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雙11」,臺灣也瘋狂

2021-02-11 臺商匯資訊

 

「雙11」的火爆不僅僅在大陸,截止11日零時24分,香港、美國展現對陸貨的高昂興趣,佔據出口榜前2名,臺灣則緊追在後排行第3。

11日零時23分,香港、美國一直高居最受歡迎出口地區/國家的前2名,臺灣排行第3展現剁手買氣,後來居上超越英國、日本、澳洲等國家。

▲2019年天貓「雙11」首分鐘GMV破人民幣(下同)65億元,1分36秒GMV達100億元,用時6分鐘以內GMV達300億元,用時12分49秒達到500億元。

 

一年一度的「雙11」,已經從大陸風靡到寶島,成為臺灣消費者最喜愛的購物節。

在臺北街頭、捷運站裡、公交車上,到處是五花八門的購物廣告,洋溢著濃濃的歡樂氣氛。

 

▲圖為電商平臺在臺北地鐵裡的「雙11」廣告。

與往年相比,今年臺灣「雙11」聲勢更大,熱鬧非凡,除了本土電商業者推出優惠活動,搶搭快車外,大陸淘寶和京東兩大電商也動作頻頻,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買、買、買」。

臺灣電商平臺PChome行銷中心副總監鐘紫瑋介紹,PChome從2017年開始投入「雙11」購物節,第一年4天業績做到15億元,去年兩天就做到15億元,「今年希望能再創新高」。

 

不只是PChome,臺灣網絡家庭旗下的交易平臺露天拍賣、電商平臺生活市集、總部位於新加坡的跨境電商蝦皮購物等也都宣佈了「雙11」的相關活動。

臺灣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和臺灣大哥大今年也加入戰局,三家業者都在自家網絡門市上推出通話、上網、漫遊等相關優惠,搶一波「雙11」商機。

 

除了臺灣本土電商業者積極推出活動,大陸電商平臺淘寶和京東也不甘落後,小米臺灣則推出新的優惠措施聚攏人氣。

▲淘寶臺灣

作為「雙11」的發起者,阿里巴巴集團透過品牌授權經營的全新電商購物平臺「淘寶臺灣」,日前正式上線。阿里首席市場官董本洪表示,集團一直看好臺灣網購市場潛力,並不斷探索如何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全面貼心的本地化服務。「淘寶臺灣」行銷長暨發言人林雅雯介紹,新的平臺結合臺灣本地品牌與跨境商品,結合臺灣在地物流,增加多元支付選擇,更好地服務臺灣本地消費者。

 

今年「雙11」,京東首度「登臺」參與。為此,該平臺特別設計了繁體版本的網頁和臺灣用語的文案。同時,京東與島內通訊軟體LINE的購物頻道合作,上線「 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更接地氣地為臺灣民眾提供服務。

 

幾乎所有在臺電商平臺都選擇在10月底就提前開跑備戰「雙11」,且促銷優惠不斷花樣翻新。

開放網絡廣告平臺Criteo日前公佈的統計報告顯示,「雙11」雖夯,但低價促銷的吸引力正逐漸退燒。道理很簡單,大小廠商都湧入電子商務市場,激烈的價格戰之下,沒有特色將難以吸引消費者來持續生存。而且在線購物的消費者忠誠度較低,必須要抓住消費者的心理。那麼,電商平臺如何在眾多優惠特賣中脫穎而出?

