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東西部協作採訪錄】上海一家網紅餐廳的美味黔菜

2020-12-23 南海網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記者 袁小娟 張玥

  如何讓更多人認識黔菜?如何將貴州農特產品推向中國全世界、助推脫貧攻堅?在上海生活多年的貴州人李建忠有太多的思考。

  10多年來,他在上海經營的「黔香閣」成為很多外省人認識黔菜的地標。

  在上海黔香閣,「掌門人」李建忠把純銀苗族頭冠和高腳杯、中西餐具一起擺上了「長桌宴」。

  黔香閣牆壁上掛滿了獎牌:被上海市旅遊局、餐飲協會及主流媒體等評為「上海最佳餐廳」、「最受歡迎的時尚餐廳」以及「中國餐飲業十佳知名品牌」等。這裡是中國影視明星、「流量小花」最愛打卡的上海網紅餐廳。

  「現在貴州發展十二產業,農產品銷售除了賣菜,需要打造知名的黔菜品牌,讓大家通過消費黔菜更深入了解貴州的綠色生態,搶著消費貴州的農產品。從農產品消費中體會到貴州之美,想去貴州旅遊。」

  具有「世界語言」的黔香閣,成為「流量小花」最愛打卡的上海網紅餐廳。

  2020年5月初,多彩貴州網記者在黔香閣採訪了董事長李建忠。走進黔香閣,仿佛走進一個燦爛的貴州文化歷史博物館。在這裡,你看到了讓黔菜發光的美更多源自挖掘那片土地的文化之美。這份美,來自欣賞,來源自信。

  很多客人衝著黔香閣的貴州文化之美而來。

  這些年,李建忠參加過上海和貴州各級政府組織的許多助推銷售貴州農特產品的活動,為黔貨出山出謀劃策。貴州不少農特產品通過黔香閣進行銷售。

  黔菜可口,黔貨「打包帶走」。在黔香閣,貴州農特產品實現了「人氣熱賣」。

  幾年前,李建忠從上海回貴陽投資了黔元儺。這個浸透李建忠心血的貴州文化體驗場被稱為是「中國第一個立體式環境戲劇體驗劇場」「第一個古建築裡的文化體驗中心」「第一個多媒體升降環幕體驗餐廳」等。貴州最有代表性的一些非遺文化都融入了飲食中。走進去,聽聞觸摸到的都是貴州文化。以貴州特色飲食加戲劇加聲光電等最新的舞臺表演手法,如夢似幻地演繹貴州精彩絕倫的文化,展現一個自信磅礴的貴州。

  李建忠一直相信大美黔菜美在貴州的綠色生態,美在貴州的人文。為此,他在這條路上探索了10多年。

  10多年前,他在上海開1000多平方米的黔菜館。當時貴州人自己都很驚奇地發問:貴州有什麼菜。

  李建忠舉辦了無數次研討會,邀請了上海各路名人來探討黔文化,著名作家葉辛全程參加。李建忠執意起名為黔香閣。然而這個黔字,很多外地人都不認識。後來常常問「黑」「金」香閣是賣什麼的。

  李建忠把黔字放到直徑8米,再遠都能看到那麼一個似乎不認識的字橫衝直撞進入視線。

  久了,大家慢慢也就從黔字開始認識貴州。

  「如果說貴州過去不自信是因為不富有,也沒有踏在發展節拍上,現在我覺得是碰到好時機。東西部協作以後,上海幫扶貴州,更多的人因此了解貴州。比如黔菜入滬,在上海的幫扶下,黔菜更順利進入上海市場銷售。貴州農產品的綠色生態好品質給很多外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人願意為貴州食材買單。也因此,越來越多人想到黔菜館消費地道的貴州菜。」李建忠說。

