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這種劇毒的植物,你小時候有沒有玩過

2021-02-12 草木有語
這周我們選的地方是街亭鎮新華村楊梅嶺下的傅家,這個村很有來頭,可以稱的上是「一門忠烈」。抗日戰爭開始以後,梅嶺傅氏一門五代已知共有150餘人投軍抗日,最後被授予尉官以上軍銜的就有89個,14人戰死沙場。這裡有古樸的傅氏宗祠,有梅嶺課子圖陳列館、中國抗戰第一家族紀念館、村史牌匾陳列館等一系列人文景點,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傅氏宗祠。

村裡轉了一下,這裡有一株很大的樟樹,顯示著這個村子古老的歷史,有一個老婆婆家門口種了很多雞冠花,見我們對這個花很感興趣,就出來和我們聊天,一直在誇自己的花漂亮,花期長,生命力強,隨便播撒一些種子,哪怕是石縫裡也可以長出來,她還採了不少種子,讓我們帶回去種。

可惜的是傅氏宗祠門關著,有些失望,卻不料在祠堂旁邊有幾株非常高大的蓖麻,真是讓人感覺有些意外。蓖麻這種植物,小時候常見,而且還玩過,但是現在可真是不多了。所以說出門總有收穫,不是看看建築,就是看看植物,要麼就是在村裡逛逛,反正不會讓人失望。

根據中國植物志的記載:蓖麻原產地可能在非洲東北部的肯亞或索馬利亞,現廣布於全世界熱帶地區或栽培於熱帶至溫暖帶各國。但是現在在村旁疏林或河流兩岸衝積地常有逸生,呈多年生灌木。時珍曰:「釋名:蓖亦作螕。 螕,牛蝨也。其子有麻點,故名蓖麻。」我國將它們作為油脂作物栽培已經有多年,而且現在對蓖麻油的需求量也很大,需要依靠進口來滿足。

很多年沒有見過蓖麻了,見到這幾株蓖麻就有一種親切的感覺,仿佛見到了小時候的玩伴。這幾株蓖麻長得非常高大,有開花的,有結果的,還有果子成熟的,整個生長過程都呈現在眼前,剛好可以仔細觀察一下。

莖幹像甘蔗

時珍曰︰其莖有赤有白,中空。其葉大如瓠葉,每葉凡五尖。夏秋間丫裡抽出花穗,累累黃色。每枝結實數十顆,上有刺,攢簇如毛而軟。凡三、四子合成一顆,枯時劈開,狀如巴豆,殼內有子,大如豆。殼有斑點,狀如牛。再去斑殼,中有仁,嬌白如續隨子仁,有油可作印色及油紙。

蓖麻的葉子很漂亮,葉輪廓近圓形,掌狀7-11裂,裂缺幾達中部,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鋸齒,掌狀脈7-11條,網脈明顯,有很多新長出來的葉子是紅色的,小小的,尤其可愛。這些蓖麻的莖是紅色一節節的,如果不看葉子,光看下面這些莖,會以為是紅皮甘蔗。

蓖麻是雌雄同株異花植物,圓錐花序,上部是雌花,萼片卵狀披針形,凋落,子房卵狀,直徑約5毫米,密生軟刺或無刺,花柱紅色,長約4毫米,頂部2裂,下部是雄花,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7-10毫米,雄蕊束眾多。結出的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像一個個刺球,看起來有點古怪,不過這種刺是軟的,還好不是很厲害,果子成熟會裂開成三個分果瓣。

讓我感興趣的是蓖麻的種子,因為我在《怎樣觀察一粒種子》這本書中看到過蓖麻種子精美的圖片,這些種子表面光滑而斑駁,有著讓人著迷的花紋,就是有點原產地非洲的感覺。因為有收集種子的習慣,我們採了一些種子,在門口剝了起來。不過想著這些種子有劇毒,而且沒有解藥,可是我明明記得小時候很多地方都種著蓖麻,也玩過蓖麻子,好像為了獲取裡面的種子,還拿牙齒去咬過外面的殼,小的時候不懂,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活過來的。這在回想起了還是有點怕,讓我在這裡剝種子心裡就有點發毛。

