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在上海舉行。上海小白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兵先生應邀出席此次推介會。
(會議現場供圖, 轉自:上海小白牛公司官網)
成都是四川省省會,國家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轄10區5市5縣,面積1.43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600萬,列全國特大城市第四位。
近年來,成都市強力推進產業集中集約發展,大力推動園區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增強產業發展載體的承載能力,工業集中度已達到84.2%。各級園區在積極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落戶方面,充分發揮了產業集聚效應,對重大項目的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成都將瞄準先進位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突出重點產業和重點區域招大引強,集群承接境內外產業轉移,著力引進一批具有國際水準、代表產業高端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緊貼天府新區建設,著力引進先進位造業和高端服務業重大項目;緊貼「北改」工程,著力引進商貿及綜合體、現代物流重大項目;以先進位造業為重點,突出三圈層市縣「一區一主業」的定位,大力推進三圈層招商引資。
圍繞優秀企業和產業功能區補鏈強鏈項目主動「叩門招商」,提高項目招引要素保障和政策供給效率,結合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及功能區發展特點和要素需求,8月27日,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在上海舉行,由成都市博覽局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牛清報出席推介會並致辭。
此次推介會,學習借鑑上海發展國際會展經濟的成功經驗之外,旨在通過開展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和拜訪當地企業及行業協會,精準定位、強化對接,深度挖掘上海會展資源,促進會展產業鏈知名企業和重點展會項目落戶產業功能區,推動會展經濟在功能區快速聚集、成鏈發展。
以下文字引自成都市博覽局官網:
圍繞頭部企業和產業功能區補鏈強鏈項目主動「叩門招商」,提高項目招引要素保障和政策供給效率,結合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及功能區發展特點和要素需求,8月27日,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在上海舉行。
此次推介會,學習借鑑上海發展國際會展經濟的成功經驗之外,旨在通過開展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和拜訪當地企業及行業協會,精準定位、強化對接,深度挖掘上海會展資源,促進會展產業鏈知名企業和重點展會項目落戶產業功能區,推動會展經濟在功能區快速聚集、成鏈發展。
(會議現場供圖)
「01」把機遇「告訴」他們
城市發展離不開產業,產業發展則離不開企業和人才。如何精準對接到企業和人才?城市的邏輯已悄然改變。從以往較為單向的「招商引資」,到主動的「叩門招商」,改變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把城市的發展機遇「告訴」企業他們,而成都的思路是清晰的——通過自我梳理,再向外傳遞信號:城市的產業發展,到底還需要怎樣的企業和人才。
按照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的話來說,成都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已初步形成,從「我們要什麼」,到「我們有什麼、還需要什麼」,一定要主動把「機遇」展示出來。
天府總部商務區突出成都會展「主幹」引領;安仁·中國文博產業功能區圍繞博物館核心IP,突出文博核心引擎;天府農博園以農博引領+鄉村振興,聚焦以鄉村為場景的新經濟產業,推動農商文旅體科融合發展;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以融創、豪生等產業項目為支撐,加快國際會議和旅遊目的地打造;天府奧體公園打造文商旅跨界融合發展的新名片,謀劃建設國際會都島,依託體育賽事,形成國際交往中心和國際消費中心……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錦城公園等在推介會分別做重點項目路演,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成都正釋放出諸多的城市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無數的「機會」,實際上不僅潛藏於產業發展之中,也體現在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眾所周知,每一個大型展會都在考驗著城市的「神經」,同時也為城市管理和城市功能帶來再提升的空前機遇。在成都市相關負責人看來,發展會展經濟,成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129條國際(地區)航線,保障了客商從世界各地快捷抵達成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提供了客商足夠的入境、停留便利;超過38000個四星級標準以上床位,能夠滿足各類超大型會議和展覽的需求;對國際國內品牌展會、知名會展企業落戶等均有相應支持政策……「可以說,成都擁有強大的經濟輻射和影響力,完善的基礎設施、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和獨特的城市文化氛圍。」
(會議現場供圖)
「02」把「圈子」擴圍做大
先要「找差距」,才能「補差距」。推動會展經濟在功能區快速聚集、成鏈發展,成都希望在會展產業功能區建設、會展產業生態圈推進中給予企業「參與」其中的機會,而這種機會也是「雙向」的,上述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市場經濟是『候鳥經濟』,哪裡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裡走,資金就往哪裡流,項目就在哪裡建——這實際上正是『機會』的直觀體現。」
2017年,成都率先在全國以生態圈理念加快建設14個產業體系,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就是其中一個,旨在一定區域內,實現產業生產要素、服務功能要素有機組合,通過產業鏈自身配套、生產性服務配套、生活性配套以及基礎設施配套,形成產業自行調節、資源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交互、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成長的多維生態系統。成都會展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推動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匯聚高端要素,拓展發展空間。
圍繞基礎設施、會展公司、酒店場館、文化旅遊、生活配套等要素需求,邀請了中企萬博(集團)有限公司,米其林中國、東方網視訊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福布斯中國、英富曼中國等140家企業、商協會參加,其中全球TOP30會展企業有10家參與推介會,進一步擴大成都會展「朋友圈」,積極促進各產業交流「碰撞」。
[03]把產業項目做實做強
成都區位優勢突出、戰略地位重要,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當前成都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抓住用好國家恢復經濟發展的政策機遇、產業轉型升級的時代機遇、疫情催生的市場機遇,發揮政策疊加優勢,全力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會展經濟產業是新千億級服務業支柱產業,正瞄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融合化方向,加快轉型升級、完善鏈條、提質增效。
「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需要大量的頭部企業,特別是具有整合全球各種資源的組展策劃企業、擁有行業話語權的國際性組織、控制戰略資源的投資企業等,通過利益聯結、關聯配套,形成良好的會展生態體系。」該負責人表示,此次推介會寄希望於依託會展對接上海的優質資源,助力成都產業功能區和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建設,拓展成都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促成與在滬企業緊密合作實現共贏,促進兩地加深了解互信,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提高合作質量和水平,推動兩地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會議現場供圖)
值得關注的是,推介會上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與英富曼中國籤約,天府•世界美容抗衰老大會將計劃在2021年10月落地西博城,規模預計1萬平方米;與英富曼中國籤約,落地天府Go時尚生活節,計劃2020年11月27—29日落地西博城,規模預計5萬平方米。同時,四川天府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與上海靈碩展覽集團有限公司籤約,計劃於2020年12月11—13日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辦「首屆中國(西部)國際校服·園服展覽會」,規模預計2.4萬平方米;成都天府農業博覽園黨工委管委會與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合作,落地ICCA亞太俱樂部項目。
除此之外,成都市博覽局還和寧波市服務業發展局籤訂戰略合作備忘錄,提出將促進成都和寧波兩市經濟和文化發展交流,特別是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會展行業的自身生存以及未來會展行業創新發展等問題,得到了四川省經濟合作局的大力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為轉載,不代表本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