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追擊狼牙山五壯士,56年後日本老兵長跪謝罪?

2020-12-14 河北網信管理執法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英雄的事跡激勵了幾代人。 近日網上一則文章,描述一名日軍老兵,在56年後來到狼牙山磕頭謝罪,並配發了一段視頻。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搜索發現,與這名日本老兵相關的報導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7月,當年的《燕趙都市報》刊登的文章《勿忘國恥 侵華軍刀 塵封不了的罪惡》。

網絡截圖

當年的報導:

1997年7月14日,時任易縣縣長的劉建軍接待「一位80多歲的日本侵華老兵」茅田幸助和他的30多歲的兒子,茅田幸助稱,他就是1941年9月25日追擊狼牙山五壯士的日軍的小隊長。

「當年是他們把五壯士逼上懸崖的。親眼目睹『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壯舉後,他命令士兵脫帽敬禮、朝天鳴槍,向英雄致敬。後來有人告發此事,他因此被調回日本國內並受到處分。」劉建軍稱,當日,他和茅田父子驅車來到「狼牙山腳下一個拐彎處,老人要求停車。下車後,他面對狼牙山筆直立正,用日語大喊了一聲,隨後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嚎啕大哭。」

當年的報導發表後,引發了關注,網絡上也有人對「茅田幸助」的真實性提出質疑。

而後,在2015年6月的人民網再次進行了相關內容的發表,題目是《追擊五壯士日軍小隊長重返狼牙山:磕頭謝罪嚎啕大哭》。

人民網頁面截圖

文中有一段描述,「離別時,日本老人向劉建軍說出了自己的名字——茅田幸助,當時是日本橫濱大華株式會社社長。」給出了這位日本老兵的身份信息。

小編以「茅田幸助」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有74個相關結果,題目也多是「長跪痛哭謝罪」,引人注意的是幾張「跪地謝罪」的配圖。也正是文章開頭,有媒體引用的圖片。

其中有1張配圖尤其刺眼▼

截圖

還搜索到另一個角度拍攝的同一張照片▼

通過周圍的建築,能明顯看出,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不是在狼牙山,而是北京的盧溝橋,遠處的城樓,正是宛平城。

盧溝橋資料圖(圖自千龍圖像庫tuku.qianlong.com)

那有沒有可能是這名日本老兵在狼牙山跪地謝罪了,也在盧溝橋上跪地謝罪了?是媒體發表時圖片說明沒有寫清楚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又進行了「盧溝橋跪地謝罪」的搜索。

這次搜索到了相關結果131000個,而且也有了新的發現,這名跪在「七七事變」發生地盧溝橋上的日軍侵華老兵是91歲的本多立太郎,他身旁站著的那兩個人分別是當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王新華(左)和《我認識的鬼子兵》作者方軍。時間是2005年5月19日。

另外一張長跪不起的配圖,是2005年5月20日,本多立太郎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而這個時間,是早於「茅田幸助」相關報導的,看來,有關「茅田幸助」的報導配圖,是有人將照片和主人公張冠李戴了。

說回抗日戰爭,這是一段長達14年的歷史,在這段歷史裡,中國軍民用血肉鑄就長城,有許許多多「狼牙山勇士」,用生命詮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這段歷史作為中國人永不可忘!在如此重要的歷史問題上,更是要科學嚴謹。