蓖麻屬於大戟科,和這個科的其他植物一樣,觸摸植株的任意部分都可能引起刺激性皮疹。種子中含有蓖麻毒素,是一種強效細胞毒蛋白。70至100微克就足以致命,其毒性是氰化物的6000倍(這個夠厲害了吧)。蓖麻毒素能經口服、吸入、肌注及靜脈注射等多種途徑導致中毒者死亡,微量即可致死。目前還沒有特效抗毒製劑。中國植物志上說這種種子,小孩2-7粒,成人約20粒就可以導致中毒死亡。看來這樣的植物種在村子裡還是有一些危險的。

因為蓖麻具有如此的劇毒,就被人拿來利用。歷史上有過一個轟動全世界的雨傘蓖麻毒謀殺案。1978年9月的一個傍晚,保加利亞流亡劇作家、英國廣播公司播音記者格奧爾基·馬爾科夫正在倫敦滑鐵盧橋站等公車,當時正是下班的高峰,車站裡擠滿了人。突然,馬爾科夫感覺到大腿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人群中一名身材魁梧的男人隨即扔掉了手中的雨傘,嘀咕了一聲「對不起」就迅速離開了。三天後,馬爾科夫離奇死亡了。在屍檢過程中,法醫發現馬可夫右腿肌肉內有一粒針頭大小的空心金屬小珠,內裝蓖麻毒素,金屬小珠有兩個被蠟封住的細小孔洞,蠟已被馬可夫的體溫融化。

雄花

2020年,在美國白宮還發生了蓖麻毒素郵包事件。美國FBI截獲了一包郵給川普總統的郵件。檢驗結果發現郵包裡是蓖麻毒素,一旦打開郵包,蓖麻毒素立刻揚起,進入總統呼吸道,用不了多久,他就感到呼吸困難,然後意識喪失,最後魂歸天國。而這樣的事件在美國已發生多起。2018年,退役軍人威廉.艾倫為了洩憤,將蓖麻毒素包進多個郵包,郵給了總統、國防部長、海軍作戰部長等人。看來真是一種赫赫有名的毒物。

雌花

可是這麼毒的植物,為什麼我們還要種呢?我們的生活還是離不開蓖麻子的。蓖麻子通常用於榨取蓖麻油,蓖麻油是優良的工業原料,對某些潤滑油來說它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製造原料。在化工、輕工、冶金、機電、紡織、印刷、染料等工業和醫藥中都是重要原料。蓖麻毒素不耐高溫,遇熱很快就會失去毒性,但蓖麻油在製作過程中會殘留部分毒素,所以蓖麻油不能作為食用油使用。

果子

蓖麻種子還有藥用價值,在醫藥上作緩瀉劑,《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七卷·蓖麻》載:「蓖麻仁,甘辛有毒熱,氣味頗近巴豆,亦能利人,故下水氣。李時珍以蓖麻為外用要藥,取其消腫拔毒、走竄入絡、辛散通痺的特性,廣泛用治中風、腫痛、偏頭痛、子宮脫垂等證,療效迅速,屢奏奇勳。不過他還特別說明:「此藥外用屢奏奇勳,但內服不可輕率爾。」

