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上元節,又是元宵節。上元節慶元宵、鬧元宵,吃元宵賞月、看花燈是必備曲目。
元宵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屬於節日食俗。元宵在我們欽州叫「湯圓」,過元宵節吃湯圓是肯定的了。
吃上甜甜膩膩的湯圓,昭示著一年甜蜜幸福,也意味著一年奮鬥的開端、開始。
早上起床,推窗看天,窗外一片溼漉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陣子春動花開滿欽城,大家爭睹繁花盛景,朋友圈也儘是繁華盛開。
看天氣預報,反映全天為多雲狀態,不知今晚能否賞月。捧一碗湯圓,在陽臺看月,當是今晚我的願景,希望「守得雲開見月明」。但即使「今晚無月」,我也不會感覺遺憾,在我心中,已經是「明月當頭照、有清風朗朗」。
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前的我已經找到了正確的人生方向,正凝神聚力,篤定前行,蹄疾步穩,離成功越來越近,逐漸形成「文載智撬揚帆起,武攜勇創破浪進」之勢。投入更多智慧和心血融入文字,用更多果敢和謀略創造價值,文字帶給我越來越廣闊的天空,收穫越來越多成果。
吃了元宵,過了元宵節,該吃的吃了,該玩的玩了,該鬧的鬧了,該是收心收性,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謀劃欽州發展上來。
欽州正處於繁華盛世,匯聚重要戰略機遇,迎來加快發展之時,同心圓是欽州人民追求的「明月」,是欽州人民要賞的「明月」,也是亟待去做的「明月」。這個時候,人生有更多出彩的機會。欽州要抓住機遇謀發展,個人也要抓住有利時機,在共繪欽州發展同心圓、成就欽州發展的同時成全人生的出彩。
如何共繪欽州發展同心圓?要以「明月幾時有」拷問心靈,先拋出個人心中「明月」,匯成欽州發展同心圓。
有個綜藝節目叫《乘風破浪的姐姐》,我沒有看過,但聽說很受歡迎。從今天開始,我要做「乘風破浪的哥哥」,就算不能做「乘風破浪的哥哥」,也要做「乘風破浪的二叔」,開啟寫文成功的坦途。
不管外人怎麼說,我們欽州有海,必須是沿海城市,在發展上要做「乘風破浪的欽州」,體現出欽州發展的特點和激情。沒有「乘風破浪的欽州」,就沒有「風生水起北部灣」的局面。
乘風破浪,關鍵看風。草船借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沒有東風,就沒有借箭之成功。觀大勢,謀大局,從世界風雲變幻中找準欽州發展的「東風」。當前,看我們欽州發展的「東風」:站在中國-東協自貿區風口,西部陸海新通道牽引,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兩國雙園合作示範,保稅物流暢通雙循環,改革開放新高地形成產業匯聚……
風起雲湧,如何船載「港、區、產、城、人」發展願景乘風破浪?並能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呢?關鍵在掌舵,把航定向,充分運用東風借力,走出欽州發展江湖,實現揚帆起、船渡進、破浪遠。
謀求發展必須智勇雙全、雙管齊下,既有諸葛錦囊妙計之上乘兵法,又有將士衝鋒陷陣之高度執行,妙計看執行才有落地見效,衝鋒不能光逞匹夫之勇,必須注重效率、效益。
「1+1+8」戰略是欽州發展掌舵、把航定向的關鍵之招,是欽州發展的錦囊妙計。中共欽州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了「1+1+8」戰略:兩個「1」為「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改革開放為動力」,「8」是指「高水平打造國際門戶港」、「高標準建設自貿試驗區」、「構建高質量發展產業格局」、「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質」、「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辦好人民更加滿意的教育」、「加快健康欽州建設」、「補齊全面小康短板」。「1+1+8」戰略掌握「港、區、產、城、人」發展願景前進。
萬千謀劃,關鍵在落實。如何抓落實?一方面,必須凝心聚力、齊心協力,充分利用制度優勢,凝聚共識,全市上下一心,集中力量辦好欽州發展大事。要統籌「港、區、產、城、人」發展願景各個方面,注重推動「向海經濟與縣域經濟共進」、「四化發展」、「城鄉融合」、「產城融合」、「工農互促」等協同,謀求綜合效益,形成最佳發展效果。
另一方面,必須開好頭,解決好「萬事開頭難」的問題。今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開局之年,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如何開好局起好步,為建黨一百周年獻禮?廣西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以「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的奮鬥姿態做好2021年的經濟工作,推動發展實現開門紅。我們欽州一定要爭當發展排頭兵,一定要以排頭兵的姿態謀實發展之事,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幹、辦就辦好、滴水穿石」的精氣神,凝聚欽州精神,形成「欽州速度」,創造「欽州樣板」,實現發展目標,不負時代,不辱使命,扛起新時代廣西發展排頭兵的責任擔當。
二叔欽州說事,立足原創,客觀分析,溫度建言,價值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