片,隨後被18歲宗教恐怖分子阿卜杜拉·安佐洛夫(Abdullakh Anzorov)殘忍數刀捅死並砍頭,

此事造成全法國震怒,國際社會震驚。

(法國上萬群眾聚集廣場紀念受害教師)

Samuel的葬禮被馬克龍授予國葬儀式,

恐怖分子的行動事後被證明計劃周密,不僅包括隱秘守候尾隨,還包括賄賂三名同校學生指認老師方便行兇。

犯罪分子的殘忍被他自己拍下的證據證實,

在行兇前阿卜杜拉·安佐洛夫用手機進行錄像錄音,「為我說祈禱詞吧,我會通過今天的考驗,我希望通過安拉的幫助我能成功。」

最終,才踏出校門之外沒多遠的Samuel Paty血濺當場。

此事註定成為法國年度大事件,且影響持續到現在還遠未結束,甚至可以說嚴重激化了歐洲的宗教矛盾。

上個月,法國鄰國德國發生一起此事「後續事件」,

柏林一所小學11歲穆斯林學生在課堂上當眾為阿卜杜拉·安佐洛夫辯護,甚至對任課教師宣稱「我會像那個人一樣,對你做相同的事(砍你的頭)」,激起了全校恐慌和全德國震驚。

一位同校學生的母親表示,「我非常震驚,但好在我的女兒是低年級和他不是同一個上學通道。

但說實話,我真的很希望我女兒不是在這所學校念書…」

而調查發現,這個小學生早在學校組織的為法國遇害老師Samuel的默哀儀式上就對同學表達過類似想法,當時他拒絕默哀,並對同學表示「殺死侮辱『先知』的人是沒關係的。」

11歲的孩子,卻認為殺人「沒關係」,想把老師的頭砍下來,這樣的思想除了讓人不能理解,更多的是讓人感到恐懼——

等他再長大一點,他會不會真的做出這種舉動?鄰國的現實是否即將成為前車之鑑?

而他成長的環境和周圍人,是怎樣的「言傳身教」,才讓他內心如此狠毒…

由於這個學生年紀太小不能以刑事責任起訴,無奈之下,學校只能讓他的家長接他回家……

如今這顆隱形炸彈就這麼堂而皇之地亮相在了眾人面前,除了祈禱和擔憂,大家沒有任何辦法…

而媒體繼續調查,採訪到幾位具有類似想法的小孩,大家都毫無顧忌地表示自己認為恐怖份子殺人砍頭的做法沒問題,

過去幾年,法國這樣類似的學生殺死老師威脅也不在少數,甚至逼得老師辭職。


恐怖份子遭「追捧」,無辜受害痛苦死去的老師變得「無所謂」,這顛倒的事實,這兩天又被不斷證實真的正在發生——

恐怖份子阿卜杜拉·安佐洛夫屍體返回祖國俄羅斯車臣,

而他的葬禮隆重非凡,受到成百上千人莊重參加…

10月16日,阿卜杜拉·安佐洛夫因為拒捕被警方當街擊斃,阿卜杜拉·安佐洛夫本人身中9槍而亡,

前幾天法國警方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將阿卜杜拉·安佐洛夫的屍體返還俄羅斯車臣,希望這位車臣出生、移民法國的難民可以葬在家鄉。

但他們沒想到,阿卜杜拉·安佐洛夫就如返回當地的「明星」,葬禮儀式獲得當地數百名群眾積極參與,看起來如同受害者歷史老師接受國葬一樣「風光」……

據現場傳回來的視頻顯示,在車臣冰天凍地的下雪天,數百名群眾不顧嚴寒隨著阿卜杜拉·安佐洛夫的棺材隊伍慢慢前行,追隨者大排長龍,看不見盡頭,

當地官方設置高達65名警官把守地方入口,阻止其它地區居民前往葬禮現場,所以如果沒有新冠社交隔離禁令,現場人數可能還會翻倍……

在送行隊伍中,以幾名抬棺人為中心,悲傷向四處瀰漫,但同時,隊伍整齊一致地喊叫「真主至上」的經文口號,氣勢磅礴。

現場的秩序井然,群眾由衷的悲傷和整齊一致的口號,簡直讓人恍如來到「英雄」下葬現場。

但棺材裡躺著的是一個殺害手無寸鐵平民老師,對對方殘忍砍首的恐怖分子…

這些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已經被觀看數十萬次,不少網民帶著崇敬的口氣轉發視頻和相關新聞,

「『伊斯蘭的獅子』今天到達了他的家鄉,回歸了他的故土。」

"他才是受害者——被發動了信仰攻擊的受害者(a victim of attacks on faith),他是挑釁的受害者!"

