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NBA選秀大會上,聖安東尼奧馬刺用首輪第19號選秀權選中了19歲的克羅埃西亞大個兒盧卡·薩曼尼奇。一時之間,最大的興奮點似乎是:真帥!
00後小鮮肉在瞬間拉高馬刺平均顏值的同時,也進一步拉低了馬刺的平均年齡。在人們口中「老」了許多年的馬刺,如今已是青春當道。
盧卡·薩曼尼奇之後,馬刺又在首輪第29位選中了19歲的鋒線搖擺人凱爾頓·詹森,再在次輪第49位選中了22歲的後衛昆德裡·威瑟斯龐。這樣一來,馬刺陣中26歲及以下的年輕人就有——
薩曼尼奇(19),凱爾頓·詹森(19),朗尼·沃克(20),奇梅茲·梅圖(22),德瓊泰·默裡(22),昆德裡·威瑟斯龐(22),雅各布·珀爾特爾(23),德裡克·懷特(24),布林·福布斯(25),戴維斯·貝爾坦斯(26)。
簡單來講,馬刺今年選中的三名新秀,沒有一個是成品,沒有一個是可靠的即戰力。下賽季,他們應該都要在發展聯盟呆一些時間,其中第二輪選中的威瑟斯龐更是可能整季都在奧斯丁提升自己。
這似乎已是馬刺新秀慣例:半成品進來,第一年並不指望你做出什麼貢獻,先到發展聯盟錘鍊,第二年開始給你穩定的上場時間和表現機會,看你的天賦與成長再確定你的角色與定位。
從已經離隊的科裡·約瑟夫、凱爾·安德森,到眼下已經可堪大用的德瓊泰·默裡(以下稱魔力)、德裡克·懷特(以下稱小白),都經歷了這個過程。目前看來,這種「奧斯丁發展模式」在馬刺是成功的。
馬刺總經理R.C.布福德說:「真是要向波普(主教練格雷格·波波維奇)和我們的教練組致敬,他們相信這個過程,給那些傢伙成功的機會。並不是哪裡的教練都信任年輕球員的,我覺得波普和我們隊在這條路上一直都很下工夫。」
選來的新人一開始總是指望不上,讓馬刺補充現有戰鬥力的舉動總顯得有些無力。遠水解不了近渴,新秀之中難道就沒有即戰力嗎?沒有拿來就能用、就能進入球隊常規輪換陣容、就能每場打個15分鐘以上拿個10分左右的人嗎?選那樣的人不是更保險更安全嗎?
馬刺選中盧卡·薩曼尼奇的時候,馬蒂斯·賽布爾(第20位去了費城76人)和布蘭頓·克拉克(第21位去了孟菲斯灰熊)都還在,他們理論上都是比薩曼尼奇更加適應NBA競爭環境的即戰力,或者說,他們都是更能在短時間內提升馬刺現有戰鬥力的球員,馬刺為什麼不選他們?
稍微深入一點了解馬刺的決定,就能大致把握球隊管理層和教練組腦子裡想的是什麼。
有不少人判斷,波波維奇執教的剩餘年頭屈指可數,因此老爺子更傾向於「Win Now」(現在就要贏),而非做長遠規劃。但實際上,馬刺從來不是做決定一次只看一個賽季的隊伍,R.C.布福德的行事風格確保他們永遠都有中長期計劃。正是這樣,馬刺去年選了朗尼·沃克,今年選了薩曼尼奇和凱爾頓·詹森。
19歲的薩曼尼奇不可能替下個月就滿34歲的拉馬庫斯·阿爾德裡奇去得分,但如果布福德沒看走眼,到阿德兩年後滿36歲合同也到期的時候,薩曼尼奇也許就能在馬刺的4號位上打主力了。
這是馬刺的現狀:他們正在溫和重建。
所謂重建,就是內心深處其實已經接受了短期內大概率無緣總冠軍的事實。
所謂溫和,則是不以推倒重來的激烈方式進行重建,保持爭勝的團隊文化,一步一步年輕化,一點一點尋求機會。
這樣的努力,成效已經可以看到。在馬刺當今陣容裡,上文所述那些26歲以下的年輕人中,魔力和小白已經成為了球隊的主要戰鬥力,他倆下賽季可能會是跟德馬爾·德羅贊和阿爾德裡奇同等重要的球員,而沃克正常來講能夠開始在第二陣容扮演重要角色。
後場很擁擠了,於是馬刺今年選秀開始了對大個兒的投資,用手中最高順位的選秀權挑選了身高6英尺11英寸(2.11米)的薩曼尼奇。
