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基督的本質1——神性)

2020-12-16 基督教聖經知識

第四篇 基督論

第一章 基督的名稱與本質

第二節 基督的本質(1)神性

基督本質上的品性有兩種,是「神性」與「人性」。在一個人格裡如何同時持有神性與人性呢?這如同三位一體,超越我們理解的界線。然而,聖經告訴我們,基督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韋斯敏斯特信仰告白裡很好地歸納著,「完整無缺,而又是相異的兩性,既神性與人性,毫無轉化,合成或混合,不可分地結合於一位格之內」(8:2)

※基督的神性

耶穌基督的神性開始受到攻擊是在18世紀末理性時代興起的時候。人們想用理性的尺度衡量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

他們首先否認聖經的權威,在聖經中凡是不在理性範圍內的一切神跡奇事都去掉,只將用人的理性能理解的部分(山上垂訓)認定為聖經。於是耶穌基督的神性,自然地被除掉,只剩下人性。其結果自由主義神學家們只將耶穌當作,①偉大而有道德的師傅②預告將來事的先知③偉大的領導者。

但這是非常錯誤的,欲用人的理性測量上帝的世界,是比用螞蟻的胳膊量大象還要愚蠢的事。然而自由主義神學家們都犯了偌大的錯誤。

人們雖然用自己的理性剝奪基督的神性盡了力,但基督的神性在聖經的各處如同星星般閃爍著。

那麼,聖經對於基督的神性如何證明呢?

1.舊約的見證

舊約指耶穌基督為「你是我(上帝)的兒子。」(詩2:7)是「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在以色列中為我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彌5:2)預言:「有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但7:13)

2.新約的見證

1)耶穌的見證

有些人主張耶穌在世的時候,他本人沒有意識自己是彌賽亞或上帝的兒子。這種見解是不對的,因為耶穌在聖經好多處宣告自己是彌賽亞和上帝的兒子。(太7:21、10:32、33、11:27、20:2326:29;路2:49、2:29、24:49;約3:13、5:17—18、6:37—40、8:54、10:1;7—18)

耶穌說他是「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約3:13)「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約6:51)「我與父原為一」(約10:30)「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約14:9)

耶穌又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5:17)「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父啊,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約4—5)

由此可知耶穌已經知道,自己是彌賽亞,並在地上實現彌賽亞事業。

2)使徒們的見證

對基督神格的最升華的認識可以說是約翰福音。約翰在約翰福音的開頭說,「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約1:1)並對耶穌的道成肉身寫道,「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1:14)「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約20:31)

約翰的見證肯定了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

保羅也見證了耶穌基督的神性。「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上帝。」(羅9:5)「他是上帝榮耀所發的光輝,是上帝本體的真像。」(來1:3)

彼得承認耶穌基督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太16:16)

