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是漢景帝長子,自身本無過錯,為何卻被廢除太子之位?

2021-01-12 鈞儒說史

榮行,祖於江陵北門。既已上車,軸折車廢。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

漢景帝是漢文帝的兒子,他繼承了父親豐富的政治遺產,遵循前人的足跡,創造了和文帝齊名的盛世,被後人並稱為文景之治,再加上他在任時平定了七國之亂,基本肅清了境內的不安隱患,所以得到了後世較高的評價。

上圖——漢景帝像

然而,一代雄主漢景帝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他子嗣雖多,卻沒有嫡長子,這種情況使得太子之爭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古人對國君未出嫡長子時的繼承順位也有明確的規定,但是這只能稱為是特定背景下不得已的妥協。從景帝立劉榮為太子又將其廢除一事,便可以看出他面臨著巨大的外部壓力。

一、 劉榮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

按照古人的立儲習慣,嫡長子是毫無疑問的第一人選,這種情況也許會將真正有才能的後人埋沒,不過卻因為其成功維護了父系和母系的絕對利益而被廣大貴族接受,在古代貴族佔據了社會絕對話語權的情況下,嫡長子繼承制度也被所有人奉為圭臬:

嫡長子繼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

上圖——嫡長子繼承制度

假如嫡長子存在,那麼其他的子嗣無論數量多少、年齡老幼、能力高低,一概會失去繼承權(也有例外,那就是國君特意指定)。不過,越是地位高的貴族,其後人即使失去繼承權,也會憑藉和嫡長子的感情以及宗族巨大的名望,過著不錯的生活。

順著上邊的思路向下推,我們會發現當嫡長子不存在時,其他本沒有繼承權的子嗣瞬間都得到了平等的機會,去爭取前人的遺產,這往往是他們各顯神通,尋求幫助的好時機,這就會令許多有心侵入的外部勢力獲得良機,對宗族造成潛在的傷害。

上圖——廢太子劉榮影視形象

因此,古人在嫡長子繼承制度上有做了補充,為庶出子制定了明確的繼承順序,這就是完整的嫡長子繼承制度——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

按照這種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劉榮自然而然憑藉年長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太子人選。或許會有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對這個結果並不滿意,然而在絕大多數朝堂勢力和社會輿論都認可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敢造次。

二、 劉榮被廢之禍源自生母慄姬

在成為太子後,劉榮的地位基本無人可以撼動,除了自己的年齡優勢外,他的母親還生下了景帝二子劉德、三子劉閼於,這都是他在政壇上的重要助力。從這點上看,他應該感謝自己的母親慄姬。

然而禍依福所兮,劉榮後來的厄運,也正是拜慄姬所賜。

景帝的正室皇后是薄皇后,從慄姬的封號來看,即使她生了太子,也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妃子,除非景帝去世,她或許可以母憑子貴成為皇太后,直接跨過皇后成為後宮之主。

上圖——不光是景帝,統治者往往都憎恨

正因看到了這種希望,慄姬開始變得驕橫跋扈,不僅在後宮趾高氣揚,還做出了最令景帝厭惡的舉動:

慄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

這裡的祝唾其背,指的就是巫蠱之術,這種法術是令統治者極度厭惡的,因為這種邪術施法簡單,手段殘忍,很容易傷害到他人的健康,如果會這種邪術的人存在於後宮,那麼就對景帝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不過景帝出於昔日的恩情,還是容忍了慄姬,希望她能夠有所收斂。結果慄姬非但不領情,時隔不久後還又鬧出了要皇后封號的鬧劇,這讓景帝忍無可忍,最終怪罪於她,並且順手將劉榮廢除。

不難看出,景帝廢除劉榮,是擔心劉榮日後聽從母親的命令,對自己展開清算,所以他先下手為強,徹底拔除了這個隱患。

三、 慄姬失勢的背後是新老外戚間的暗中角逐

雖然慄姬的行為確實有不妥之處,但是她也很難料到事情的影響會如此巨大。歸根到底,這件事情絕非表面上後宮爭鬥這般簡單,其背後是新老外戚間的暗中角逐。想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還要從文帝說起。

