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稱】
【原生物】
【簡史】
棗樹栽培廣泛,其產地可分為南北兩個大區:北方產區以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為主,兼及東北三省、甘肅、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區,該區棗樹品種資源豐富,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5-90%;南方產區在淮河、秦嶺以南各省、區都有栽培,但品種較少,產量也不多。
【品類與特產】
原棗有:
大棗:品種有木棗、雪棗、婆棗、元紅等。
小棗:按顆粒大小分有金絲小棗和雞心棗。
鮮棗:主要品種有冬棗和金絲小棗。冬棗是鮮棗中的珍品,甜脆可口,沁人心脾。產於黃河三角洲地區,中國獨有,被譽為「東方神果」。
富硒金絲小棗:採用富硒生物工程專利技術,使金絲小棗的硒含量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10倍以上,人們食用後即可達到補硒的目的。
深加工棗有:脆棗、無核紅棗、棗片、棗幹、棗絲、速溶棗粉、金絲蜜棗、阿膠蜜棗、水晶蜜棗、馬牙棗、紅棗濃縮汁、複方紅棗、棗珍、紅棗銀耳顆粒、紅棗生薑汁飲料等。
各省的代表品種是:河北省代表品種為金絲小棗、贊皇大棗、冬棗、婆棗。山東代表品種為金絲小棗、圓鈴棗、長紅棗、霑化冬棗。河南代表品種為灰棗、圓棗、扁核酸、雞心棗。山西代表品種為板棗、相棗、駿棗、壺瓶棗、梨棗、木棗、油棗。新疆代表品種為贊新大棗。甘肅省代表品種為鳴山大棗。江蘇省代表品種為泗洪大棗。安微省代表品種為尖棗、圓棗。浙江省代表品種為義烏大棗。湖南省代表品種為雞蛋棗。
品質較好的幹製品種有雞心棗、圓鈴棗、相棗等;較好的鮮食品種有臨猗梨棗、霑化冬棗、黃驊冬棗、金芒果冬棗、早脆王等;較好的兼用品種有金絲小棗、贊皇大棗、板棗、晉棗、灰棗、贊新大棗、駿棗、鳴山大棗等。
我國是世界上唯一出口紅棗的國家,年出口量約為8000噸,出口品種有原棗(主要為金絲小棗、雞心棗、灰棗、婆棗、稷山板棗)、蜜棗、烏棗、貢棗等,出口國家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法國、西班牙、荷蘭、巴西、墨西哥、美國、加拿大、模里西斯、南葉門等國家和我國港澳地區。出口的棗主要是針對華人市場。
【烹調應用】
【成分與養生】
【功效】
大棗食療方(僅供參考):
1、成人每次食生棗十枚,一日三次,治過敏性紫癜。
2、每日煮大棗500克,分五次食完,治小兒過敏性紫癜。
3、紅棗60至120克,水煎代茶飲,治無痛尿血。
4、紅棗60克(去核),雞骨草四兩,水八碗煎至兩碗,溫服。治黃疸,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症。
5、紅棗、烏梅各十個,或加桑葉10克,浮小麥15克,水煎服,治自汗、盜汗。
6、黑棗500克,豬蹄一隻,白糖250克,同煮爛分數日服完,治婦女經期鼻衄(倒經)及鼻出血。
7、紅棗7-10枚,仙鶴草20-50克,水煎服。治盜汗。
8、旱蓮草紅棗湯:鮮旱蓮草50克(幹品30克),紅棗10枚,水煎服。有滋陰補血補肝腎,止血作用。適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失血性貧血等症。
9、紅棗20枚,向日葵花託一個,水煎服。可治高血壓,頭痛。
10、花生衣紅棗汁:花生米100克溫水泡半小時取其紅衣與幹紅棗50克同煎半小時,加適量紅糖調味食用。一日內作三次分服。適用於產後、病後血虛,營養性貧血,惡性貧血,血小板少性紫癜,癌症經放射治療、化療後血象異常等症。
11、紅棗黑木耳湯:紅棗15枚,黑木耳15克(溫水泡發),冰糖和水適量,同蒸一小時後食用,每日兩次,可治貧血。
12、治反胃吐食:大棗一枚去核,斑蝥一隻去頭翅,入棗內煨熟,去斑蝥,空腹食之,白湯下。
13、補體質虛弱:大棗10枚,黨參12克,煎湯服用。
14、治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棗,每日3次,每次10枚,至紫癜全部消退為止。一般每人約需服500-1000克可達到藥效。
15、治風沿爛眼:大黑棗20枚,去核,明礬末1.5克,和棗肉搗成膏,溼紙包,火內煨30分鐘後取出,去紙,水二碗,將膏煎湯,去渣,用湯洗眼。
【注意事項】
