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協定延期十年!中俄兩軍合作中形成默契,能化解三方向的壓力

2020-12-22 時報看點

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動蕩不安的國際形勢中,中俄成了重要的穩定力量。近日,中俄兩國又聯手幹了件大事。

據報導,12月15日,中俄籤署了《關於延長2009年10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的議定書》,將有效期再延長10年,即日起生效。

兩國防長還為此專門舉行了視頻會議,強調兩軍願在此基礎上加強務實合作,進一步充實雙邊關係的內涵。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上述議定書的籤署,是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高水平和特殊性的生動體現,為維護國際軍控體系注入了正能量,為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分析認為,近段時間以來,美國聯合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不斷對中俄施壓,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特殊時期,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代表的華盛頓政客們,不斷散播政治病毒,竭力挑撥中俄關係,妄圖拉攏俄羅斯對抗中國,而此次《議定書》的延長也再次證明了中俄間牢固的友誼,「啪啪」打了某些政客的臉。

近年來,中俄兩軍之間的友好互動十分頻繁,去年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有專家表示:軍事關係在中俄關係中一直佔據重要地位。為此,雙方不妨更進一步,將兩軍推升為「特殊友軍」:在軍事戰略上相互擴大透明度,確保戰略互信;在軍事部署上「背靠背」,構成犄角之勢;在軍事理論創新、軍事改革上,相互借鑑、相互促進;在軍事技術上,聯手研發、加速突破。

「高加索-2020」戰略演習

今年的9月21日,在俄羅斯南部軍區舉行的「高加索-2020」戰略演習作戰籌劃演練中,中俄兩軍在作戰籌劃中互相借鑑、取長補短,在增進軍事互信的同時,也在演練中形成了默契。

實際上,在美國同時對中俄兩國進行打壓的大背景下,中俄合作越來越緊密是顯而易見的事。

有外媒稱:「俄羅斯此舉給中國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使他們能夠避免成為美國第一次核打擊的受害者。」的確,中俄兩國在戰略軍事領域合作意味著俄中親密合作程度絲毫不亞於美國同英法等國的結盟。

此外,俄羅斯在北約和美國圍追堵截下,也需要抱團取暖,而中國恰恰是俄羅斯的最優選擇。雙方將議定書延期,就是一個最好的「暗示」。

而在筆者看來,中俄不斷深化兩國兩軍合作,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來自三方面的壓力——

首先美國方向。

川普上臺後,美國一直有聯合俄羅斯對付中國的呼聲。川普曾與資深外交家基辛格有過長談,基辛格主張要反轉「聯中制俄」的冷戰戰略,改為「聯俄制中」。拜登上臺後,是否會推行「聯俄制中」戰略呢?儘管現在還未可知,但這已成為一個想定。

其實不論「聯俄制中」或「聯中制俄」,對美國而言,最大的夢魘就是中俄聯手。這代表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陸權國家的結合,對美國這樣的傳統海權國家是極為不利的。所以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認為美國把俄羅斯和中國推向聯合,令美國處於三角關係中最差的位置,十分不智。

但反過來看,對中國和俄羅斯而言,加強戰略互信,共同促進,不僅有利於自身發展,也能一定程度上消弭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

其次是印度方向。

我們都知道,中印邊境對峙已持續數月,寒冬已至,邊境問題似乎也被凍著了,目前還沒有回暖的跡象。

此前有網友稱,印度在邊境的種種舉動,和俄羅斯有很大關係,甚至說俄羅斯在幫印度向中國捅刀子。原因是,俄羅斯今年7月2日籤署了向印度出售33架新式戰鬥機的合同,包括21架米格-29戰鬥機以及12架蘇-30MKI戰鬥機。此外,在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發生後,印度方面要求俄羅斯提前交付一批S-400遠程防空飛彈系統,俄羅斯也答應了,對此,不少人認為俄羅斯是站在印度一方的。

米格-29K是印度海軍的主力艦載機

事實上,我們對此不應過分解讀。有專家指出,如果俄羅斯能在出售印度武器的時機方面做出有利於避免一些中國人誤解的更多權衡,應當說是值得鼓勵的。但如果將這個問題無限誇大,總結為俄羅斯「幫助印度在對抗中國」,或者「選擇站在印度一側」,也是非常誇張的說法。

