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勒龐和不確定的法國

2021-02-15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謝瑋 | 北京報導

責編:周琦

5月3日,在法國大選首輪投票中「出線」的兩位候選人——中間派獨立候選人、「前進運動」領導人艾曼努爾·馬克龍和極右翼候選人、國民陣線主席馬麗娜·勒龐——迎來了決選輪投票前的最後一場電視辯論。

辯論歷時兩個半小時,吸引數以百萬計的人觀看。雙方在歐盟、歐元區、全球化、移民與反恐問題上的矛盾難以調和。

縱觀法國大選,歷經了類似「三足鼎立」「四強相爭」「兩極較量」等撲朔迷離的階段。

留在臺上「較量」的卻是兩位傳統意義上的政治「局外人」,法國怎麼了?

>> 馬克龍,「左右兼收」的政治新生力量

首輪投票結束後,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致電馬克龍,向其表示祝賀。包括總理卡澤納夫、外長艾羅、前總理拉法蘭在內的多名政界人士也掀起了呼籲支持馬克龍的聲浪。

右派共和黨候選人菲永在發表敗選演講時,也呼籲第二輪投票支持馬克龍,對抗勒龐所領導的國民陣線黨。

此前從未參加過任何選舉、政治上「根基尚淺」的馬克龍,如何做到「左右兼收」贏得廣泛支持?

年僅39歲的馬克龍畢業於法國政治家的「搖籃」——法國國家行政學院,還曾任職歐洲商業銀行羅斯柴爾德集團。2012年,馬克龍跟隨奧朗德進入愛麗舍宮,出任總統顧問;2014年又被任命為經濟部長。

2016年7月,馬克龍成立自己的政黨「前進運動」,並於2016年8月30日正式辭去經濟部長一職,宣稱要超越左右陣營之別。不到一年,就贏得了大量選民的青睞。

而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則是馬克龍與年長自己20多歲的高中老師布麗吉特的婚姻。大選期間,布麗吉特還被曝出每次出席官方活動均身著LV免費提供的衣飾,引起輿論非議。

首輪投票結束後, 馬克龍競選團隊發言人勞倫斯·阿伊姆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馬克龍曾經是奧朗德的經濟部長,但是他並不認同其政策,所以選擇了辭職。

在不到一年前,馬克龍建立「前進運動」並打算參選總統時,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但是他做到了,並且成為了最終候選人之一。「他的行為證明,法國人已經做好了『改變』的準備。人民需要政治上的新生力量。」阿伊姆表示。

阿伊姆認為,在當前的競選中,必須了解中產階級的焦慮和憤怒。「我們試圖向民眾傳達一個非常簡單的信息,相信我們,我們將在法國做些與眾不同的事。畢竟,這次選舉事關歐盟的未來。」

在今年3月2日公布的選綱中,馬克龍承諾,一旦當選總統,將推動教育、就業、經濟現代化、安全國際戰略和政治廉潔6個領域的改革。

其中,有些措施比較引人注目:國家公共開支削減600億歐元,減少12萬公務員;投資500億歐元振興經濟,其中150億歐元用於培訓,150億歐元用於經濟向環保轉型;將企業稅從目前的33.3% 減到25% ;設立資本收入統一稅(30%);將巨富稅改為高級房產稅,現行此稅中的金融財產部分不再收巨富稅等。在社會保障方面,擴展失業救濟金發放範圍,使辭職員工和獨立經營者也能領取失業補助。

馬克龍既譴責菲永的「柴契爾式」自由資本主義,也抨擊勒龐「閉關自守」。

有評論認為,馬克龍的勝利,是其執政綱領的勝利。其自詡「非右非左」的立場,代表法國一種非傳統的投票取向,也為經濟自由主義與社會公平正義衝突「軟著陸」提供了例證。

>> 「愛國者」勒龐

今年48 歲的勒龐是律師出身。2011年,她高票當選國民陣線黨主席。極右翼黨派國民陣線創立於1972年,創始人為瑪麗娜·勒龐的父親讓- 瑪麗·勒龐(下稱「老勒龐」)。2002年,老勒龐曾闖進總統大選第二輪角逐,最終敗給了席哈克。當時,老勒龐的一個競選口號即是「為法國人保住法國」。

首輪大選「出線」後,瑪麗娜·勒龐選擇在北部加來省埃南博蒙市競選總部發表講話,稱當天的結果是個「歷史性的勝利」。她說:「現在是法國人民掙脫枷鎖的時候了,我是人民的候選人,法蘭西的生死存亡關乎於此。」

勒龐的競選口號正是「以人民之名」。

今年2月初,勒龐公布了144條選綱。

經濟方面,勒龐將歐元視為一個「經濟失敗」案例,認為法國需要恢復國家經濟、政治與貨幣主權,應該退出歐元區並改用新貨幣,法國國家債務將以新的本國貨幣定價。她還提出保護法國企業、對抗勞動力成本較低國家的不正當競爭、遏制法國產業外移現象等。