  貴州烏江魚空運到上海,配上正宗酸湯,飄香上海灘。

  早在2018年,貴州累計向上海市場銷售農產品超過8億元。去年初,貴州在上海已設立5個貴州綠色農產品分銷窗口,開設10個扶貧專櫃。

  從前黔香閣90%以上的食材需要從貴州空運過去,因此他們曾經費盡心思發明各種方法保證新鮮。現在,很多貴州食材在上海就能買到。

  「比如折耳根,貴州人很喜歡吃但絕大多數外地人吃不慣。現在上海很多小超市都能買到。大家從黔菜菜品中領略到了折耳根的魅力。」

  不少來黔香閣消費的外省人,有時會跟黔香閣的人交流黔菜怎麼做。

  這也與貴州上海兩地不斷推進「黔菜入滬」有關。貴州為精準營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暢通產銷對接機制,加快健全完善蔬菜產業市場體系,農產品生產按照長三角市場需求標準,全面補齊發展短板,不斷拓寬市場渠道。

  餈粑辣子燒甲魚。地道食材才有好味道,辣椒堅持從貴州運往上海。

  去年7月15日,在上海舉行的「黔菜入滬」產銷對接專項推介啟動,「夏淡」時節,貴州將每天至少向上海供應蔬菜22噸。上海蔬菜集團與貴州省現代物流產業集團還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更多貴州農產品進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津京冀、成渝經濟圈及東南亞等市場,推動黔貨出山,助力脫貧攻堅。

  在相關研討會上,李建忠提出讓黔菜成為貴州農產品銷售的一個亮眼品牌。上海是一個兼容並蓄的城市,好的東西一定能生存下來。相比很多大城市,上海對辣味道的菜更能接受。

  在他看來,黔菜要善用靈魂——「辣」。貴州是中國最早將辣椒從觀賞變為食用的地方,完成了辣椒從外來新物種到融入中國飲食中調味副食的過程。貴州有中國最好的辣椒。這是貴州的優勢。

  為了讓黔菜的美具有標誌性,李建忠統一了標準。黔香閣有12個灶臺,招了10個貴州廚師和兩個上海廚師。他邀請來了許多貴州和上海美食家,為每個菜標號打分,一個個定標準。像貴州知名的辣子雞,用花溪辣椒和大方皺椒辣度低而香,突出了貴州風味。

  200多個貴州菜,就這樣經過若干次貴州和上海美食家一輪輪打分,一點點地篩選出來,成為黔菜在上海的固定菜品。

  如何用貴州的食材進行創新,黔香閣也進行了嘗試。推出鹽酸菜烤仔排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李建忠開發這樣一個菜品,是想通過鹽酸菜凸顯貴州人的精緻。他走遍大江南北,也只有貴州的小縣城獨山,能用那麼複雜的工藝製作一棵酸菜。

  「我希望大家除了買鹽酸菜,還想去獨山旅遊。」李建忠說。

  在他看來,黔菜必須展現文化的精緻才更具魅力。

  「很多人是從日本料理的精緻講究開始認識這個國家的。飲食是一個最親切的了解當地文化的入口。我們要從全球化的視野去斟酌考量黔菜的發展。只有這樣,黔菜這個品牌才能更好助力農特產品的發展。黔菜的大美,就是美在讓更多人愛上貴州。尤其是現在東西部協作,上海幫扶力度很大,貴州更要抓緊機會加速前進,讓黔菜處處落地生根成為中國響噹噹的品牌。」李建忠說。

