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不慣的網紅,策展人們愛得不行

2020-12-09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作者:毛麗娜,編輯:李春暉,36氪經授權發布。

如果問一個年輕人大城市生活有哪些好處,可以看各種展覽是一個高頻答案。在電商如此發達的今天,展覽仍是難以下沉的「奢侈品」,大城市的文化土壤才適宜生長。

但當「出片率」成為評價展覽的新標準,就有些讓人心情複雜了。各類展覽上,網紅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妝容精緻的男男女女,把身體扭成各種高難度姿勢拍上幾十分鐘,只為發九宮格時的一個贊。這種適合出片的展覽也被稱為網紅展,成為各路潮人的打卡必選。

對於這股網紅展熱潮,原本的展覽受眾難免看不慣。網紅動機不純,對藝術沒半點了解,白瞎了好展覽。然而你看不慣的網紅,在策展人心裡可沒那麼不堪,甚至成為他們重點「取悅」的對象。

網紅為何愛展覽

剛剛在上海落下帷幕的西岸藝博會及ART021兩大展會上,網紅數量再創新高。有人調侃,如果你在上海生活工作,那麼可以通過朋友圈的各種九宮格完成一次「雲看展」。

網紅展的說法可以向上溯源個七八年,2013年在上海K11的莫奈特展,2016年北京故宮的《清明上河圖》展都曾被稱為「網紅展」。

而如今網紅展則特指適合拍照、出片率高的展覽,多為現當代藝術或裝置展。2017年上海龍美術館的燈光裝置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個展,被視為國內網紅展的鼻祖。來自日本的藝術團體Teamlab的「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中國巡展,則進一步擴大了網紅展的影響力。是否有拍照發朋友圈的價值,成為衡量一場展覽能否成為網紅展的標準。

這些被稱為「網紅展」的展覽,既有商業展也有藝術展,從初心上來說又可以分為被動網紅與主動網紅兩類。

策展人Icey告訴硬糖君,一般來說在商場中庭舉辦的各類展覽,比如哈利波特展,還有更早的Molly展以及各類快閃式展覽,都屬於主動型網紅展,展品多為複製品或劇組道具,本身沒有太多藝術價值,目的就是吸引群眾拍照發朋友圈。

當年害得硬糖君在烈日下排隊倆小時的Teamlab展,Icey表示也有主動網紅性質。「燈光裝置藝術的理解門檻其實是很高的,想在美之外看出更多東西,對普通人來說太難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燈光背後的隱喻,但每個人都可以藉助燈光拍出好看的照片,於是Teamlab一炮而紅,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展覽之一。

至於被動型網紅展,則多見於美術館等文博單位的現當代展覽。「傳統藝術受條件限制多以靜態作為表現形式,但是現當代藝術家更願意利用多媒體手段表達,這種動態藝術本身就決定了觀眾與藝術之間會出現雙向溝通的情況。」

另外Icey認為,現代當藝術因表現形式的原因,普通人總會有一種「雖然我看不懂但是很厲害」的感覺,這種心理也促使網紅們掏出手機與根本看不懂的藝術品來一次合照。

Robert Irwin《Light and Space》

「其實這類現當代藝術展也不是做不到把網紅拒之門外。」Icey透露,只要將布展燈光、空間稍加調整,就立刻失去了網紅拍照價值。「傳統藝術展拍照的網紅就很少,即使偶爾有人拍照也是拍攝展品而不是人。因為那類展覽燈光太暗,而且參觀動線設計侷促,沒有出片的條件,網紅也就不見了。」

但很少人會做這樣的選擇,因為「網紅展」確實解決了一部分美術場館的運營經費問題。

策展人都愛網紅?

「網紅確實提升了不少展覽的知名度。」從2013年入行至今,Icey也算是親眼目睹了網紅對展覽的激活效應。

2013-2017年,除了少數在國內享受高知名度的藝術家,其餘現當代藝術展的參觀人數都很有限。當時主辦方採取的宣傳手段,多是和一些本地大V、藝術垂類號及媒體合作,但效果仍很局限。

「2015年的北京設計周,歌華大廈分會場的混凝土展、燈光裝置展;白塔寺分會場的毽子藝術館,都是很棒的設計,但當時的宣傳手段太有限了,來看展的除了美院學生、媒體,也就是附近的居民們。」Icey說,如果當時也有網紅照這種潮流,那肯定是另一番景象,「15000個毽子組成的藝術館,拍照效果很震撼的。」

理解門檻較高的燈光裝置展,因適合拍照成為打卡熱門,就算門票不菲(猶記需要150大洋),而且限制入場人數,但前去拍照的人仍舊絡繹不絕。

Teamlab的成功為策展人們打開了新思路。「很多藝術家的作品本身是鼓勵互動的,也會把拍照這個動作考慮在這個設計語言中。為什麼村上隆、草間彌生的作品在全球知名度都很高,因為有互動的考量。但說實話,之前我們並沒有想過,把拍照作為一場展覽的亮點。」

