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信號頻傳:中醫藥大學,未來可期!

2021-01-08 網易


  2020年,一場疫情洗禮了全球。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中,我國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彰顯了「中國智慧」,貢獻了「中國經驗」。中醫藥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的答卷,給我們在新時代加強「新醫科」建設,推動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戰略上升

  中醫藥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貢獻。在戰疫的過程中,中醫藥也發揮出獨特的優勢,如何做好中醫藥教育改革和發展顯得愈加重要和迫切。

  近年來,國家頻出重磅文件,並多層次多渠道發聲:

  2019 年10 月,全國中醫藥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中醫藥工作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隨即,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正式公布。「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10.26-29在北京舉行。

  2020年12月,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並將於2021年2月底前會出臺落實本實施意見的具體實施方案。


  《意見》明確,夯實中醫藥類專業主體地位,調整優化中醫藥院校學科專業布局,集中優勢資源做強做大中醫藥主幹專業。建設100個左右中醫藥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適度擴大中醫藥類「一流學科」建設規模,完善建設結構。五年內完成第一輪中醫學專業認證工作。改革中西醫結合教育。2021級起,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

  2020年12月30日,六部門共同制定並印發《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提到,鼓勵中醫藥院校設置中醫康復學等專業;加強中醫康復重點學科建設,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引領帶動具有多學科背景的中醫康復專業學科團隊、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幹隊伍、基層實用型人才建設等;鼓勵在職稱評審中設立中醫康復專業等。在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中,設置若干中醫康復學重點學科建設點,加強學科內涵建設,培養一批學科帶頭人。


  一呼百應

  國家政策一出,各地、各大高校積極響應。

  各大高校積極響應,不僅有「國字號」新大學的出現,還有中醫、西醫強校聯姻,中西醫深度融合,為「做大做強」中醫藥而努力!

  12月19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在成立65周年之際,召開推進做大做強暨學部成立大會。會上提出「擴大中醫學9年制招生規模,探索中西醫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培養一批高層次複合型中醫藥人才」的指示要求,持續推進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建設


  12月26日,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一行5人到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考察並進行了座談交流,再次透露將積極爭取組建這所「國字號」大學的消息

  此外,高校之間也是積極行動、互相加深合作,將現有資源充分地整合,為探索高層次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中醫藥高等教育體制機制發力。

  12月28日,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順利「轉型」成功:由綜合醫院向中西醫結合醫院轉型,並將二附院名稱變更為「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清華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清華大學的這一建設工作,持續進行了兩年多。


  參加活動人員合影

  11月3日上午,河南大學中醫院和中醫藥研究院掛牌儀式在開封市中醫院南門舉行,河南大學與開封市人民政府共建開封市中醫院進入了一個有效實質合作階段。


  劉漢徵與孫君健共同為「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揭牌

  7月17日,中國中醫科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開展「高層次中醫人才培養試點專項」,開設九年聯合培養、本博連讀中醫學「屠呦呦班」,今年計劃在北京、山東、山西、河南、浙江5個省份各招收3名學生。


  7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在戰略合作基礎上,共建「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協同攻關、真正誕生一些從0到1的原始重磅創新突破。


  還有網友建議將現有高校中的西醫力量與中醫藥力量相結合,促進中西醫藥結合,例如將天津大學合併天津中醫藥大學,成立天津大學中醫藥學部等等。

  多地政府在城市發展政策中明確提到中醫藥學科建設以及中醫藥大學的發展。

  2020年12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旨在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步伐。《意見》指出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中國藥科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的中醫藥相關學科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開辦中醫類專業

  2020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也印發《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要改革中醫藥院校教育,推動省部局共建湖南中醫藥大學,推進中醫藥國內一流學科建設,著力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

  同月,重慶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到: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建設重慶中醫藥大學

  2020年4月,河南省曾在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支持河南中醫藥大學建設一流專業,與其他高校聯合培養高層次複合型中醫藥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校設置中醫藥及相關專業。同時,支持復建張仲景國醫大學,讓河南省「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邁進」。

  風雲際會

  中醫藥事業正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狀態,各大「中醫藥大學」也被拉到臺前。

  目前,我國「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中,共有6所中醫藥大學進入名單,且均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除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是部屬高校,其餘皆為地方高校。有趣的是,這六所高校除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外,另外5所以前都不是「211」工程高校。難怪坊間有戲言稱,「雙一流遴選,中醫藥大學是最大贏家」

  此外,今年「省部共建高校」陣營持續擴容,從六月底到八月陸續有5所高校入列,其中中醫藥大學佔據3席,分別是:江西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

  6月24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共建天津中醫藥大學的意見》,天津中醫藥大學正式成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

  種種跡象均表明國家對中醫藥大學的重視!有理由相信,下一輪「雙一流」名單中,或許能有更多中醫藥大學「上車」!

