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國暴力被美媒體雙標,馬克龍直言,美國不講人權毫無道德

2020-12-12 騰訊網

美國媒體的「宣傳」能力是眾所周知的,最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對美國媒體的業務能力表示質疑,甚至認為這些美國媒體正在「將暴力合法化」,那麼馬克龍為何會成為眾矢之的,他和美媒之間的矛盾又是為何呢?

馬克龍引起了穆斯林世界的憤怒

事情還要從十月份講起,法國歷史老師因為在課堂上展示了《查理周刊》的一幅畫而被學生殺害的事件還歷歷在目。這位老師當時展示的那副漫畫被認為是針對穆斯林先知的諷刺漫畫,他在講課的時候還針對伊斯蘭教做出了評價,這也引起了這位學生的憤怒,在殺害了該名老師之後,還一邊高喊宗教口號一邊在對該老師進行鞭屍。

馬克龍得知此事之後非常憤怒,他在公開發表講話的時候,直指伊斯蘭恐怖襲擊,而他發布的一些關於穆斯林的言論,也招致了不少穆斯林國家的反對,並且在法國國內爆發了大批穆斯林的抗議活動,這也讓馬克龍成為眾矢之的。

知道自己惹了眾怒的馬克龍,急忙開始滅火,但是沒想到美國媒體卻不肯放過他。不少美國媒體在報導相關事件的時候,提出了類似「法國是否通過阻止穆斯林恐怖主義助長了恐怖主義?」「為什麼法國在穆斯林世界激起如此大的憤怒?」這樣的疑問,將法國置於對立面。

馬克龍:美國媒體為什麼不幫我?

最近針對美國媒體這樣的行為,馬克龍就給《紐約周刊》的作家史密斯打去了電話,馬克龍表示這些美國媒體正在「將暴力合法化」,他認為這些美國媒體應該去譴責製造恐怖襲擊的人,而不是揪住他話語中的問題不放,去指責法國。

馬克龍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我看到那些我所認為的來自與我們有共同價值觀國家的報紙,那些在一個繼承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的國家寫作的記者,當我看到他們將這種暴力合法化,且認為問題的核心在於法國是種族主義者和仇視伊斯蘭教的國家,我認為基本原則已經被丟失了。」

在史密斯看來,這樣的指控非常嚴重,他將此歸結於這些美國媒體被川普「最後幾天總統任期」分散了注意力,並且認為他們「錯過了法國精英階層與英語媒體之間日益加劇的衝突」。

事實上,法國發生這樣的恐怖事件,從一定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近些年來,這些來到歐洲國家的難民,基本上可以將問題追溯到西方國家策劃的「阿拉伯之春」,但是沒想到「春天」沒有到來,這反而成為了法國的噩夢。雖然馬克龍現在的態度已經緩和了很多,但是他還是表示,他作為法國總統要捍衛法國公民言論的自由、寫作的自由、思考的自由、繪畫的自由。言外之意,諷刺穆斯林是法國公民的自由,他是能捍衛,沒法管。