▲PChome網站界面

如PChome、雅虎奇摩購物中心等平臺,都搶在「雙11」前發佈最新的倉儲、物流規劃,並在今年開始運用AI與大數據分析,要讓「『雙11』發貨」更順暢。「今年透過數據,去預測什麼東西可能會賣多少,把一些東西先運到客戶集中的地方去,提升發貨效率。」Momo董事長林啟峰說,像是衛生紙、水、紙尿布等大宗商品,都已經先往全臺的衛星倉庫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順暢的物流會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主打海外商品的蝦皮購物另闢蹊徑,宣佈從10月24日開始到11月11日,「最強購物節,天天免運費」。

此外,有零售業者向記者表示,發聯名卡已經不再是實體百貨特有的營銷方式,許多電商平臺也搶在今年「雙11」前推出自家聯名卡。多了這一佈局後,電商平臺的營銷折扣玩法更多,也更能吸引消費者在生態體系內多消費,繼續黏在平臺上。

2018年「雙11」期間,臺灣在線零售的銷售額暴增327%,最佳銷售排行的產品類別分別是時尚精品、保健與美妝產品以及一般用品。那麼,今年「雙11」,臺灣消費者最愛買什麼呢?

鐘紫瑋介紹,依照平臺目前統計的消費數據,今年「雙11」臺灣銷量最多的還是手機,其次是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

與大陸不同的是,臺灣品牌商除了利用電商平臺投入「雙11」之外,還善用各類社交平臺和各自官網。Abysse創辦人暨總經理張沛瀅告訴記者,期望藉助這一波「雙11」人氣熱潮,吸引更多人到官網瀏覽,這是不少臺灣品牌商的發展規劃路徑。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以往臺灣電商平臺不給進駐品牌分享大數據。她和Abysse聯合創辦人路永佳今年到大陸考察,了解到大陸電商平臺提供的後臺數據會讓進駐品牌有針對性去提升服務。她認為這樣的經驗可以直接嫁接到自己公司官網上。

在臺灣,「雙11」如此之熱,除了成品牌的規模效應,商家還看重它帶動的「長尾效應」。緊接其後的「雙12」、聖誕節直到春節前檔期,都是購物旺季。而「雙11」將為平臺拉近許多新的消費者,這些新客在年底之前的採購旺季,依然有可能會回到平臺購物。故而林啟峰說,「『雙11』做得好或不好,影響到未來一整年的業績。」

