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致電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本·史密斯,強調法國在遭受恐怖襲擊後依然堅持世俗主義理念,呼籲英語媒體支持法國的反恐立場。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6日報導,馬克龍致電本·史密斯,批評後者將法國的反恐立場稱為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馬克龍認為,此番報導將賦予更多暴力活動「合法性」。
「當我看到多家我相信與法國共享相同價值觀的英語報刊將暴力活動『合法化』的時候,且聽到他們認為問題的根源是法國是種族主義國家,且患有伊斯蘭恐懼症的時候,我覺得法國與英語國家間共享的價值觀消失了。」馬克龍說道。
史密斯則在自己發表於《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內寫道,馬克龍指出「外國媒體未能理解世俗主義,而這是法國政治與社會的支柱之一」。
半島電視臺刊文指出,此前英國《金融時報》也曾發表一篇題為《馬克龍關於「伊斯蘭分裂主義」的戰爭》的文章,雖然該文在10月8日發表不久後就被以「事實錯誤」為由而刪除,但仍然招致法國的強烈回應。馬克龍在寫給英國《金融時報》的一封信中捍衛法國的立場,他否認法國對穆斯林有侮辱行為,強調法國「對穆斯林、基督徒、猶太人、佛教徒和所有有信仰者而言」都是一個世俗國家,即使遭受攻擊,法國貫徹世俗主義的決心也矢志不渝。
自從諷刺雜誌《查理周刊》於9月重新發行有關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以來,法國陸續發生多起暴力襲擊事件。9月25日,一名男子在查理周刊的舊辦公室外面用刀刺傷兩人。10月16日,法國教師塞繆爾·帕蒂在學校外遭砍頭殺害,原因是曾在授課中展示有關穆罕默德的漫畫。10月29日,一名突尼西亞男子在尼斯一所教堂內用刀殺死三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