但是如今美國媒體不也是如此,雖然美國向來是喜歡過河拆橋,但是法國和美國在這個問題上也是半斤八兩,也沒必要互相指責了。

相關焦點

  • 「正在使暴力合理化!」馬克龍怒斥美媒對法國恐襲「偏頗報導」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對英文媒體有關法國中學教師薩繆爾·帕蒂遭「斬首」等恐怖襲擊行為發生後的報導表示不滿。馬克龍認為,在襲擊發生後,這些英文媒體立即將報導重點放在法國對穆斯林的政策「失敗」上,而不關注全球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並嚴厲指出這些報導正在使「暴力合理化」。資料圖:馬克龍馬克龍13日在愛麗舍宮致電《紐約時報》編輯本·史密斯,向其抱怨了他對於英美的英文媒體相關報導的不滿。
  • 馬克龍批美國暴力事件後不忘"端水":相信美國民主
    原標題:馬克龍批評華盛頓暴力事件後不忘「端水」:相信美國「民主」[編譯/觀察者網童黎]在美媒抨擊國會暴力事件「動搖國本」、多國深表震驚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卻當起「端水大師」,用英語抒發了他對美國「民主」的信心。
  • 馬克龍體驗了美媒的"傳統藝能"
    這次,法國總統馬克龍被美國媒體的「傳統藝能」給招待了。一個月前,法國教師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因展示穆罕默德漫畫遭極端分子殺害。法國總統馬克龍其後對伊斯蘭教發表強硬言論,招致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不滿。一些擅長「美化暴力」的美國主流媒體,也加入批評隊伍,提出了諸如「法國是否通過阻止穆斯林恐怖主義助長了恐怖主義?」
  • 明察秋毫|新法案通過,法國警察被指「不講武德」?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新法案通過,法國警察被指「不講武德」?在拍攝行為可能導致監禁的情況下,警察不當使用暴力的行為將難以被取證和追責。近期法國媒體頻頻爆出的警察暴力執法事件也使這一問題受到法國社會的廣泛關注。11月21日,黑人音樂製作人Michel Zecler因外出未佩戴口罩被三名警察追逐,並遭到警察長達五分鐘的毆打,毆打場面被閉路電視拍下並於27日被上傳到網際網路上。涉事警員展現出的暴力和種族歧視傾向引起了法國民眾的憤慨。
  • 恐襲風波塵埃未定,馬克龍呼籲英語媒體支持法國的反恐立場
    當地時間11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致電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本·史密斯,強調法國在遭受恐怖襲擊後依然堅持世俗主義理念,呼籲英語媒體支持法國的反恐立場。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6日報導,馬克龍致電本·史密斯,批評後者將法國的反恐立場稱為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馬克龍認為,此番報導將賦予更多暴力活動「合法性」。
  • 依賴美國還是學習中國?德國和法國吵起來了!
    但是在軍事方面上,德國被限制不能製造一些高級設備,在一定程度上還需要依賴美國,於是乎就有了美國駐軍德國保護德國安全的說法。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和北約秘書長都表示,歐洲需要並且長期需要依賴美國。歐洲在不久的將來仍然需要依附於美國的軍事保護,她還呼籲,要強化「跨大西洋關係」。
  • 馬克龍強力推行共和價值觀,法國穆斯林擔心將製造更多分裂
    本周三,法國公布了一項旨在解決「伊斯蘭激進主義」問題的法律草案。馬克龍強調,此法是為了打擊破壞法國的「分裂分子」 ,但人權組織對此表示擔憂,稱其會歧視法國的穆斯林。其中一項值得注意的措施,對於兒童的家庭教育,只允許出於健康原因或特殊情況,如職業運動員。這項措施旨在終止兒童受海灣國家支持的「秘密」宗教學校影響。
  • 馬克龍膽大妄為:左打中國 右懟美國 瘋了嗎?
    特別是他同時把中國和美國兩個大國當作槍靶子,左打中國,右擊美國,驚掉了觀察家們的下巴。 1 馬克龍一方面喊話歐盟:不應該和美國一起對付中國,另一方面卻在很多問題上針對中國。且不說在香港、新疆議題上批評中國人權-這是西方價值觀使然,他還特別針對中國新冠疫苗,高調批評中國信息不透明,沒有提供相關數據,暗指中國疫苗不可靠。 在產業鏈方面,馬克龍提出,他決定提高歐盟的技術能力,以減少對美國和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注意哦,他不單單針對中國,還捎帶上美國。
  • 不信邪?美英法首腦都中招 馬克龍新冠病情惡化送ICU搶救
    結果,疫情的爆發導致了美歐國家經濟持續下滑,社會加速動蕩,病毒更是無孔不入,連美英法首腦都紛紛中招。據法新社12月17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截至目前,已有美國總統川普、英國首相詹森、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玻利維亞臨時總統甄妮娜·阿涅斯等國家元首相繼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 法國與俄羅斯交往,美國不高興,歐洲變局能否在馬克龍手中實現?
