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高等級戒備!法國和穆斯林徹底槓上了,馬克龍下令軍警開火

2020-12-14 騰訊網

據法新社10月29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天在該國東南部城市尼斯表示,為應對恐怖主義威脅,法國將大幅增加執行反恐任務的軍警數量,並提升反恐戒備等級,而這意味著法國軍警或將獲得自主開火權。報導稱,當天上午尼斯聖母大教堂附近發生一起恐襲事件,一名男子持刀砍殺他人,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人受傷,死者中有一名老婦被兇手割下首級,目前兇手已被警方逮捕。事發後馬克龍立即趕往尼斯市慰問當地民眾,他在講話中嚴厲譴責了這起「恐怖襲擊」,並承諾將採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打擊恐怖主義。馬克龍還呼籲法國民眾保持團結,不要向恐怖主義低頭。當天法國總理讓·卡斯泰在國民議會發表演講時稱,這是一起「卑劣和野蠻」的行徑,「法國政府對此的反應將是堅決的、無情的和及時的」,「我已經下令在法國全國實行最高戒備狀態計劃」。

除恐襲外,法國還面臨著疫情的壓力。由於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湧,法國這幾天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突破5萬例,累計確診超145萬例,病毒檢測陽性率上升至20.6%,死亡人數達3.7萬多例,位居歐洲第三。馬克龍不得不宣布從30日開始實施第二輪「封城」措施,預計至少將持續至12月1日,封鎖期間除購買食物和就醫之外的一切非必要外出都將被禁止。馬克龍表示,第二波疫情「可能比第一波更加致命」,「這種病毒的傳播速度遠超最悲觀的預測」。

但就在封城的前一天,法國尼斯市卻發生了本月內的第二起恐襲事件,31日法國東南部城市裡昂又發生第三起恐襲:一名教堂神職人員遭恐怖分子槍擊,生命垂危。值得注意的是,奧地利同樣是在11月2日晚封城前的幾個小時遭到了大規模恐怖襲擊,造成4人死亡,17人受傷,目前仍有至少一名兇手在逃。外界普遍認為,恐怖主義威脅和疫情風險同時出現,這不單會給法國的疫情防控造成負面影響,更可能進一步刺激恐怖主義蔓延。

在10月16日發生的法國教師被斬首事件中,馬克龍由於其激烈的「反伊斯蘭」言論,引發了各個穆斯林國家民眾的強烈抗議,浪潮傳導至法國國內,本就因恐襲而群情激奮的法國民眾對穆斯林群體更加的不信任,而穆斯林們也因此感到人人自危,這使得法國的形勢越來越滑向失控邊緣。

