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獲取密碼,一分鐘不到就能輕鬆取得一輛單車,使用結束後也只需就地上鎖就能歸還,而1個小時只需要1元的租金。
停放的共享單車
近來,各色各樣的共享單車出現在貴陽街頭,憑藉著方便、低廉的優勢,共享單車成為了不少人出行的新選擇。然而共享單車的風靡也帶來一些問題。單車被亂停亂放、缺乏安全保障、遭惡意破壞等問題亟待解決。
投放4萬輛
共享單車風靡築城
中國人從來不缺少「單車情結」,作為老一輩結婚必備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曾在中國家庭中佔有重要地位。
近年來,隨著城市交通愈發擁堵,停車難、養車貴,出行成本的不斷上升,自行車又獲得了人們的青睞。
2016年,共享單車率先出現在北京,隨後短短一月內,上海、杭州、成都等地的共享單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迅速成為了市民出行的新寵。2017年1月,快兔共享單車登陸貴陽,成為首家進入貴陽的共享單車公司。
停放的共享單車
「說實話,最先開始選擇貴陽是有著自己的私心,但沒想到反響這麼良好。」快兔共享單車貴陽地區運營負責人潘小東稱,貴陽作為山城,地形崎嶇,沒有非機動車道,這些因素都是其團隊擔心的。但作為貴陽本地人,潘和其團隊試探性地在觀山湖和花溪投放了5000輛單車,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市民對於共享單車的接受程度非常好。「投放的第一周,5000輛全部有人使用了」。為此,快兔又在貴陽追加投放了5000輛共享單車。
隨後,2月17日,永安行公司進入貴陽。3月份,全國規模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ofo也進入貴陽,投放20000輛。三家公司提供的資料統計顯示,目前貴陽市共享單車數量已達到4萬輛,而隨著三家公司的投放計劃,以及加上更多平臺的入駐,業內人士估計,未來貴陽共享單車規模將達到20萬輛。
是什麼因素讓共享單車公司對貴陽市場如此看好?
「我們2個月的註冊量超過了10萬人。」據快兔負責人介紹,從1月在貴陽試運營以來,用戶騎行次數超過12萬次,每單騎行平均時間約26分鐘,總騎行公裡數約60萬公裡,相當於繞行貴陽環城高速公路5000圈;減少碳排放量35噸,相當於700棵大樹10年吸收的總量。
而ofo公司從3月1號試運行以來,一個月時間則產生了150個訂單。根據三家公司公布的數據,目前貴陽市的共享單車註冊人數已經累計超過了30萬人,並且每天還在以數千人的規模增長。
共享單車
據ofo、快兔兩家公司負責人介紹,最先開始考慮到地形和沒有非機動車道的原因,他們都把最初的投放點選擇在了花溪和觀山湖區,之後才逐步向市區擴張,而這兩個區域也成為了各大共享單車公司目前爭奪最激烈,最看重的角鬥場。
特別是在花溪區,因為旅客基數龐大,更是重點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花溪的共享單車已經逐步站穩了腳跟,遇到節假日期間,甚至出現了遊客「一車難求」的現象,有時候還需要人工從市區調派運送車輛過去。
昨日,記者在花溪公園附近看到,前往花溪遊玩的遊客,特別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基本上都選擇了共享單車出遊。在花溪公園外側和十字路口,一到紅綠燈時,遊人騎著十幾輛顏色各異的共享單車,也算是一道「別樣的景色」。
「最後一公裡」
共享單車來幫忙
除了充分滿足了遊客的需求之外,共享單車似乎還成為了貴陽解決最後一公裡的一個新方式。
「最開始我是抱著嘗鮮的態度使用的,但現在幾乎是天天使用。」家住世紀城的張女士在小十字上班,自從共享單車進入貴陽後,她便成為了忠實的騎行者。張女士說,以前她上班的時候,都要先步行到蘭州路口,再乘坐238路公交車到達師大。但從家到車站約1公裡左右的路程,步行要花15分鐘左右,但現在騎單車只需要5分鐘。「貴陽城區小,很多地方騎自行車就能到達。」
同樣享受到共享單車便利的還有家住花果園的李女士。李女士在水東路上班,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BRT,過去她在花果園蘭花廣場下車後,還要走20分鐘才能回家,晚上還要打車,實在劃不著。現在她每天上下班都使用共享單車,解決了換乘的問題,還減少了一大筆開支。「唯一問題就是車站附近投放的單車較少,有時候都被騎光了!」
共享單車
李女士的想法,也成為了共享單車公司思考的新增長點。
據快兔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目前已經向政府部門提交了申請,希望能在各大BRT及車站附近設置停放區域,並在每個BRT站點定點投放100輛單車,解決最後一公裡的換乘問題。