相關焦點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基督的名稱)
    第四篇 基督論第一章 基督的名稱與本質為了認識基督是怎樣一位,我們有必要了解他的名稱,他的本質與他的身份。第一節 基督的名稱1.耶穌耶穌的名,是在誕生前通過主的使者所啟示的。是「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的意思(太1:21,路1:30、31)他跟耶和華上帝的名一樣,是具有個人性格的名耶穌的名起源於舊約的「約書亞」「耶穌亞」「何西亞」。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宗教的居所)
    1.錯誤的觀點1)視宗教的本質為知識(黑格爾)這種見解,認為人的全部生命只是單純的思維過程,宗教只不過是這種過程的一部分,宗教裡確實具有知識的因素。然而它不是宗教的目的。科學以事物的知識為目標。宗教追求是安慰,平安與生命。人所需要的是能夠得到它的特殊知識(屬靈的)。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上帝在新約中的名稱)
    1.新約的名稱1)賽阿司(上帝)「賽阿司」相當於舊約中的「伊利」、「伊羅欣」、「伊利昂」的上帝名稱,是最普遍廣用的名表明如「我的上帝」、「我們的上帝」,「你的上帝」具有所有主之意。在舊約稱為「以色列的上帝」,有國家的意思。
  • 成功神學及對基督教信仰的危害
    因此,唯有成功才是上主所喜悅的,失敗者則顯然有負上主的期待和恩典。由這個信念開始,逐漸衍生出鼓勵信徒極力追求成功,甚至推衍出唯有成功才有信仰見證的結論來。 成功神學看似給基督徒們帶來了一個美好的前景,但卻否定了聖經中基督徒應該背起十字架來跟從基督的教導(太16:24)。在這樣的教導下,苦難不再成為化了妝的祝福,而成為一種對沒有信心之人的咒詛。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基督的再臨(再來)」
    1.再臨的確實性1)再臨是主親自談到的(太24:30、25:19、31、26:24;約14:23)「那時,人子的兆頭要顯在天上,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他們要看見人子有能力,有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太24:30)2)主升天時,天使預告了他的再臨「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往天上去,他還要怎樣來。」(徒1:11)3)使徒們見證了主的再臨。
  • 基督是什麼?這個問題讓基督教四分五裂,也讓羅馬帝國痛不欲生
    前言狄奧多西將基督教定為國教,本意是要振興羅馬,藉助基督教信仰的力量維護政權,抵禦外敵。然而基督是什麼的問題,卻讓基督教四分五裂,讓羅馬痛不欲生。信仰的本質是什麼?德爾圖良回答得很清楚:「正因為荒謬,所以我才相信。」信仰本質上是荒謬的。不過要認識到信仰本質上是荒謬的這一點,談何容易。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羅馬天主教所主張的中間狀態)
    第七篇 終極論第二章 死後的中間狀態第三節 羅馬天主教所主張的中間狀態1.「煉獄」1)羅馬天主教主張,有一部分人死後去所謂煉獄的地方,待到進天國以前,使其靈魂得到淨化。(教會憲章第1篇#1030,1031)*羅馬天主教關於煉獄的教義(1)沒有得到完全潔淨的人,即仍然犯小罪而未得到相應刑罰的人,為了進入極樂天國,所經過的淨化過程叫做煉獄。(2)所以,除了若干具有純潔靈魂的人以外,所有的信徒都要經過淨化的過程。
  • 良院課程:《基督教教義》第一課
    基督教「教義」一詞是源自希臘文 dogma,英文也延用此字。新約出現5 次,分別譯為「旨意」(路 2:1)、「條規」(徒 16:4)、「命令」(徒 17:7)、「規條」(弗 2:15)、「字據」(西 2:14,「規條」,《新譯本》)。張子華牧師說,神學和教義是一樣的。我們把整部聖經裡面有關連的信仰重點歸類,有組織的、有系統的放在一起,就成為神學。
  • 《救恩神學五大要義》全二十五講‖孫宏廣
    B.正論《多特信條》第三及第四項教義《海德堡教理問答》問7《比利時信條》第15條《威斯敏斯德信條》第六章《基督教要義》第二卷1-5章《伯克富系統神學》第二部,人論,在墮落狀態中的人,1-5章 4、相關要點。
  • 湯姆·華森 |《系統神學》基督的升高(一)
    這裡不是指祂的神性,因為祂無法比原來的樣子更加升高,在祂的降卑中,祂的神性並沒有變低;照樣,在祂的升高中,祂的神性並沒有變高:而是指基督以中保的身份被升高,祂的人性也升高了。基督在多少方面被升為至高呢?在五方面, 神將基督升為至高:Ⅰ、在祂的稱號上。Ⅱ、在祂的職分上。Ⅲ、在祂升天的事上。Ⅳ、在祂坐在神右手邊的事上。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再臨前的諸大事件)