目前法國境內至少有500萬穆斯林移民,他們大多有自己的宗教組織,跟法國本地居民長期格格不入,甚至存在嚴重矛盾,政府對他們的控制力也相當有限。比如巴黎東北部郊區的第19,、20、21這三個穆斯林聚居區,一直就是巴黎著名的法外之地,連法國警察都不敢隨便進入,政府的各種公務也需要獲得當地穆斯林領袖的配合才能順利執行。這些穆斯林群體是否會老老實實地遵守居家禁令,實在難說得很,假如某位宗教領袖無視禁令號召信徒舉行禮拜集會,那麼毫無疑問,法國政府的封鎖措施會變成一紙空文。而一旦軍警採取強制措施,雙方又勢必會爆發衝突,繼而出現更多的恐怖襲擊事件。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馬克龍對法國穆斯林下「最後通牒」
    環球時報訊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9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法國總統馬克龍為打擊國內宗教極端主義,向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穆斯林領袖、成員組織以及附屬機構在15天內接受一份「共和國價值憲章」。這份文件宣示,伊斯蘭教是一種宗教而非政治運動,同時也禁止「外國幹涉」法國穆斯林團體。
  • 馬克龍強力推行共和價值觀,法國穆斯林擔心將製造更多分裂
    目前,在全法國2600多座清真寺中,有許多是根據結社規則運作的。外國資助清真寺,雖然沒有被禁止,但如果超過10000歐元 ,就必須申報。該法律草案將規定,醫生向年輕女性提供處女證明是犯罪行為,可處以罰款和最高一年的監禁。此外,法案也提出,要為法國伊瑪目設立一個特殊證書項目。
  • 襲擊後的法國與穆斯林世界關係白熱化—法國馬克龍的棘手難題!
    不要小瞧,動畫片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這實際上就與整個穆斯林世界牽上了關係,穆罕默德是他們的信仰。其中許多動畫令穆斯林反感,認為這是對先知的詆毀與不尊重。在法國,在課堂中展示動畫片後,一名疑似伊斯蘭極端分子在巴黎將這名展示動畫片的教師殺害。事件正在一步步發展。馬克龍先生開始態度很強硬。
  • 號稱歐洲旗幟的法國,卻處在失控邊緣,馬克龍還有什麼招
    法國恰好是歐洲人員成分最複雜、流動性最高、最提倡自由與包容的地方,所以其服務業在全球國家中佔比最高。服務業最怕流動性枯竭,而封鎖是流動性最大的敵人。薩科齊是法國首位出庭受審的前總統。他將面臨最高10年監禁、100萬歐元罰款以及被剝奪公民權利的處罰。此前法國和美國一樣,不搞政治清算。但從今年開始,法國開始搞清算。薩科齊也是當年的人氣總統。這從側面證明,法國的日子不好過。
  • 印尼穆斯林圍堵法國大使館:馬克龍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
    【文/觀察者網 龍玥】法國總統馬克龍針對「極端穆斯林」的強硬表態,正讓位於印度尼西亞的法國大使館與外交人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據路透社報導,11月2日,在這個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千上萬憤怒的抗議者正試圖「圍攻」法國大使館,還高喊馬克龍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
  • 伊斯蘭教和穆斯林讓馬克龍深感恐懼的真正原因
    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立場已經顯然具有了「伊斯蘭恐懼症」的特徵。 在銀幕上,伊斯蘭教總是與有關戰爭、死亡和暴力的消息相混合,而在不斷播放這類新聞的西方國家中,單純的公民對伊斯蘭教產生恐懼,可以說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 土耳其總統激怒法國,馬克龍召回駐土大使
    對此,法國駐土耳其大使已被召回,並於25日當天回到巴黎商討情況。此外,土耳其國家最高層還對法國總統進行直接侮辱,這是不可接受的行為。 馬克龍政府將這起事件定性為「伊斯蘭教恐怖襲擊」,隨即展開一系列行動打擊宗教極端主義,勒令關閉具有極端化傾向的宗教組織與場所,並計劃驅逐200多名極端分子。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4日在土耳其中部城市開塞利發表講話,批評馬克龍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態度,並稱馬克龍「需要精神治療」。他同時暗示不看好馬克龍在未來法國大選中的表現。
  • 普京師妹小索布恰克,支持馬克龍,為何捲入法國「反穆」事件?
    2020年10月,歐洲第二波疫情爆發後,民眾似乎並不在乎這個病毒,對政府出臺的限制政策不滿。就在外界關注歐洲疫情時,法國出現了比疫情更為嚴重的事件,因為法國突然發生了兩起襲殺事件,一起是一位老師因為展示畫有先知的漫畫而被斬首,另一起則是馬克龍表達對穆斯林不滿後,法國又發生一起襲殺事件。
  • 馬克龍要求穆斯林籤保證書,土耳其學乖了不吱聲,不料印度又搞事
    據外媒本月24日報導,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向法國管理穆斯林的一個機構下達最後通牒,要求穆斯林在15天內接受一份共和國價值憲章,這份文件宣示,伊斯蘭是宗教而非運動,禁止外國幹涉法國穆斯林團體。
  • 穆斯林是否會淹沒歐洲?
    如今的歐洲,正遭遇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的尷尬。 02 大變局 不論是南歐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拉丁人,還是西歐法國的高盧人,或者德國與北歐的日耳曼人,甚至是東歐的斯拉夫人,經歷工業文明洗禮之後,主體人口生育率均開始下滑。