上圖——權傾朝野的竇太后

景帝的正室乃是薄皇后,薄氏是何人?正是文帝母親薄姬的家族成員。文帝外戚家族和文帝兒子的聯姻,實際上是為了鞏固薄氏的利益。不過功臣集團對之前諸呂之亂引發的外戚亂政極為忌憚,對薄氏進行了極大的打壓,所以薄氏很難崛起,當文帝去世後,失去靠山的薄氏也基本衰敗。

所以對於景帝外戚竇氏來說,薄氏的教訓歷歷在目,他們不甘心重蹈薄氏的覆轍。

如果劉榮繼位,那麼慄氏必將成為新外戚,在朝堂上呼風喚雨,而竇氏則只能日漸衰敗,這是無法避免的現實,也得到了歷史的檢驗。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竇氏主動接過了王氏(漢武帝生母)遞來的橄欖枝,雙方聯合起來,趁著竇氏還有一定勢力,強行用各種手段打壓慄姬(慄氏代表),並且將事情鬧大到景帝面前,逼著他在王氏(代表竇氏利益)和慄氏之間戰隊。

起初,景帝並不願意放棄慄氏,然而慄姬卻在此時犯下了兩個嚴重的錯誤,這才使得景帝以維護後宮秩序的理由,徹底放棄了慄氏,這也意味著老外戚竇氏在和未來新外戚慄氏的角逐中勝出。

上圖——劉榮的老師竇嬰

四、結語

倘若沒有劉榮的被廢,那麼也就沒有後來的劉徹打敗九個哥哥,成為開疆拓土的漢武大帝,或許華夏文明的版圖和歷史都會被重寫,幾千年的後世發展也發生了改變。要是從這點上來看,劉榮的被廢或許也是一種好事。

然而,以結果反推過程的歸因並不能成為評價歷史的準則,要知道在劉榮擔任太子和後來治理封地的過程中,他不僅沒有犯下過錯,還得到了封地百姓的熱愛,這說明他是有著卓越能力和民意基礎的。

不能否定的是,劉榮的生母慄姬在政治上的表現極不成熟,她在沒有完全成為真正外戚時,卻忽視了過去外戚竇氏的力量,以至於失去了打擊竇氏、維護自身利益的最好時機,最終不得不吞下失利的苦果,也連累了無辜的劉榮。