  此前,軟科(ID:zuihaodaxue)小編對全國省級教育部門公示的2020年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推薦名單做過統計,發現今年全國共有十幾個省市新增了不少中藥學碩博點,例如:

  福建中醫藥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雲南中醫藥大學等增加了中藥學的博士一級學科學位

  河南農業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增加了中藥學的碩士一級學科學位

  重慶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增加了中藥學的碩士專業學位

  長久以來,高等教育中中醫藥的碩博點本就少於西醫學科,與西醫競爭的話語權和機會也遠遠不足。碩博點的增加反映了國家對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視,為更多中醫藥學子提升學歷創造機會,期待未來中醫藥能夠在醫學、學術領域發出更強的聲音!

  入圍「雙一流」的名單,自然吸引了不少同學報考中醫藥大學。據報導,南京中醫藥大學一入選「雙一流」,2018年碩士研究生考研的報名人數,學校的中藥學專業報考人數迅速增加到七八百人。2020年報考人數422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3%。

  即使不是「雙一流」,陝西中醫藥大學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為4559人,較去年增加727人,增幅高達20%。

  從就業情況來看,南京中醫藥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對初入職場的工作內容、職業發展前景、薪酬的滿意度等各方面認同度均較高


  圖源:南京中醫藥大學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

  天津中醫藥大學近四年來畢業生月收入水平也是逐年顯著上升。


  希望中醫藥高校能把握機遇,適應社會需求,努力培養合格的中醫藥人才,早日建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中醫藥大學,為國家醫藥衛生事業服務!

  整裝待發

  「歷史上,每一次疫情都是一次大考,中醫歷經這些大考,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優秀經典方劑。」

  前有屠呦呦以「從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青蒿素,開創瘧疾治療新方法」,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後有「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提出中藥進方艙、中醫包方艙,申請籌建以中醫藥綜合治療為主的方艙醫院,並率領來自各地中醫醫療團隊組成的「中醫國家隊」, 披荊斬棘,築起一道道生命的防線。