Icey介紹,許多策展人看到了這一點,會特意在展覽中留出適合拍照的位置,以供各路網紅輸出美照,提升展覽人氣。

「我不認為所有看到這些網紅照的人都是為了拍照才來看展的。」對於藝術家抨擊網紅毀了展覽的看法,Icey有不同意見。她認為每個人都被困在信息繭房裡,接收信息的渠道越來越窄。一場展覽在傳統渠道進行宣傳,很難實現有效觸達。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驗。就是那種營銷號推一個小姐姐ins風合集,好奇點開一看發現拍照的地方是個沒聽說的展覽,有時間我就會去。」Icey笑稱,可能因為自己是策展人,所以與藝術家思考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有些藝術家確實反感觀眾拍照,但是對於策展方,尤其是私人美術館,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吸引網紅拍照早已是餐廳、景點的主打營銷手段,展覽也算是學習同行先進經驗。有些位置較為偏遠的展覽甚至會提前與網紅聯繫,進行前期造勢。

「像那些非要跨越防護欄,跟藝術品親密接觸拍照的網紅確實也有。但看展的不文明行為不止這些,也不光發生在網紅身上。」Icey覺得那些試圖破壞展品、帶倆燈泡回家的參觀者,比網紅更令人頭疼。

網紅展靠啥賺錢

目前形形色色的網紅展,除了少部分需要購買門票,大部分採取免費參觀的方式,最多也就是限制入場人數,參觀需要提前預約。要說請藝術家、選場地、布展、工作人員酬勞等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支出,網紅展又靠什麼來賺錢?

文創當然是營收方式之一。硬糖君對2013年上海那場莫奈特展的印象,除了藝術品以及排隊仨小時,就屬文創區(當時還叫紀念品櫃檯)爭相結帳的人們。

多數網紅展都有文創產品供君選擇,一般以明信片、帆布包居多,價格也真不便宜。Teamlab文創明信片10塊錢一張,結帳出門悔意便湧上心頭。

「線下網紅展很容易讓人有購物衝動。」Icey介紹。拍照倆小時後,怎麼也得帶點實體紀念品回家才算不虛此行。

不過,雖然文創產品溢價高,卻不是網紅展的主要收入構成。靠賣明信片一天才能賺多少錢?通常展覽都會有廣告商贊助,藝術家來參展也要被收取一部分參展費用,尤其是知名度有限的藝術家。

如今與商場合作的網紅展也越來越多,商場免費出借場地,網紅展則負責吸引客流。一般商場的展覽都在中庭,而不是邊角位置。想看展一定會經過各類店鋪才能到達中庭,看過展後就可能拐到旁邊店裡買件衣服或者吃頓飯。

硬糖君也發現,頤堤港的哈利波特展雖然採取預約制免費入場,但如果在商場消費達到199 元就可以免費穿上巫師服道具拍照。買不到200塊的東西就能提升成片質量,相信會有不少人欣然解囊,也算是一種雙贏了。

「快閃展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了,像正經做夢他們,就是做場景化IP,涵蓋面不止商場還能擴大到主題酒店、教育、餐飲。」

不少文娛產品也將快閃展作為其線下活動的表現手段之一,《中國新說唱》在2019年就搞過潮玩體驗館,還有主打潮牌經營的《潮流合伙人》在節目播出期間也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分別做了數字藝術展與快閃店。這類網紅展所謀更大,承載著IP落地實現商業變現的功能。

當然Icey也指出,業內有一類強烈引導觀眾拍照,以流量作為重點考量標準的展覽,門票不菲且總有人願意買單。在她看來,這類頂著「博物館」「當代藝術」頭銜的展覽多是為了短期收割而存在的,大多數是在賺快錢。「與其說是展覽,倒不如說是遊樂場。」

紐約冰淇淋博物館,Icey戲稱其為共享攝影棚

至於如今網紅展的濫觴,Icey倒是很樂觀,她表示在當代藝術的發源地美國,也曾有過一段各類為拍照而誕生的網紅展大行其道的時間,ins上的各路博主也曾被口誅筆伐玷汙藝術。「但那些為了吸睛賺快錢而生的展覽始終會消失,網紅展是最直接吸引人們走進藝術的方式,重要的是我們這些人怎麼樣引導觀眾,完成藝術教育。」