  • 【熱點新聞】法國教堂發生恐襲!基督徒被穆斯林斬首!3人死亡!歐洲要常嘗苦果了!
    法國總統馬克龍:「我們的國家再次遭到了伊斯蘭恐怖主義襲擊。今天早上,再一次,我們的三名同胞,在尼斯聖母院大教堂被殺害。很明顯,法國遭到了襲擊。」就在尼斯發生襲擊案後幾個小時,在法國南部城市阿維尼翁,一個高呼相同伊斯蘭口號、並威脅路人的持槍男子,被警方當街擊斃。
  • 馬克龍要穆斯林籤下保證書,土耳其這回不敢吱聲,印度卻跳出搗亂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法國教師當街遭到恐襲,這件事在法國乃至歐洲地區引起軒然大波,引起各界高度重視。眾所周知,法國最為前西歐穆斯林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近期法國所發生三起類似惡性襲擊,各界都是心照不宣,這背後與極端宗教主義有著難以擺脫的關係。在恐襲如此囂張之際,法總統馬克龍許下誓言,表示將對其國內極端宗教分子進行全面打擊,並決定要求穆斯林籤保證書。
  • 外媒:埃爾多安和馬克龍的口水戰,場面堪比拳擊比賽
    從去年馬克龍發表著名「北約腦死亡」言論後,埃爾多安就和他槓上了。現在已經一年多過去了,兩人還在「纏纏綿綿」,開始在地中海領土爭端和宗教問題上唇槍舌戰。上周五,埃爾多安呼籲法國民眾用選票炒馬克龍魷魚。10月份的巴黎教師「斬首」案使得原本緊張的兩國關係「雪上加霜」:馬克龍決定強硬打擊國內極端穆斯林,並批評伊斯蘭教是「分離主義」、「在全世界面臨危機的宗教」;埃爾多安則立即回擊,諷刺馬克龍「需要接受心理治療」,並號召「抵製法國貨」。隨著兩位領導人在地中海領土爭端和宗教問題上的爭鋒相對,土耳其和法國關係陷入低谷。
  • 馬克龍被「掛起焚燒」,法國國旗也被燒,要求斷交
    30日,全球範圍內的穆斯林再次對馬克龍表示憤怒,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周四發生在尼斯的恐怖襲擊表示不屈服,並誓言在言論自由問題上「我們不會做出任何讓步」。兩周前,馬克龍為《查理周刊》的先知穆罕默德漫畫辯護,導致巴黎郊區一名教師被殺,之後馬克龍成為憤怒的焦點。
  • 半島電視臺獨家專訪馬克龍:我沒有對抗伊斯蘭教和穆斯林 我的立場...
    馬克龍在接受半島電視臺的獨家專訪中表示,法國受到暴力極端主義分子的三次恐怖襲擊,這些令法國人民震驚並傷害他們的行動改變和歪曲了伊斯蘭教,對法國襲擊的根源是許多誤解。 他補充說:「我們國家對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沒有問題,因為在法國,法國穆斯林可以像世界各地信仰伊斯蘭教的公民那樣保持自由的宗教信仰,而法國是一個可以自由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沒有汙名化或羞辱感,所有這些都是錯誤的,所有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 馬克龍強調,法國「是一個傳達和平以及任何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在此生活的世界信息的國家。
  • 法國總統對穆斯林下達最後通牒,只有15天時間,否則後果自負
    起先馬克龍對於此事的態度是譴責和繼續維護所謂的「言論自由」,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伊斯蘭國家對法國總統的做法表示反對,馬克龍最終坐不住了,在媒體前表示自己只是針對極端組織而不是針對穆斯林
  • 割喉、砍頭接連發生,法國大變天,馬哈蒂爾:殺一百萬法國人扯平
    據馬來西亞媒體10月31日報導,在法國接連發生多起割喉、砍頭事件之後,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突然發聲,他表示,穆斯林有權對法國感到憤怒並去屠殺上百萬法國人,因為法國人曾經在過去屠殺過穆斯林。只不過穆斯林並沒有採取以眼還眼的法則,法國人應該教育他們自己的民眾,學會尊重其他人的感受。
  • 當法國暴力被美媒體雙標,馬克龍直言,美國不講人權毫無道德
    美國媒體的「宣傳」能力是眾所周知的,最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對美國媒體的業務能力表示質疑,甚至認為這些美國媒體正在「將暴力合法化」,那麼馬克龍為何會成為眾矢之的,他和美媒之間的矛盾又是為何呢?
  • 法國:恐怖襲擊威脅加劇,邊界安全緊急加強,馬克龍呼籲改革!
    法國,在一系列疑似伊斯蘭發起的恐怖襲擊之後,法國緊急加強了邊界安全和巡邏人數,並呼籲重新考慮歐盟的自由行動。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允許人們自由越境的歐盟申根區可能需要改革。上周,在尼斯發生的一次恐怖襲擊,炸死三人,罪魁禍首歸咎於突尼西亞移民,他於十月從義大利越過法國進入法國。這是一個多月來法國第二次所謂的「聖戰襲擊。」法國的安全警報是在其最高水平,與成千上萬的部署崇拜和學校的保護地的士兵,因為老師塞繆爾帕蒂被斬首用於顯示卡通描繪先知穆罕默德對他的學生。
  • 馬克龍怒斥美媒對法國恐襲「偏頗報導」
    馬克龍認為,在襲擊發生後,這些英文媒體立即將報導重點放在法國對穆斯林的政策「失敗」上,而不關注全球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並嚴厲指出這些報導正在使「暴力合理化」。資料圖:馬克龍馬克龍13日在愛麗舍宮致電《紐約時報》編輯本·史密斯,向其抱怨了他對於英美的英文媒體相關報導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