這個月初,薩曼尼奇從歐洲飛到美國來做NBA選秀前的試訓,第一站就是聖安東尼奧。他自己承認,試訓的表現不是很好。當然,這種事情在馬刺早就見怪不怪了,畢竟早在十幾年前就有過託尼·帕克試訓糟糕差點被波波維奇錯過的故事。
布福德在選秀這天對媒體說,試訓只是球隊整體考量的一部分,如果過分強調某個單次表現,「你可能會犯錯誤」。
實際上,有關薩曼尼奇的籃球天賦與潛能,馬刺已經了解得足夠多。薩曼尼奇16歲還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打球的時候,就在馬刺的雷達上了。過去一年薩曼尼奇轉到斯洛維尼亞打球,馬刺也一直留意著他。
今年4月,布福德特意飛去斯洛維尼亞,現場考察了薩曼尼奇,結果是對薩曼尼奇全面的進攻技術印象深刻。布福德說:「他真是一個技術很好的球員,他打的位置現在在我們聯盟(NBA)要求有非常好的技術。」
你看馬刺隊在意薩曼尼奇的東西,也能理解出布福德和波波維奇的一些用意。
薩曼尼奇的爸爸就是職業籃球運動員,在歐洲打了19年職業籃球,但薩曼尼奇11歲才開始正式打籃球。他的偶像是上世紀90年代芝加哥公牛六冠王朝的超級第六人託尼·庫科奇,同時也經常模仿原來俄羅斯的全明星球員安德烈·基裡連科。在他自信心爆棚的時候,還會把自己同凱文·杜蘭特、克裡斯塔普斯·波爾津吉斯相提並論。不難發現,薩曼尼奇嘗試去模仿的球員,都是那種能像後衛一樣移動和投籃的大個子。
當今NBA,越來越要求大個子能幹一些原來後衛幹的事情——靈活,能運球,能快速移動,能拉到中遠距離投籃。
馬刺最近幾年的打法相對傳統,阿爾德裡奇也是當今NBA打法最傳統的大個兒之一,現在馬刺看中了薩曼尼奇,說明他們也在思考著扭轉路線、順應潮流。
在很多外部的觀察者看來,薩曼尼奇的選秀身價可能在第二輪。但布福德說:「我們覺得我們是在合適的位置拿到他。我們覺得他是當時還在的最好的球員,也是我們隊的目標。」
薩曼尼奇目前還太瘦,身高2.11米,體重卻只有103公斤,進了NBA需要拼命練力量。同時,作為將來的空間型4號位,他的跳投水平也還不足,需要在馬刺助教們的幫助下提升穩定性。不過布福德明白:「如果他把那些事情做得更好,到我們挑選的時候(19順位)他可能就不在了。」
盧卡·薩曼尼奇
Luka Samanic
生日:2000年1月9日(19歲)
身高:2米11
體重:103公斤
臂展:2米10
原地摸高:2米72
攻
長處:技術全面,能快速移動,能下快攻,能投定點三分,能持球攻對方速度慢的大個兒,能打面筐也能打背筐。這意味著,他是一個適應當今時代NBA特色的4號位大個兒,能有效拉開空間,甚至可以打3號位。
短處:什麼都能幹,但眼下還什麼都不精通,沒有一項頂尖的能打死人的技術。外圍投射不穩定,三分球命中率還只有30%出頭。太瘦,對抗性不足,在被嚴密盯防的情況下容易打折扣。即便在同一場比賽裡,表現起伏也有點大。
防
長處:籃球智商高,知道如何選位、如何參與團隊防守。腳步移動快,能搶上來防到外線,防擋拆時能有效換防。
短處:太瘦,防守對抗性欠缺,強壯的攻擊型內線能在低位用力量硬吃他。
【段旭寫在後面】
NBA的2018-19賽季結束了,休賽期我會嘗試寫些不同的東西出來給大家看。
最近會有兩三篇關於馬刺未來的前瞻性內容,本文是就著昨天選秀探討馬刺所處的階段,後面還會用專文來寫馬刺擁擠但令人期待的後場,也應該會用專文來寫雙德。
其實我一向認為在球隊運作完成之前寫未來是件意義不大的事,因為你分析來分析去,人員變動了,或者下賽季根本不這麼打,討論的內容全部作廢。但我知道刺蜜小夥伴們的心靈需要撫慰,所以就努力討論一點大家關心的事。就算後面被證明寫錯了,也可以拎出一些基本點來。
Summer is coming...
◇ ◇ ◇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