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董卓是東漢末年西涼軍閥,擁兵自重,後來帶兵進入都城洛陽,挾持了漢少帝,後來更是廢少帝而立漢獻帝繼位,董卓強迫漢獻帝遷都長安,至此,東漢名存實亡。董卓可算是第一代挾天子令諸侯的軍閥,後來被忠於東漢的大臣王允聯合其親信大將呂布所殺。
而馬騰也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西涼軍閥,東漢末年,馬騰割據涼州一帶擁兵自重,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以後,馬騰主動向曹操示好表示臣服,進入中央任職,留其子馬超鎮守西涼。後來馬超聯合西涼各地軍閥聯合背叛曹操,盛怒之下的曹操誅殺了在許昌的馬騰及其親族家人。
那麼問題來了,都是從西涼起家,都是東漢末年西涼軍閥,那麼董卓和馬騰的人生在歷史上是否有交集呢?
其實在官場上上來說董卓的資歷要比馬騰深得多,董卓出身於破落豪門,自幼生長於涼州,喜好與羌人結交,所以他在羌人較多的涼州地區威望比較高。
公元167年東漢涼州爆發羌人叛亂,鮮卑人勾結羌人,謀圖割據涼州地區,這場叛亂給了董卓機會,董卓由於孔武有力,被朝廷徵召,後來被派遣到負責平叛羌人叛亂統帥中郎將張渙部下做司馬。
董卓身材高大魁偉,還很有武力,所以非常驍勇善戰,平定羌人叛亂讓董卓立下軍功,也因此董卓逐漸在西涼軍中有了一定的聲望。
董卓在平定羌人叛亂立下軍功後出任了并州刺史,董卓已經是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長官了,而此時的馬騰還是涼州地區的一名靠打柴為生的窮小子而已。
後來董卓又率軍參加了鎮壓黃巾軍起義,這一時期使董卓的實力積累越來越深厚,董卓也是自此擁兵自重。
相比於董卓,馬騰年輕的時候是標準的無產階級窮小子,雖然馬騰是東漢開國功臣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但是就和劉備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一樣,沒有什麼大用處。
因為馬騰家族早已家道中落,他的父親更是很早就丟了官職,所以馬騰青年時期可以說是家徒四壁,靠砍柴維持生計。
雖然馬騰是無產階級出身,但是年輕的時候馬騰就胸懷大志,並沒有因為家庭出身不好而放棄對事業的追求。
很快馬騰就迎來了人生轉折點,公元187年涼州刺史耿鄙昏庸無道,惹得當地羌族人和氐族人聯合反叛。於是距離之前董卓平叛羌人叛亂不到20年時間,涼州地區再度爆發了第二次羌人叛亂。
和董卓一樣,馬騰也依靠羌人叛亂迎來了仕途機會,馬騰應當地州郡官員徵召加入軍隊參與平定叛亂,由此馬騰開始了軍事生涯。
在平叛期間馬騰因為統軍有方被升為偏將軍,後來刺史耿鄙因為昏庸被部下所殺,涼州地區大亂,馬騰於是與叛軍頭領韓遂相聯合企圖割據涼州,也就是說馬騰從平叛的官軍變成了叛軍。
其時涼州地區共有馬騰、韓遂、邊章等多股叛軍勢力,史稱西涼之亂。
由於馬騰和韓遂的叛亂給東漢朝廷帶來了極大動蕩,東漢朝廷派皇甫嵩統兵兩萬平定西涼叛亂,董卓所部兩萬餘人則是輔助皇甫嵩平叛。
也由此董卓和馬騰在歷史上第一次產生交集也是唯一的一次交集,彼時馬騰是作為叛軍,而董卓是作為官軍,主要責任就是負責鎮壓馬騰和韓遂的叛亂。