社會保障方面,大幅削減移民數量一直是國民陣線競選綱領的核心。

勒龐聲稱,要每年削減1 萬移民名額,所有非法進入或滯留在法國的外國人將被驅逐,取消出生即可獲得法國國籍的法律等等。

當地時間4月24日,勒龐宣布,她將辭去國民陣線主席之職,全力以赴第二輪投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表示需要超越政黨考慮,努力團結全國民眾。與此同時,勒龐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經濟和貨幣政策嚇到了不少中產階級的選民,她開始對退出歐元區保持沉默,甚至提出可能實行貨幣雙軌制,歐元將用於外貿,法國國內則運用法郎。

>> 不確定的法國

縱觀本輪法國大選,可以說,選情一直在爆冷。

先是現任總統奧朗德放棄參加連任,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位放棄爭取連任的總統。隨即,時任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辭去總理職務,準備代表執政黨社會黨參選,結果卻輸給了默默無聞的黨內同僚阿蒙。梅朗雄代表的左翼陣線是法國左派的激進力量,雖然利用社交網絡和新技術手段展開競選,分流了一部分選票,但卻回應慘澹。

另一邊,右派熱門候選人菲永因「空餉門」成為司法調查對象之後,雖繼續參選,但爭議極大。

最終,兩位傳統意義上的政治「局外人」贏得了決賽的門票。

法新社評論說,首輪投票結果打破了法國傳統政治格局,1958年以來右翼政黨首次在第二輪選舉中缺席。這也是近半個世紀以來,法國傳統的右翼共和黨及左派的社會黨失去對法國大選的「主控權」。

縱觀馬克龍、勒龐二人的選綱,在歐盟、歐元區、全球化、移民與反恐問題上大相逕庭。在兩人背後,是法國民意切實存在的對立情緒。統計顯示,法國政治地理上似乎出現了一條巨大的裂縫:在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中,支持勒龐的選民多數分布在法國工業衰落、經濟凋零的北部和東北部地區,難民眾多的南法部分地區也成為勒龐的票倉;而支持馬克龍的選民往往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

「馬克龍是一個非常誇張和毫無顧忌的全球化支持者,我是一位愛國者,在我們兩人之間舉行面對面辯論和對決,這非常理想。」勒龐曾公開表示,自己非常希望與馬克龍「能夠在理念上進行明確和全面的對抗」。

5月3日晚,馬克龍與勒龐舉行了最後一場電視辯論。在持續兩個半小時的辯論中,勒龐諷刺馬克龍是「蠻荒全球化的信徒」,把國家控制權拱手讓人。馬克龍則回擊稱勒龐是「恐懼的最高女祭司」,在用歐盟形象製造恐懼。

縱觀這幾大問題,也是近年來日漸困擾法國人的問題。

在歐洲智庫「開放歐洲」研究員彼得·克萊普看來,馬克龍對歐元區開出的「藥方」,在過去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問題在於,歐洲央行不斷提供低息貸款,所以法國政客可以維持現狀。歐元讓法國變得更加懈怠,經濟進入亞健康狀態。克萊普表示:「我不認為法國能在擺脫歐元的同時還不出亂子。即便候選人想,選民也不想。現在勒龐提出退出歐元區,但人們不想讓自己的財產處於危境之下。馬克龍會維持現狀,而勒龐可能會讓狀況更糟糕。所以我也許更傾向於選擇馬克龍。」

這樣的邏輯也並不鮮見。早在2012年法國大選時,法國某高等商學院教授就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其實奧朗德並不是最佳總統候選人,只是大眾已經厭倦了薩科齊,又沒有更好的人選。

雅克• 席哈克、尼古拉• 薩科齊,弗朗索瓦• 奧朗德分別試圖從中、右、左三個角度解決福利政治的弊端,卻先後陷入了困境。新總統能解決法國的難題嗎?