「阿卜杜拉·安佐洛夫正值人生大好年華,他都沒能實現人生許多計劃……」


而當地一家官方媒體也在節目中為阿卜杜拉·安佐洛夫辯護,

「他是感受到了信仰者們憤怒和其它種種情緒有了巨大壓力,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壓力,他不會去殺人的。(If not for the pressure on the feelings of believers ...)」

除了這些讓人難以置信的畫面和評論,據報導,當地一條街道甚至被居民自發改名為這個恐怖分子的名字…

這一幕幕,簡直讓人十分不安…

法國網友大呼「噁心」,

「這種人配什麼葬禮?!」

不少法國群眾氣到後悔和指責法國的好心,

「為什麼法國歸還了這個變態的屍體,他們應該把它安葬在一個基督教目的所以他可以立即被送往地獄!」

「民主有自己的瑕疵。我們尊重人權,就算對那些不值得的人。這是我們的榮耀,但也是我們的弱點。我們對恐怖分子友好相待,是顯現了任性。但這些惡魔的屍體不該被交回他們家人手中。簡直令人噁心。」

英國網友也大表認同:「他的屍體就不該被還回去,改被當垃圾扔掉,隱藏時間和地點。這麼做太溫和了。」

在大部分人看來,一個是被無辜殺害的教師,一個是奪取他人性命的恐怖分子,沒有任何爭議,

但只從葬禮來看,卻讓人對這個世界的是非善惡觀產生了懷疑…

ref: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0/dec/08/hundreds-attend-funeral-of-samuel-patys-attacker-in-chechnya

https://www.instagram.com/tv/CIgLsTRJ6F1/?igshid=1kt8bpreokktn

https://actupenit.com/2020/12/07/tchetchenie-le-tueur-de-samuel-paty-enterre-avec-les-honneurs-une-rue-rebaptisee-a-son-nom/

