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李月川:一生都在「立正...

2020-12-16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最美退役軍人,美在哪裡?美在一生都在「立正」,本色從未「稍息」。

最美退役軍人

天津北方網訊:最美退役軍人,美在哪裡?美在一生都在「立正」,本色從未「稍息」。

1976年入伍,服役期間考入天津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專業,畢業後到原北京軍區254醫院工作,1987年從部隊轉業至天津市胸科醫院,從事呼吸系統疾病診治與臨床研究工作。無論是穿上軍裝,還是脫下戎裝,他始終保持人民軍隊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每一次衝鋒陷陣,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用行動詮釋退役軍人忠誠於黨、服務人民的責任擔當。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作為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李月川總是臨危受命、勇挑重擔、不辱使命。在2003年抗擊SARS病毒的戰場,作為市級專家組年輕的一員,李月川憑藉著日積月累的醫學經驗,為科學有效防控出謀劃策。如今,在與新冠肺炎病毒鬥爭的過程中,作為軍人出身的醫者,他不顧危險、衝在一線,全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為院裡超前謀劃疫情防控應對措施,對全市醫療救治提出富有建設性、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一旦基層醫院有拿不準的病例,他要隨時待命,隨時出發,參與診斷工作。那是一段「白+黑」、與時間賽跑的日子,「不『放過』任何一例疑似病人,絕不讓誤診致使沒有患新冠肺炎的病人遭受痛苦。」為了心中的牽掛,李月川奔波著……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從醫30餘年,李月川始終保持不變的是他那顆為減輕患者痛苦而奉獻的醫者仁心。「再好的保健品,不如食補。」每天查房,李月川會為患者家屬開出物美價廉的食譜。「沒有李主任,我爸也許就離開我們了……」因肺膿腫感染,住了半個多月重症監護室,收到過兩次病危通知書的外省市患者,在轉院至天津市胸科醫院後,看到了生命的曙光。「疫情期間,在各個醫院收治患者非常困難的時候,是李主任接手了我爸的治療。李主任每一次查房都是親力親為,對於家屬的提問都是親切回應,李主任給了我爸第二次生命,是我們一家的救命恩人!」每逢遇到患者及家屬眼含熱淚表達感激時,李月川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分內事,他說:「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就要對得起這份信任,竭盡所能,全力以赴護佑生命。」

病床、講臺、手術臺,無論多忙,只要有前來求醫問診的患者,他都是熱心接待、耐心傾聽、細心解答;作為呼吸學科帶頭人,他創建了天津市第一個呼吸重症監護病房(RICU)、我市最大的呼吸內鏡+介入肺臟病學中心,靠著孜孜不倦的鑽研和不畏艱難的創新,他主持完成開發、引進新技術填補天津市25項衛生空白,獲得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3項科研成果;嚴謹治學、精益求精、雷厲風行、言傳身教、潤物無聲,他教導學生如何行醫,更教導他們如何為人。

