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印使館人員探訪滯留印度老兵王琪一家人(BBC)
王琪接受媒體採訪時還透露,同村還有另一名中國老兵劉樹榮,他來自重慶江津。2月5日中國大使館工作組也前往劉樹榮家中慰問。劉樹榮有兩子兩女,家境看起來不錯,但他表示不回國,願在印度安度餘生。
就在中國人今年春節闔家團聚之時,一名年逾八旬的中國老兵還在印度農村苦苦盼望著回國看看親人——日前,這名中國老兵的故事經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後引起國人高度關注。
這名老兵當年是「逃兵」?50多年過去了,為什麼他一直想回家卻回不了家?印度為什麼不給他發離境許可?如今輿論的力量又能否助他儘早回家?
近日,參考消息網-銳參考記者和《環球時報》記者分別採訪了老兵王琪,他講述了受困印度多年的原因。
根據BBC的報導,1963年中印戰爭停火數個星期後,中國軍隊測繪兵王琪在邊境地區意外被扣留,之後再沒法離開印度,於是他的思鄉之情也綿延了50多年。
王琪老人的簡陋小院
報導說,印度當局到今天仍不能確定王琪是否是「戰俘」。而提及這一點,王琪本人則態度堅決地告訴記者,他並非「戰俘」,且當年並未「投降」。
王琪老人參軍期間的照片
根據王琪敘述,他當時是一名駐紮在中印邊界附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管理機械設備。
1963年元旦假期期間,他請假出營地遊玩,卻誤入附近森林迷路,找了兩天也沒有找到營地。由於附近森林虎狼出沒,王琪非常害怕,於是向遇到的一輛印度紅十字會的汽車求救。
王琪當時認為,中印戰爭已經結束,中國釋放了大批印度戰俘,印度也會把他送回中國。沒想到,印度紅十字會將其送到了印度軍營,其間王琪在車上路過一個紅十字會營地,看到了中國紅十字會標示,剛想要呼喊,卻被印度人捂住嘴。
王琪出示的1968年旁遮普邦內政廳的監押文件顯示,他是因「非法進入印度領土,威脅印度國家安全」而被逮捕。
印度人把王琪當作間諜送往首都新德裡監獄進行拷打訊問。因為王琪是工程兵,沒挖出什麼信息,之後印度政府將其送往印度旁遮普邦監獄,以「間諜罪」的名義關押他七年之久。
直到1969年當地法院下令釋放他。自此,王琪失去了與家人的之間的聯繫。
印度監獄對王琪的釋放證明。
1969年,印度政府通過欺騙的方式把王琪帶到中央邦一個偏僻的農村,從此他在「活監獄」中開始以種種方式尋求自己的回國之路。
據《環球時報》報導,1969年監押結束後,印度政府問王琪接下來怎麼辦,王琪說回國,印度政府告訴他幾天後送其回國。
但實際上,王琪卻被送到了中央邦蒂羅迪村。蒂羅迪村位於一個鐵礦山附近,印度政府的異己分子、中國士兵、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國的回歸人員,都安置在這裡。
在當時,蒂羅迪村就是一個流放各種人的地方,四周是湖泊和森林,出去的路被封死,四周一片荒涼。蒂羅迪村發展到現在,也才有1萬多人。
王琪在蒂羅迪村待了幾個月後覺得不對勁,就去警察局問,為什麼還不送其回國。警察明確告訴他不可能回國,也不給其身份。
王琪這才明白,這是把他流放到這裡,讓其自生自滅。不得已,王琪來到村裡一個磨坊,打工掙錢為生。1970年前後,他用攢下的錢蓋了座房子,並開了一家商店做點小生意。
1975年在生意人的施壓下,王琪迎娶了當地一位姑娘。王琪本來想要迎娶另外一位心儀的姑娘,但當地人不允許。嫁給王琪的這位姑娘父母雙亡,只有一個哥哥。
1978年王琪有了大女兒。隨後生下了大兒子、二兒子和二女兒。大兒子從小生病,28歲時不幸去世。二兒子現在在附近礦山打工。大女兒在村裡當收費員,二女兒在村裡做會計。
期間,王琪通過書信的形式向印度各級政府尋求幫助。但當時印度政府對他的書信嚴加管控,以致數萬封信件石沉大海。
王琦1975年結婚時的照片
據王琪講述,因為想家,有時候哭一晚上枕頭都溼透了。當地民眾很同情王琪,對他也很好,只是警察經常刁難他,由於開商店時沒有行賄,被警察打折了一條腿,記者看到了其腿上的傷疤。由於王琪與當地一名退休高官關係較好,在這名官員的幹預下,當地警察局局長被調走,王琪的境況才有了好轉。
王琪在所蓋的房子住了18年,後來年久失修就不住了,搬到現在朋友提供的房子裡:一個鐵皮房,兩個房間,一個十幾平米的小院。附近礦山炸藥經銷商奧馬爾和村民都非常關照王琪。
在礦上的批發商讓其兒子到他公司上班,管理炸藥,時間隨便安排,有事可以不來,還為其提供車輛使用,每月8000盧比(約合800元人民幣)。
28歲的大兒子由於疾病不幸離世,王琪也因為愛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在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後,他意識到,一定要保持健康的身體才能等到回國之日。
從此,他每天早晨五點就起床,鍛鍊40分鐘,天天堅持。並積極與外界交流溝通,通過各種方式尋求幫助。
王琪出示的1998年1月15日一份申請文件清單上,王琪所居住的中央邦地區法院用英文詳細列出了他應該提交的15份文件。還有一份1990年印地語的申請回國文件清單。
對於王琪的申請,印方也有回應。在2004年4月印度內政部籤發給印度中央邦邦長和中央邦內政廳的文件中,印度內政部對王琪申請表示沒有相關記錄,中央邦要求提供詳細報告,內政部表示無法提供。印度內政部還表示,如果中央邦要給王琪身份,需要再次告之內政部。