喜歡點個在吶,或者留個言和小編互動吧

相關焦點

  • 臺灣「雙11」戰績如何?臺灣人均消費金額為12391元
    被島內媒體譽為「全球購物狂歡節」的「雙11」剛剛過去,統計顯示臺灣民眾網絡買氣高漲,不僅讓首度亮相的「淘寶臺灣」單日業績較平日成長25倍,還在本地電商平臺Yahoo奇摩上創造了售出衛生紙可堆據臺媒報道,11月11日當天,來自桃園的一位李姓媽媽到「淘寶臺灣」辦公室挑戰「100秒填滿購物車」,狂掃28項家電用品,最後成功以1元(新臺幣,下同)結帳。據「淘寶臺灣」統計,「雙11」午夜0點至1點間,網站同時在線人數激增10倍,廣受消費者關注的「整點1折爆品」包括新款蘋果手機、戴森紅色吹風機及大牌護膚品等皆「秒殺」完售。
  • ​焦點│京東雙11 臺灣市場銷售額翻7倍
    圖/京東提供「京東」雙11活動結束,相關統計數據出爐,11/1-11/11活動期間,JD.COM全站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人民幣(近新臺幣9000億元);創歷史新高,全球業績增長持續加速。其中臺灣市場的銷售額更是比去年同期翻了七倍,增速領跑全球。
  • 臺灣各地對這個文具的稱呼都不同?
    關注「我愛臺灣」微信平臺,給你一百個喜歡臺灣的理由
  • 日本鄉民討論:臺灣人未免太氾濫使用「の」這個字了吧?
    相信身為臺灣人的網友,都知道許多知名產品都很喜歡使用日文的「の」這個字,這個字指稱的就是中文「的」的意思,但事實上「の」跟中文用「的」時機又不盡相同,因此當臺灣隨處可見的「植物の優」、「超の油切」、「茶の魔手」在日本遊客看起來都非常奇怪,而現在連路邊的店家、小販都非常喜歡「の」這個字眼,造出莫名其妙的詞彙。
  • 觀點丨燒錢燒到病態的大陸雙11
    天貓今年的口號「Rock The World」更提升至瞄準全球,本來中國人在全球血拼掃貨的力道就已令人側目,「雙11」的銷售數字更令西方許多傳統節日黯然失色。在人人不停奔波的中國,大眾偶爾的狂歡,撫慰下常常疲憊的心靈,有什麼不可以?看看南美的狂歡月,北美的黑色星期五,那麼多年延續下來,存在即是合理,合理自會延續,難怪馬雲會認為「雙11」可以辦100年。
  • 支付寶在臺灣,雙12推優惠
    看準陸客來臺旅遊商機,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進軍臺灣市場,不僅在百貨公司、電信公司、超商等商店,導入條碼掃描支付服務,就連夜市也能透過手機完成付款
  • 臺灣各縣市「代表辣椒醬」就是...
    關注「我愛臺灣」微信平臺,給你一百個喜歡臺灣的理由
  • 2020臺北雙年展、拉圖、以及「著陸何處」下我們的著陸路徑在哪兒華
    中文版在臺灣面世,他所探討的與「全球」、「本土」、「在地」、「離地」等立場截然不同的政治格局,是否也可透過本屆臺北雙年展而繼續推進?在近年來針對生態政治已有諸多討論和行動的臺灣,由西方策展人主導的本屆北雙如何與在地緊密結合?截至截稿前本屆北雙尚未開幕,我們先行專訪三位有著明確分工的策展人,了解這一策展過程中的層層思考與實踐。
  • 為什麼臺灣街景超級醜?真相就在這幾張「臺、日」對照圖裡!
    微信ID號:ILOVETAIWANSOMUCH很多人常說臺灣市容會醜,就是「亂」啊 (什麼招牌 標語 馬路不平),但其實不那麼完全,國外有很多國家,紐約、東京、倫敦 … 。而臺灣是又亂卻又「醜」,但他們為何不至於讓人看了不舒服,而臺灣的市容卻會讓人看了不舒服呢?原因其實經過個人觀察,就是「顏色」和「自然環境搭配程度」。
  • 臺灣人網購最多的竟是...
    Q1:提到「雙11」,就想到淘寶、天貓、阿里巴巴。Q2:1111光棍節原本是大陸創造的民間節日,哪一年開始變成「狂歡購物節」?20092009年11月11日,淘寶及子品牌天貓為首的商家將該日宣傳為「狂歡購物節」,其他電商也加入,光棍節逐漸演變成網絡購物狂歡節。2013年11月11日,網絡購物全日銷售額達80億美元,超過美國網絡星期一,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購物節。
  • 雙11兆元新消費模式潮
    臺灣電商業績同樣告捷,PChome 24h購物單日業績較平日成長6倍,新會員數成長10倍;Yahoo奇摩購物中心首日業績年增5成,醫療口罩平均每秒賣出3個,蝦皮則創造1分鐘40萬件商品成交的傲人成績。作為大陸經濟的晴雨表,雙11是觀察大陸經濟發展和消費趨勢的窗口。經過數十年的反覆運算更新,「雙11」所體現的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消費關係更加明朗。
