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北京世紀名人國際書畫院在人民美術出版社(人美學院)舉辦《問學:汪碧剛書法集》首發式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中宣部、中國社科院、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中國書協、中國評協、國防大學、清華大學、安徽大學等單位有關領導和專家匯集一堂,對著名學者、書法名家汪碧剛博士的新著首發與取得的學術成就表示高度讚賞,就新時代書法文化發展進行熱烈交流與探討,學術氛圍濃厚並達成共識。
人民美術出版社綜合編輯室主任鄒依慶代表主辦方人民美術出版社致辭。
與會領導和專家在首發式上合影留念
汪碧剛是著名學者、書法家、社會學家、文藝評論家,北京大學博士後、安徽大學兼職教授,截至目前發表著述400萬字,出版學術專著15部。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給予汪碧剛書法「入古出新,妙筆生花」的高度評價,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陳洪武讚譽「碧剛書法得到書法大家李鐸先生真傳」並對他的行書給予充分肯定「爛漫而多古趣,功深百練,文採煥然。」
作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新時代文化學者,汪碧剛不僅博覽群書而且躬身實踐,知行合一,以知識推動文化與社會的融合發展。從文化視角審視和問學中國書法是汪碧剛一直堅持的觀點和態度,他提出中國書法的實踐與研究應該堅持「道技並重」,即書家在提高技藝的同時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從而由技入道,以技修道,道技並重推動當代書法發展。這一觀點的提出,切時代之需,應眾學者之呼,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汪碧剛分別向安徽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贈送《問學:汪碧剛書法集》。
汪碧剛分別向安徽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贈送《問學:汪碧剛書法集》。
《問學:汪碧剛書法集》於2020年8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收錄汪碧剛博士的書法近作71幅和代表性書法論文11篇。汪碧剛博士將書法文化的思考凝聚筆端,濡墨揮毫,引經據典,通達文理,創作與研究相交融,迸發出書法文化的火花,並創新提出「方向、邏輯、方法」治學理念,秉承中華文化的「會通」精神,著重強調文化才是書法的第一屬性,主張「道技並重」推動當代書法發展。本書圖文並茂,印製精美,資料詳實,觀點深入,對「問學與學問」做出最佳詮釋。汪碧剛博士以其多年的問學探索實踐,致力於構建科學的創作教學與學術研究體系,體現出一名文化學者的主動作為與學問擔當。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孫家正,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會長、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為新書題詞。
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向汪碧剛贈送題詞「道技並重」。
中共中央辦公廳原副主任、原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陳福今,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國防大學教授袁文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向雲駒,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黨委書記、社長周偉,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工會主席曲剛,人民美術出版社綜合編輯室主任鄒依慶,中共安徽省委委員、安徽大學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李仁群,中國書協歷屆理事張坤山、朱守道、趙立凡、張銅彥、張維忠,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黃君,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劉笑偉、《中國藝術報》總編輯康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郭林,線裝書局董事長兼總編輯王利明,全國政協辦公廳副局長汪嶽波、劉煥性,安徽大學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張啟兵以及續鴻明、姜貴東、羅公染、張忠山、張亞萌、王覓、張筱曼、李小成、王巨亭、錢建恆、張力、張芳等書畫界、教育界、文藝界、出版界人士約50人出席活動,首發式暨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高世屹主持。
中國書協第三至七屆理事張坤山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中國書協第五、六屆理事,中國金融書協第一、二屆主席,北京世紀名人國際書畫院副院長張銅彥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中國文聯原黨組書記胡振民、中國書協顧問張改琴分別題詞「道技並重」、「道技並重,學問乃成」表示祝賀。中國作協副主席徐貴祥發來賀詞「心中家國情懷,筆下萬千氣象。」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致信祝賀「碧剛兄好!祝賀書法集出版和9月舉辦書展!你論道技並重與中國書法發展方向的大作卓有識見,甚為欽佩!研究文字學和書法藝術者,確實應關注文字與書法關係的課題,你提出的『道技並重』這個題目很重要。」
中國書協學術委員黃君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安徽大學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李仁群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新時代背景下「道技並重」是書法發展的必然之路。面對網際網路的衝擊,廣大書法家要抓住機遇,積極應對網際網路時代的挑戰,利用網際網路傳播好書法文化,為人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高質量書法作品,藉助網際網路強大的傳播手段使人民大眾受到書法藝術的薰陶。同時,書法家要堅守初心、摒棄炫技,牢記文化才是書法的第一屬性,努力追求書法的文化內涵,在遵守書法規範化、法度化的基礎上,加強自身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的培養,以技修道,道技並重,推進當代書法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從「高原」邁向「高峰」。
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劉笑偉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汪碧剛向與會嘉賓逐一鞠躬致敬並致答謝詞,「對於問學,時有如履薄冰之心境,對文化的敬畏之心常在。」中華文化的「會通」精神,在於文而化之。就書法研究而言,其對象應該是「文字」「技法」「藝術」「文化」,且四者是遞進關係。書法即「書中有法」,書是「寫」,法是「度」,是要在書寫中觸摸中華文化的。書法是文字的表現形式,文字則賦予書法文化內涵,文化才是書法的第一屬性。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向雲駒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發言。
汪碧剛在「道技並重」新時代書法發展研討會上致答謝詞。
通過漢字書寫來表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人豐富的內心情感,最終形成千古傳承、精妙絕倫的書法藝術,這是表,由表及裡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汪碧剛表示原與書法界同仁乃至社會各界攜手同行,大道直行,「道技並重」推動新時代書法發展。
著名藝術家王巨亭
據悉,「問學:汪碧剛書法展」將於2020年9月19日至25日在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辦。
媒體支持:
今日頭條、網易、搜狐、廣東新聞網、上海新聞網、北京新聞網、山西新聞網、遼寧新聞網、湖北新聞網、山西新聞網、陝西新聞網、青海新聞網、寧夏新聞網、新疆新聞網、深圳新聞網、成都新聞網、廣西新聞網、杭州新聞網、南京新聞網、南昌新聞網、長沙新聞網、鄭州新聞網、瀋陽新聞網、天津新聞網、山東時間網、福建時間網、上海時間網、重慶網、上海熱線、環球文化網、中國文化網、中華文化網、國際文化網、中信網、北國網、重慶晨報網、伍佰藝書畫網、獵狐、果果頭條、世登網、東方都市網、我投稿、書畫村、中國藝術之夢網、簡書、360個人圖書館、今日早報、新華財經在線、企業家日報官網、焦點網視、鄉村發展網、紹興頭條網、魯中書畫藝術網、中國經濟輿情觀察網、中國社會民生網、中國傳媒聯盟、都市新聞網、聚焦中國網、新華商網、半畝方塘藝術、美攬天下、中國藝海網、科技商報網、輝煌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