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的辯論用桌也是十分講究,是沿襲了法國1974年總統候選人辯論的習慣——長方桌對坐。候選人都反對採用美式的站在講桌前發言的方式。
雙方言辭激烈 一度火藥味十足
法國BFMTV電視臺的報導說,在此次長達兩個半小時的電視辯論中,雙方言辭激烈,一度火藥味十足。兩名候選人毫不吝惜刻薄的嘲諷甚至咄咄逼人的攻訐,爭相發言和反駁,以至於相互湮蓋了對方的聲音。
勒龐指責曾擔任經濟部長的馬克龍與奧朗德一脈相承,在經濟建設和解決失業問題上毫無建樹,還給他貼上「野蠻全球化」、「商業模式優步化」、「社會治理簡單粗暴」、「經濟掠奪」、「討好原教旨主義」等標籤。馬克龍則反擊稱對手「謊話連篇」、「胡言亂語」,無意進行「平衡開放的民主辯論」。
在稅收和退休制度改革、對歐元和歐盟的政策主張、與美俄等大國關係等問題上,雙方都表達了針鋒相對的不同觀點。針對勒龐提出建立所謂本國貨幣和歐洲共同貨幣雙軌制的主張,馬克龍指稱,取消歐元是「死路一條」的「危險計劃」,這種「生拼硬湊」的概念明顯說明勒龐團隊「準備不足」。
辯論圍繞下面這些問題進行
馬克龍:法國應當進行更加深刻的內部改革辯論開始,主持人首先詢問兩位候選人的此刻的精神狀態,勒龐稱很高興很多政客支持馬克龍,但自己是國家人民的候選人。而馬克龍則表示勒龐不是民主的候選人,重建國界,排外是藉口,不應該因此閉關鎖國,法國依舊很強大。馬克龍說:「作為是世界第五大世界經濟體,我們不應該閉關鎖國,而是進行更加深刻的內部改革。」
馬克龍:必須給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本次辯論的第一個話題,兩位候選人被問及他們為減少失業的經濟政策。
馬克龍說:「我們必須給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施更加靈活的政策,以適應經濟周期。」
隨後,勒龐對馬克龍進行了反駁,指責馬克龍作為奧朗德執政任期的經濟部長,並沒有給法國帶來很好的發展,造成了法國的災難。並且指責馬克龍不顧及國家利益,只顧及私人企業的利益。在稅收以及購買力問題上,馬克龍立即表態,應減少公司和社團稅收,取消80%的房產稅。勒龐表示同意馬克龍減少房產稅的觀點,但認為增加一般性社會繳納金將會降低購買力。
關於退休年齡的問題
緊接著,主持人提出了關於退休年齡的問題。
勒龐表示,將通過將退休年齡調至60歲,以改善養老金分配。
馬克龍則表示,調整退休年齡將會花費30億歐元。
馬克龍:安全和恐怖主義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馬克龍表示,防止恐怖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威脅是未來幾年工作的的重中之重,政府將加強警察的防範手段,能夠在恐怖襲擊出現之前有所行動。
馬克龍說:「自2015年來,我們恢復了邊境管制並且逮捕了60餘萬人。勒龐的閉關政策並不是萬金油,對抗恐怖主義的關鍵在於及時發現恐怖威脅,遏制恐怖襲擊。因此我們需要和歐盟成員國家合作,共享資料,控制恐怖分子的行蹤。」
勒龐則表示,國民陣線代表並不支持奧朗德政府針對恐怖主義的法律條例。
勒龐:激進分子的問題應該交由法院處理
馬克龍表示法國一些激進分子的出現,存在一定的社會因素,並指責勒龐的政策會激化國內矛盾,導致國內讓伊斯蘭聖戰者有機可乘。勒龐立即反駁馬克龍,她說:「激進分子的問題應該交由法院處理。」
接下來是兩位候選人對於有關刑事政策的提議。
馬克龍說:「對犯罪零寬容首先是需要增加一萬個警察和憲兵的職位。從我們的共和國保安部隊懦弱的被極左激進分子攻擊看出,我們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警察,作為幹預的力量以及維護日常安全的力量。」
馬克龍表示,他將對日常犯罪行為零容忍,對小偷小摸的行為不應該僅僅只是譴責。他說:「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能夠維護日常安全的永久部署。」
勒龐則認為每一個犯罪或違法行為都應有相應的刑事制裁。勒龐說:「我們要求一個完整的刑罰制度來規範。」
