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厄爾尼諾現象來臨,太平洋氣候被打亂,中國未來可能冬暖夏澇

2020-12-14 科學探一探

文/仗劍走天涯

超級厄爾尼諾現象來臨,太平洋氣候被打亂,中國未來可能冬暖夏澇

想必最近大家對於災難這個詞都非常的有感觸了,中國國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呈現新年喜氣洋洋之相的中國陷入了抗「疫」之戰。澳大利亞的野火整整燃燒了快六個月。美國流感依然還在盛行,而非洲的蝗蟲災難也即將要漫步全球。很多人都懷疑是否是人類做出了什麼不可饒恕的罪過,才使得地球頻繁發生災難呢?超級厄爾尼諾現象來臨,太平洋氣候模式被打亂,中國未來可能冬暖夏澇。

提到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在地理書的一個專題上有專門提到過這種現象,也對他進行了具體的一些解釋。如果發生厄爾尼諾現象,太平洋東部和中部地區的海水會變得異常的高溫所引起的極端天氣會更加的加重全球氣溫變暖的這種局勢,而對中國的一些影響則就更加明顯了,中國未來可能會被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到冬暖夏澇。而如今中國冬季降雪稀少,這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的最好證明。

厄爾尼諾現象大多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左右。這周意味著正常的太平氣候會被打亂,而屆時會影響整個氣球的氣溫循環系統。其實這一切的原因可能都是需要去歸結於人類的不合理活動。人類要想發展自己就不得不去利用地球上的一些資源,但是人類的發展可能有些快結了,使得地球已經不堪重負,要走向更加極端的道路,從近些年來這些頻繁的災難明顯就可以感受到地球有些不尋常了。