  我們正面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醫藥高等教育現代化恰逢其時。在「健康中國」政策的引領下,想必越來越多的中醫藥大學將迎來新的機遇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學排行,福建省公辦大學分檔排行,福建師範大學未來可期!
    導讀:大學排行,福建省公辦大學分檔排行,福建師範大學未來可期!福建省,中國最早實施對外開放政策的省份之一,坐擁臺、僑、海等多重優勢。在高等教育方面,在高校林立的華東區域,福建省高等教育相對薄弱,還需繼續加強。
  • 廣州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揭牌!未來中醫大有可為
    1月5日,廣州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正式揭牌。揭牌儀式上,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宏斌宣讀了更名文件。該校副校長潘華峰在致辭中強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是高校責無旁貸的堅定使命,在全球抗疫形勢仍然嚴峻的當下,學校決定將經濟與管理學院建設為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意義非同尋常。
  • 雲南中醫藥大學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雲南中醫藥大學廣大人才專家學者增強使命擔當,弘揚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以所學所研報國惠民,把論文寫在服務醫患民生一線,把成果體現在解決臨床醫療難題上。  學校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課題申報工作,「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教授解宇環申報「蒼艾免洗手消毒液的研發」、副研究員萬春平申報「基於雲南特色傳統醫藥的複方扶正蠊益丸醫療機構製劑的開發」,目前正在進行院內製劑的開發研究。雲南省名中醫、科技處處長陳文慧,為嚴格控制輸入感染,認真排查購買和使用武漢源的實驗動物情況,按要求每天報告雲南中醫藥大學動物實驗公共平臺工作開展情況。
  • 陝西中醫藥大學教師積極觀看世界慕課大會視頻會議
    陝西中醫藥大學教師積極觀看世界慕課大會視頻會議 2020-12-13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起在奧本大學,創造可期的未來!
    奧本大學作為Kiplinger評選的100所「最具價值」公立大學之一,為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們提供超過140多個本科學位,校友網絡更是涉足世界各個領域。而這些耀眼的成就離不開我們多年來所秉持的多元與包容的教育理念。
  •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成立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
    ,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全球中醫藥文化與創意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副校長陳紅專,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黨總支書記兼院長張偉民,海派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教授詹仁左,中國書法文化國際傳播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教授周斌,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務處處長舒靜,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館長李贛等領導與嘉賓參加儀式。
  • 浙江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開館
    原標題:浙江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開館 11月20日,浙江省首家綜合性中醫藥博物館——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新館)開館儀式在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文校區舉行,標誌著浙江中醫藥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該館每日9:00-16:30開館,周一閉館。參觀者可通過該館網站預約。
  • 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來了!
    7月25日上午,東莞市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正式籤約,攜手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這對於推動東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全力推進健康東莞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東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制定了《東莞市推進中醫藥強市建設行動綱要(2016-2020年)》並積極推進實施,要求發揮中醫藥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以中醫藥強市助力衛生強市建設,打造健康東莞。
  • 成都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最新排名
    成都中醫藥大學排名第236;天津中醫藥大學排名第179;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排名第253。根據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可知,成都中醫藥大學排名第175;天津中醫藥大學排名第180;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排名第190。根據2020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可知,成都中醫藥大學排名第301;天津中醫藥大學排名第265;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排名第323。
  • 創新醫改|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建立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現代...
    2018年,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批成為全國148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單位之一,在堅持改革與管理,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時,堅持走出一條體現中醫藥特色的現代醫院管理之路。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廣州中醫藥大學強化培養「中醫藥+公共衛生」人才
    廣州中醫藥大學強化培養「中醫藥+公共衛生」人才金羊網  作者:陳亮、廖曉鍵、馬利軍  2021-01-06 1月5日,廣州中醫藥大學迎來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揭牌,廣東省中醫藥局和校院領導一同為該學院揭牌。
  • 上海中醫藥大學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論文闡述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
    上述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基於中醫藥防治疫病理論與歷史經驗,從「病毒—環境—人」互作關係以及廣譜抗病毒和宿主導向調控等藥理學機制進行深入探討,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
  • 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隆重召開
    12月4日上午,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在灣裡校區得月樓第二會議室召開。江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朱衛豐教授、省學聯駐會主席梅博晗同志應邀參加會議並做重要講話,校團委、研究生院黨委相關人員列席。
  • 2020中國中醫藥大學排名:北京中醫藥大學奪冠,上海中醫藥第二!
    在我國有許多中醫藥大學,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醫藥方面人才。你知道有哪些中醫藥大學嗎?他們排名怎麼樣?讓我們一起藉助艾瑞深校友會最新發布的《校友會2020中國中醫藥大學排名》,來看看全國各大中醫藥大學的綜合實力!
  • 中國十大中醫藥大學排名!
    中國的大學教育以及大學的專業門類都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一些興趣愛好和自己一些未來的人生發展方向,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比如如果想當警察的話,可以報考警校,如果想當老師的話可以報考師範類院校,如果想當醫生的話可以報考醫學類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2019年招收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 浙江中醫藥大學:優秀中醫藥人才培養背後的育人邏輯
    這是繼2018年、2019年之後,浙江中醫藥大學連續第3年通過率居全國前茅,實現了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三連冠」。一份份出色的「成績單」,映現出浙江中醫藥大學對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懈追求。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深度介入預防、治療、康復的全過程,為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作出重要貢獻。如何將中醫藥更好地傳承下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中醫藥人才,是每一位中醫藥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奮鬥目標。浙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黃文秀堅定地表示:「弘揚中醫藥文化,培育優秀中醫藥人才,我們不僅責無旁貸,更要走在前列,作出表率,這是浙江中醫藥大學發展的大邏輯。」
  • 廣州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揭牌,將設中醫藥防疫等急需學科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廖曉鍵 馬利軍 1月5日,廣州中醫藥大學迎來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揭牌。廣東省中醫藥局和校院領導一同為該學院揭牌。2021年中華中醫藥學會人文與管理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論壇和2021年碩博研究生科技節同期舉行。
  • 上海中醫藥大學與固生堂籤署共建網際網路中醫醫院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中醫藥大學與固生堂籤署共建網際網路中醫醫院戰略合作協議2020年12月17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改革與發展研究分會、上海中醫藥大學共同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改革與發展研究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
  • 市中醫院將以「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為第一名稱
    記者了解到,市中醫院未來將以「廣州中醫藥大學東莞醫院」為第一名稱,並參照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標準建設和運營,為東莞及周邊區域居民提供高質量醫療、疾病預防和保健服務,同時承擔廣州中醫藥大學教學與實習任務,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促進醫療、教育、科研同步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