馬克龍:脫歐必將造成負面影響 法國無法倖免
馬克龍指出,脫歐必將對歐洲經濟和貨幣造成負面影響,法國無法倖免,因為法國不是一個封閉的國家,是歐洲的、世界的國家。馬克龍指責勒龐的政策會使法國損失生產力和工作,降低法國的購買力和競爭力。
勒龐則認為,法國脫歐貨幣的貶值可以增加競爭力。
辯論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國際關係的問題
馬克龍:希望法國能夠致力於建立和平的秩序
馬克龍說:「我所希望的是一個強大的在歐洲可靠的法國。因為我們的世界正處不穩定之中,經濟格局充滿激烈的競爭,國際安全形勢動蕩,恐怖主義在我們的國界以及撒哈拉沙漠,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區肆虐。」 他希望法國能夠致力於建立和平的秩序。
勒龐:法國必須與俄羅斯和美國保持相等的距離
勒龐則表示,她與馬克龍對國家的願景是完全不同的。法國將會因為她獨特的期望而受到尊重。勒龐強調,法國必須與俄羅斯和美國保持相等的距離,我們沒有理由進行與俄羅斯的冷戰,尤其是在俄羅斯並沒有向法國表達敵意的情況下。
兩位候選人作總結髮言
馬克龍在總結髮言中說:「法國正處於一個由政治危機導致的道德危機中。我聽到了很多憤怒和質疑的聲音,我願意回答這些問題但我不會利用你們的憤怒,我也從不撒謊,給你們承諾一些無法實現的計劃。我希望我們能有真正改革的必勝決心,我們要忠於我們的信念,我們是一個慷慨有度而不蒙昧的國家。這就是我要的和我帶領的方向。
勒龐:沒有邊境,就沒有自由獨立的國家勒龐總結說:「我愛法國,我愛法國的文化,語言,遺產以及她的邊境。沒有邊境,就沒有自由獨立的國家。法國的人民不應該在現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相殘殺。馬克龍是工廠,生育,警察局和醫院的候選人,但是他不願關閉邊境。他希望給法國提供大量移民,因為那些大老闆需要。也正是因此他要求在法國和阿爾及利亞之間修建高速公路。他是社群主義分子的候選人。」
辯論現場沒有任何觀眾作為周日投票前唯一一次電視辯論,電視辯論在巴黎北郊一座播放間直播。現場溫度一直保持在19至20度上下。桌子寬度兩米五,兩人面對面對坐,瑪麗娜.勒龐坐在左手,馬克龍位於右手。背景是略略模糊的愛麗舍宮畫面。辯論現場沒有任何觀眾。
此次電視辯論時間持續2小時20分,電視二臺的女記者Nathalie Saint-Cricq和電視一臺的Christophe Jakubyszyn負責提問。兩位記者分別是各自所在臺的政治組負責人。
兩位候選人都拒絕接受「切換鏡頭」
據悉,在電視辯論期間,除非最後一刻發生變化,兩位候選人都拒絕接受「切換鏡頭」,也就是一位候選人正在表達的時候同時呈現出另外一位的面孔。1981年密特朗與德斯坦舉行電視辯論時,密特朗要求廢除切換鏡頭,擔心會對自己不利。這種做法持續了幾十年,直到這次第一輪競選期間,所有候選人同意在電視一臺和BFMTV辯論時使用切換鏡頭。
民調指馬克龍表現更佳辯論結束後,民調機構艾拉貝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63%的法國電視觀眾認為馬克龍在此次辯論會中的表現更具說服力,認為勒龐的闡述更具說服力的觀眾比例只有34%;在支持勒龐的選民當中,也有高達12%的人更加認可馬克龍的表現。相反,支持馬克龍的選民中僅有3%的人認為勒龐表現更佳。
民調還顯示,64%的受訪者認為,馬克龍的競選綱領更佳,認可勒龐政綱的人僅佔30%;在回答誰更具備總統素質的問題時,雙方的支持者比例與前述問題相同;在面對「誰更具變革的意願」的問題時,支持馬克龍的觀眾比例為53%,支持勒龐的人佔44%;60%的受訪者認為,馬克龍代表的理念和價值觀與自己更接近,支持勒龐的人比例為36%。
這一次電視辯論可以說是兩位候選人最後一次正面對決,對於爭奪搖擺選民仍至關重要。第二輪投票將於5月7日舉行,究竟最終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國際在線 中新網 環球時報
編輯:藍夢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