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最美退役軍人,美在哪裡?美在一生都在「立正」,本色從未「稍息」。
最美退役軍人
天津北方網訊:最美退役軍人,美在哪裡?美在一生都在「立正」,本色從未「稍息」。
1976年入伍,服役期間考入天津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專業,畢業後到原北京軍區254醫院工作,1987年從部隊轉業至天津市胸科醫院,從事呼吸系統疾病診治與臨床研究工作。無論是穿上軍裝,還是脫下戎裝,他始終保持人民軍隊為人民的初心和使命。每一次衝鋒陷陣,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用行動詮釋退役軍人忠誠於黨、服務人民的責任擔當。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作為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李月川總是臨危受命、勇挑重擔、不辱使命。在2003年抗擊SARS病毒的戰場,作為市級專家組年輕的一員,李月川憑藉著日積月累的醫學經驗,為科學有效防控出謀劃策。如今,在與新冠肺炎病毒鬥爭的過程中,作為軍人出身的醫者,他不顧危險、衝在一線,全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為院裡超前謀劃疫情防控應對措施,對全市醫療救治提出富有建設性、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一旦基層醫院有拿不準的病例,他要隨時待命,隨時出發,參與診斷工作。那是一段「白+黑」、與時間賽跑的日子,「不『放過』任何一例疑似病人,絕不讓誤診致使沒有患新冠肺炎的病人遭受痛苦。」為了心中的牽掛,李月川奔波著……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從醫30餘年,李月川始終保持不變的是他那顆為減輕患者痛苦而奉獻的醫者仁心。「再好的保健品,不如食補。」每天查房,李月川會為患者家屬開出物美價廉的食譜。「沒有李主任,我爸也許就離開我們了……」因肺膿腫感染,住了半個多月重症監護室,收到過兩次病危通知書的外省市患者,在轉院至天津市胸科醫院後,看到了生命的曙光。「疫情期間,在各個醫院收治患者非常困難的時候,是李主任接手了我爸的治療。李主任每一次查房都是親力親為,對於家屬的提問都是親切回應,李主任給了我爸第二次生命,是我們一家的救命恩人!」每逢遇到患者及家屬眼含熱淚表達感激時,李月川總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分內事,他說:「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把生命託付給你,你就要對得起這份信任,竭盡所能,全力以赴護佑生命。」
病床、講臺、手術臺,無論多忙,只要有前來求醫問診的患者,他都是熱心接待、耐心傾聽、細心解答;作為呼吸學科帶頭人,他創建了天津市第一個呼吸重症監護病房(RICU)、我市最大的呼吸內鏡+介入肺臟病學中心,靠著孜孜不倦的鑽研和不畏艱難的創新,他主持完成開發、引進新技術填補天津市25項衛生空白,獲得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3項科研成果;嚴謹治學、精益求精、雷厲風行、言傳身教、潤物無聲,他教導學生如何行醫,更教導他們如何為人。
在部隊裡積澱的本色、升華的境界、鑄就的剛強,已然融入血液,徵程萬裡,李月川初心如磐。(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