    第七篇 終極論第三章 基督的再臨(再來)第二節 再臨前的諸大事件一等待上帝審判的各種兆頭—「耶穌回答說:晚上天發紅,你們就說①是「指向上帝審判的徵候」、即預告末後日子將臨的自然界的各種兆頭(太24:6-8可16:2-3路21:9-11)②是「見證上帝恩典的徵候」,福音傳遍世界(太24:14)與以色列的回心;(羅11:25-27)③是「背叛上帝的徵候,敵基督的出現與大患難。」
  • 林慈信:當代正統神學的任務﹝六﹞神人二性的救主﹕特土良與愛仁紐論基督和救贖
    道成肉身的意思是﹕主耶穌有人的樣式,祂曾經真正的活在世上﹔同時祂的神性也在。祂是神的兒子,是神的 「道」,是三位一體的第二位。祂有權能勝過死亡,祂確實地身體復活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是我們信仰的基石;基督必須是神人二性,才可以作我們大能的救主。 約翰福音一1-14 講到關於成為肉身的 「道」, 提到七件事﹕1.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教會的事工一普通事工)
    第六篇 教會論第三節 教會的事工一普通事工1、教會的普通事工1)長老(提前3:1)長老可分為兩種(1)教導的長老教導的長老指現今的牧師。弗4:11所提牧師與教師是同一職務。因為按希臘語牧師,是牧者之意,是表明飼養群羊,保護和養育屬靈恩賜的名稱。事實上,教師與牧師是相同之意。是在牧師事工中教導話語的一方面。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一百:20世紀基督教新教神學思潮
    基督教之一百:20世紀基督教新教神學思潮 (1)自由主義神學 自由主義神學盛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30年代初,是對西方影響最大的神學思潮。
  • 從《紅樓夢與基督教文化》談:透過基督來詮釋社會文化
    因此,基督徒或者基督教文化研究者,能夠從浩瀚的古典文化中發現一些與基督教文化相吻合的元素,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也是因為,神的作為不但充滿在《聖經》裡,也普遍存在於各類文化典籍之中。因為,任何一部文化典籍都是人類社會與人生的真實反映和記錄。也就是說,神對這個世界,不但有祂對祂選民的特殊啟示,也充盈著祂給以整個人類的普遍啟示,正如保羅所說的那樣:「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
  • 【0026】系統神學·聖道論『1-3』
    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    尤有進者,基督聖道,並不是從耶穌降世以後才產生的。「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約一1)主耶穌說:「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從摩西和眾先知起,整部聖經,都是為他作見證(參路二四27  ;約五39)。他「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
  • 新書推介 |《以基督為中心的聖經神學》——高偉勳
    簡介《以基督為中心的聖經神學:釋經基礎和原則》(Christ-Centered Biblical Theology: Hermeneutical 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被《講道雜誌》(Preaching Magazine)評選為2012年度最佳傳教士圖書之一
  • 謝文鬱:中國神學建設的起點何在?
    另一方面, 如果我們在文化外衣脫落後還發現什麼東西, 也許這就是基督教的原始生命力, 也許它就是基督教超越文化的根據所在, 也許在這基礎上中國文化可以接納它, 使它成為中國文化的動力。1[1]從這一思路出發, 我認為中國神學建設的起點是找到這個超越文化的力量。
  • 改革宗與改革宗神學簡介
    [1]在世界各處基督教會中,持守加爾文主義神學立場的人也許不佔多數,但他們總是帶領神學的方向。  所以,現代改革宗神學家華菲德聲稱:「加爾文主義就是基督教。加爾文主義所代表的超自然主義就是基督教的生命;沒有它基督教就不能存在。」[2]華菲德說,基督教的前途與改革宗信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3],「正如從前一樣,基督教的將來與加爾文神學的命運直接相連。」
  • 《不一樣的福音》——成功神學
    猶太基督教對人的看法,並不具有如成功神學中,將精神、靈魂、肉體做不同價值的等第區分。基督教信仰所認為的創造是在強調人類時,尤其強調人是各部份的聯合,這些部份包含:肉體、靈魂、精神、心靈、思想、良知...。因此,肉體並不會比靈魂拙劣。根據成功神學,非基督教信仰的人都具有撒旦的特質。但是,藉由改變宗教信仰,他能夠在他的精神層次裡獲得上帝的特質。之後,人的精神就會變得完美,並且免除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