相關焦點

  • 漢景帝為什麼要廢太子劉榮,改立膠東王劉徹?
    大家對《美人心計》這部古裝宮鬥劇想必都不陌生,它是以中國古代第一個盛世王朝「文景之治」作為該劇發生的時代背景,但是裡面很多劇情都是虛構的,比如漢景帝是如何廢立太子一事。
  • 慄太子劉榮為何會被漢景帝廢黜?只因為有一個坑兒子的母親!
    人生的過山車漢景帝的皇后薄氏無子,作為皇長子的劉榮在17歲這年被立為太子。為人本本分分,孝敬父母,恭愛兄弟,也從不曾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皇后薄氏一生無子,作為皇長子的劉榮在17歲這年被立為太子,本以為可以順順利利登上皇位,像自己的爺爺和父親一樣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結果21歲這年的一紙詔書,徹底破滅了劉榮的願望。
  • 漢武帝劉徹開始並不是太子,為何漢景帝卻廢了之前的太子而選他呢?
    劉榮是漢景帝庶長子,本來按照古代嫡長子繼承制度,劉榮是沒有資格被選為皇太子的,可是他運氣好了些,當時景帝的嫡妻薄氏無寵無子,最後這個太子的位置只能落在他的身上。不過該他倒黴,劉榮這個太子的位置並沒有坐穩,因為他母親的緣故,劉榮太子的身份被廢了。 劉榮太子之位被廢這件事,我們還要從竇太后的長公主劉嫖說起。
  • 皇十子劉徹只是庶出,漢景帝為何會廢掉太子,將他立為繼承人?
    根據史書記載,漢景帝劉啟一共有14個兒子,劉徹正好是第10個。劉徹的母親王娡,並不是漢景帝的髮妻。因此,皇十子劉徹只是庶出,漢景帝為何會廢掉太子,將他立為繼承人呢?
  • 他曾經是漢景帝的太子,只因做錯一件事,被漢景帝逼迫自殺!
    公元前150年3月,長安城百姓都議論紛紛,皇上密令郅都殺掉廢太子劉榮(親生兒子),竇太后為給孫子報仇,找了個藉口將郅都腰斬,未央宮內發生了什麼,各種說法滿天飛,真相一時間撲朔迷離!根據《資治通鑑》記載:臨江王劉榮為自己蓋宮殿,他膽大妄為將劉恆(他爺爺)的宗廟圍牆給拆了,沒想到此事被人告發,漢景帝將廢太子劉榮羈押,並將劉榮交給中尉府受審。
  • 歷史上的第一位廢皇太子,毀於親媽,死於親爹,劉榮到底惹誰了?
    今天說一說歷史上第一位廢皇太子,漢景帝的長子劉榮。漢景帝劉啟一共有十個兒子,長子劉榮,雖然他是妃子所生的庶子,但是因為皇后沒有生下龍子,所以自然而然就由雖然是庶子,但是卻為長子的他來繼承皇位。劉榮在1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史稱「慄太子」。後來這位皇太子被廢,其中的緣由多半是受了他母親慄姬的牽連。這話說起來比較長,牽扯到漢景帝後宮的許多事情。後宮妃嬪眾多,慄姬心中不滿從來皇帝身邊的妃嬪就是多到數不過來,能夠真正被封為妃子的已經是大幸運之事了。
  • 竇太后逼迫漢景帝傳位梁王劉武,為何劉徹上位?漢景帝:遵從天命
    趙國都城邯鄲,代國都城晉陽(今山西太原),千裡之遙的距離讓竇漪房望斷天涯,以淚洗面。好在代王劉恆一眼就瞧上了楚楚動人的竇姑娘,而且愛得很深沉,不能自已。如此一來,被愛滋潤的竇漪房才有了一種「上錯花轎嫁對郎」的甜蜜,臉上的憂鬱隨之一掃而光。儘管當時的代王劉恆已經育有四子,且立了王后,但他還是忘乎所以地同竇漪房生起了猴子。於是乎,長公主劉嫖、長子劉啟、次子劉武相繼出生。
  • 「文景之治」盛名下的真實漢景帝
    這漢景帝倒好,一繼位,就把他老爹並無過錯的寵臣逼迫致死。對於沒有得罪過自己的先帝嬖臣鄧通如此,對於得罪過自己的名臣張釋之也好不到哪去。張釋之,文帝朝名臣,歷任騎郎、謁者、謁者僕射、公車令、中大夫、中郎將、廷尉等職,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甚至當皇帝的詔令與法律發生牴觸時,仍能執意守法,時人稱讚「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
  • 竇太后逼漢景帝傳位梁王劉武,景帝都答應了,最後為何劉徹是皇帝
    竇猗房生了一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女兒就是長公主劉嫖,兒子就是漢景帝劉啟與梁王劉武,漢文帝在世時,嫡長子劉啟被立為太子,漢文帝去世後,漢景帝劉啟即皇帝位,竇猗房就成為皇太后。到漢景帝時期,竇太后作為漢景帝的母親,非常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梁王劉武,這是人之常情,很多父母都喜歡自己家的小兒子或者小女兒,沒理由的喜歡,竇太后也是如此,更為離譜的是,竇太后要求自己的大兒子漢景帝在百年之後,把皇帝之位讓給小兒子梁王劉武來繼承,漢景帝並且親口答應了,都說君無戲言,這讓竇太后和梁王劉武很高興。
  • 劉榮被殺,奶奶、姑姑、父親、弟弟全部參與其中