原標題:【貴州東西部協作採訪錄】上海一家網紅餐廳的美味黔菜

責任編輯:吳嬋

相關焦點

  • 上海黔香閣:用心雕琢貴州文化的美
    在上海黔香閣,「掌門人」李建忠把純銀苗族頭冠和高腳杯、中西餐具一起擺上了「長桌宴」 具有「世界語言」的黔香閣,成為「流量小花」最愛打卡的上海網紅餐廳一直以「貴陽人」自居 李建忠並不是土生土長的「貴州人」,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一家貴州餐館讓你感受「家的味道」珍望幾禾餐廳
    貴州正宗家鄉菜餐館家鄉之美與山川、鄰裡、味蕾都分不開。吃了一口家常菜,童年的記憶也就都重現了。在宏立城集團花果園M區,位於2號國際商務港6樓的珍旺幾禾餐廳,用正宗的黔菜風味,向美食傳遞鄉愁,喚醒食客故鄉的記憶。
  • 山海情共譜「東西部扶貧協作曲」——貴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自此,貴州脫貧攻堅的各個戰場上迎來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強大「戰團」,將崇山峻岭的貴州和沿海發達城市緊密相連。2019年,東西部協作再上新臺階。貴州與對口幫扶城市持續專班化、項目化深化協作,聚焦精準、完善結對、深化幫扶,強基礎、扶產業、促旅遊、支教育、助醫療、育人才、接勞務,以東部之優補貴州之短,以先發優勢促後發效應,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格局。
  • 東西部扶貧協作氣象新(東西部扶貧協作一線探訪)
    4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確要求,是衡量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標尺。  看成效,一把尺子量到底。  雲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雲山自然寨,參觀村民張大友新家,拉祜民族風與海派元素交織。在上海黃浦區的對口幫扶下,雲山寨的鄉親告別漏風漏雨的籬笆房,住上新房。除了危房改造,另有15個滬滇幫扶項目落地於此。
  • 貴州只有酸湯、折耳根?那是你不懂黔菜
    貴州作為多民族互融地區,黔菜的形成自然少不了這一原因~歷史上黔地移民有三個重要的歷史階段,在此期間,大量人口湧入貴州,也將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帶到了大西南邊陲之地。第一個階段 始於大明洪武年間明朝以前,貴州被中原稱為「南蠻」、「鬼方」,布依族、苗族、水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世代居住於此。
  • 趙延慶赴貴州六盤水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考察調研
    (程景亮)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在全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部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與貴州省的優勢互補,深化東西部產業合作,激發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的積極性,7月29—30日,遼寧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趙延慶帶隊
  • 遵義蝦子羊肉粉香飄上海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市民奉上美味
    今天,遵義把特色羊肉粉等產品帶來了上海,為上海市民奉上一道舌尖上的美味。為展示新蒲新區特色農產品,推廣遵義蝦子羊肉粉品牌,進一步拓寬羊肉粉等特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今天,由遵義市新蒲新區管委會與上海遵義館聯合舉辦的「黔貨出山·風行天下」夏秋攻勢遵義蝦子羊肉粉上海品鑑及新蒲新區特色食品展示會拉開序幕。
  • 貴州晴隆: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甜蜜」碩果
    (電視通稿·國內·社會)貴州晴隆: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出「甜蜜」碩果(4』17」)編輯:劉 暢審稿:宋一喆終審:孫 濤一讀:祁 星正文:【解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眼下正是臍橙、柑橘成熟的季節。貴州省晴隆縣雞場鎮犀牛洞果場果香四溢,隨處可見一個個圓潤的柑橘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
  • 尋味貴州菜,連貴陽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的黔菜指南
    苗王見狀,食之,亦香亦糯,很是美味,轉怒為喜,令喳么回寨專做小米鮓。逢各寨主來朝,必以小米鮓待之。苗疆各寨重大節慶,皆以苗王所賜小米鮓為上品,以示貴重。糖醋 除了酸湯、各道辣香的黔菜以外,貴陽聚集的貴州各道小吃、少數民族菜餚都是不可不嘗的!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黔菜作為貴州人的驕傲在一代代廚師的手下成為生長在所有貴州人的記憶。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貴陽幾家有人氣的黔菜館。
  • 貴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結碩果 7個東部城市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13.99億元