相關焦點

  • 馬克龍和勒龐,誰將笑到最後?
    根據法國內政部24日提供的數字,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拿下首輪投票,將在5月7日決勝輪中與極右翼候選人勒龐對決。分析稱,隨著「局外人」馬克龍和勒龐進入第二輪,法國左右兩翼長期輪流執政的局面將被打破。傳統大黨共和黨和社會黨被取代,將對法國以至歐盟命運造成深遠影響。
  • 旅法留學生:勒龐當不了法國的川普
    近日,法國《回聲報》的民調顯示,瑪麗娜·勒龐將贏得第一輪選舉,但會在第二輪中被右派的菲永或「獨立派」的馬克龍擊敗,而馬克龍當選的可能性要大於菲永,因為後者最近醜聞纏身,被《鴨鳴報》爆料曾為妻子和子女在政府部門謀取高薪職位吃空餉。
  • 「法國黑天鵝」勒龐為何跌落塵埃?
    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5月7日舉行,獨立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以65.8%的絕對優勢擊敗勒龐。39歲的馬克龍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8位總統,也是年紀最輕的一位共和國總統。馬克龍是近幾年才嶄露頭角的政壇新秀。馬克龍1977年12月出生在法國北方城市亞眠。
  • 馬克龍和勒龐上演終極舌戰 雙方言辭激烈全程互懟!
    而馬克龍則表示勒龐不是民主的候選人,重建國界,排外是藉口,不應該因此閉關鎖國,法國依舊很強大。馬克龍說:「作為是世界第五大世界經濟體,我們不應該閉關鎖國,而是進行更加深刻的內部改革。」馬克龍說:「我們必須給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施更加靈活的政策,以適應經濟周期。」 隨後,勒龐對馬克龍進行了反駁,指責馬克龍作為奧朗德執政任期的經濟部長,並沒有給法國帶來很好的發展,造成了法國的災難。並且指責馬克龍不顧及國家利益,只顧及私人企業的利益。在稅收以及購買力問題上,馬克龍立即表態,應減少公司和社團稅收,取消80%的房產稅。
  • 39歲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
    截至北京時間8日6時,據法國內政部數據顯示,根據目前90%的不完全投票統計,中間派政黨「前進」運動候選人馬克龍以64.82%的得票率贏得大選,與此前的出口民調得票率數據相當接近。△勒龐發表敗選演講  當地時間7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稱,祝賀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美國期望與新任法國總統和法國政府合作。
  • 解讀 | 法國大選黑天鵝折翅 馬克龍贏在哪?對中國有啥影響?
    他曾經表示,如能當選法國總統將繼續深化法國和中國在核能等工業領域的合作。馬克龍在接受採訪時曾援引鄧小平的名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意在突出自己超越左右政黨之分、專注高效辦事的政治理念。馬克龍及其團隊,更是將艱辛、神經緊繃的總統競選活動和民調分析稱作「長徵」。
  • 法國迎來歷史上最年輕最帥的總統馬克龍,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爭奪,年僅39歲的馬克龍以65.5%的支持率大幅領先地擊敗了支持率為34.5%的極右翼候選人勒龐,將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馬克龍出生於1977年12月,曾擔任法國經濟部長。當很多同齡人還在打拼事業掙錢養家而焦頭爛額的時候,這位政壇新星早已給自己做了極其精準的規劃和定位。2002年,同樣是大選年。
  • 勒龐上位,馬克龍流淚…這一屆歐洲議會「總決選」絕對不輸AKB!
    而法國呢?避開了黃馬甲,居然選擇了周天休息日投票~不能享受完美假期的法國公民一定連說了好幾個「麥和德!」放飛的歐盟民眾們公投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大多是這樣投的:而小馬哥,法國現任總統馬克龍率領的共和國前進黨以22.4%的得票率屈居次席,輸給勒龐阿姨2個席位,贏得了22席。劃重點:果然受傷的總是「背鍋王」小馬哥。
  • 法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馬克龍連提兩條爭議法案,討好保守選民
    在經歷了一系列恐襲事件後,法國國內矛盾正變得越來越尖銳。連身為總統的馬克龍也越來越表現出想要討好保守派群體的傾向,這在此前是不可想像的。法國的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法國連續發生的恐襲事件,右派保守勢力正在抬頭,馬克龍不得不開始為1年半以後的選舉做準備。
  • 馬克龍贏了!法國選出最年輕總統,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
    當地時間7日晚,「小馬哥」馬克龍力克「女版川普」勒龐,以39歲的年紀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沒有之一。歷史讓馬克龍走上光芒萬丈的舞臺,也讓他站在一邊是神話、一邊是笑話的岔路口。1這個政壇「菜鳥」為什麼能笑到最後?
  • 專家:終未成為「法國黑天鵝」 勒龐為何跌落塵埃?