1.腐爛變質的棗忌食用。大棗腐爛後,會使微生物繁殖,棗中的果酸酶繼續分解果膠產生果膠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酸。食用腐爛的棗,輕者可引起頭暈,使眼睛受害,重則危及生命。故腐爛的棗不應食用。
2.服用維生素K時禁忌食用。食物中的維生素C可使維生素K分解破壞,使治療作用降低,本品為含維生素C量極高的食物,故服用維生素K時禁忌食用。
3.不應和黃瓜或蘿蔔—起食用。紅蘿蔔含有維生素C酵酶,黃瓜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兩種成分都可破壞其它食物中的維生素C,故紅蘿蔔和黃瓜不應與維生素C含量高的大棗同食。
4.不應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元素,這些金屬離子極易使其它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C氧化而失去功效。故大棗不應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
5.服用退熱淨、布洛芬等藥時禁忌食用。服用退熱淨等藥物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複合體,減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棗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禁忌食用。
6.服苦味健胃藥及驅風健胃藥時不應食用。苦味及驅風健胃藥是靠藥物的苫味、怪味刺激味覺器官,反射性地提高食物對中樞的興奮性,以幫助消化、增進食慾。若服用以上藥物時食用大棗,則明顯地影響藥物的療效。
7.大棗味甘能助溼壅氣,多食易出現腹部脹滿,凡痰濁壅盛、腹部脹滿等症要慎用。
【性味】
【功效主治】
【宜忌】
【選購儲存】
保存方法:可在清明前曝曬四五天。為防止發黑,可在棗子上遮一層篾席,或在通風陰涼處攤晾幾天。待晾透後放入缸內,加木蓋或拌草木灰,放桶內蓋好。也可用30克至40克鹽,炒後研成粉末,分層撒於500克紅棗上,然後封好,紅棗就不會壞。
幹棗貯藏:幹棗貯藏方法比較多,常用的有袋藏、囤藏、棚藏等。但遇到不良環境條件,容易反潮、黴爛、蟲蛀,貯藏期短,或者完全風乾,造成瘦小無肉。根據棗的特性,許多科研單位對幹棗貯藏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摸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一是用塑膠袋包裝貯藏。這種方法能較好保持紅棗品質,而且投資小,技術簡單,貯藏時間較長。
二是氣調貯藏。這種方法具有費用低、能防蟲防黴和保持幹棗品質等優點。
【小貼士】
1.與紅棗相宜的食物有:牛奶,補血、開胃、健脾。鯉魚,滋補暖胃,強心補血。南瓜,補中益氣,收斂肺氣。冬瓜,減肥降脂。番茄,補虛健胃,益肝養血。荔枝,健脾止瀉。核桃,補血強身。蠶蛹,健脾補虛,清退虛熱。黑木耳,補血調經。黨參,健脾益氣,養胃。赤小豆,補益心脾,利水消腫。桂圓,補血、養血、安神。板慄,健脾益氣,補血。糯米,治療脾胃氣虛。
2.與紅棗相剋的食物有:蟹,易患寒熱。蝦,中毒。蔥、蒜,消化不良。胡蘿蔔,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魚,消化不良。
3.一般來說,水煮吃棗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樣既不會改變進補的藥效,也可避免生吃所引起的腹瀉。
【推薦藥膳】
1.大棗粥:紅棗10-2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有健脾胃,補氣血作用。適用於病後或年老體弱、體虛,胃弱食少,大便溏稀,營養不良,氣血不足;體弱贏瘦,慢性肝炎,貧血,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等症。
2.黨參紅棗茶:黨參20克,紅棗10-20枚,同煮茶飲用。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作用。適用於體虛,病後飲食減少,大便溏稀,體困神疲,心悸怔忡,婦女髒躁。
3.參棗米飯:黨參10-20克,大棗20枚,同水煎半小時,去黨參渣。糯米250克蒸飯,紅棗鋪於飯上,棗參湯加白糖50克煎為濃汁淋在飯上即可食用。有補氣養胃作用。適用於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肢體浮腫,大便溏薄等症。