    從外媒資料顯顯示,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將參加俄羅斯紀念二戰勝利75周年紀念日活動。法國是歐洲老牌帝國,對於法國總統的來訪,俄羅斯很重視,當時有俄羅斯媒體甚至把馬克龍即將到訪俄羅斯,把他比作74年前的法國總統戴高樂訪問蘇聯。1944年,法國總統戴高樂訪問蘇聯,從此開啟法蘇外交往來。
  • 接連發生平民被斬首事件,法國社會再陷入撕裂
    據法國媒體報導,襲擊者攜帶的身份證顯示,他名叫布拉伊姆·阿烏薩維(Brahim Aouissaoui),今年21歲,突尼西亞籍,於今年9月以非法移民身份從義大利的蘭佩杜薩島偷渡進入歐洲,並在29日上午乘火車抵達尼斯。 據法國反恐檢察長裡卡爾(Jean-Francois Ricard)透露,警方在阿烏薩維身上找到一把長30釐米的刀、一本古蘭經和兩部行動電話。
  • 種族主義之禍難消 美國「人權」何在?
    在多個美國主要城市,成千上萬人參加抗議活動,反對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各界輿論對美國警察暴力執法的關注度愈來愈高。面對日前威州基諾沙發生的非裔男子遭警察擊傷事件,美國人民的怒火被再一次點燃。    美國媒體指出,此次大遊行正值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57周年,而當下美國卻猶如處在一場「噩夢」之中。媒體同時批評,雖然民眾抗議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呼聲強烈,但白宮與美國政府的表現卻令人「心碎」。
  • 美國華盛頓應該拋棄在人權問題上假裝聖潔的雙重標準
    多國政府、官員、媒體也密集發聲,譴責美國執法人員公然踐踏人權的行為、譴責美國社會21世紀仍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譴責美國政府在人權問題上的「雙重標準」。俄外交部敦促美國政府對弗洛伊德死亡一事進行徹底調查,並履行其國際社會職責。古巴外長布魯諾·羅德裡格斯在社交媒體上說:「弗洛伊德被殘忍殺害,這類事件對非洲裔美國人並不陌生。他沒有攜帶武器,大喊『我無法呼吸』,但仍不足以阻止一次不公正行為。」
  • 美國種族歧視波及法國,馬克龍站出來發聲,有何用意?
    美國嚴重疫情下,又因為白人警察「跪殺」黑人而引發了黑人暴動,而且持續到現在依然沒有完全停止。美國黑人暴動也波及西方國家,一些歐洲國家相繼爆發了黑人暴亂,一些黑人甚至在英法荷等國推翻了一些殖民者的雕像。比如在英國,黑人抗議在倫敦議會廣場的邱吉爾紀念雕像上,進行了塗鴉,在被示威者噴上:邱吉爾是種族主義者。
  • 在法國遭伊斯蘭世界圍攻時埃及總統塞西訪法 馬克龍表示感謝
    埃及總統塞西12月7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馬克龍感謝他在伊斯蘭世界圍攻法國後到訪法國,顯示對法國的支持。作為戰略夥伴,雙方討論了區域危機,並就「人與神孰高孰低」各自表述了看法。對於非政府組織呼籲關注埃及人權問題。馬克龍做了有節制地表達。
  • 美國「人權神話」被群嘲,草菅人命者談何人權?
    長期以來,美國自封「人權楷模」「人權衛士」,以自身對人權的狹隘理解為框架,以稱霸全球的核心利益為標尺,每年以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的黑料拼湊年度國別人權報告,對不符合其戰略利益的國家和地區的人權狀況肆意歪曲貶低,更不惜打著人權旗號發動戰爭。但是,世人並未失明,美國真的是人權保護的「山巔之城」嗎?不妨且看一組事實——貧富差距創50年來新高。
  • 號稱歐洲旗幟的法國,卻處在失控邊緣,馬克龍還有什麼招
    法國領土約67萬平方公裡(本土約54萬平方公裡),不及美國十分之一。——換句話說,法國疫情嚴重程度絕不在美國之下,處於失控邊緣。馬克龍可是歐洲左派旗幟,開口民主自由,閉口自由民主。美國疫情失控,左派把持的輿論,可以把責任推給代表右派的川普。
  • 近期為何法國總統馬克龍人氣不斷下跌?
    法國是歐洲很喜歡和美國對著幹的國家,民眾就不大瞧得上美國! 在法國人心裡咱是和美國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國,你老哈著他幹嘛? 作為總統你和主流民意對著幹,無論正確與否,都不可能討好選民! 他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民意支持度,轉頭就開始各種懟川普了!
  • 【法國總統馬克龍健康狀況出現好轉跡象】當地時間23日,據法國媒體...
    【法國總統馬克龍健康狀況出現好轉跡象】當地時間23日,據法國媒體援引總統府愛麗舍宮的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健康狀況出現好轉跡象。除此以外,愛麗舍宮並未透露更多的信息,馬克龍目前仍在巴黎西郊的一處總統官邸隔離。此前有法國媒體報導,由於隔離期將滿,如果檢測結果允許,馬克龍有望於24日回到愛麗舍宮度過年末傳統節日。
  • 馬克龍:反對種族主義,但法國不會拆掉有爭議雕像
    綜合法新社和美聯社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表示,將堅決反對種族主義,但他也讚揚了法國警方,並堅稱法國不會拆除有爭議的殖民時代人物雕像來「抹去」歷史。這是自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抗議浪潮後,馬克龍首次就這些問題發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