中俄都是大國,在保持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同時,自然也有著全面而多元化的外交利益。俄羅斯售賣印度武器裝備是正常合作,雙方各取所需。在中印邊境問題上,俄羅斯並沒偏袒任何一方。而隨著中俄關係的不斷深入,俄羅斯反而能更好地發揮調解者的角色,為中印邊境問題的解決提供幫助。

再就是臺海方向。

來自美國、印度方面的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紓解之後,我們自然可以分出更多精力應對臺海問題了。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俄關係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系列考驗,展現出強大的穩定性和持久性。正如王毅外長所說:「對中俄合作而言,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宋虹蕾)

相關焦點

  • 中俄重要協定延期十年 外交部表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中俄重要協定延期十年,外交部表態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張卉】中國同俄羅斯於12月15日籤署了議定書,同意將雙方於2009年籤署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延長
  • 再籤10年協定,中俄聯手化解三方向壓力!
    可以說,目前的中俄關係是近代以來最為成熟、最為健康的時候,兩國之間雖然在和其他國家的關係上有所分歧(比如和印度的關係)、在一些邊緣利益上也會產生矛盾和競爭,但這些細枝末節的利益糾紛卻絲毫不會對中俄兩國的核心利益造成損害,這在當今世界的外交場上可謂是不可多見的「清流」。
  • 美軍壓力倍增,兩大國家合作越發深入,軍事協定延期令美軍不安
    美軍壓力倍增,兩大國家合作越發深入,軍事協定延期令美軍不安蘇聯時期中蘇兩國之間的關係是極好的,在中方的抗日戰爭期間,蘇聯向中方提供了大量的幫助,但是後續由於種種原因令兩國之間的關係逐步惡化,後續蘇聯解體後這樣的關係才有了明顯的緩和。
  • 中俄重要協定延期10年,兩國互信再次體現高水平,已成為世界典範
    並表示與美國「希望能以尊重為基礎的相互合作,服務於兩國利益」。在向拜登祝賀的同時也想間接緩和美俄關係,但其實美俄關係會如何發展,想必普京是最清楚的那個人。且拜登上臺之前,就已表明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敵人」,上臺之後或將對俄採取行動,而俄羅斯在北約和美國圍追堵截之下,也需要抱團取暖,而中國恰恰是俄羅斯的最優解。
  • 俄防長:中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
    俄羅斯國防部消息配圖 報導稱,中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於2010年12月16日生效,有效期10年且可以延期。而在與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舉行視頻會晤期間,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指出:「繼續交換數據將促進俄中在亞太地區的平等合作,在軍控體系實際上已經被毀、美國持續在全球部署飛彈防禦系統、並宣布準備在亞太地區部署美國製造的中短和短程飛彈的情況下,這一點尤為重要。」為此,紹伊古強調:「在這些條件下,俄中必須採取聯合措施,避免在軍事活動中出現意外事件,制止把兩國捲入軍備競賽的企圖。
  • 發射彈道飛彈互相通報 中俄這個協定為何延期?
    中俄互相通報協定延期 涉及飛彈和航天火箭12月15日晚,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舉行的視頻會議上,籤署了關於延長「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的議定書。協定有效期延長10年,即日起生效。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唯一與其他國家籤署的相關協定。中俄於2009年10月13日籤署了《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協定本來將於2020年12月16日到期。
  • 中俄開始行動了!一份軍事協定引爆國際輿論,西方國家緊盯
    近日,俄羅斯外交部正式對外發布聲明,表示,目前,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國防部長已經正式通過視頻連線達成一致,並籤署了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延期10年的決定。該延期決定被不少西方世界國家視為中俄兩國正在構築更緊密的合作關係的重要訊號。
  • 合作更加緊密!中俄軍事協定引發全球關注,俄:兩國關係牢不可破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在於當地時間12月15日發布的聲明中稱,在延期《彈道飛彈和太空火箭的發射相互通知協定》(以下簡稱《協定》)一事上,中俄雙方一致同意將《協定》的有效期延續10年。據悉,該項協定落成於2009年10月13日,旨在建立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彈道飛彈發射和太空火箭發射相互通報機制,以規避意外事件的發生。
  • 中俄再籤重要軍事協定,國防部把話挑明
    中俄再籤協定 川普先後退出了世衛組織、《中島條約》、《開放天空條約》,不再延期《新消減戰略武器條約》,特別是亞太地區,其重返亞太戰略將會在該地區部署更多的中程和中短程飛彈,加劇亞太地區的緊張氛圍。 中國和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同時也是美國的競爭對手,美國對北約軍事集團的部署以及亞太戰略正是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會全力阻撓能夠威脅其兩大霸權對全球實施剝削的國家的發展,因此,中俄存在天然的合作基礎。