  • 臺灣「支付大戰」硝煙彌漫
    具體到臺灣,自從去年蘋果、三星和穀歌3大手機支付系統登臺以來,移動支付議題越來越夯。事實上,在臺灣移動支付工具尚未問世之前,大陸兩大移動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便先後登島,引發不小反響。如今島內有多達6家移動支付機構,加上來自境外的連我支付(LINE Pay)加入戰局,臺灣市場正掀起一波「支付大戰」!
  • 兩岸校園超連結-臺灣選舉 陸生也瘋狂
    對於來自大陸的學生,啟程前或多或少被提醒著到臺灣以後,避免接觸敏感的政治活動,但對於初到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寶島來,親自體會到有別於故鄉,有著「自由中國」稱號的臺灣,勢必得親眼見見民主選舉的過程,看看不一樣的臺灣。
  • 響應「舊鞋救命」 華裔籲捐鞋
    灣區華裔響應臺灣發起的「舊鞋救命」活動,昨天為止募集到2萬5千雙,還需5千雙舊鞋,就可打包成一貨櫃送到非洲肯亞,協助當地居民因為貧窮沒有鞋穿,常會遇上被沙土裡的沙蚤,最後有可能被截肢的結果。臺灣發起「舊鞋救命」的非營利組織Step30發現,由於非洲肯亞貧窮地區沙蚤多,如果不穿鞋導致沙蚤寄生在人腳裡,就會使腳腫起腐爛,重則致命,輕則截肢。就算第一次治療好,只要再度接觸到土地的沙蚤,就會再度感染,所以穿鞋子來保護腳很重要。
  • 罐 專訪|臺灣國美館館長 林志明:透過亞雙探究大亞洲文化共同體 /異同性 遙遙領先國際
    林志明:先從這13年來的發展來說,亞雙持續以「亞洲」作為觀察、研究、探索的對象,更藉由不同的策展命題,以藝術的視角思索各式亞洲議題,這確實也是國美館與其他國際美術館很大的不同之處,同時也成為國美館一項很大的特質之一。
  • 4個老外看「臺灣人最常講10句話」美國人:臺灣人用「嗯」這字真是大絕招!
    在臺灣,我最常聽臺灣人說:「你幹嘛啦!」In Taiwan, people often say: 「What’s up!!」然後...「你屁啦!」then)然後我今天要去買菜,然後這樣,然後這個,然後這個,然後,然後最後and then I’m going to buy food, and then this, and then that, and then...
  • 日本人根本不穿「極度乾燥」!日本人說出超震撼原因...「一句話」直接打臉臺灣潮人!
    ( Sourse: campaignlive)近日男子穿潮牌「極度乾燥」(Superdry)外套衝合歡山險凍死事件,該品牌成了媒體焦點,但日本人根本不穿「極度乾燥」,關鍵原因是...根據臉書報導,住臺中的日本大叔「色色的日本人的歐吉桑」在臉書發文,透露日本人根本不穿極度乾燥,本來還以為是臺灣的品牌。日本人根本不穿「極度乾燥」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太土了」。直接打臉臺灣潮人!
  • 【谷阿莫】關於臺灣常見用語「三洨」
    在來我們看「洨」這個字,在閩南語、潮汕話,代表「精液」的意思,所以有時候你會聽人說「吃洨吧你」,就是叫你來吃我的精液吧,羞辱你的意思,就像叫你喝我的尿一樣,有一種欺凌你的意思,所以「洨」這個字不知不覺的,就讓人覺得是一種
  • 焦點|京東雙11 殺進臺港澳市場
    特派記者林則宏/攝影 京東集團17日在北京舉行「11.11全球好物節」啟動發布會,並宣布今年京東「雙11」將首度進軍臺港澳市場,臺港澳消費者除能與大陸民眾同步享受各項優惠,京東更祭出「包郵」(免運費)等多項臺港澳獨享的促銷活動。
  • 臺北西門町家樂福|24小時超市瘋狂買手信:當造水果+有機農產品+臺灣名物
    香港人去臺北旅行都會瘋狂買手信,但行程又緊湊,深夜要補購怎麼辦?這次「去臺灣 Trip Taiwan」為大家介紹就係位於西門町的24小時營業超市,啱曬玩到夜一夜再去買手信!臺北24小時買手信很多讀者都會問去臺灣有甚麼手信推薦,其實我們經常都會說「買當地人買的,吃當地人吃的」,一些富當地特色、健康有益的東西才是上品。首推當然是臺灣的當季水果;此外,我們也很建議臺灣的有機農產品。香港人去 臺北 分秒必爭,最後一天的指定行程便是瘋狂買手信,這間24小時營業的西門町家樂福正好滿足喜歡方便快捷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