4.大棗冬菇湯:大紅棗15枚,幹冬菇15個,生薑、花生油、料酒、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幹冬菇洗淨泥沙,紅棗洗淨,去核,將清水、冬菇、紅棗、食鹽、味精、料酒、生薑片、熱花生油少許一起放入蒸碗內蓋嚴,上籠蒸60~90分鐘,出籠即可。本品益氣,活血,適用於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病。
5.豬心紅棗湯: 豬心1個,紅棗25克。豬心切片,與紅棗一同放入沙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燉至豬心熟爛即成。本品補氣血,養心,適用於治療冠心病。
6.泥鰍紅棗煲排骨:泥鰍300克,豬排骨200克,紅棗30克,薑片5克,湯、精鹽、味精各適量。將泥鰍用滾開水燙死,除去表面粘液及內臟。豬排骨剁成寸段,用水衝去血汙,鍋內放水燒開,把洗淨的排骨過水,紅棗也用水洗淨。沙煲內放入排骨和薑片,加入湯,放在火上燒沸,用小火煲1小時左右,至排骨七成熟時再放入泥鰍、紅棗,繼續用小火煲1小時,至熟爛後放精鹽、味精調味即成。本品益氣,補氣,益血,適用於治療冠心病。
7.紅棗山藥燉南瓜:鮮山藥300克,南瓜300克,紅棗100克,紅糖適量。將鮮山藥、南瓜分別用水洗淨,鮮山藥削去皮,切成3釐米見方的塊,南瓜去皮和內瓤,也切成相同大小的塊。紅棗用水洗淨,劃開後去除棗核。把切好的山藥、南瓜塊及紅棗加紅糖,放入燉盅內,加入水,放在火上燒開,蓋好蓋,改用小火燉1小時左右,至山藥、南瓜熟爛時即可。補中益氣,益心健肺。適用於防治冠心病。
8.黑豆紅棗燉狗肉:狗肉250克,黑豆50克,淮山藥10克,紅棗6枚,陳皮 1小塊,生薑2片,紹酒2茶匙。狗肉洗淨,斬成中塊,鍋內放油將狗肉炒香。黑豆、紅棗、陳皮用溫水浸透,紅棗去核,陳皮刮去內瓤。將所有用料放進燉盅,加沸水1碗半,把燉盅蓋上,隔水燉之。待鍋內的水燒開後,用中火燉150~180分鐘即可。將渣撈出,放進少許熟油、食鹽和味精,鹹淡隨意。功效:固本提陽,生氣補腎。
9.蘋果紅棗燉鯇魚湯:蘋果2個、紅棗6個、鯇魚200克、豬瘦肉300克、生薑1~2片。蘋果洗淨,去皮,切瓣狀並去核;紅棗洗淨,浸泡去核;鯇魚洗淨,切塊狀,置油鍋煎至微黃;豬瘦肉洗淨,整塊不切。除蘋果外一起與生薑放入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000毫升(約4碗水),燉約2個半小時,加入蘋果、適量鹽、少許油和胡椒粉,再燉20分鐘便可。蘋果燉鯇魚湯味軟滑香甜,是春日的一道家庭靚湯,同時對因腎虧體虛或睡眠不足等引起的黑眼圈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如用於改善消除黑眼圈宜一周2~3次。
10.花生紅棗鯽魚:鯽魚2條,花生仁150克,紅棗20克,薑片、蔥段、料灑等各適量。鯽魚去鱗、鰓及內臟,洗淨備用;花生仁、紅棗洗淨。鍋置火上,加水、花生仁,待花生仁煮熟後,再加鯽魚、紅棗、薑片、蔥段、料灑共煮,魚熟後即成。
11.南瓜紅棗排骨湯:南瓜700克、排骨500克,紅棗8粒、瑤柱25克、姜一片。南瓜去皮去核,洗淨切厚塊。排骨放入滾水中煮5分鐘,撈起洗淨。紅棗洗淨,去核。瑤柱洗淨,用清水浸軟,約需一小時。水適量放入煲內煲滾,放入排骨、瑤柱、南瓜、紅棗、姜煲滾,慢火煲3小時即可。功效:補中益氣。
12.百合紅棗銀杏羹:百合50克,紅棗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薑兩片,鹽少許。將新鮮牛肉用滾水洗乾淨之後,切薄片,備用。白果去殼,用水浸去外層薄膜,再用清水洗淨,備用。百合、紅棗和生薑分別用清水洗乾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兩片,備用。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放入百合、紅棗、白果和生薑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將熟,加入牛肉,繼續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鹽少許,盛出即食。補血養陰,滋潤養顏,潤肺益氣,止喘,澀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