其實最初時期西涼叛亂本身是羌人和氐人開始發動叛亂,結果隨著叛亂時間延長,羌人和氐人基本被鎮壓,而後來像馬騰這類官軍和韓遂這類涼州流寇的漢人又開始有想法,想割據涼州自立,所以皇甫嵩和董卓平定叛亂時期,西涼叛亂的性質已經從最初的羌氐叛軍轉移到本土漢人叛軍手中。
而馬騰和韓遂擔心叛亂失敗,誰也不敢當頭領,推舉了王國當傀儡頭領,其實就是頂雷的冤大頭,在董卓和皇甫嵩軍勢夾擊下王國敗亡。
王國死後,馬騰和韓遂又推閻忠出來頂雷,結果閻忠因為被馬騰和韓遂所脅迫,沒當幾天首領就憂憤而死。
閻忠去世後西涼叛軍基本就形成了三大勢力,韓遂屯駐金城(現今甘肅省蘭州市古稱);馬騰屯駐在渭谷;宋建屯駐在枹罕(現今甘肅臨夏縣)。
其實叛軍兵力分散,本來在皇甫嵩與董卓聯合打擊下,韓遂、馬騰、宋建三股勢力很快就會被消滅,但是此時東漢都城洛陽發生了變故。
就是小說《三國演義》和史書《三國志》所記載,漢靈帝去世,少帝繼位,大將軍何進召董卓帶兵進京想誅殺十常侍等宦官,結果何進反被十常侍殺害,都城洛陽發生政亂。
之後董卓帶兵入京,趁勢誅殺宦官,以兵權掌控了京都,董卓趁機擁兵禍亂中央。後來董卓在京都廢少帝立獻帝和遷都長安等把持朝政的行為引起了各地方諸侯不滿,袁紹召集各路諸侯討伐董卓。
董卓為了安穩涼州地區,在進京之前招攏了馬騰和韓遂,他曾經邀請馬騰和韓遂率軍入關中幫助抵禦反對董卓的各方諸侯軍隊。
而此時西涼叛軍三股勢力也產生了不同想法,距離中原較近的馬騰和韓遂看漢靈帝去世,董卓入主京都禍亂中央,天下即將大亂,所以二人想趁機依附董卓起兵,於是率軍開赴長安為董卓助陣。
地處相對偏遠的宋建則只想割地稱王,遠離中原紛爭。所以宋建沒有跟隨馬騰和韓遂摻乎進中原紛爭之中,宋建後來在枹罕稱王三十餘年,在公元214年曹操派遣大將夏侯淵進攻枹罕,僅一個月夏侯淵就攻破了枹罕,割地稱王的宋建家族及所有部屬全部被曹操斬殺。
馬騰和韓遂帶兵支援董卓,想趁機渾水摸魚,結果馬騰和韓遂軍隊到長安時,董卓已經被王允和呂布誅殺,董卓的部將李傕和郭汜隨後又揮軍攻佔了長安,殺了王允,打跑了呂布。李傕郭汜把持漢獻帝,又開始禍亂長安,史稱李傕郭汜之亂。
李傕和郭汜擔心馬騰和韓遂的力量強盛,為了安撫他們,以漢獻帝名義封馬騰為徵西將軍,韓遂為鎮西將軍,分別屯兵於郿城(現今陝西眉縣)和金城。
也由此馬騰和韓遂從叛軍搖身一變成為了名正言順的政府軍,成為了陝甘地區軍閥。
前面說過馬騰是叛軍,董卓是負責平叛的官軍,雖然兩方有過戰場上交手,但是未必真見過面,而後來馬騰和韓遂率軍支援董卓時,董卓已死,所以歷史上的馬騰和董卓未必見過面,交集也只限於西涼叛亂時期的短暫交集。
寫在最後
在名義上來說董卓和馬騰是有過短暫的交集,但是從整體來說董卓和馬騰有些時代相錯,董卓在西涼軍中崛起時,馬騰還屬於無產階級窮小子。
而後來馬騰由無產階級變成了叛軍首領,董卓則是負責剿滅叛軍的官方指揮官,所以這才是他倆唯一的交集。
由於當時天下大亂,政治局勢比較混亂,馬騰趁機洗白了身份,變成了正牌軍閥,所以雖然馬騰的軍隊也被稱為西涼軍,但是他的西涼軍和董卓時代的西涼軍可是完全不同。
董卓的西涼軍是政府正規軍隊,而馬騰的西涼軍其實主體是西涼之亂的叛軍洗白而成,雖然都被稱為西涼軍,但是主體力量可並不一樣,所以董卓和馬騰歷史上幾乎沒有交集。
馬騰只是因為利益關係想與董卓合作,但是合作還沒開始,董卓就被殺了,所以馬騰和董卓軍隊雖然都號稱西涼軍,其實他倆幾乎沒有交集。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