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人生承受的所有委屈,都會用另一種方式展現圓滿

2020-12-18 遼寧臺自然探秘

人的一生當中,最痛苦的不是物質的缺乏,而是人性對自己的折磨,比如世道的險惡、人心的難測等。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人」永遠是最難搞定的,事情好辦人難做。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自然就會有紛爭。

當我們與別人產生矛盾而自己痛苦的時候,最大的問題不是矛盾本身,而在於自己不能容納這些痛苦和委屈。人性的潛意識會有一種問題:過度排斥不圓滿。

《道德經》中說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的本性就是討厭寡和、孤單和不圓滿。我們與人的相處過程中總會遇到矛盾和糾紛,當不再接受委屈的時候,痛苦就會油然而生。

從另一個角來說,人生容納的委屈,都會用另一種方式回報給你。所有的容納,都會帶來一個更好的自己。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段話: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意思就是說:不在乎自己看見的東西,反而能看得清楚;不自以為是,反而受崇敬;不炫耀自己,反而看得見功勞;不自高自大,反而會長久。正是因為不和別人相爭,所以不會與別人有矛盾。

從辯證的角度看,只要能誠心誠意去遵循,才是常說的自然之道。世間萬事之間陰陽調和,萬事之間都講究平衡,任何看似不圓滿的狀態,實則是另外一種成全。

所以,當你以低姿態的狀態去應對生活時,生活會給你意料之外的圓滿。人生承受的福氣和禍端都是相等的,當你自以為是的時候,反而看不見自己;當你沒有自大的時候,反而能看見自己的功勞。

願意承受委屈和不圓滿的人生,是一種合乎道的智慧。所以懂得承受委屈,能夠熬過自己認為的「苦難深坑」時,就會遇見一個非常美好的人生。人生沒有不經歷委屈,就像人在世俗中,沒有不陷入江湖的。所以要相信一個「耐」,吞下委屈,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上天一定不會辜負你。

這樣的智慧在《道德經》中還有很多。雖然《道德經》僅5000多字,卻記錄了老子一生的智慧結晶。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的人生領導能力。

《道德經》讓你更好的掌控,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順應自然,你的人生自然不會太差!在《道德經》中尋找大智慧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還可以帶孩子一起讀一讀,一起感受國學文化的魅力。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的時候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不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任何一個認真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相關焦點