不知道人類的祖先是怎麼從這種劇毒的種子中發現了這麼多功效!我看著這些高大而漂亮的蓖麻,感覺植物的世界越發神奇。

相關焦點

  • 農村隨處可見的蓖麻,為什麼會成為恐怖的生化武器?
    最近,蓖麻這種植物可以說是吸引了不少焦點,起因就是有人寄送含蓖麻毒蛋白信件進行恐嚇。蓖麻是單種屬植物,也就是說整個大戟科蓖麻屬就只有這一個物種,它是舶來品,是中國從印度引進的,在中國農村非常常見,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以南均有分布。
  • 種植1000多年,隨處可見的蓖麻,誤食7粒便可致命,看見它要遠離
    1978年9月的一天,喬治.馬可夫像平常一樣擠公交去BBC上班,他擠公交時,突然覺得右大腿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他一回頭,看到一個男子正在撿地上的一把雨傘,剛才的那陣痛可能正好是被雨傘給懟了吧,馬可夫並沒有在意,像同往常一樣去上班了。
  • 在農村,蓖麻可能有人食用過,為何它還被稱為「生化武器」?
    蓖麻這個植物聽起來很多人沒見過,但是看到它的照片或者說別名應該基本上都認識,別名通常叫「大麻子、老麻子、草麻」等等,不少地區的叫法可能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蓖麻到底是什麼植物,為何被稱為「生化武器」。蓖麻是一種什麼植物?
  • 都說這種植物有「劇毒」,人們卻依然垂涎三尺,這是為哪般?
    文|農情萬家導語:都說這種植物有「劇毒」,人們卻依然垂涎三尺,這是為哪般?前日小滿,意味著今年多雨時節的到來,天氣也開始變幻莫測起來,本是晴朗天空,卻可能突然遠空中開始烏雲密布,又瞬間便可來到你的眼前。多雨,對人們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益處,反而平添了許多困擾,但對於植物來說卻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
  • 好看,但有劇毒!微博大V紛紛提醒:這種"紅豆"千萬別吃!
    紅豆寄託著相思之意,然而這種「相思」有時候卻會成為劇毒。最近,有網友稱自己的叔叔嚼了一顆相思子,引得眾多微博大V紛紛轉發提醒:相思子是有劇毒的!原來這麼多人不知道相思子和紅豆不是一種植物!人民日報早前就發過提醒:見到這種豆子,不要隨意採摘、佩戴或食用!今天就帶你認識一下這種劇毒植物。
  • 世界上非常致命的毒藥,0.2毫克可以帶走你!
    這蓖麻不是很常見麼,值得如此興師動眾嗎?蓖麻在農村就是一種普通植物,曾經房前屋後都有大片蓖麻,蓖麻籽還有一種神秘的花紋,挺好看,小時候經常摘來玩,一般情況下大人都會來個警告,這個有毒,不要去玩,更不要吃!
  • 以前在農村常見種植蓖麻,為什麼現在種植少了?蓖麻有什麼作用?
    阿兮還記得最大一片蓖麻地,在村北,原屬於貧瘠鹽鹼地,種啥莊稼都不愛長,不想種植蓖麻後,卻壯實得很,可見蓖麻適應力極強,不怕鹽鹼地。大家都知道,農民愛土地如命,尤其在那個吃 不 飽 飯的年代,可為什麼仍然響 應 號 召,大量種植蓖麻呢?
  • 農村路邊常見的一種植物,果實布滿尖刺,全身帶有劇毒
    農村植物種類豐富,一座小山上就可能有幾百種植物。就算你從小在農村長大,也未必全部都認識。下面這種在農村比較常見的植物大家認識嗎?圖片中這個帶刺的圓球是它的果實。毛曼陀羅這種果實有點像小孩子玩的那種帶刺的皮球,小孩子看到的話 可能會好奇地摘下來玩。不過可不要讓孩子玩,更不能讓孩子吃,因為它含有劇毒。不光是果實有毒,這種植物的全身都有毒,花、莖葉都是有毒的。
  • 盤點你小時候玩過的遊戲,肯定有你玩過的,來看看吧
    ,有啥是咱不會的你說是不是?因為我家是做鐵匠的,很多東西農具都是自己打造,像這個玩的圈圈在我11歲的時候我就可以自己打造一個呢,鋼筋什麼的都是現成的,要大的有大的,要小的有小的,上學的時候推著去,放學回家的時候再推回來,老好玩了8,彈玻璃珠在我小的時候玻璃珠這種東西我都不知道去哪裡搞,就算知道在哪裡有或者哪裡有賣也沒有錢買,所以只能靠運氣有的時候可能在井邊、洗衣池邊撿到一個兩個,給我撿到一兩個那就不得了了