同時,對於像花果園這樣的大型社區,如果全靠汽車出行,交通壓力較大。如果加大共享單車的投入,百姓在社區內出行時就能方便得多。
「之前主要投放花溪和觀山湖,接下來我們也將擴大市區的投放。」快兔負責人表示,他們計劃本月在市區追加投放至少5萬輛新一代的快兔共享單車。
規範制度
共享單車將依法管理
就在共享單車在貴陽快速發展的同時,問題逐漸凸顯。
首先是共享單車自身的保護,在花溪區,過去單車的經營者主要是當地居民,租車成為當地不少人維持生計的飯碗。
但共享單車的進入無疑打破了不少人的飯碗。今年2月,在花溪十裡河灘,由於共享單車觸動了當地租車行的利益,一些租車行的老闆用鐵絲將大量共享單車鎖住,不讓遊客租賃。迫於壓力,不少共享單車撤出了該景區。另據快兔的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單車還被人丟到了花溪河中,或者是直接破壞。
而在觀山湖區,共享單車車座丟失、車身變形、被人隨意丟棄在路邊的現象也隨處可見。
此外,共享單車帶來的安全問題,也成了潑向它的「一盆冷水」。
作為本該是共享單車使用集中地的大學城裡,如今卻鮮見共享單車的身影。3月10日起,大學生管委會陸續將大學城內700餘輛共享單車進行了查扣,禁止學生使用。對此,大學城經濟發展部李悲鴻部長表示,共享單車進入學校時並沒有和校方進行溝通,一般都是夜間直接投放。這一點就不符合要求。
其次,過去學校內設有專門的停車棚。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情況特別嚴重,不但阻礙了交通,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安全隱患。李悲鴻說,進入大學城的共享單車是不是每一個商家都給騎行者買了保險?是不是每一個商家都能即時退還押金?在校園中,曾發生因使用共享單車而造成了安全事故。扣車也是出於對學生安全的負責。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我們目前也正在和共享單車公司以及各學校進行協商,選擇有實力和資質的共享單車公司合作,規範校內單車投放。同時,我們近期將出臺一個大學城內共享單車的使用規範,包括停放、使用等。在出臺之前我們還是不建議大學城內使用共享單車。」李悲鴻說。
共享單車的安全問題並不僅僅出現在大學城內,在花溪區的街頭,共享單車亂停亂放,駛上車行道與機動車搶道的情況也隨處可見。「過去光是電瓶車在馬路上亂竄,就已經讓人頭疼了,現在加上單車,更是亂得惱火。」一市民說。
花溪區城市綜合執法大隊教導員杜軍介紹,共享單車帶來佔道等問題已經越來越明顯。目前他們正與共享單車公司進行對接,希望他們增加維護人員,對車輛停放位置進行管理。
「我們已經向有關部門申請,希望能在小區、公園、公交車站等附近設立專門的停車點,這樣也有利於單車的規範停放。」快兔負責人介紹,他們現在設立了專門的維護員,如果發現有車停放佔道,也要對車輛進行規整。但由於車輛數量過於龐大,所以也很難杜絕亂停的情況。此外目前市區也沒有相關的停車區域,所以這也是他們比較頭疼的問題。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目前包括貴陽市城管局、交管局、市交委等多部門已經在制定貴陽市共享單車管理的相關規範,未來貴陽市的共享單車也將做到「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文 | 本報記者 歐魯男
圖 | 本報記者 徐其飛
外地城市如何管理共享單車
北京:目前北京市局部地區控制共享單車投放數量,其中西城區包括靈境胡同在內的10條街道禁停共享單車,而對於一些人流較多的地鐵口,政府要求共享單車定點停放,並有專人管理。
上海:共享自行車不能帶人騎行。共享自行車要保證使用穩定性,使用三年強制報廢,年滿12歲才能騎,共享自行車必須具備衛星定位和網際網路運行功能,並計劃將一部分非機動車停車點改造成電子圍欄。
成都:共享單車應劃定停車位,市民使用單車時需實名制,鼓勵企業為使用者購買保險並承擔事故先行賠付責任,建立個人信用體系。
共享汽車也已入駐貴陽
今年2月份,首批100輛可充電「共享汽車」汽車出現在貴陽。市民使用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認證駕駛證和身份證後,最大續航裡程為180公裡的電動汽車就可以被開走。與傳統租車業務相比,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無需中介,按分鐘計費,流程相對簡單,用手機即可解鎖車門,價格也比網約車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