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在解放軍的武器庫中,東風飛彈是最讓美國頭疼的武器之一,尤其是數量龐大、性能不俗且價格相對低廉的短程、中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為了抵消這些飛彈的威脅,美國甚至想過退出《中導條約》研製相對應的武器,但目前來看困難重重,於是美國現在又搬出了一個「史前方案」。
據環球網8月14日援引韓國媒體的報導稱,美國陸軍正在開發一款「戰略遠程加農炮(SLRC)」,其射程將超過1600公裡,一旦研製成功,很有可能部署在韓國,屆時北京、上海等中國主要城市都將被納入射程範圍以內。美國《福布斯》網站也曾報導過這個消息,並且提出菲律賓、日本都是部署這款「超級火炮」的潛在候選國,然而韓國將會是打擊中國核心地區的最優位置,包括北京。
此前國外社交媒體平臺上曾經出現過美國陸軍這款火炮的相關圖片,美軍計劃將其設計為牽引式,由大型軍用重載卡車進行拖拽,並且可以通過船舶和飛機進行運輸,每門炮將有8名士兵操作。按照計劃,美國將在2023年完成一門原型樣炮的製造,並且開始驗證相關技術。
這種超級巨炮,讓不少人聯想到了曾經顯赫一時的「巴黎大炮」,這種誕生於第一次時間大戰的巨炮,是德國用來對法國進行超遠程炮擊的利器,在戰爭中曾經多次炮擊巴黎,造成不小的傷亡和損失;此後,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希特勒也沉迷於這種陸上巨炮,由此誕生了「大多拉炮」。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都曾經研製和開發過不同型號的超遠程火炮,最出名的莫過於發射核炮彈的「原子安妮」,一直到80年代,美國都沒有放棄研製超級大炮的努力,加拿大武器專家布爾曾經製造過3門超級大炮,原計劃是用於發射人造衛星,但後來布爾被人謀殺,計劃不了了之。
現在美國重新拾起這個早就被拋棄的「巨炮」方案,給人一種病急亂投醫的感覺,不少專家懷疑,美國陸軍是否真有能力在2023年拿出原型設計。截止目前,該型火炮的進度也只限於一張概念圖,即便是能夠在2023年設計出一個演示型樣品,但接下來研製工作也會困難重重,服役更是不知道猴年馬月。
如果美國陸軍真的提出用超級巨炮來威懾中國,毫無疑問就是對標解放軍的東風飛彈,畢竟相比於陸基中程飛彈,超級巨炮的政治敏感性要小得多,但是這種武器真的能有效對標彈道飛彈?從目前的技術來看,完全是不現實的,比如精度問題、發射準備時間以及戰場生存率問題等等,或許未來人類可能開發出相對成熟的新技術,那就另當別論;但至少在眼下,美國陸軍提出這樣的方案讓很多專家都感到費解,或許這只是一款陸軍拿來騙取軍費的玩具。
在當前的美國,「中國威脅論」是一個特別好使的騙軍費理由,只要說是為了應對解放軍,基本上能夠得到項目撥款,比如美媒就曾曝光出空軍用高超音速飛彈項目的經費去維修F/A-18戰鬥機。只要美國不放棄霸權思維,這樣的混亂局面必然還會繼續持續下去,我們未來可能會看到美軍更多「異想天開」的武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