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國第一批抗日英雄群體,不僅被翻拍成影視作品,還作為連環畫、書籍出版,更是被收入小學語文課文中,成為了小學生必學的課文。
事情發生多年後,在1997年引起了再次轟動,因為一個神秘人的到來,讓看似恢復平靜的村子再起波瀾。
日軍啟用「三光」政策
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聶榮臻司令員根據上級指示在五臺山地區創建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這也是我軍創建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處於日軍佔領區的心臟地帶,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從1938年9月開始,日軍就對華北地區的根據地進行頻繁掃蕩,而日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晉察冀所在的邊遠地區。5萬兵力兵分八路開始圍攻,採用的是極為殘忍的「三光」政策,也就是「燒光、殺光、搶光」。
如此慘無人道的政策讓中國大批群眾受害,日軍經過的地方,所有的房屋和不能搬運走的物件全部燒毀。
不僅糧食被搶走,連飛禽走獸也一律不放過。1941年,日軍僅在北嶽區就殘殺我國百姓4500多人,燒毀房屋15萬餘間。
我軍「圍魏救趙」
在這樣的情況下,邱蔚團長只能向上級楊成武司令求助。為了能夠將百姓和遊擊隊隊員們順利救出,楊司令制定的作戰方針,就是派兵攻擊周圍日軍,迫使狼牙山的日軍前去救援,給被圍困的遊擊隊員和群眾們製造轉移的機會。
邱蔚團長把掩護的任務交給了7連,在群眾被順利轉移以後,日軍並沒有察覺,反而對狼牙山發動了更加猛烈的進攻。
有著飛機、大炮的掩護,500多名日軍與我軍7連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在戰鬥中,7連大部分戰士都英勇犧牲了,於是堅守掩護的任務就落到了6班身上。
日軍親歷者重回狼牙山。
發生在狼牙山的這段英雄壯舉傳遍了全國,為了紀念和表彰這5為英雄,當地政府建立起了一座紀念塔,希望後世之人可以銘記這段事跡。1997年,一個神秘人來到了狼牙山五壯士的紀念塔前,當地的縣長親自出來迎接,究竟是什麼樣的神秘人呢?
這位神秘人叫茅田幸助,正是當年被馬寶玉等人引上懸崖,逼迫他們跳崖的日本軍隊小隊長。茅田幸助的出現,除了帶來了懺悔,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事件。當年大家只知道五位壯士跳了涯。
卻不知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茅田幸助命令在場的士兵朝著天開槍,並且全體摘下軍帽,對著五位壯士跳崖的地方鞠躬,以此來表達對五位壯士寧死不屈的敬意。
雖然是日本軍人,不得不執行上級的命令,但茅田幸助心中一直有一份良知,這份良知也使得他愧疚不堪。
以至於過了半個多世紀,也要回來當年的地方,在五位壯士的紀念碑前親自下跪懺悔。
那一段紅色的歷史,和抗戰將領也值得我們值得我們銘記。記錄抗日戰爭的主旋律的作品數不勝數,但要說全面紀實的,還要屬這本李繼峰寫的《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書中全面客觀地記錄了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戰爭年代。
這本書講述了1931年~1945年出現的各種戰役,戰鬥時間、地點和戰鬥結果,都有客觀的記錄。書中描寫的各種戰爭,真實易懂,可以算得上是一本「抗戰簡史」。
想了解抗日戰爭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此書。翻閱這本書,你會感覺心中熱血沸騰,愛國情懷再次油然而生,再次向先烈致敬!
皮皮俠文化結語: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軍隊在我國犯下了殘暴的罪行,即使幾十年過去,依舊曆歷在目,成為了我國人民心中的一道傷疤。
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茅田幸助在離開前留下了當年的軍刀,因為這是當年日軍的罪證,應該留在這裡。對於茅田幸助的懺悔,當地在戰爭中倖存的村民表示無法原諒,也無法遺忘,那段歷史一直被他們銘記在心中,也銘記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