  • 貴州人小時候常見又叫不出名的植物,竟然如此神奇!
    但你知道它的學名叫什麼嗎?類似這樣的植物,生活在貴州的人們會經常接觸,但能叫上名字的卻很少。春暖花開的季節,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洋溢著和諧的氣息。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常見的植物。1、霍麻蕁(qian)麻,也就是我們常叫的「霍麻」,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60-100釐米, 葉對生,雌雄同株或異株。
  • 莒縣人小時候的"神奇物種",現在很多人不認識!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村裡面、田地裡、路兩邊的那些「花花草草」「神奇物種」嗎?是不是小時候吃過的玩過的有不少?
  • 農村常見的蓖麻,為何有人把它們當作「生化武器」?
    蓖麻,可能很多城裡朋友不知道或很少見。時至今日,在農村一些人家的家前屋後或者路邊,多少會種上幾顆蓖麻。在農村也叫做麻子,小時候很有印象,它們的籽粒一擠就會出油,但大人都會說,千萬別吃進嘴裡,不然會中毒。
  • 農村這種野生植物全身是刺,是小時候的玩具,殊不知價值很珍貴
    農村這種野生植物全身是刺,是小時候的玩具,殊不知價值很珍貴。在大自然界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很多形態各異的野生植物,這種野生植物很多都是我們沒有見到過的,但正是因為有它們的存在才使得到處呈現出勃勃生機的景象。
  • 當有機肥遇上蓖麻產業
    蓖麻(學名:Ricinuscommunis L.),大戟科,蓖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原產於埃及、衣索比亞和印度。
  • 夾竹桃有劇毒?鳳仙花委屈:這個鍋我不背!
    不知道各位花友們小時候有沒有用過夾桃花染指甲呢?實不相瞞,愛臭美的花花小時候可是經常這麼做哦!在大紅色的、粉紫色的夾桃花裡加入白礬或者適當食用鹽搗碎,均勻地敷在指甲上,然後用提前摘好的桑樹葉子包裹起來,再用線纏好。
  • 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植物是什麼?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世界上最致命的毒物動植物都有,我們就來說說最毒動物——澳洲方水母,植物就說隱藏在我們生活之中的毒物——蓖麻。這看上去會讓不少人感到很奇怪,一個水母真的有這麼強嗎?確實這個澳洲方水母在毒王之中排名第一,肯定是毒性很強,到底有多強我們來看看情況。澳洲方水母一看這個明顯,很明顯就是生活在澳大利亞地區為主,確實也是,澳洲方水母外表看起來與常規的水母沒有什麼差別,但是它可是世界毒物之首,同時長相也非常吸引人,因其外形微圓,像一隻方形的針而得名。
  • 小時候玩過的側手翻,你還會嗎?
    小時候玩過的側手翻,你還會嗎? 當年,我們還小前屈、下腰、側手翻說來就來如今,我們長大了這些動作你,
  • 《第5人格》是小時候的「捉迷藏」?盤點那些小時候就玩過的遊戲
    不過體驗過後的同學卻發現,這款遊戲的核心玩法其實就是「捉迷藏」、「躲貓貓」,生存者要想盡一切辦法,不讓監管者發現自己,而這個,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捉迷藏,...所以今天小編就來聊聊那些其實我們小時候就「玩過」的遊戲...
  • 蓖麻蠶的飼養管理
    繭呈榧子形,頂有孔,色白,是絹紡的好原料。  飼養蓖麻蠶,有許多優點:一是可以把飼養蓖麻蠶與種植蓖麻籽結合起來,促進蓖麻籽的生產;二是蓖麻蠶除食蓖麻葉外,也可食木薯、臭椿等樹葉,飼料豐富;三是蓖麻蠶的飼養時間短, 從孵化到結繭,只要18天左右,1年可連續飼養多次;四是蓖麻蠶一生需飼料很少, 每條蠶一生只吃不足5克的蓖麻葉;五是蓖麻蠶的生活力強,不易染病,管理也比較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