在部隊裡積澱的本色、升華的境界、鑄就的剛強,已然融入血液,徵程萬裡,李月川初心如磐。(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錄音報導:白衣披甲鑄軍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月川
    主持人:李月川是天津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主任,參軍入伍期間考入天津醫學院醫學系。從醫近40年間,從部隊醫院到地方醫院,從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他始終牢記一名軍人「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衝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線。今天我們跟隨記者張清淼去認識一下這位白衣戰士。
  • 菏澤市立醫院順利通過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規範化建設項目認證
    在開幕式上,舉行了PCCM科規範化建設項目授牌儀式,菏澤市立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以三級醫院達標單位第一名通過國家PCCM認證。 PCCM專科規範化建設,是由我國呼吸與危重症學泰鬥王辰院士,參考國外現代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發展特點,大力倡導推動的學科建設項目。該項目由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中國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全國呼吸專科醫聯體、國家呼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共同發起,目的是引領全國呼吸學科建設與國際接軌,向標準化、同質化方向發,推動PCCM科的規範化體系建設與能力提升,整體提升我國的呼吸疾病防治水平。
  • 第四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通過國家級評審
    近日,大慶市第四醫院喜獲佳績!在醫院黨政領導的重視支持和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線上評審專家的嚴格驗收,大慶市第四醫院順利通過了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規範化建設項目認證,被評為三級達標單位,成為了我市首家通過PCCM國家認證的單位。
  •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舉辦2020新湘雅國際呼吸論壇
    10月31日,新湘雅國際呼吸論壇(第一屆)暨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慢阻肺疾病指南規範化診療培訓項目)在星城長沙隆重舉辦。會議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辦,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協辦。中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立章,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院長張國剛為開幕式致辭,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孟婕和廈門醫學院附屬二院執行院長柯明耀擔任大會聯合主席。中國南部地區150餘位呼吸領域專家學者參加現場會議。
  • 與死神賽跑 為患者打開呼吸通道 秦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
    每周星期三上午,是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二病區例行大查房和業務學習時間。臨近中午12點,業務學習還在進行中。突然間,護士跑來報告:21床患者憋喘嚴重,呼之不應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喬華主任及其團隊立即對患者進行緊急搶救。
  • 黑龍江省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規範化項目啟動 覆蓋全省576家公立...
    人民網哈爾濱8月11日電 為促進黑龍江省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發展,更好推進PCCM規範化建設工作,提高黑龍江省呼吸系統疑難重症疾病的診療水平,8月8日,由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中日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辦,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呼吸與危重症專業委員會協辦的「黑龍江省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規範化建設及呼吸專科醫聯體工作會議暨第四屆冰城呼吸論壇
  • ...與危重症醫學科被認定為「全國PCCM規範化建設」三級醫院達標單位
    12月8日,國家PCCM(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科建設論證專家組對國藥北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學科建設進行了線上論證。國藥北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順利通過評審,被認定為「全國PCCM規範化建設」三級醫院達標單位,為包頭第二家線上認證通過單位。
  •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睡眠醫學科 王蓓--帶隊...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睡眠醫學科 王蓓 帶隊馳援天門戰「疫」中踐行初心使命   本報記者 孫夢釗 程銳 通訊員 王紅     作為一名經歷過抗擊
  • 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程瑾--逆向而行竭盡...
    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程瑾 逆向而行竭盡全力守護生命   青春微記錄     程瑾 1980年出生,2004年畢業於長治醫學院,現任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 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張建初:病人治癒出院時,把醫護...
    他負責協和西院危重病人救治,病人不出院,任務就沒結束。54歲的張建初是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作為最早一批上火線的專家,他的經歷與很多醫護人員不同。疫情初發,他就奔波於協和醫院本部和西院區。作為湖北省及武漢市首批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他還要到金銀潭、亞心總院等醫院去會診救治危重病患。
  • 打鼾者的福音——金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睡眠監測中心」成立啦
    近日,金鄉縣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立睡眠監測中心,可進行多導睡眠監測,來診斷患有睡覺打鼾、鼾聲大且不規律及夜間有窒息感或憋醒等症狀的患者,同時給予個體化治療,從而有效緩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患者症狀,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目前,多導睡眠監測(PSG)是診斷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金標準。
  • ...膜肺40天後脫離險境,武漢市肺科醫院一危重症患者跨過「鬼門關」
    長江日報-長江網4月5日訊(記者史強 通訊員王敏)4月5日下午3時許,隨著武漢市肺科醫院醫護人員的低聲喝彩,40歲的李軍(化名)成功脫離人工膜肺體外呼吸支持,在呼吸機的輔助下自主呼吸,脫離了險境。這是武漢市肺科醫院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啃下的又一塊「硬骨頭」。
  • 武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熊焱 患者擔心醫護被感染,不忍...
    「每當我站在病房,看著病區的大門,仿佛又看到那個高大的身影向我走來,恍惚中劉院長微笑著說:『護士長,有沒有什麼困難,病人都安排好了沒?』許久,我才緩過神來。」報告會上,武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熊焱第一個作報告。她深情回憶了自己的同事,犧牲在抗疫一線的原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那時,劉智明三天三夜沒合眼,帶領全院職工騰挪病房,完成了504張床位的病區改造工作。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第二屆「護理創新大賽」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激發護理人員的科研創新意識,推動護理創新工作,10月10日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多功能廳,護理部成功舉辦了「2020年第二屆護理創新大賽」。大賽得到院領導及各科室領導的大力支持,副所(院)長張宗德、護理部主任王秀華、科技處處長弭鳳玲、醫務處處長楊磊、門診部副主任吳平,病理科副主任車南穎蒞臨大賽現場。
  • 呼吸治療師:武漢危重症救治團隊中的重要一員
    (抗擊新冠肺炎)呼吸治療師:武漢危重症救治團隊中的重要一員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高凱)「呼吸治療師其實是危重症救治團隊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員。」9日,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治療師,醫療隊員夏金根在北京表示。作為一種國家新職業,很多呼吸治療師在此次疫情中奮戰在一線,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中山一院集結10餘學科「最強大腦」 合力救治武漢危重症患者
    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學部、體外循環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放射診斷科、營養科等10多個專科的專家,其中謝燦茂、郭禹標、吳健鋒等多位專家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將。
  • 惠州三院成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首批協同醫院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名譽主任鍾南山院士等共同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揭牌,為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等首批26家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東地區的協同醫院正式授牌。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專職副書記楊燕媚、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吳峰和學科發展部主任郭建兵出席啟動大會,接受大會授牌。
  • 福醫二院呼吸醫學中心:從泉州走向世界舞臺
    作為此次國際會議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組織委員會副主席,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黨委書記曾奕明教授主持了中國線下會議開幕式。據了解,曾奕明所帶領的福醫二院呼吸與危重症團隊共有7人在會議上作專題報告和口頭髮言,其中,福醫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張華平作《外周病灶大咯血的支氣管鏡介入治療》學術報告,福醫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吳煒景、主治醫師施麗泳、在讀博士生吳美容3人作口頭髮言。此外,大會還收錄了福醫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團隊23篇論文進行壁報交流,其中,副主任醫師陳曉陽獲得優秀壁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