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英雄的事跡激勵了幾代人。 近日網上一則文章,描述一名日軍老兵,在56年後來到狼牙山磕頭謝罪,並配發了一段視頻。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搜索發現,與這名日本老兵相關的報導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7月,當年的《燕趙都市報》刊登的文章《勿忘國恥 侵華軍刀 塵封不了的罪惡》。
網絡截圖
當年的報導:
1997年7月14日,時任易縣縣長的劉建軍接待「一位80多歲的日本侵華老兵」茅田幸助和他的30多歲的兒子,茅田幸助稱,他就是1941年9月25日追擊狼牙山五壯士的日軍的小隊長。
「當年是他們把五壯士逼上懸崖的。親眼目睹『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壯舉後,他命令士兵脫帽敬禮、朝天鳴槍,向英雄致敬。後來有人告發此事,他因此被調回日本國內並受到處分。」劉建軍稱,當日,他和茅田父子驅車來到「狼牙山腳下一個拐彎處,老人要求停車。下車後,他面對狼牙山筆直立正,用日語大喊了一聲,隨後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嚎啕大哭。」
當年的報導發表後,引發了關注,網絡上也有人對「茅田幸助」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而後,在2015年6月的人民網再次進行了相關內容的發表,題目是《追擊五壯士日軍小隊長重返狼牙山:磕頭謝罪嚎啕大哭》。
人民網頁面截圖
文中有一段描述,「離別時,日本老人向劉建軍說出了自己的名字——茅田幸助,當時是日本橫濱大華株式會社社長。」給出了這位日本老兵的身份信息。
小編以「茅田幸助」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有74個相關結果,題目也多是「長跪痛哭謝罪」,引人注意的是幾張「跪地謝罪」的配圖。也正是文章開頭,有媒體引用的圖片。
其中有1張配圖尤其刺眼▼
截圖
還搜索到另一個角度拍攝的同一張照片▼
通過周圍的建築,能明顯看出,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不是在狼牙山,而是北京的盧溝橋,遠處的城樓,正是宛平城。
盧溝橋資料圖(圖自千龍圖像庫tuku.qianlong.com)
那有沒有可能是這名日本老兵在狼牙山跪地謝罪了,也在盧溝橋上跪地謝罪了?是媒體發表時圖片說明沒有寫清楚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又進行了「盧溝橋跪地謝罪」的搜索。
這次搜索到了相關結果131000個,而且也有了新的發現,這名跪在「七七事變」發生地盧溝橋上的日軍侵華老兵是91歲的本多立太郎,他身旁站著的那兩個人分別是當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王新華(左)和《我認識的鬼子兵》作者方軍。時間是2005年5月19日。
另外一張長跪不起的配圖,是2005年5月20日,本多立太郎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而這個時間,是早於「茅田幸助」相關報導的,看來,有關「茅田幸助」的報導配圖,是有人將照片和主人公張冠李戴了。
說回抗日戰爭,這是一段長達14年的歷史,在這段歷史裡,中國軍民用血肉鑄就長城,有許許多多「狼牙山勇士」,用生命詮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段歷史作為中國人永不可忘!在如此重要的歷史問題上,更是要科學嚴謹。
來源:新華網、千龍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