網紅越來越有被一棍子打死的汙名化趨勢,但事物總有它的兩面性,沒有那些拍照打卡的網紅,可能有些展覽永遠都要養在深閨無人問。

相關焦點

  • 策展時刻丨「策展與策展性」&「當代設計策展」系列講座
    近期著作包括《策展性:策展哲學》(The Curatorial: A Philosophy of Curating),以及探討策展作為一種倫理的哲學研究專著《作為倫理的策展》(Curating As Ethics)。
  • 從「莫奈特展」到「網紅展」:文創特展的發展變化和市場特點
    雖然選址上呈現多元化的選擇,但由於文創特展內容的特殊性,許多場地未能達到布展要求,策展用地和展覽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延伸和優化。文創特展的未來:「降維」抑或是「升維」?上海喜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創始人 賈布上海喜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賈布在此次論壇上,對2014年至2018年期間文創特展的發展變化和市場特點進行了梳理。
  • 想要成為網紅,你得注意以下兩點!
    大家好,這裡是小九情感驛站,「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你看這門,多白」你的手機上一定有短視頻軟體吧?現如今,人們都愛無聊的時候刷一刷短視頻。調侃各種網紅的同時,也有人想成為網紅。人們仿佛都以為這是一個輕而易舉就能成功的事,不可否認有的人會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就火了,但要成為「真正的網紅」真的像你想的那麼容易嗎?.
  • 大四學生在這個展找到了畢設靈感 「雙年展」青年策展項目喊你來...
    1月13日,在「雙年展」開展滿一個月之際,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設置在濟南市美術館的青年策展項目單元,實地探訪展覽的展出情況。 在濟南市美術館,記者看到青年策展項目單元分為7個線下展區和12個線上展區,7個線下展區分別以《人類情感與機器情感》《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新工筆的邊界與秩序》《「從『地域』到『
  • 第三屆「策展在中國」論壇暨202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年會...
    2020年11月3日上午,第三屆「策展在中國」論壇暨202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年會系列活動在湖南美術館啟動。本屆論壇暨系列活動題為「全球化與在地化」,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湖南美術館主辦,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湖南省畫院、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協辦。
  • 朱一旦的背後:一個枯燥富豪 順便當網紅的反轉人生
    新晉網紅朱一旦是《朱一旦枯燥的生活》系列劇中主角,人設是一個:看著一般卻腹黑又精明的有錢人,有著億萬的身價、低調的修養和一票需要打理的公司。《朱一旦枯燥的生活》是一個以老闆的視角,講述員工與老闆之間鬥智鬥勇的短劇。
  • 山東臨工最強網紅天團花樣直播,帶你燃爆寶馬展
    山東臨工最強網紅天團花樣直播,帶你燃爆寶馬展 就在下周,2020上海寶馬展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啦~想足不出戶掌握展出亮點? 沒問題!山東臨工為您集結了史上最強陣容網紅主播天團。
  • ...關注青年所思所想——2020「策展與未來」青年策展人系列學術...
    第三,小趨勢往往依託於一張大的協同網絡,順著這張網還可以發現其他更重要的小趨勢。我們既要看到大趨勢的方向,也能夠看到小趨勢的變化,這樣能夠使得我們變得更機敏,能夠在策展和媒體實踐中發現新的可能性。——中國傳統文化對當代生活的提示以及在策展中的體現》。她從自己策劃的園林系列展覽出發,以園林為切入點來研究和中國文化相關的議題,並試圖把這些認知轉化到當代藝術的創作和策展中。她認為,目前我們面對的藝術創作和策展中的問題,也許可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答案。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⑥|藝術特展真的「網紅化」了嗎
    得益於上海近幾年藝術展館的蓬勃興起,一些展覽持續成為熱點,甚至有「美術館成為視覺遊樂場」以及一些展覽成為「網紅展」的觀點,「打卡」真的比看作品更重要嗎?事實上,澎湃新聞在採訪中發現,無論是藝術界,抑或觀眾群,對此均有清醒的認知和自身的價值判斷,淺顯的打卡式「網紅化」藝術展確實存在,但說到底,仍只是局部現象。浮躁雖有,終只有是暫時的,真正的藝術仍然是沉澱且可以直面人心的。