  • 中俄新協定延期十年,戰略互信達到新高度,為世界提供安全保障
    國防部12月15日發布消息稱,中俄兩國國防部長近日籤署《關於延長2009年10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的議定書》,雙方確認《協定》延長10年。
  • ...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順利實現延期答記者問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就中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順利實現延期答記者問來源:國防部網責任編輯:李晶2020-12-152009年10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的議定書》。
  • 中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順利實現延期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梅常偉)經中俄兩國元首批准,12月15日,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同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籤署了《關於延長2009年10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的議定書》。
  • 中俄攜手應對西方挑戰!重要協議續約十年,戰略互信進一步加深
    根據協議內容,中俄之間在發射彈道飛彈,或者發射火箭前,會互相進行溝通知會,這是兩國互信機制的繼續進一步加強,不僅在核武器搭載平臺上雙方會一直保持默契,在航天運載火箭中俄之間也將加深互信機制。該項協議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安全,更重要的是,這對美國近來種種與世界安全秩序"脫鉤"行為的最好反制,中俄在保衛世界和平的同時,讓世界看清楚誰才是世界威脅。
  • 中俄這一拳打出來了!關鍵時刻,一份軍事協定引爆國際輿論
    繼前些年中俄達成《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以後,最近雙方又一致同意該協議延期10年。中俄互信程度進一步增加關鍵時刻,一份軍事協定引爆國際輿論。據環球網報導,最近俄羅斯外交部對媒體表示,經過中國國防部長和俄國防長經視頻協商,兩國就一項軍事信息互相分享協議形成一致意見,這項軍事信息共享協議主要是指雙方發射彈道飛彈和太空火箭的時候,互相通知對方。原協議今年已經到期,雙方現在決定繼續延期10年,這種信息共享機制能夠避免發生一些意外事件。
  • 中俄展開聯合巡航,美日韓敏感神經被挑動?中俄外長直接把話挑明
    一共6架軍機,在日本海、東海等相關海域組織了聯合戰略巡航。按照國際法相關規定,中俄兩國的軍機並未進入他國領空。此外,國防部還透露出了2點重要信息。1.中俄此次開展聯合巡航,主要是為了加強雙方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兩國空軍的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 中俄展開聯合巡航,美日韓敏感神經被挑動?中俄外長直接捅破窗戶紙
    一共6架軍機,在日本海、東海等相關海域組織了聯合戰略巡航。按照國際法相關規定,中俄兩國的軍機並未進入他國領空。 1.中俄此次開展聯合巡航,主要是為了加強雙方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提升兩國空軍的戰略協作水平和聯合行動能力,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2.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
  • 中俄續約十年只為保護世界和平,美國為什麼要反對?
    圖為軍事演習近日,據國防部發布的消息稱,中國兩國防長籤署了《關於延長2009年10月13日中俄相互通報彈道飛彈發射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雙方將在延長10年期限,該協定意味著兩國戰略互信得到鞏固和提升,對於中俄而言,意味著彼此擁有了相對穩定的後方
  • 中俄轟炸機在此方向聯合巡航,背後一點意味深長!
    22日晚,中俄兩國國防部同時宣布,當天中俄兩國空軍位亞太地區組織實施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2019年中俄曾組織實施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這意味著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已經形成機制化,未來將會常態化進行。
  • 中俄將一份2009年籤訂的協定有效期延長10年,有何意義?外交部回應
    《人民日報》記者:據媒體報導,中國同俄羅斯於12月15日籤署了議定書,同意將雙方於2009年籤署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延長10年。這一舉措對中俄雙邊關係有何意義?對全球戰略穩定與軍控進程有何影響?汪文斌:中國國防部已經發布了有關消息。
  • 中俄合作可對衝美國壓力,但中俄仍缺少結盟動力,互信比結盟重要
    中俄作為兩個被美國戰略擠壓的大國,此時聯合行動就是在告訴美國不要肆意挑釁。而選擇的空域也很明確,即美國的盟友日本。預計中俄聯合巡航的主要目標還是在告誡美國拜登政府雙方具有極高的戰略互信,同時也將在未來繼續進行戰略合作。戰略互信和強烈的合作意願這仍然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