https://twitter.com/search?q=Abdullakh%20Anzorov&src=typed_query

https://twitter.com/Mehdi_Aifa_AJR/status/1335692615874908170

https://twitter.com/search?q=Abdullakh%20Anzorov%20honneurs&src=typed_query

相關焦點

  • 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法國將巴黎「斬首案」兇手送回車臣下葬
    路透社援引的社交媒體視頻片段顯示,送葬人群高喊的口號中竟不乏對安佐洛夫的褒揚之語。 截屏圖當地時間12月6日,18歲的巴黎「斬首案」兇手、俄羅斯公民安佐洛夫屍體在家鄉車臣下葬。今年10月,他在法國首都巴黎郊區殺害了一名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形象的歷史教師,隨後他被聞訊趕來的法國警察擊斃,法國政府認定這是一次恐怖主義襲擊。安佐洛夫死後,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且經其家人申請,法國政府將其屍體送回俄羅斯。路透社8日援引車臣政府人權顧問沙拉託娃(Kheda Saratova)的說法稱,安佐洛夫的葬禮遵循傳統習俗。
  • 法國為遇害教師舉行國葬 現場響起一首英文搖滾歌曲
    塞繆爾·帕蒂的遺照(法新社)海外網10月22日電 當地時間21日19點30分,法國在巴黎索邦大學為16日遇害的教師塞繆爾·帕蒂舉行國葬,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他追授榮譽軍團勳章。葬禮現場(法新社)據法國BFM電視臺21日報導,葬禮在愛爾蘭樂隊「U2」的歌曲《one》中開場,馬克龍隨後發表悼詞稱將努力捍衛表現自由,不會放棄諷刺畫等藝術形式。
  • 法國遭「斬首」教師被追授榮譽軍團勳章,馬克龍:他是沉默的英雄
    「斬首」歷史教師薩米埃爾·帕蒂舉行全國哀悼,並追授其法國最高平民勳章——榮譽軍團勳章。法國總統馬克龍悼念遇害教師帕蒂。/《衛報》視頻截圖法國各地也舉行了悼念活動。奧克西塔尼大區區長德爾加將帕蒂在課堂上展示的6張圖片投射在兩座旅館正面建築牆上,每幅10秒,從周三下午5點一直循環播放到晚上9點,持續4小時,投影以帕蒂的照片與法國國旗結束。 據報導,10月16日,歷史教師帕蒂在巴黎近郊的學校附近遭「斬首」致死。
  • 法國:大雪之後
    這是1月15日在法國上萊茵省於納維爾拍攝的雪後的葡萄園和教堂。法國東北部地區近日連降大雪。新華社發(亞基·內熱朗攝)1月16日,在法國上萊茵省弗雷朗,一名男子走在雪後的山坡上。新華社發(亞基·內熱朗攝)1月15日,在法國上萊茵省凱瑟斯貝爾格,一名男子清理積雪。新華社發(亞基·內熱朗攝)1月15日,在法國上萊茵省魯法克,人們在雪地裡騎車。新華社發(亞基·內熱朗攝)1月15日,在法國上萊茵省科爾馬,一名女子走在積雪的路面上。新華社發(亞基·內熱朗攝)1月16日,在法國上萊茵省弗雷朗,人們清除路面的積雪。
  • 法國被斬首教師案進展:四名涉事青少年被起訴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26日,法國司法部門消息人士稱,法國4名青少年因歷史教師塞繆爾
  • 法國尼斯教堂遇襲,當地市長認定屬「恐怖襲擊」
    法國警方通報,一名男子29日在法國南部尼斯市一座教堂持刀行兇,致死3人、數人受傷;行兇者已經落網。尼斯市長克裡斯蒂安·埃斯特羅西認定,這是一起「恐怖襲擊」。法國反恐部門啟動調查。埃斯特羅西告訴媒體記者,警方逮捕兇手時開槍擊中他,兇手「活著」。路透社報導,遇襲教堂位於當地商業主街讓·梅德桑大街。武裝警察在教堂周圍拉起警戒線,救護車和消防車停在附近。尼斯教堂遇襲距離巴黎歷史教師薩米埃爾·帕蒂遇害不到兩周。因向學生展示有爭議的宗教漫畫,帕蒂16日遭一名俄羅斯車臣裔男子當街殺害。那名兇手先前說,想就展示漫畫一事懲罰帕蒂。
  • 因展示穆罕默德漫畫,巴黎教師遭人「斬首」,法國多地爆發遊行
    眾所周知,法國最大的威脅是伊斯蘭恐怖主義,這種恐怖分子對法國來說,擁有著非常負面的影響,他們殘忍暴力,倘若放任下去,將會後患無窮。法國一名初中歷史老師慘遭斬首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巴黎的一名初中歷史老師慘遭斬首,背後的原因竟然是曾展示穆罕默德漫畫,面對這種殘忍的行為,法國多地爆發了浩浩蕩蕩的遊行。
  • 67歲馬克龍夫人撐傘赴葬禮,送別法國女伶,丈夫未能陪伴顯孤寂
    當地時間10月5日,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的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Brigitte Macron),出現在聖日耳曼德佩教堂(St-Germain-des-Prés church),參加法國女伶朱麗特·格蕾科(Juliette Greco)的葬禮。
  • 法國人眼中最噁心的「創意料理」top10,榜首果然是它
    中新社·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想法」報導請在5秒鐘內說出幾個和法國相關的關鍵詞。我猜這幾個關鍵詞中一定會有「法餐」的一席之地。美食是不少法國人的畢生追求,而法餐也是他們的驕傲。圖源:Sunlocation2010年,法國大餐甚至還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美食麵前,大廚不斷推陳出新,而法國人也總是保持著開放又樂於嘗試的心態。不過有這麼幾道「創意菜」,法國人卻無論如何都get不了。
  • 扎在法國胸口的一根刺