來源:新華網、千龍網綜合

相關焦點

  • 曾經逼死狼牙山五壯士的惡人,56年後重回狼牙山,跪地磕頭謝罪!
    上過小學的人,都讀過《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隨著時間的流逝,嶽飛等人的故事被剔出教材後,這篇課文依舊還在。之所以留下它,主要是讓人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狼牙山五壯士發生地點在河北,發生時間為1941年,發生背景是岡村寧次派兵掃蕩狼牙山,八路軍為了保存實力,留下了六班阻擊掩護,從而給大部隊爭取時間撤退。雖然當時六班只有5名戰士,但是他們的氣勢能抵上萬人。為了更好地保護大部隊轉移,他們故意暴露了自己的行蹤,故意將敵人引到了反方向。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2人倖存,56年後日本老兵還原當時的壯烈情景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北狼牙山的壯烈故事,為了掩蓋百姓和主力成員撤退,八路軍五名戰士牽制日軍主力,最後寧死不屈,悲壯跳崖。今天,我們來說說整個故事和後續一位當年在場的日本老兵對當時情景的還原。
  • 當年逼死狼牙山五壯士的日本軍官,56年後,來到狼牙山下跪懺悔
    《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國第一批抗日英雄群體,不僅被翻拍成影視作品,還作為連環畫、書籍出版,更是被收入小學語文課文中,成為了小學生必學的課文。事情發生多年後,在1997年引起了再次轟動,因為一個神秘人的到來,讓看似恢復平靜的村子再起波瀾。
  • 當年逼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的日本老兵,52年後,前來中國下跪道歉
    如果喜歡看電影,在2020年播出的《八佰》,相信就會有很多觀眾看過。而在這部電影裡面,黃曉明所飾演的角色就明確的提出了一個觀點,稱戰爭的背後是「政治」。這句話在歷史角度中其實也站得住腳。當一個國家的政治腐朽無能時,自然就會成為被挨打的那一方。在1931年到1945年期間,我國經歷了抗日戰爭,而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也有很多英雄不斷的湧現。
  • 當年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竟有2人存活,後來他們如何?
    正是在這次行動中,誕生了我們所熟知的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拖住敵人的追擊,這五位英雄跑入大山深處,利用地形優勢,與日軍展開了遊擊戰。還利用手槍,胡亂朝著天空射擊,造成八路軍人數很多的假象來迷惑敵軍。狼牙山五壯士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該來的還是來了,等他們攀巖到山頂,身旁的石頭都被用完後,為了不被敵軍抓到活人,這五名英勇的戰士,毫不畏懼的跳下了狼牙山
  • 狼牙山五壯士中僅2名倖存者,他們當年如何跳的?日本老兵怎麼說
    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家喻戶曉,他們的英雄事跡,曾經被寫進課本裡面,學生時代很多人都學過相關內容。不過,狼牙山五壯士並沒有全部犧牲,還有2名倖存者,他們當年是怎麼跳崖的呢?56年後日本兵這麼說,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當年那段崢嶸歲月。
  • 河北日報: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據史料記載,當幾百名日軍衝上懸崖頂,發現與之激戰近一日的對手只有五個人時,他們就在懸崖上整整齊齊地排成隊,面對五人跳崖處三度折腰。劉宏泉說,這一幕最為直接的見證者是在狼牙山上修行的道長李元忠。當時他藏在一處叫做仙人洞的地方,親眼看到了五壯士戰鬥的全過程。「1958年,李道長來我家中時曾和父親談及此事。」
  • 「狼牙山五壯士」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跳崖的?目睹全程的日本兵當時...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北狼牙山的壯烈故事。五名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百姓和主力隊員撤退,為牽制日軍主力,而後悲壯跳崖。
  • 葛振林:「狼牙山五壯士」之一,死裡逃生,一生都在想著國家
    引言 「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9年前,五位戰士在狼牙山上奮不顧身的一躍,被永遠定格在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光輝歷史上。
  • 狼牙山五壯士中,第一個縱身跳下山谷的人原來是他!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砸碎槍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縱身跳下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但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班長馬寶玉等五名戰士的英雄壯舉迅速傳遍全軍全國,被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 秋遊狼牙山,緬懷五壯士!
    英雄五勇士, 威震狼牙山。 1941年,侵華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河北易縣的狼牙山地區抗日根據地進行了連續的"掃蕩",製造了田崗、東婁山等多起慘絕人寰的慘案,妄圖以兇殘的"三光"政策,"蠶食"我抗日根據地。
  • 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倖存者,從不以英雄自居,晚年生活過得如何?
    中國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淪為了半殖民地。萬幸的是,在國家危難關頭總是會有勇士站出來。 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為了抵禦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我們付出了太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傷亡人員總計達到了5000萬人以上,直接財產損失達到了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達到了204億 美元。整個戰爭期間,中國的財產消耗達到了驚人的5600億美元。
  • 旅行攻略丨致敬革命先烈,狼牙山五壯士瞻仰之行
    旅行攻略丨致敬革命先烈,狼牙山五壯士瞻仰之行記得小學課本裡面有描述過《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當時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敬意。想著有一天,一定要去勇士跳崖的地方看看,看看他們英勇就義的場景。抗日戰爭時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1941年9月25日,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學義五名戰士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被敵人逼到狼牙山頂峰,跳下了懸崖。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五勇士跳崖後,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為國捐軀,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懸崖上的樹枝掛住而得救。今天,從保定市區驅車前往。
  • 永遠的豐碑:抗日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
    永遠的豐碑:抗日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 2020-09-25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狼牙山五壯士」跳崖後結局如何?有2名掛在半山腰樹枝倖存下來
    在抗日時期,河北省也出現了很多抗日英雄,其中狼牙山五壯士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深受小朋友們喜愛,在河北省博物館中還存放著狼牙山五壯士的雕塑,旁邊石碑上刻著他們的豐功偉績。 狼牙山五壯士屬於抗擊日本軍隊的八路軍,包括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和胡福才,他們五個人全部都是河北省的居民,小的時候家境不是很好,長大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從軍,後來經過不斷奮鬥成為了八路軍中的一員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裡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狼牙山五壯士》被移出課本,明星編入教材,專家的解釋令人憤慨
    時至和平年代,我國的課本中有許多英雄故事,例如「狼牙山五壯士」就曾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中,五位壯士的故事令人感動,不過如今五壯士卻被移出了課本,而將明星們編入教材,由此專家還給了我們一個解釋,但是他們的解釋讓人憤慨。狼牙山五壯士分別為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叫什麼名字,他們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
    那麼,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兩位倖存者叫什麼名字,還有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英雄事跡英雄的故事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我們今天重溫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事跡,緬懷革命先烈。五壯士為了把敵人死死地釘在狼牙山上,為大部隊爭取更多轉移的時間,五壯士放棄了追趕大部隊的計劃,毅然撤向了懸崖絕路,最後他們撤到了三面絕壁的蓮花峰。此時,敵人攻勢不減,而我們的五壯士卻已經打光了子彈,他們就用石頭砸敵人,最後連石頭都搬光了,只剩下了最後一顆手榴彈,他們本想將這顆手榴彈留給自己,但班長馬寶玉在最後時刻還是選擇了將其扔向了敵人。
  • 狼牙山五壯士倖存者,跳崖後被大樹掛住,去世前住院不讓護士開燈
    1941年9月25日,幾千名日偽軍在地空火力的掩護下,兵分數路企圖侵佔我河北省狼牙山地區。當時我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七連二排六班奉命掩護大部隊和山區群眾安全轉移。六班中總共有5名八路軍戰士。狼牙山五壯最後,當彈藥、山頭上的石塊全都用完後,這5名英勇的八路軍戰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集體縱身跳下懸崖,慷慨就義。
  • 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一個老死農村,一個晚年享正師級待遇
    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一個老死農村,一個晚年享正師級待遇 我們如今的和平,是先輩們浴血奮戰爭取來的,然而某些後代對抗戰的認識顯然不足,出現了抹黑、質疑抗戰英雄的事情,我們熟悉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曾遭遇到誤解,今天有必要和大家重新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