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蘇猛在粘貼健康碼。 桑月穎 攝
中新網哈爾濱4月5日電 題:哈爾濱至襄陽列車恢復運行:96個小時四萬餘步的安全堅守
桑月穎 中新網記者 史軼夫
「大家終到(抵達終點站後)衛生整備時細緻一點,為下午的始發整備打好提前量。」5日7時,K974次列車抵達終點站——哈爾濱西站,列車長蘇猛在對講機裡提示乘務員提前做好衛生整備。7個小時後,他還要帶領班組兄弟們,再次奔赴襄陽。
隨著近期疫情形勢持續向好,1日,哈爾濱西至襄陽K976次列車在停運50天後終於恢復運行。這是自疫情期間離鄂離漢通道管控以來,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開往武漢方向的首趟列車。
圖為蘇猛為旅客測量體溫。 桑月穎 攝
哈爾濱至襄陽K976列車間停45站,沿途孝感、漢口等地均為此次疫情較為嚴重的城市。擔當列車恢復運行後首趟乘務的哈爾濱客運段襄陽車隊四組列車長蘇猛是一位有著24年乘務工作經驗的老黨員,受疫情影響,K976次列車停運期間,他主動請戰,到海口車隊替班支援。
由於是開往湖北的列車,防疫防護工作成了蘇猛心頭最要緊的事。他組織班組乘務人員提前一天入庫對列車基礎衛生進行全面整治,並對門把手、臥鋪扶手、衛生間等旅客頻繁接觸的重點部位進行徹底消毒滅菌。運行途中增加列車消毒、巡視頻次,安排旅客分散就坐,定時開窗通風,全力保障旅客乘車安全。
「大爺,口罩上方的金屬條要貼緊鼻梁,才能起到防護的作用。」「小朋友,沒吃完的水果不要直接放在座位上,會有細菌哦。」「您好,您掃一下這個健康碼,按照提示如實填寫信息就可以了。」……一節車廂只有26米,蘇猛巡視下來卻要整整10分鐘。
圖為蘇猛在打掃車廂衛生。 桑月穎 攝
4月2日0時10分,信陽車站值班員帶著一位20左右歲的小姑娘找到蘇猛。經了解,女孩是在廣州打工,因為疫情一直不能回武漢老家,總算盼到通車了,就急忙買了車票回來看看家人,要在漢口下車後再想辦法回縣城,因為太累沒聽到報站,就被拉到了信陽站。疫情期間,途徑湖北地區的火車少之又少,她在信陽站等了好幾個小時,總算等到這趟列車。由於在外邊耽擱的時間太長,帶的東西都吃完了,就只好餓著肚子,口罩也已經戴了十幾個小時……女孩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蘇猛把她安排在11號車廂的空位上,又通知餐車給她送來盒飯,拿出自己的備用的口罩送給她。列車到達漢口站後,看著時不時回頭揮手致謝的小女孩的身影,蘇猛舒心地笑了。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蘇猛就堅守在客運一線崗位上,如今17年過去了,這位「老」車長更多了幾分細緻、穩重。「寧可『十防九空』,也要保證旅客的絕對安全。」蘇猛一邊說著,一邊拿出84消毒液和噴壺,勾兌、噴灑、擦拭……每個環節都,他都認真仔細,每一處旅客經常接觸的地方都不放過,生怕有一點疏漏。
一趟乘務96個小時,蘇猛要在前後372米的列車上巡視40多趟,走出四萬餘步。5日7時48分,K974次列車駛入哈爾濱西站,7個小時的短暫整休後,蘇猛帶領班組再次踏上奔赴襄陽的徵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