    因此,在法國教師被穆斯林極端分子斬首後,他發起了一場針對穆斯林文化的愛國主義宣戰,要用法國堅持的世俗主義去限制穆斯林,要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在遇害教師帕蒂的追悼會上,一名警衛人員手捧他生前的照片。從2015年《查理周刊》事件後,法國本土一直有恐襲案發生,超過260人因此身亡,但都沒有哪一次像這次事件那樣,引發法國主流群體的激烈反彈。事情緣起於10月初,巴黎一位中學歷史教師帕蒂(Samuel Paty),因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幅先知穆罕穆德的諷刺漫畫後,被捲入校內穆斯林學生與家長的紛爭中。
  • 單日新增5萬病例,法國全境封鎖,民眾集體逃離巴黎,堵車400公裡
    當地時間本周四,法國巴黎周邊出現了大規模的交通堵塞,據《費加羅報》報導,擁堵路段一度長達400公裡。這些人都是在政府新一輪全國封鎖前逃離首都的民眾,巴黎將在周四晚上9點開始實施宵禁,午夜後,法國第二輪全國封鎖將正式展開。
  • 法國疫情全面告急!國內醫療瀕臨崩潰,還要派攻擊艦支援海外領地
    根據環球網27日報導,由於新冠疫情危機,法國的衛生系統已瀕臨極限,單日死亡數已達可怕量級,甚至開始向德軍求助!此外,法國總統馬克龍在25日宣布,鑑於目前法國各地新冠疫情擴散速度加劇,多處海外領地的醫療條件無法應對如此大規模的防疫工作。法國軍隊將開始實施一項代號為"堅韌恢復"的輔助救援行動。
  • 法國人眼中最噁心的「創意料理」top10,榜首果然是它!
    我猜這幾個關鍵詞中一定會有「法餐」的一席之地。美食是不少法國人的畢生追求,而法餐也是他們的驕傲。但是,法國人卻對這種「網紅小吃」並不感冒,因為這種披薩吃起來其實並不方便,尤其是大號的披薩冰淇淋筒,吃到後面根本無從下口。比如說這麼大的當然,還有一點尤其讓法國人不能接受:太醜了!畢竟是追求食物美感和外形兼具的法國人,好好好你們說得對。7.
  • 47歲的法國教師被當街斬首:人性永遠都是沒有底線的陰冷!
    18歲的兇手在被特警擊斃之前,還有足夠的時間,提著被砍下的人頭拍了照片,發了推特,真的讓人不寒而慄。從10月17日開始,全法大中小城市,爆發大遊行,頂著新冠,成千上萬的人走上街頭,支持這位遇害教師。10月21日的晚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索邦大學的校園裡,組織了國葬,授予Samuel Paty,帕蒂老師十字勳章,稱他為「法蘭西共和國的面孔」。
  • 法國和穆斯林徹底槓上了,馬克龍下令軍警開火
    據法新社10月29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天在該國東南部城市尼斯表示,為應對恐怖主義威脅,法國將大幅增加執行反恐任務的軍警數量,並提升反恐戒備等級,而這意味著法國軍警或將獲得自主開火權。報導稱,當天上午尼斯聖母大教堂附近發生一起恐襲事件,一名男子持刀砍殺他人,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人受傷,死者中有一名老婦被兇手割下首級,目前兇手已被警方逮捕。事發後馬克龍立即趕往尼斯市慰問當地民眾,他在講話中嚴厲譴責了這起「恐怖襲擊」,並承諾將採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打擊恐怖主義。馬克龍還呼籲法國民眾保持團結,不要向恐怖主義低頭。
  • 蘇萊曼尼葬禮當天,追悼者人山人海,百萬民眾告別心中英雄
    蘇萊曼尼出殯的場景,完全可以用壯觀來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為蘇萊曼尼送行的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了快速的增長,送葬人數從最開始的數萬人,發展到了後來的數百萬人,堪憂用上山人海來形容。如此龐大的送葬隊伍,也顯示出了蘇萊曼尼在他們心中的英雄地位。
  • 德前總理科爾享兩場葬禮待遇 眾多政要出席
    1日,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的「歐盟葬禮」、及德國葬禮分別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盟議會和德國古城施派爾舉行,許多政要出席。當天晚些時候,他的遺體被安葬在施派爾大教堂墓園。  【「歐盟葬禮」】  科爾16日在位於德國西南部的路德維希港家中去世,享年87歲。
  • 繼法國教師遇害後,維也納也「淪陷」了
    據環球網報導,繼法國教師遇害後,除了土耳其等國家就宗教問題掀起對法輿論戰外,維也納也「淪陷」了,維也納市中心的六處地區接連發生惡性槍擊事件並造成了數人死亡,警方甚至於襲擊者進行了槍戰,大量警力被調動以搜查在逃嫌犯,甚至使得整個歐洲都被迫拉響紅色警報。
  • 法國萬人大遊行悼念被斬首老師,兇手妹妹為ISIS成員
    在第二波新冠疫情加劇之際,上萬法國民眾在巴黎、裡昂、馬賽等主要城市街頭遊行集會,悼念一位被宗教極端分子斬首的歷史老師。 10月16日,巴黎大區伊夫林省孔夫朗-聖奧諾裡訥的中學歷史兼地理老師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在學校外慘遭斬首。
  • 啟蒙運動和民眾與法國大革命之間的密切聯繫
    《人權宣言》法國大革命中的民眾正如我之前在導語中提到的,民眾的熱情、廣泛的參與是法國大革命的一個突出特點,因為從整個法國大革命的發展歷程上來看民眾終於不可忍受,於是揭竿而起,在法國大革命中的關鍵性事件,攻佔巴士底獄事件也順應發生,享譽後世的《人權與公民宣言》也隨之誕生,這些象徵著法國君主制度的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