    法國大選第二輪投票5月7日舉行,馬克龍以絕對優勢擊敗勒龐。39歲的馬克龍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第八位總統,也是年紀最輕的一位共和國總統。  馬克龍是近幾年才嶄露頭角的政壇新秀。馬克龍1977年12月出生在法國北方城市亞眠。他曾是一名職業銀行家,2012年被奧朗德總統看中,聘為總統府副秘書長。2014年馬克龍被任命為政府經濟部長,年僅36歲。
  • 法國大選進入衝刺周!誰會笑到最後?
    勒龐之後試圖打圓場,說這名抗議者搞錯對象,表示不應對一個女權捍衛者的演說作出幹擾,勒龐並再次以反歐盟和反移民動員支持者投票,他承諾就任總統後首要重建法國邊界,停止所有移民,又批評競選對手擁護全球化,並指周日投票就是要在復興的法國和沉淪的法國之間作出抉擇。對於目前法國撲朔迷離的大選選情,民調機構的預測情況如何?
  • 從「夢幻男孩」到「民主粉碎機」:是什麼讓馬克龍「向右急轉」?
    向左,曾和他並肩作戰的左翼盟友紛紛叛逃至別的黨派,2020年夏天的法國地方選舉,馬克龍的政黨大敗而歸,指望他創造一個平權法國的早期支持者們,對逐漸右傾的他已經失望透頂;向右,極右翼們早已有了自己心儀的總統候選人——瑪麗娜·勒龐,對馬克龍疑似諂媚的右傾立場似乎並不領情,鮮少有右翼選民將馬克龍看成「自己人」。
  • 勒龐只是法國的「春江鴨」,難成「黑天鵝」
    然而,憑藉在法國十餘年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感受,筆者認為儘管和歐洲的部分其它國家相同,法國的極右翼勢力也在日趨加強,但在法國現有的政治框架和社會生態下,勒龐此番當選總統的概率幾乎為零。筆者認為勒龐只是法國「春江水暖鴨先知」中的「春江鴨」,難成「黑天鵝」;倘若政體不改,法國也不可能和美國一樣飛出只「黑天鵝」來。
  • 法國大選背後憂慮 四成選民投給了極左和極右
    根據法國內政部的最新統計,獨立候選人馬克龍以24.01%的得票率領跑並同極右翼候選人勒龐攜手進入第二輪,然而令人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勒龐在第一輪的21.3%得票率和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19.6%的支持率:這意味著在3600萬法國選民中,近1500萬人,即總比例在40.9%的選民選擇了極端黨派候選人。
  • 法國勝了,歐盟笑了,唯獨俄羅斯和ISIS不開心!
    這將不再是法國,這正是危急關頭。」極力呼籲法國民眾選擇馬克龍,而非右翼候選人勒龐。因為大家知道,一旦民眾選擇了右翼勒龐,啟動脫歐,整個歐洲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歐盟將名存實亡。歐盟的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兩個老大哥,其中一個德國,一個法國,帶著一幫周邊的兄弟結成的同盟。對內互通有無,自由流動。
  • 法國大選右翼崛起 勒龐能否成為女版「川普」?
    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感嘆,隨著英國脫歐,理性思考和選擇的邊界已然消失,「而我們法國人面臨的主要課題是,瑪麗娜·勒龐如今可能贏得選舉」。這位有著「法國最危險女人"之稱的47歲政界女強人,對川普可謂讚賞有加。仔細分析,發現勒龐的政治主張與川普極為相似,可以說是川普政治主張上親密的「法國女友」。甚至有媒體猜測她將在明年5月舉行的法國總統大選中勝出,成為法國版「女川普」。勒龐和川普確有一些明顯的相似之處。
  • 馬克龍強力推行共和價值觀,法國穆斯林擔心將製造更多分裂
    這項立法如果獲得通過,任何人以意識形態或宗教極端主義的名義,向公務員和公共服務提供者施加壓力,迫使他們背離法國的政教分離「世俗主義」價值觀,都將構成刑事犯罪。馬克龍回擊英美媒體的批評極左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指責政府利用反穆斯林情緒的上升來獲取政治利益。在經歷新一輪的隨著2022年大選臨近,馬克龍很可能面對極右翼領導人馬琳 · 勒龐。
  • 「浪漫政客」馬克龍:像徵服愛情一樣徵服法國!所以說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遇上馬克龍呢?
    民調結果顯示,不出意外,這位一直以23.9%支持率領跑的39歲的馬克龍,五月七號,戰勝對手極右翼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成為新一任法國總統!也是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馬克龍這一輪選舉的勝利,無疑傳遞著法國仍然堅守歐盟的政治理念,也暗示著歐洲民粹主義開始開倒車了。這位年輕的政治家憑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個人魅力改寫了法國政治格局,榮將載入史冊,希望他是深陷困境但依舊偉大的法國最好的希望!
  • 法國脫歐戰爭兵不厭詐
    2017年可以說是全球大選年,不同國家都相繼開始競選總統,特別是在歐洲,繼之前提到的3月荷蘭大選後,今次主角就去到法國。  其實上星期法國已經通過第一輪投票,結果亦一如外界預期,不過別忘了還有第二輪投票,分別由馬克龍及勒龐在5月7日一決雌雄。根據不同民意調查顯示,馬克龍仍然領先勒龐近30個百分點,而勝出機率更達到88.92%。在牌面不利情況下,勒龐不但先卸下國民陣線黨主席專心參選,更在馬克龍按照行程到當地準備關閉的惠而浦工廠跟工會時發動「突襲」,先一步抵達工廠與工人見面,這個行為舉動完全是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