    二、劉榮自殺時,僅僅距被廢除太子位才兩年!是誰這麼著急忙慌的要殺掉這個廢掉的太子?說起郅都,我們不得不注意到他的身份,在做中尉之前,他是濟南太守。當我們注意到這個事實,就不免要牽扯出另一位重要人物,由膠東王而為太子的漢武帝劉徹!
  • 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為何讓十子劉彘繼承皇位?歷史見證其真精明
    但有兩個關鍵點讓不可能變為可能:一、漢景帝的薄皇后沒有生育,還不受寵幸,在她去世後,漢景帝沒有即刻立皇后;二、皇帝沒嫡子,眾皇子等於處於一起開跑,只有當其母親被立為皇后,他才可能被加速。所以,劉彘還是大有希望的,因為誰都無法預知終點。然而,漢景帝詭譎多變,他先立長子劉榮為太子,但沒將其母親慄姬立為皇后。漢景帝在觀望猶豫的時候,等於在給別人機會。
  • 漢景帝為何讓第十子劉徹繼承皇位,他的十四個兒子封地在哪裡?
    在西漢的皇帝中,漢景帝劉啟的名氣足夠大。文帝之子,武帝之父。文景之治的創造者之一,又「逼反」了七國之亂,殺了「智囊」晁錯。景帝生於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57年即位,公元前141年駕崩,共活了48歲(虛歲),在位17年。
  • 酷吏郅都,漢景帝身邊冷血無情的殺手,忠於皇上卻被無情拋棄
    說起漢景帝,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是一個對權術駕馭嫻熟的皇帝,性格偏於冷酷,歷史上記載他的長子劉榮的死和他有很大的干係,有歷史學家推斷就是他逼死了自己的兒子劉榮,當時劉榮因為擴建宮苑,不小心侵佔祖廟而被抓入獄的時候,他曾向酷吏郅都要紙和筆,向父親表明罪責,但是當時的郅都已經深受漢景帝的器重
  • 《漢武大帝》中王皇后為什麼要從郅都手上拿走劉榮寫給太后的信?
    漢景帝的妃子王美人王娡那可不是一個易於之輩。漢武帝成功上位的幕後推手就是王娡。要知道王娡可是一個二婚再嫁漢景帝的兒子。她不僅收穫了漢景帝的喜愛,還一手把自己的兒子推上了皇帝的寶座。其能力和手段可見一斑。為何王娡從郅都手裡拿走劉榮寫給竇太后的信?其目的就是要弄死劉榮。
  • 劉疆貴為開國皇帝的長子,為何卻主動辭去太子之位,退居藩王?
    所以歷代以來,眾多皇子用盡手段只為奪得太子之位。為了爭奪皇位,皇子們兵戎相見也不在少數,其中玄武門之變和九子奪嫡的故事也廣為人知。但是在歷史,有一個皇子,他是開國皇帝的長子,身為一國太子,卻主動地辭去了太子之位,他是誰?為何要這麼做呢?他就是劉疆,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長子,他的母親是郭聖通,劉秀的第一位皇后。
  • 【名人歷史百科】盛世之主暴戾殘忍的另一面——漢景帝劉啟
    【名人簡歷】漢景帝劉啟(前188—前141年),漢文帝劉恆長子,母親竇漪(竇太后),漢惠帝七年(前188年)生於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太子劉徹即皇帝位,這就是漢武帝。【秘聞軼事】漢景帝劉啟暴戾殘忍的另一面漢景帝被後人奉為不可多得的盛世之主。
  • 漢景帝有14個兒子,為何是第十子劉徹繼位,歷史證明其真精明
    這裡,最先出線的是皇長子劉榮,劉榮的生母是慄姬,劉榮雖被立為太子了,但慄姬不是皇后,其實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漢景帝這一招確實老辣,甚至說是毒辣,劉榮表面是太子,實際上不過是劉徹走上太子之位的墊腳石。當然,可能有人會問,劉榮怎麼就成了墊腳石呢,且聽小雨慢慢分析。
  • 漢景帝西漢皇朝帝王
    點天下劉氏一家親關注漢景帝劉啟是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之孫,文帝劉恆之子。
  • 漢景帝一生育有14子,漢武帝即位後,其他兒子結局怎麼樣了?
    漢景帝劉啟,漢文帝與竇氏所生,在位雖只有16年,但在治理國家上做了很多卓越貢獻,最著名的是與漢文帝所創建的''文景之治''。
  • 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讓庶十子劉徹即位?漢景帝看人準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之一,也是漢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其實漢武帝只是庶子出身,而且還是漢景帝的第十個兒子,那麼漢景帝一共有14個兒子,為什麼要傳位於庶十子的劉徹,難道真的是因為漢景帝看人很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