  • 所有的痛苦都會過去,所有逝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擁有
    有的人惹你哭就有另一個人逗你笑,所有你逝去的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得到補償的。所有的痛苦都會過去,所有逝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擁有。宮崎駿說過: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但是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那個讓你曾經放下所有驕傲的人離開了,自然會有另一個人護你一生安好。永遠不要為了別人,委屈了自己。其實生命本就是在不斷地失去和不斷地得到。你失去你某一樣你覺得很珍貴的東西,未來會有更好的在等著你。很多事情,自有天機。
  • 2020: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
    要知道,這一生,自己命運之中,有些自己失去的東西,都註定會以另外的一種方式回來。這一輩子,那麼多的紛紛擾擾,那麼多的愛恨離愁,自己都是註定的。這個世間,哪有那麼多的緣分註定呢。人生之中,一切其實都是自己所有的命中注定。
  • 《所有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不失去愛的能力就不怕
    《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是耿帥創作的一部勵志暢銷書,於2016年出版。該書主要是作者耿帥創作的勵志故事,他用文字告訴每一個人,所有的困境都是來自於內在的心境,單身不可怕,失戀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愛的能力。
  • 所有失去的 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終於看完了這本書,相比較而言,我還是喜歡前序。宣傳語裡說每3秒鐘都有人在書裡看到陌生而熟悉的自己。人,正是在承受失去的苦痛中,一點點學會珍惜,學會感恩,學會成長,成為那個更加強大豐盈的自己。世間的一切,終究要與時光和解。得失了無痕,來去都隨緣。花開無意,花落無聲。世事變遷,寵辱不驚。
  • 仲尼Johnny以詼諧幽默的方式推薦《道德經》,探討人生哲學
    仲尼Johnny以詼諧幽默的方式推薦《道德經》,探討人生哲學   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崛起吸引了大多數人參與到短視頻創作中,但經過這幾年的大浪淘沙,短視頻賽道開始進入下半場
  • 你可知,所有失去的東西,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在時光的旅程中,人生總是左手失去,右手得到。約翰·肖爾斯說過:「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形式歸來。」終有一天,你失去的痛,流過的淚,受過的傷,碎過的心,都會被時間撫平,而後結成堅固的盾,成就更好的你。
  • 《道德經》:人生所有對幸福的刻意追求,都會讓生活越來越糟糕
    然而真正智慧的人是懂得配合自然之道、把握自然規律、善於用人、品行符合道德準則的人,只有做到這些,才能才能免除禍患,找到人生的捷徑。白巖松老師也曾說過:「這個世上最糟糕的一種人就是勤快的人。」《道德經》作為道學的本源,可稱中華文化寶典,是「千經之王」,是偉大的哲學名著。其涵蓋萬物之源、自然之律、為人之術、修身之道,是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所需要學習的一生智慧。
  • 《道德經》5大天機,人生5大禁忌
    《道德經》一書,暗含五大天機,指明人生五種禁忌。第一忌:積怨《道德經》裡講:「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怨恨可以化解,怨氣卻無法消散。不必委屈自己,去原諒不該原諒的人。第二忌:招搖《道德經》裡講:「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一個人,可以具備過硬的實力、高尚的德行。
  • 夜讀|所有失去的,都將以另一種方式回歸
    河馬夜讀誦讀經典 品閱人生朗讀者:吉 琳所有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05:45來自瀟湘晨報所有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來自河北工人報00:0005:45# 只要不忘,未曾離開#人生怎樣才算離別離開的人,也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分享一個真實故事:2016年,英國有一個4歲的小男孩因腦腫瘤去世,他的房間枕頭套上印著一隻美麗的知更鳥圖案。在小男孩去世後很長一段日子裡,媽媽一直有一種感覺,覺得孩子還在自己的身邊。
  • 《道德經》:人類所有的煩惱,都因為處理不好3種關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事。人為什麼會煩惱,人類煩惱的根源是什麼?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講,人類所有的煩惱都因為處理不好3種關係。道家經典《道德經》對這3種關係做了精闢的論述。《道德經》道德觀從是人與自我,人與他人,人與社會,等3種道德關係的角度展開論述的。
  • 若事與願違,一定是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因為,仔細回顧過往,好像一切無不是如此,都能用這句話來解釋,用這句話來釋懷。因此,我也覺得,你走入我的世界,陪我一程,這是命中注定;後來,你離開我,也是緣分的安排。也許,人與人之間合與不合,就在於一個緣字。有緣之人,遲早會遇見,還能長伴左右;無緣之人,陌路擦肩,再難遇見。
  • 《道德經》全篇精髓的6句話,讀懂好運自然來,知曉人生智慧
    道家講究的是道法自然,道家老祖——老子思想的集大成於《道德經》。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寶藏。《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道德經》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在《道德經》中,最精髓的有6句話,字數不多,讀懂參透,得人生智慧,養大格局,好運自然來!
  • 《道德經》全篇最精髓的6句話,讀懂好運自然來,的人生智慧
    道家講究的是道法自然,道家老祖——老子思想的集大成於《道德經》。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寶藏。《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道德經》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 《水果籃子》所有失去的,都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失去,這個詞讓我們心生恐懼,在《水果籃子》中,所有的十二生肖都經歷過失去,因為他們作為附身者,就像怪物一樣生存在這個世間,被普通人疏離,被親人排斥,就連宗族都沒有他們的落腳之處。他們曾的失去有太多太多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傷痛和離別,其中讓人記憶最深刻的恐怕就是草摩依鈴的童年,她笑著跳著,從不知道自己會這麼幸福,因為他們家和別的草摩家庭不一樣。
  • 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只不過都是種因得果的結局
    俗話說,我們種花便能得花,種豆便能得豆。這一輩子能夠收穫些什麼,還要看你認真地種下去什麼。人生,就是是一種輪迴,得到的或者失去的那些,都是是命數;緣聚緣散的那些人,都是因果。倘若有時候,你覺得別人給你了太多的委屈,讓自己痛不欲生,那麼很可能是在太多的時刻裡,不是你期待的太多,就是你在意的太多!他人傷你的權利,都是你自己的賦予;他人給你的痛苦,也多是源於你自己軟弱!哪有真正地委屈,不過都是種因得果的結局。
  • 《道德經》第十一章:無用的大用,領悟到人生見識才有深度!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道德經》,一起走進道德經的第十一章。首先我來為大家誦讀道德經的第十一章,我的誦讀是以王弼版道德經為底本。「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生活虧欠你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還回來
    在去學校的必經之路上,有一戶人家,養了條兇猛的狗,每天不管她如何放輕手腳,她都會驚動那狗,或者被狗追或者被狗咬,那是常有的事情。當狗咬她的時候,她就雙手緊緊的扣住狗的脖子,這樣狗就無法咬傷她。我是很佩服她的,對於一個小女孩兒來說,她表現的很機智,很勇敢。當然這從側面也反應出了她當時的家庭條件也比較艱難。
  • 《道德經》精華10句,感悟道家人生智慧!
    《道德經》這部經典,雖然僅僅五千字,但卻字字珠璣,句句經典,處處都包含著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下面挑選其中的10句名言,與大家一起分享: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第二章》點評:很多人一提到「無為」,就認為是消極思想。其實大錯特錯了,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是順應自然而為。三、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生存。
  • 《道德經》:改變人生的方法很容易,卻難在極少有人能鍥而不捨
    在如今社會發展之中,有的人煩擾命運坎坷,常常會對日常生活喪失自信心;有的人一生拼了命勤奮,卻也還是過得不理想化;也有的人為了更好地改變人生費盡心思了方法,遺憾沒有取得成功。在《道德經》中,也是有對改變人生的啟發。實際上改變人生的方法很容易,可是極少有人能鍥而不捨。
  • 老子《道德經》的「天道」,正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他們買下勞斯萊斯汽車和許多房子,每所房子都有管家,然後再僱一個人管理所有的管家。他們的妻子去做整形手術,把自己變得稀奇古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這太瘋狂了」大家會發現,真正大成大智慧的人,他們幾乎都過著簡樸的生活。比如愛因斯坦說:「我渴望過簡樸的生活,每天無數次的為過多的佔有他人的勞動成果而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