    央廣網貴陽1月12日消息(記者孟海)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1月12日召開的「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貴州省深入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堅持把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動創新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 來高鐵新城,吃大美黔菜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貴州主題名宴。「全竹宴」共計有十多個大類100多個菜品,每一道菜都與「竹」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從竹的根菌,到竹筍、竹竿,再到竹的枝葉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素雅醇香脆嫩,讓人垂涎欲滴。「全竹宴」的各個大類又有許許多多的烹飪方法,根據廚師的技藝和消費者需求,可燒、燉、炒、烤、蒸、煲、燴、涼拌等等。此菜香鮮辣燙,色味俱佳。
  • 廣州 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範式
    然而,受體制機制、政府政策、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等因素的影響,東西部扶貧協作在理念、人才、資金和項目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因此需要激發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合力,從教育這一基礎性要素入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正因如此,廣州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高度重視「教育幫扶」。
  • 乘東西部協作東風 貴州「滾山雞」直「飛」廣州市民餐桌
    中新網貴州納雍6月11日電 (嶽旺 瞿宏倫)脫毛、清洗、風冷、真空包裝……80餘名工人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滾山雞」屠宰冷鏈物流中心內有條不紊地作業,將包裝好的「滾山雞」通過物流運輸到廣州消費者的餐桌上。資料圖:工人在加工「滾山雞」。
  • 再訪黔東南 這裡有東西部扶貧協作中普通人的故事
    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燒茶村,在杭州市濱江區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吊瓜套種板藍根基地」完成採摘工作的村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都市快報8月25日至29日,「山海同行·決勝今朝」東西部扶貧協作主題採訪活動在貴州省舉行,對口幫扶貴州的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6省7個城市媒體記者從貴陽出發,分赴8個市(州),開展了為期5天的採訪之行。
  • 甕安:小手套織就東西部扶貧協作「大情緣」
    日前,經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牽線搭橋,貴州弘鑫織造有限公司的勞保手套進入廣東市場,這是該公司產品第一次打入廣東市場。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環衛工人戴著弘鑫手套在保潔作業11月24日,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到該公司走訪調研,該公司總經理向逸琴介紹,今年9月,通過廣東省第一扶貧協作工作組黔南組甕安縣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街道辦事處從弘鑫織造有限公司購買了一批勞保手套
  • 「我的脫貧故事」乘上東西部扶貧協作便車的「雄鷹」丨天柱縣社學...
    我叫熊英,是貴州黔東南州天柱縣社學街道金山村人,從小我就是一個敢於追逐夢想的人,渴望有一天能像雄鷹一樣翱翔天空。2014年7月,我從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畢業後,到貴陽一家電器公司當技術員。
  • 貴州黔廚餐飲行業全民悼念:中國黔菜大師 中國(資深級註冊)烹飪大師 中國餐飲文化大師 王世傑大師
    王世傑大師是一個不打折扣寫得一手好字的儒廚,並為貴州多家餐飲店寫了賦,後面有詳細文字介紹,可以看看他對餐飲獨到的感悟。期間,世界廚師聯合會國際評委,上海餐飲業功勳人物李耀雲大師到訪貴州,王世傑大師還特意邀請我,到他徒弟冷松大師任職店為他們拍照留影等等 黔菜出山,任重道遠,貴州黔廚會沿著您未完成的腳步一直走下去!永別了,王世傑大師,一路走好!願另一個世界沒有傷痛!
  • 名師專訪---黔菜泰鬥---黃銘富先生
    貴州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大師國際烹飪大師國家一級評委國家烹調高級技師中國國際廚師協會副會長貴州黔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數十年勤奮好學,不斷專研、大膽創新、先後創作了筒筍燒雞公、豆香魚特色火鍋;創作了長徵宴、竹香宴、全竹宴、生態野香蕨宴;創作了美味醉筍、紅軍牛肉、雪茸竹燕窩、養身嫩豆腐、搬莊臘肉、偷梁換柱、小炒竹毛肚、竹衣肚片
  • 【東西部協作】一鍋白米飯竟然成「網紅」,吉林大米寧波推介會「香氣四溢」
    「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江畔稻花香」……一首《紅太陽照邊疆》曾傳遍大江南北。這幾年,歌曲中的「稻花香」早就上了寧波市民的餐桌。
  • 貴州名小吃之酸菜炒湯圓,被稱為重口味的最「新」黔菜,奇葩?!
    湯圓的儀式感在於內餡的變化,由原本芝麻花生到現在的水果味、鮮花味等,而來自貴州的一道酸菜炒湯圓才叫眼前一亮(或者大家更願意稱為奇葩)。平時我們吃過最常見的湯圓就是水煮、油炸、拔絲、清蒸、酒釀.湯圓配酸菜?可謂算得上口味獨特,而且酸菜炒湯圓,被人們稱為一道有意思的菜餚。聽聞過這道菜的小夥伴可能會疑惑,這不是屬於四川的特色菜餚嗎?酸菜炒湯圓源自貴州?何人創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