科技給人類帶來了什麼?確實,人類的進步是不可以否定的,但是同樣的給地球自然環境帶來的災難也是不可磨滅的。而未來人類的發展方向,很多科學家提出應該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既可以發展自身,而又不對於自然環境產生影響。雖然這樣的期許很難,不過相信人類也是可以做到的,不知道大家對於太平洋沿岸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中國出現冬暖夏澇的現象有何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美媒:氣候變化將加劇厄爾尼諾現象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美媒稱,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氣候變化將導致厄爾尼諾現象更加強烈。據《今日美國報》10月22日報導,每隔幾年就會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是赤道地區太平洋海水自然變暖,從而加劇美國及全世界的極端天氣。
  • 亞洲氣候格局被打破?古厄爾尼諾或甦醒,也將影響到中國!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地的氣溫都出現了異常的狀況,科學家在對地球氣候進行研究、分析時表示,厄爾尼諾可能重返印度洋,隨著地球變熱,印度洋古老的厄爾尼諾現象正在甦醒。厄爾尼諾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它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
  • 「厄爾尼諾」現象:人們最熟知的極端性天氣,常帶來反向氣候變化
    我們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由很多要素組成,包括地形、氣候、植被、土壤和生物等等,其中氣候要素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之一,是指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在較長的時間內大氣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不過全球氣候也處在不斷地動態變化之中。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因素不僅僅來自自然方面,也有可能來自人類活動。
  • 【地理素養】全球氣候變化真正的原因真的是地球自轉麼?厄爾尼諾與...
    厄爾尼諾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  這種現象往往持續好幾個月甚至1年以上,影響範圍極廣。厄爾尼諾現象屬於一種準周期氣候變化,影響範圍橫跨赤道附近太平洋。
  • 厄爾尼諾重現概率加大,2020年氣候或又要複雜化了
    根據俄羅斯新科學報告指出,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之下,我們2020年可能又會出現一個氣候「巨變」的模式,這將會帶來更多的損失,特別是在亞洲地區,這種情況將會更加的嚴峻。氣象專家佩列韋堅採夫稱,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開始重現,所以說這可能會加劇氣候的一個變化。
  • 2020厄爾尼諾事件形成 厄爾尼諾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今天,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稱,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    預計受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預計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
  •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交錯影響
    在會上,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名譽主任巢紀平教授結合我國現在的災情主講了「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成因、危害和我們應採取的措施。巢紀平教授介紹說:厄爾尼諾現象自去年底今年初已逐漸穩定下來,但是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並沒有馬上消失,更為嚴重的是,從今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東太平洋的表面海水溫度在一個月之內就下降了7-8攝氏度,被科學家稱為「聖女」的拉尼娜現象正在形成,並開始影響全球氣候。
  • 厄爾尼諾形成!高溫?颱風?未來福州天氣將……
    昨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稱,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受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預計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未來,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徵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和統計模式綜合預測結果,春季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將回到中性狀態。未來需密切監測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變化,關注其對我國汛期天氣氣候造成的可能影響。想必你們看到此條消息的第一反應跟小福氣一樣,就是:天吶!最近這些「不正常」天氣,終於有了能「背鍋」的傢伙!
  • 拉尼娜現象凸顯!隨著氣候變化,美國長達十年的特大乾旱可能重現
    數百年前,特大乾旱使美國大部分地區乾旱,但現在,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這些致命的長達十年的乾旱再次發生,美國西南部可能再次遭受數百年來從未經歷過的極端乾旱。科學家們已經調查了美國在公元800年至1600年間遭受的14次特大乾旱的原因。
  • 弱厄爾尼諾事件正式形成 預計我國夏季降水呈南北多、中間少分布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Nino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0.6℃、0.5℃、0.5℃、0.5℃和0.5℃。
  • 厄爾尼諾或要回歸,氣候將維持高溫節奏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預測,未來兩個月內(3-5月份),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可能性較高,這意味著全球氣候變暖又獲得了一注強心劑,今年夏秋兩季的氣溫很有可能再破新高。而即使不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科學家預計未來幾個月全球大多數地區的氣溫也將高於平均水平,開啟「蒸籠」模式。
  • 【專題突破】從「拉尼娜」現象看影響氣候的各種因素
    拉尼娜在西班牙語裡是「聖女」的意思,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
  • 厄爾尼諾可能逆轉,拉尼娜在醞釀!美國NOAA發出專門提醒
    不久前,因為熱帶中東太平洋地區的Nino3.4關鍵區海水溫度距平持續數月處於偏高狀態,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更是指出,太平洋上一次弱厄爾尼諾已經形成!這讓很多人表示了擔憂「厄爾尼諾會帶來什麼壞天氣?」「怪不得今年極端天氣這麼多,原來是厄爾尼諾來了」!
  • 地球氣候或「大變」!2021年厄爾尼諾現象還會來嗎?有這個可能性
    但是隨著氣候的改變,厄爾尼諾的現象出現規律也在發生改變,所以如今這個「大約每隔7年出現一次」的規律性已經不具有過高的參考價值了,也就是說氣候的演變正在改變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規律,已經是「正常變得不正常」,這意味著什麼?氣候真的不正常了?而在2019年的時候,全球就出現了一次「厄爾尼諾現象」,而在2020年也出現了一次「弱厄爾尼諾現象」,這什麼情況?
  • 2020年氣候或大變!厄爾尼諾有概率再現,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當然今年是不是「厄爾尼諾年」已經可以明確說了,如今已經消失了,很明顯就不是了。但是厄爾尼諾間歇性的出現可能還是有,因為科學家們發現有一種情況可能導致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而在說這種情況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如今的海洋區域變化,上面也說屬於「中性」的情況,所以不是厄爾尼諾現象,也不是拉尼娜現象。
  • 一次更大的厄爾尼諾現象在醞釀?美國科學家:太陽黑子數或超預期
    一次更大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否正在醞釀?一直以來,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太陽活動周期的影響力很大,這不僅關乎到哪些在太空總運行的人造衛星和宇宙飛船等能否正常工作,而且還會對地球氣候產生明顯影響,比如2020年曾短暫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以及如今還處於發展之中的拉尼娜現象。
  • 2020年冬季氣候反常,拉尼娜或許會讓印度更寒冷,我國什麼情況?
    2019年的時候,很多朋友知道了厄爾尼諾現象,它會讓夏季的溫度變得更高,而今年很多朋友又聽到了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是厄爾尼諾現象的反相,也被稱為「反厄爾尼諾」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東太平洋水溫反常下降的一種現象,表現為東太平洋明顯變冷,同時也伴隨著全球性氣候混亂,總是出現在厄爾尼諾現象之後。
  • 今年會是1998年以來又一個厄爾尼諾年嗎?
    2014年4月15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發布了一則新聞公告:今年2月以來,赤道太平洋海水溫度上升,已經達到厄爾尼諾先兆的程度,預測今年可能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並很有可能成為自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厄爾尼諾年。
  • 地球磁場—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環境—第五章 厄尓尼諾現象
    正常情況下,熱帶太平洋區域的季風洋流是從美洲走向亞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溫暖,給印尼周圍帶來熱帶降雨。但這種模式每2~7年會被打亂一次,使風向和洋流發生逆轉,太平洋表層的熱流就轉而向東走向美洲,隨之便帶走了熱帶降雨,出現所謂的「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一詞來源於西班牙語,原意是「聖嬰」。
  • 2020年真的是厄爾尼諾年嗎?看完後明白了!
    按照研究人員的說法,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2020年多個國家地區夏天可能會比往年更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2019年3月19日發布預測結果稱,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2月以後赤道西太平洋有較強西風爆發並東傳,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溫異常有所增強,次表層大部為暖水控制,且強度有所增強,上層海洋熱含量近期快速增長,近期大氣環流與海溫呈現出典型厄爾尼諾的海氣耦合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