在2008年9月24日印度總統秘書發給印度內政部並抄送王琪所在地區的一根文件中表示,印度總統秘書提醒印度內政部對此事給予適當關注。
王琪老人的申請書
王琪老人的故事經外媒報導後,獲得了中印網友的共鳴。BBC梳理了部分印度網民的留言,多數網友都稱王琪的故事「真實感人」——
印度網友們是這樣說的——
Mirza Asif Aslam:這件事觸動了我們的心,我們向神祈禱,願他早日回家。
Yousuf Siddiqui:對於這名不幸的中國士兵的真實感人的故事,我對BBC表達敬意。印度政府應該立即採取行動讓他回到自己的國家。我們印度人為他祈禱,希望他早日見到家人。
Pabitra Mohan Samal:事情令人感動。應該讓他回到祖國。
Sanju Subhash Vaghela:很好的故事,有愛,有曲折。應該拍一部電影。如果成龍能拍這部電影,一定非常好。
Raj Ahsan:讀一個故事會哭,並不經常發生。這個故事能讓人哭。神保佑他,讓他的願望實現。
Deep Narain:應該讓他能夠回中國。如果我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想哭,那他是如何度過這54年的呢。政府應該滿足他的願望。
看到祖國親人來看望,王琪老人高興的合不攏嘴。
2012年,王琪老人向中國駐印度使館求助,他表示沒有任何身份證明,要求申請中國護照。中國駐印使館迅速與國內相關部門和親屬核實王琪身份,由於與國內失聯久遠,經國內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反覆核實,才確認了王琪的身份。2013年5月,當王琪拿到中國護照那一刻,老人激動萬分。
雖然王琪老人有了護照,但要離開印度回國,還需要取得印度出境許可。經記者了解,中國駐印大使館一直在做印度政府的工作。中國駐印大使羅照輝就此專門與印度外交部高級官員聯繫,要求印方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儘快為王琪頒發出境許可,滿足老人重回故裡的願望。
印度外交部2月4日表示,印度正在確定涉及到中國士兵案件的細節,並研究如何更好處理此事。
2月4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領事參贊閆曉策率工作組前往王琪家中慰問,送上慰問金和一些慰問品。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與王琪通電話時說,「這麼多年你流落異國他鄉,受了很多苦,很不容易。我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大使館向你表示敬意和慰問!」
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前往王琪家中慰問。
王琪說,感謝羅大使的關心慰問,感謝祖國和中國使館派人來家裡看望我。街坊鄰居、地方官員現在都聚在我家,替我高興,盼望我儘快回國與親人團聚。幾年前母親去世時我未能回國,一直心存遺憾,一定要回國看看健在的親人。在印度的妻子兒女也支持我回國。
我已向印度政府明確表示,希望回中國去,越早越好。希望中國政府和中國使館幫助我儘早回國。
王琪老人與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通話
王琪老人告訴記者,由於年紀的原因,他很想儘快能夠回歸故土。他說,如此焦急等待回家全部離不開一個「情」字。
他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回到家鄉去母親的墓前祭拜,去看看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家中的親人。更為重要的是,他希望祖國的親人知道在印度還有親人,即使自己百年之後,雙方也能建立起聯繫。
王琪在給大使館的申訴信中也提到,如果不讓回印度也沒有關係,他一心就是想回中國。
王琪老人一家合影
王琪的老婆Sushila(蘇希拉)對記者說,是命運將兩人捆綁在一起。將來不管他走到哪裡,她一定陪伴在他身旁。儘管回國之路如此艱難,她也會一直支持他、陪伴他。
王琪的小兒子Vishinu Wang(維欣努·王)對記者表示,他很希望到中國去。儘管前期存在語言的障礙,但有父親的幫助他會儘快學會漢語,並融入當地生活。
當地村莊的民眾對於王琪回故鄉看一看表示極大地支持。一名叫蘇累吉的村民對記者說,王琪是一位和藹可親之人,他在當地與印度民眾相處的十分友善。他們對王琪回故鄉的意願表示極大地支持,畢竟在這裡生活五十多年了,如果機會和條件應該回到中國去看一看。
2月4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表態說,將儘快與內政部對此事進行磋商並拿出一個統一的意見,同時中國駐印大使館也在積極與印度外交部、內政部溝通交流。在各方努力下,也許王琦老人的回國之路,有望進入倒計時。
來源:綜合環球時報、參考消息
這裡沒有上清寺的繁華與喧囂
但有著從南山俯瞰重慶的視角
社長微信號:cqmls023
城市 | 財經 | 社會 | 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