  • 義大利留學:在義大利米蘭NABA學習策展是怎樣一種體驗?
    前言:策展是做什麼的?一個所謂的自主能動性在裡面體現得淋漓盡致。那麼說完學校。就聊一聊專業-策展。首先這個專業全民叫做視覺藝術與策展研究,或許很多同學在於專業選擇上可能有點迷茫。這個專業和視覺傳達有什麼關係。答案是沒有關係。如果非要說有的話,在於課程設置上,有出版這個課程,會和視覺傳達有一些聯繫。所以同學們在於專業選擇上一定要考慮清楚和深度了解這個專業。
  • ONE籤約選手李凱文看不慣一龍與網紅惡炒:我不要錢,就是真打
    籤約國際格鬥賽事ONE冠軍的中國MMA名將李凱文,在4月20日,於社交媒體上如此寫道:「各種網紅,什麼『一蟲』,來點真的,別吹牛。沒別的意思,只是表明態度而已,就是這麼硬,安排誰都打;就這麼簡單——不要錢!」李凱文還在所附的視頻中稱:「別炒作了,好嗎?
  • 鞠婧禕:黑紅也是紅,就喜歡你們看不慣我,又沒我紅
    鞠婧禕內心OS」你再說「哈哈哈哈哈……武藝身高水分蠻大,之前有張圖被懷疑站到了巨人圈裡。好像也不缺戲拍,作為愛豆轉型演員,可以說十分成功了。就連今年公布的明星網絡影響力指數排行榜,她也是榜上有名。第十名鞠婧禕不得不說,「黑」紅也是紅啊。懷疑她向楊冪去取了「黑紅」之路真經。
  • 探秘網紅展teamLab臺前幕後——豬子壽之到底想說什麼
    於是在抵達第一個房間之前,我獨自琢磨起teamLab——這個網紅數字藝術展來。它的作品在日本國內外頗受歡迎,這兩年也到了國內,引起不小轟動,然我都未動念現場觀睹。畢竟東京才是屬於它的梵蒂岡。這麼走著,沒多久聽到了水聲潺潺。幾步之遙,就踏入一條可濯纓濯足的溪水中。水面寬一米有餘,沒至腳背,溫的,緩流不急。循水道行,忘路遠近,翻上一坡後,見一垂瀑順著光柱從高處傾瀉下來,如銀瓶乍破。
  • 張繼科醜拒女網紅被逼道歉:中國最不缺小球冠軍 你拽什麼拽?
    不過,在網絡直播試水成功的張繼科,卻把美女網紅惹急了。惠子坐擁2000多萬粉絲,遭到張繼科的拒絕後惱羞成怒,和張繼科罵起來,大意是「張繼科是奧運冠軍我也不會忍,看不慣網紅別直播「,而她除了直播啥也不會。
  • 朱一旦粉絲跌破500萬,一代網紅跌落神壇,原因令人唏噓
    隨著短視頻的發展,想必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吧,「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枯燥無味」,沒錯,這句話正是出自於曾經的一線網紅朱一旦的口中。眾所周知,一般網紅紅的時間都比較有限,當然朱一旦也未能逃過這個定理,紅是因為有作品能吸引人們的視線,不紅是因為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全新創作。
  • 視覺藝術和策展研究專業:我們才不是掛畫的!
    曾經有人對策展人說過這樣的評價:「如果藝術家是明星,那麼策展人便是導演。」如同導演一般,在一場藝術展覽中,策展人是一個掌控全場、至關重要的人物,甚至說是一個展覽的靈魂。所以,也有人說做策展的家裡一定超有錢。hh,這簡直就像是設計圈中的「甲方爸爸說我要五彩斑斕的黑!」段子一樣荒唐。
  • 夏季電影風丨策展篇:馬克·穆勒
    在課程設置上,2020「夏季電影風」第三季的課程規劃中,將有全新的「策展篇」與學員們見面。我們邀請到了資深策展人馬克·穆勒。馬克·穆勒。# 張獻民推介:老馬激情了一輩子。事情都辦了,有時還辦得有點過火;話都說了,有的話沒摟住。他應該是瑞士的義大利語區的人?
  • 錢敏知:內容策展賺錢術!不需要你會原創!只需要你學會這一招!
    錢敏知:內容策展賺錢術!不需要你會原創!不需要你有產品!只需要你學會這一招!前兩天,錢敏知在網上看到一個大咖的英文網站。這個大咖從04年開始搭建網站寫作,到現在都10多年了。光是這種長期堅持的精神就值得學習。他的寫作內容,主要是聚焦在個人成長方面。什麼叫個人成長?其實範圍蠻廣的。
  • 故宮書畫展覽策展的思考:學術、普及與雅俗共賞
    近十多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適應新形勢更好地宣傳古代優秀傳統文化,故宮在展覽方面不斷調整思路、提升水平,以滿足觀眾的需求。2008年故宮在武英殿設立書畫館,標誌著故宮古代書畫展進入新階段。2008—2019年故宮古代書畫展覽主要分為兩大類:常設展和專題展。常設展的展場在武英殿;專題展的展場主要在延禧宮,部分在武英殿、文華殿和午門。
  • 國外兩大網紅衝突,直接約架拳臺!李景亮:中國網紅你們在哪裡?
    近期,有一個國外兩大網紅走上職業拳擊擂臺比賽的視頻,受到了眾多網友的觀看和熱議。視頻中白人選手是來自美國的知名網紅「劈叉哥」,而黑人拳手則是來自英國的知名網紅,叫啥我就知道了,姑且管他叫黑人網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